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国家环保局总顾问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 同志们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来讨论低碳经济的问题。我今天想用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低碳经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一共分五个部分,先来看这张,这是上个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全球 192 个国家在那激烈的争辩。实际上它的要害就是谁要多掏钱,为了气候变化的问题。 一、气候变化是怎么回事 (一)工业革命后大气中温室气体累积的结果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第一部分,气候变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产业革命以来不断的在增加,增加的情况过 去科学家是用冰河来测量的,后来我们建立了一些监测站,现在可以直接在大气里头测量。
2、大家可以看到这张图上从 1774 年到 2007 年大气层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这个情况我们刚才看的是 200 多左右。 这张图就是更长的时间,就在产业革命以前相当长的这一段期间它是波动的,但是没有增加的那么明显。可是从产业革命以后就开始急剧的增加,特别是从 2007 年增加的特别快,将来可能增加的更快。这些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不光是二氧化碳一种,现在说有 6 种,但是二氧化碳是其中最主要的。 温室气体累 计的结果就是地球的温度在升高,我们从这张图上看这个温度是在曲折的升高,但是它的趋势是很明显升高的,但是不一定每年都是直线的上升。就像今年很多人都在说
3、,气候变暖今年怎么那么冷,它就是一个曲折的反映。那就在北半球变的很冷,大家南半球还是很热,所以这个趋势气候变暖的趋势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 这张图也是像刚才那样,我们从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在产业革命以前温度虽然变化但是不是增加的趋势,但是产业革命以后在增加,而往后这是以后的预测,预测不能测的很准,到底是升这么高还是那么高,有这么一个返尾,这就是科学家发现的一个情况。 现在有争论,有人说气候还可能变冷,但是全球几乎主流的科学家判定是有很大的可能,这个很大的可能就是 90%以上的可能。 二氧化碳从哪些部门放出来,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上看,一个是从能源的消耗,从交通领域的运输,从建筑、从垃圾废水处理、从土地
4、使用和林业,还有农业、工业这么的分布。 另外大气里头的二氧化碳它是会存留几十年或者是几百万,我们平均来说一百年左右,所以我们现在存的二氧化碳还有可能是产业革命以来的,我们放掉的二氧化碳还有可能在停留一两百年,所以这个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的危害 气候变化有什么问 题呢?这上面我们挑了 6 张图片,一个是冰川消融,冰川是我们像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是我们的长江、黄河的直接水源。还有冰川消融了以后就会形成海平面的上升,后面还会谈到。再有一个叫极端气候,极端气候就是指 50 年、 100 年一遇不是正常的冬天冷,夏天热,它冷的过分了,我们这几年老遇到这种极端性的, 50 年一遇的大旱或者
5、是低温。还有气候变化会引起物种灭绝、粮食减产、空气污染等等。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这个片子上可以看到在南极有一个冰架,因为全球变暖就解体了,甚至要消失了。 北方怎么样呢?这是在格林兰,我们看到有两位科学家走进好像 是山顶上似的,实际上这个地方和这一条大河本来都是平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化水溶解了,最后就 10 年当中熔化的水就把它消成了一条河了,消成河了就把这个冰架给分开了,分开了将来就更容易消融了,这个是科学家已经看到的情况。 另外在我们国内在离丽江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地方叫玉龙雪山,这是我们欧亚大陆离此道最近的一个海洋性的冰川区,这个冰川成了我们的一个旅游地开发,但是从 1982年到 2002年这
6、 20 年间这个冰川的舌头,就是生出来的前沿已经往后退了 250 多年,咱们这里可以看到它的两个对照。我本人在 2006 年也到过加拿大,到过哥 伦比亚冰川,那个导游告诉我,它们也是退了 200 多年。可见不管在我们西半球的中国,还是在东半球的加拿大冰川退缩是很明显的。冰川的退缩,或者说北极、南极的冰消融结果就是海平面上升。 在十几年以前世界银行估计过当海平面升高 1 米的时候会有什么结果呢?拿孟加拉国为例,孟加拉国在南洋,旁边就是印度,我们看原来的海岸线是在这里,如果海平面升高 1米,就会把海岸线往后退,一直退到湖边了。我们在海岸线上还有一个小岛,但是这里就没有了,就淹没掉了。所以在市区里头
