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10 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 人们将风力视为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就风力发电而言,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出电能;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可是,通常电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无法存储。虽然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 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
2、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 1978 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 658 米和 800 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 31 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力为 70 巴,足够供功率 290 兆的发电机组工作 3 小时。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 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
3、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 50 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 50 台 1 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 25 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 100 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风速高时,同时工作会出现电力过
4、剩情况,这时就可以将空气压缩进地下储气站,到需要时再放出。 空气发电技术现在还少有人问津,原因是目前矿物能源的价格太低,以致人们还无需去考虑。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每 度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10 至 15 克。如果该技术能投入使用,那么它将是生态能源领域的一项新突破。 7下列各项对 “空气发电 ”的有关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气发电就是把空气压缩,进行存储,到需要时再使用的一种发电技术。 B空气在排放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C 空气发电技术虽然已在某些国
5、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但现在仍然少有人问津。 D空气发电是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没有任何污染。 8下列不属于设计风力发电站时考虑因素的一项是( ) A建造一个 50 兆瓦的电站,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 需要 50 台 1 兆瓦的并联的风力发电机。 B建造一个 50 兆瓦的电站,需要安装 100 台 1 兆瓦的风力发电机。 C建造地下储气站,是为了防止风速过高时出现电力过剩的现象。 D建造风力发电站要考虑风速的高低,以保证提供充足的电能。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风力发电和空气发电一样,都是利用空气发电。 B空气发电前景虽然看好,但它目前只能作为应急电站。 C一旦矿物能源耗尽,空气发
6、电就会成为人们的首选。 D空气发电技术已经被人们掌握,但由于其发电成本高,现在难以普及。 10根据 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电站或热力电站采用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来调节发电量。 B在德国和美国已经并网发电的空气电站,从经济角度看非常合算。 C如果空气发电与风力发电组合使用,从经济角度看与热力发电不相上下。 D空气发电技术的普及使用,对环境保护将会起很好的作用。 (一)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科技说明文阅读理解近年来题型比较稳定,一般为四道选择题,但不排除类似北京 05 春招题的主观题形式。 选材去年为自然科学类的材料,今年有可能选社科论文。 详解 : 7答
7、案选 D,题目要求结合原文信息理解关键词语,一般来说,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多是解释概念或给概念下定义;如选不正确的一项,则只是判断与概念相关内容的表述是否正确。解题时可找出原文与选项相关的内容仔细比照。对 “空气发电 ”的阐述, A 项可从第二段中找到依据, B 项也可从第二段末句找到依据, C 项可从最后一段第一句找到依据。 D 项对比末段 “当然,空气发电也并非是零排放,但与热力发电相比,仅是它的二十分之一 ”可推断, “没有任何污染 ”的阐述是不准确的。 答题时,如果题干表述有过于绝对的用语,就要特别注意。 8答案 选 C,考对关键句子的理解。 首先找到与 “属于设计风力发电机时考虑
8、因素 ”一句关系最密切的一段是倒数第二自然段,主要因素是风速过低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而 C 项显然不属于这些因素。 9答案选 C,考对原文信息筛选有误的一项。方法是比照原句,找出区别。 从原文中句子 “一旦矿物能源耗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严加限制,对洁净能源的需求就会骤然而升。 ”“骤然而升 ”不等于成为首选,由此可推断此项不符合文意) 10答案选 B,考推断。 B 项后半句 “从经济角度看非常合算 ”一句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原文第 4 段说: “一个风力发电机群 加上压缩空气电站,从经济角度看,可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指的并不是德、美已并网发电的空气电站。而且从逻辑角度推测,
9、如果在经济上看非常合算的话,那么肯定会普及,而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 新人文主义的视野 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 “人文 ”概念。“人文 ”之 “人 ”,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 “现实的人 ”; “文 ”,应是 “现实的人 ”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狭隘的人文主义者,则将 “人文 ”仅仅局限在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范围内,离开现 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当然,只关注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则是对人文的另一种扭曲)。 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狭隘的人文主义,把科学及其价
10、值归结为 “实证主义 ”或 “功利主义 ”,因此将其置于人文主义的对立面予以批判,于是进一步加剧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 事实上,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的基础,不能将其归结为狭隘的 “实证主义 ”或 “功利主义 ”;事实证明,它对于人和文化的协调 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根本性的积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不仅是 “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而且是 “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这里已经包含了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深刻的理
11、解。在新的人文观念的视野中,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 前者的重大作用显而易见 。后者的作用也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它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注入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意义。 遗憾 的是,有许多人文主义者在科学之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上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只有诸如文学艺术等所谓 “人文文化 ”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环境的价值,而科学的精神实质是 “实证主义 ”和 “功利主义 ”。剖析实质,他们恰恰是在用狭隘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科学,自然会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了;他
12、们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理解也是十分狭隘的,只将其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显然。狭隘人文主义的种种观点,障蔽了审视现代 “科学文化 ”的视野。 一旦超越上述狭隘视野,我们便会清楚地发现 “科学文化 ”与所谓 “人文文化 ”一样,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一步领悟科学文化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即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智力价值、和狭隘人文主义所否认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在不断追求美和发现美,而科学在不断追求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光彩熠熠的美的轨迹,它们都抚慰着、震撼看、净化着人的心灵。因此,可以这样结论:科学同艺术
13、一样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显然,树立新人文主义观念,不仅有助于科学与 “人文 ”的融合、促进和共同发展,而 且有助于二者更充分地实现各自的价值。 7对文中所说的在对待 “科学 ”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有着的本质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重视科学价值,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后者加剧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 B前者强调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后者将人文局限在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范围内。 C前者认为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后者则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 D前者肯定并强调科学的诸多价值具有人文意义,后者则认为科学及其价值与人
14、文精神是对立的。 8对狭隘人文主 义观点的描述,不恰当一项是 A只有文学艺术才是人文文化,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生活的价值。 B将科学及其价值等同于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否认科学价值中的人文性。 C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扭曲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D将人的精神生活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9解说第二段中 “前者的重大作用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对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B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 变革。 C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推动了人
15、和文化的发展。 D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的基础。 10概括本文内容,全面、准确的一项是 A立足于新人文主义的思想高度,剖析狭隘人文主义错误观点的产生原因与危害。 B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念,深刻领悟科学文化中蕴含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 C分析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阐释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价值。 D作者开拓了新人文主义的视野,发现了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 详解: 7 D( “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 ”,在文中是针对二者对待 “科学 ”的观念而言的,以是否承认 “科学 ”具有人文性为区别点。 A 项,前一个分句是 “前者 ”