7、也可能看到,马路上都没有水了。不光是孟加拉国一个国家,大家从媒体上也 可以看到,马尔代夫,还有一些其他的岛国都感到非常的恐慌,觉得有灭顶之灾威胁着自己。 咱们中国会怎么样呢?中国低海拔的沿海地区我们居住了大约 8 亿 人口,这些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像天津、大连、青岛、上海、杭州、广州这些地区都面临着威胁。联合国人居中心它在出版物上把亚洲列为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的地区,因为大家可以看出从日本的沿海岸或者是朝鲜半岛的沿海岸,或者是中国的海岸一直到马来西亚、越南或者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些沿岸的城市居住了很多的人口,像红颜色的就是 100 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所以我们受到海平面 上升的
8、威胁中国同样如此。 我们国家在 2006 年出版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在这个报告里对近 100 年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升高有一个报告的数字,就是 0.5 到 0.8,为什么有这个区间呢?因为不同的省份还有一些差别,像辽宁省温度升高的来高一点。另外我们近 50 年来中国的极端性的气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明显的增加。未来的 20 年到 100 年估计大旱、大冷、大暖、大涝这些变化会经常的出现。 这样就可能造成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江河的径流量会下降,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染会增加。西北地区可能降水量会增加,比如说新疆、宁夏这些地区,但是 他们那个地方本来就缺水,增加的这点水不会改变决水的根本状态。而华东、华
9、南地区洪涝的风险会加大,林业的生产也会有变化,这是中国的大体的估计。所以这个报告最后明确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大家注意这是 2006 年 12 月出版的报告,可见我们对低碳经济世界潮流的反映在国家评估报告上还是很明显的。 下面我们来看点例子,近一点的吧,比如说 2008 年我们南方的雪灾影响了贵州省、安徽省、河南省还有其他的一些省。这个情况被联合国环境署登载在联合国环境署的 2008 年的年鉴,可以说也载入世界环境方面的史册了,他就说 2008 年春节的中 国的暴风雪覆盖了中国大地,影响了 19 个省,把中国的地图一直具体到每个省都列出来了。 另外据科学家研究,就是温度升以后的主要特征比如说
10、洪涝、粮食造成的饥饿、疟疾、或者是水短缺,这四个代表性的灾难,人数会大大的增加。温度升高的小一点它这个机会,影响的人数可能少一点,温度升高的越高就会影响的人越多。我们来看这就是温度升高的横坐标,这上面就影响着人数,这边是讲饥饿影响的人数,那是可能会增加到 2 度左右的话就会增加几百万。水短缺、疟疾或者是海岸线的洪涝就要看这边的坐标了,那就是几十亿了,洪涝大概有将近八九亿,疟疾传播和 短缺有好几十亿,这是科学家根据历史的情况和未来的预测。 关于减产方面最近世界银行出了 2010 年世界发展报告,有一张图大家看一下,这个绿的越深那就是增产,红的越深那就是减产,咱们中国在这里。中国的南方是粮食主要的
11、产地,过去不是说湖广熟天下足,这个地方都是红的,说明我们南方的粮食产地会受大的影响。绿的呢?到了西藏或者是新疆这些地方,这不是粮食的产地,所以它尽管增加了对我们的好处不大。东北影响不是太大,但是最北边可能略有一点增加,这个对中国的情况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地图。 大家尤其对发展中国家几乎影响都是比较大, 英国的环境经济学家,原来也当过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叫斯特恩,他在 2006 年发布过一个叫斯特恩报告,就气候变化的经济学,他那里头有一段话说,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可以比的上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应对这场挑战目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负担上也比较的合理,行动越及时花费越少,如果现在全球以每年 GDP1
12、%的投入就有可能避免将来 GDP5% 10%的损失。他这里大概讲的还是比较的乐观,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恐怕 1%的投入是不够的,斯特恩的报告可能对这个负担估计还偏低了一点,后来斯特恩本人也承认了,这是在 2006 年的报告是这么 说的。 (三)前景的两种选择:一切照常或积极减排 前景会怎么样?世界银行的报告里面说,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个是我们不采取任何的行动,那就将来会可能上面红的,现在我们 2010 年大概 400 多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去,将来会越来越多,将来会 1000 多亿吨,最高的可能走到这儿,最低也会到这儿。如果我们现在采取措施可能还会往上升一点,但是到 2030 年左右就会往下降,
13、降的结果就会避开一场很大的损失。 2 度的目标,我们前面已经看到,危害的时候看到两度,刚才看的也是往下降的就可以保证两度。这是由欧盟的一些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认 为这是现在人类社会可以接受的最高的温度升高的限度,在欧盟已经达成共识了。 这个共识在 2009 年的 7 月在意大利召开的八国首脑会议上也认可了,后来在 20 国的高峰会议上也没有提出异议,所以现在 2 度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球的共识。 但是为了达到两度的目标是需要动员一切的手段,我们再来看如果是要保证两度就是要再往下降,稍微的升一点往下降,而不是刚才红的一直往上升。这需要动用哪些手段呢?首先是节能,还有要大量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说水,