16、能发现科学人文性的思想基础,后一个分句是 “后者 ”理念偏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B 项,前一个分句是 “前者 ”理解和把握人文性概念的视点,后一个分句是 “后者 ”对人文理解的局限性。 C 项,前一个分句是 “前者 ”对科学与艺术共性的认识,后一个分句是 “后者 ”对科学人文性的否定, A、 B、C 三项,都没有统一的比较层面和区别点。) 8 A(该项 “只有文学艺术才是 人文文化 ”,是对原文的曲解 。请注意原文 “诸如 等 ”字样。) 9 C(信息整合有误: “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 ”,是科学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的作用。A、 B 两项属于合理推断。 D 项,是原文相关信息
17、的提取。) 10 C(本文的主体内容是阐释新人文主义视野中的科学价值, “阐释 ”是在分析新人文主义与夹隘人文主义的本质区别的过程中完成的。 A 项,错置了中心内容,且属于 “不全面 ”的概括, B 项,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观念 ”的说法,属于夸大有关内容。 D 项,将 “开拓 ”与 “发现 ”说成作者的行为,不妥。退一步说, B、 D 两项亦为 “不全面 ”的概括。 ) ( 12 分,每小题 3 分) 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 探寻书法美学意象差异的形成原因,应该追溯到时代美学潮流。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以登临山水、留恋诗酒之余为书,耳闻丝竹管弦、郎侬唱和的靡靡艳歌,目睹山明水秀、鸟语花香
18、的绮丽风光,再将所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的优美形象融入书法,自然要 “以流美为能 ”;唐人自北朝以来历经战火兵燹之乱,整个社会长期存在的金戈铁马为美的尚武精神熏陶融铸了大批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的美学思想。他们与关陇健儿朝夕相处(或许书家本人就是其中一员),对后者那种质朴豪放的性格和威 武强健的形象久已耳濡目染,加之习见深峻的山泽,广阔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胡马嘶风,悲笳动月,旌旗耀日,佛象凌空;其阔大的气势、粗犷的线条、强劲的节奏、豪迈的风度、威严的姿态,经过形象思维的感受、提炼而融入书法艺术,自然会使传统的书法形象脱胎换骨,面目一新,而形成唐代书法家特有之雄峻坚实的风格。初唐
19、时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更促使了唐代书法家自主意识的颖露和唐代书法美学模式的建立。当然,打破六朝权威的迷信,并不意味着对江南先进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全面排斥和简单否定。如张怀瓘对右军各体书法,还以推崇居多,仅就草书、 章草二体提出异议,可见还是以继承为主。但这勇敢的不同意见,却如春雷惊蛰,向世人宣告着美学领域的复苏。 “若所见与诸子雷同,则何烦有论?今制品格以代权衡,于物于情,不饶不损。惟以理伏,颇能面质,冀合规于玄匠,殊不顾于聋俗,夫聋俗无眼有耳,但闻是逸少,必暗然悬伏,何必须见?见与不见,一也。 ”这以其标新立异骇世惊俗的直言谠论令人顿开茅塞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振奋着昔日不遗余力地推崇六朝模
20、式今朝却非打破六朝框架不能求得自身之发展的唐人的精神,鼓励和引导着唐人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以知的领域去开拓和探索 。 7下列对 “书法美学意象 ”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书法美学意象指的就是以流美为能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亦即客观事物形象在书法作品中的体现。 B书法美学意象是指书家感受自然的广阔、强劲、豪迈、威严等等形象,而提炼并融入书法艺术的形象。 C书法美学意象是指书家将感受到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物即客观事物的形象提炼并融入书法艺术所创造出来的体现某种风格的形象。 D书法美学意象是指由书家创作的具有一定风格的审美形象。 8根据原文,对书法美学意象差异形成的最根
21、本原因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书法家的出身背景不同,六朝书家多为门阀士族,唐朝书家多与关陇健儿有联系。 B书法家的美学主张不同,六朝书家 “以流美为能 ”,唐朝书家崇尚雄峻坚实的美。 C书法家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不同的社会背景影响了书法家的美学思想。 D后世书法家追求一种标新立异惊世骇俗的美学鉴赏与批评标准。 9下列对 “初唐朝代审美兴趣重心的回归 ”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唐的审美思想出现对柔靡香软醉生梦死的南朝之风的扬弃,转而崇尚雄峻坚实的壮美风格。 B初唐审美思想经历了一段对南朝之风的背 离之后,又走上继承风韵和美的传统之路。 C初唐审美思想打破六朝权威迷信,走出靡靡艳
22、歌式的框架,崇尚质朴豪放和威武强健。 D初唐审美思想融入了时代内涵,向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开拓和探索。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生活是影响书法家的审美思想,影响其不同审美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B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社会审美思潮的一种体现。 C张怀瓘对王羲之各体书法的评价,敢于向权威挑战,具有打破一尊,振醒沉闷 ,开启审美思想新的一页的意义。 D唐人为了求得自身发展,不惜标新立异惊世骇俗,彻底否定六朝审美范式,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详解: 7 C( A、 B 都偏于一点,概括不全, “以流美为能 ”是六
23、朝的审美追求, “广阔、强劲、豪迈、威严等等形象 ”是指北朝以及唐人感受最多的形象; D 说法过于笼统,没有突出 “特点 ”。) 8 C(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选项中所列都能算作是与 “原因 ”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其它也都是由这个原因引出来的,要分清源与流的关系。) 9 B(需要对所选文段进行全面理解,关键是理解 “回归 ”是指回到什 么地方, “那似乎已由前人走得烂熟其实还是尚未可知的领域 ”就是回归之地,从文章看,唐人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审美标准,不可能是彻底回到六朝,所以,能很明确地看出 B 的说法是错误的。) 10 D(从前三句可以看出 A 的推断是正确的;从四、五、六句
24、可以看出 B 的推断是正确的;从七句可以看出 C的推断是正确的;从最后一句并结合全文看,唐人并不是彻底否定六朝,他们打破 “六朝框架 ”,是要摆脱定于一尊的束缚,推不出 “要彻底否定 ”的意思。)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7 9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 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 “蛮族 ”,因为他们不行 “礼乐 ”,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
25、,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 “大地母亲 ”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 “一统天下 ”。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 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
26、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 “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 ”, “各分散 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 “反面角色 ”,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 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 (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 )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
27、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 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 “适应 ”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 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 “适应 ”,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 的
28、。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7下列 不属于 “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依据的一项是( ) A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D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 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
29、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密不可分,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 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所以,有关戎狄侵犯抢掠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详解: 二、 7【答案】 C (原文说:
30、“ 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显然,这里所说的 “不公平 ”是针对 “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 ”而言的。文章紧接着用三个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给予阐述,这便是A、 B、 D 三项。而 C 项虽涉及戎狄的地域作用,但不是历史贡献。) 8【答案】 B (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 “农业 一统天下 ”。 C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 D不是 “改造自然环境 ”,而是 “适应环境 ”。) 9【答案】 B (戎狄 “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并 “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当然必
31、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A戎狄只是开创了我国的畜牧业。 C士大夫对戎狄的评价虽有失公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戎狄 “侵犯抢掠 ”的史实。 D自然环境的变化、恶化,往往会诞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并不一定要以 “自然环境的恶化 ”为前提。)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79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大海的波涛声是自然界最纯美、浑厚,且颇具神秘色彩的 “音乐 ”。然而是谁 “弹奏 ”了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呢?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浪花中大大小小的气泡便是一位位天才的 “演奏家 ”。 海洋学研究所科学家认为,涛声的音质取决于形成海浪所特有的浪端气泡的体积大小。他们分别对在实
32、验室水池和海洋中拍摄到的高速录像进行了分析,并测算了浪端气泡的体积,进而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浪花中气泡形成的完整图画。 根据测算,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 “大气泡 ”直径约在 1 毫米至 1 厘米之间,而 “小气泡 ”的直径则小于 1 毫米。科学家介绍说,大气泡和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尽相同。海浪形成初期,浪尖会卷裹一部分空气形成一个管状空洞,当海浪下落时,这个空洞便被分割成若干部分,从而形成大气泡。当浪尖与海水再次相遇,飞溅起的浪花将海水表面的空气带入水中,小气泡就此诞生。根据科学家的结论,小气泡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虽然大小气泡的形成过程不同,但两种过程都遵循了能量守
33、恒的规律。这一规律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如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形象中都可以找到它。 科学家认为,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不起眼的 气泡,它们不仅是 “大海之音 ”的缔造者,更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通常,大大小小的气泡会将空气带入海水中,为海洋生物提供大量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泡的大小决定着海水溶解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气中这一温室气体的含量。与此同时,气泡在海面爆裂的一瞬间,又向空中输送了丰富的水汽,有助于云的形成。上述看似简单的正反 两个过程 ,却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 7第四段中加点的 “两个过程 ”指的是 A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同时为海洋生物提供二氧化碳
34、气体。 B飞溅的浪花形成小气泡,并将 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 C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中,并向空中输送丰富的水汽。 D气泡溶解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它提供给海洋中的生物。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中的气泡能发出纯美、浑厚的声音,这是海洋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测发现的。 B地球上二氧化碳气的数量影响着大气的温度,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水中的大小气泡影响。 C科学家将气泡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种类,大小气泡形成的过程不尽相同,但都遵循了能量守恒的规律。 D浪尖卷裹的空气被海浪分割成大气泡,与此同时 ,海水表面的空气进入水中形成小于 1 毫米的小气泡。 9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
35、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气泡是管状空洞被海浪切割形成的,其直径超过了 1 毫米,因此在爆裂时所发出的声音也就更急促、更洪亮。 B在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发现能量守恒的规律,可见这个规律是对物质运动现象的准确的抽象概括。 C有关科学家都很重视改善大气环境,他们对海水溶解二氧化碳的研究,可能为减弱地球 “温室效应 ”提供新的思路。 D浪花气泡成了弹奏动人音乐的天才的演奏家,这种奇妙的比喻表明科学和艺术常常是联系在 一起的。 详解: 7.【参考答案】 C A、 B 两项都只是谈到了两个过程当中的一个,即气泡将空气带入海水之中; D 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气泡只是将空气带入海水当中的一个载体
36、,它并不具备溶解二氧化碳的功能。 8.【参考答案】 D 本项关于大气泡产生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关于小气泡产生的表述是错误的,大气泡先于小气泡产生。根据原文可知,大气泡形成于海浪下落的过程当中,而小气泡形成于海浪落入海面之时,二者并非同时生成。 9.【参考答案】 A 据原文给出的信息,小气泡爆裂时的声音要比大气泡更为激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8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神奇的生物钢 “生物钢 ”指羊奶钢,也指牛奶钢。羊奶和牛奶,本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硬是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1997 年,美国生物学家安妮 穆尔发现,在美国南部有一种被称为 “黑寡妇 ”的蜘蛛,它吐出
37、的丝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蛛丝的强度都高,而且它可以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蜘蛛网。第一种丝在拉断之前,可以延伸 27%,它的强度竟达到其他蜘蛛丝的两倍;第二种丝在拉断之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用这种蜘蛛丝织成的布,比制造防弹背心所用的纤维的强度还高得多。 “黑寡妇 ”蜘蛛丝的优良性能,很快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他们设想,要是能生产出像蜘蛛丝那样高强度的纤维该多好啊。 科学家想让牛奶的蛋白基因中含有 “黑寡妇 ”蜘蛛丝的蛋白基因,于是就先找山羊进行转基因实验。让山羊与“黑寡妇 ”蜘蛛 “联姻 ”,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一只经过特殊培育的褐色山羊体内,在这只山羊产下的奶中,有大量柔滑的蛋白质纤维
38、,提取这些纤维,就可以生产衣服。 实践表明,由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也可以用来制造坦克、飞机与装甲车,以及作为军事建筑物的 理想 “防弹衣 ”。根据国外的资料,从一只羊每月产下的奶中提取的纤维,可以制成一件防弹背心。美国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蜘蛛丝的专家称,利用这种纤维制成 2.5 厘米粗的绳子,足以让一架准备着陆的战斗机完全停下来。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叫 “生物钢 ”。羊奶与牛奶变成的 “生物钢 ”,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高强度包装塑料和商业用渔网,还可用做医学方面的手术线
39、或人造肌肤。科学家设想,如果让转基因山羊大量繁殖,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 “生物钢 ”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考虑到山羊对植被的破坏 性,对牛进行转基因实验的前途更为广阔,而且一头牛的产奶量比一只山羊的产奶量高得多。 (摘自读者 2005 年第 12 期动物带来的高科技,有删节) 6从原文看,以下对 “生物钢 ”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将羊奶牛奶这些本与钢铁不相及的东西巧妙地联系起来,是用一种特别的纤维物质达到的 。 B美国南部一种被称为 “黑寡妇 ”的蜘蛛吐出了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蛛丝强度都高的丝。 C一种从通过了转基因实验的羊或牛的奶中提取的高强度高韧性的新型纤维物质。 D一种比
40、防弹衣强度要高十几倍的可用于军 事医学等方面超强坚韧的物质。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的 “巧妙结合 ”指的是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经过特殊培育的山羊体内的转基因实验。 B生在美国南部被称为 “黑寡妇 ”的蜘蛛能吐两种丝,一种具有很强的延伸性,一种具有坚韧性。 C文中的 “联姻 ”,意思是把一种生物基因提取出来再注入到另一种经过特殊培育的生物体内的转基因实验。 D美国生物学家穆尔发现了一种超强度的蜘蛛丝并利用山羊进行转基因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 “生物钢 ”的研究,引起了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因为其成果可以用于工农业生
41、产与国防战略,前景十分可观。 B “生物钢 ”不仅超强坚韧,能阻挡枪弹射击,而且是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环保型材料。 C由于山羊对植被有破坏性,提取 “生物钢 ”的实验可以 “易之以牛 ”,其效果将更好,优势将更明显。 D科学家用绵羊研究克隆,用山羊研究生物钢,可见,羊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的好材料。 详解: 6 C ( A 项“羊奶牛奶” “纤维物质” “钢铁”之间,恐怕不仅仅是用“一种特别的纤维物质”联系起来的,即使正确也是片面的, 表述不科学; B 项这一句与“生物钢”的解释没有丝毫的字面联系,至少说它回答的不是正面提出的问题; C 项表述是总结全文后对“生物钢”性质的一句话概括; D 项只是
42、“生物钢”主要的特征和用途,也可排除。) 7 D (一眼看去 A、 B、 C、 D 项说法均正确,前三项可以一一在第段找到依据,惟有 D 项错误,显然,生物学家穆尔只是“黑寡妇”蜘蛛丝的发现者,文中并没有提到她是参与转基因实验的科学家。) 8 D (详细阅读第段就可判断出, A、 B、 C 三项是原文第段“科学家设想,如果让转基因山羊大量繁殖,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物 钢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考虑到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对牛进行转基因实验的前途更为广阔,而且一头牛的产奶量比一只山羊的产奶量高得
43、多”等句子的提炼;而 D 项推断牵强,其中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5 7 小题。( 9 分,每小题 3 分) 美美与共 前几年,我提出了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 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 “传强势教 ”,一股脑儿
44、地推销自己的 “文明 ”,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 “盲目崇拜 ”和 “闭关排外 ”的现象。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 的心理。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 “信息爆炸 ”、形形色色 “异文化 ”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 “欣赏 ”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
45、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 “理解 ”,又要有所 “选择 ”。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 “和而不同 ”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 动中,树立起一个 “美美与共 ”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5下列对
46、 “美美与共 的文化心态 ”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是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的中华文化。 B面对今天的 “信息爆炸 ”、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的 “异文化 ”,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C这是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 D这是一种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既 “理解 ”又有所 “选择 ”的心态。 6不能直接作为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容易产生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闭关 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的倾向。 B
47、 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 “传教 ”,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 “文明 ”。 C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 “盲目崇拜 ”和 “闭关排外 ”的现象。 D今天的中国学术界,容易产生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 B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现在已经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C我们不要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异民族文化的 “优劣 ”,断定什么是 “精华 ”,什么是 “糟粕 ”。 D要实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
48、下大同 ”理想,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详解: 5 D (A 项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即“自美”的文化心态; BC 两项是概括和比较概括地阐述面对纷至沓来的的形形色色的“异文化”我们需持的态度; D 项阐述具体恰当。 ) 6 C (根据语境,此题题干中的论题“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是立足“当今”的, C 项是历史事实,不能直接作“当今”论题的论据, 它的出现是用来引出答案 D 的内容 ) 7 B (“已经成了”推断无据,应该改为“容易成为”。 AC 两项推断依据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等; D 项的推断依据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和“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