14、还有水利、发电,太阳能、风电、地热能,另外要大量的使用核能,要开发和使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就是把我们发电厂里头的烧煤,烧的石油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把它捕集起来,然后再把它封存到海底,地下,就把它放出来,放出来就使全球变暖的妖魔了。 再有一个就是要增加森林的碳汇,因为我们森林太阳光的作用底下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森林越多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放出的氧气越多,这当然是好事。还有就是对其他的温室气体,比如说甲烷,我们的稻田或者说一些牛反刍打嗝吐出来的甲烷气,再有把煤作为清洁煤,就是把它变成气,加上化工的一些过程,通过这些手段先进的技术才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两度的目标。 (四)工业革命以来
15、二氧 化碳增加是谁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全球历史上,刚才我们已经提到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增加了,那么到底是谁的责任。这张图也是世界银行最新的世界发展报告上说的,他说碳足迹,什么叫碳足迹?就是说每人每年平均排放的碳叫碳足迹。高收入的国家那就是那些发达国家,他们的排放平均大概在 15 吨。而中等收入和低收入的国家就比它要低的多,中国现在是属于中等偏下的国家,还有一些非洲或者是南洋都是低收入的国家,你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我们的人口超过世界 80%,但是排放的二氧化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从人均来说要低于发达国家。 这张图是联 合国开发署在 2007 年出的人类发展报告上面的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加拿大它在
16、 1990 年他每人排放碳是这么多, 20 吨以上。本来他应该现在要降低,因为他参加了京都议定书了,但结果他非但没降低还增加了,所以 2004 年比 1990 年还多了。美国 1990 年,这个黑圈的, 2004 也比 1990 年增加了,美国他是开始参加京都议定书,后来他退出了。俄罗斯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是缩小了,英国、法国等等也基本上保持,没有明显的下降,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完全的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他们要减排的任务。 我们这张图也可以再看一下,也是世 界银行的报告,我特别把高收入国家用的颜色跟他占的比例是一样的颜色,就高收入国家过去一直占在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的比例,他 20%左右的人口占的不得了
17、,占 64%左右。实际上这些份额是多占,多排多占的,这是从 1850年才开始算起的他多排放的。像我们低收入国家是排了这么一点,中等收入国家排了这么一些,中国也是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我们是属于这一块儿。 这张图也是世界银行提供的,他说假定把美国的 SUV轿车,这是一个很耗油的轿车都换成了低油耗的车,就这么一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几乎相当于 16 亿人供电所产生的排 放。大家知道在世界上很多的发展中国家它没有电的供应,中国现在虽然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在西部地区还有几千万人享受不到电的供应。所以你看它的耗油高的轿车换一个就可以少排好多,所以在联合国辩论的时候,我们中国的代表就一针见血的
18、指出,你们是奢侈性的排放,我们发展中国家是生存性的排放,你先逼着我们生存性的排放还要降低,而不从自己的奢侈性的排放方面下工夫,而且答应了也不兑现这是很不合理的事情。 所以在 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 1997 年京都议定书都明确写了,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个原则。他的意思就是说 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责任,但是略有区别。你们发达国家历史上欠账多,现在还排的多,所以你们有更大的责任,你们应该率先减排,而不应该把眼睛定在我们发展中国家头上。 这里还有一个数据,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是联合国开发署的报告里说,从工业革命开始到 2004 年英国、美国这些富国他们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是
19、1100 吨,就是 4 位数。而中国的排放只有 66 吨, 2 位数,所以从工业革命到现在 10 吨二氧化碳里头有 7 吨是他们排放的,3 吨才是我们排放的,这个历史的责任和包括现在他们还继续大量的排放,所以确定了有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 任,这已经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上,大家也都签了字了。 这张表格我希望大家也注意一下,就是现在七国集团,也就是发达国家的英、美、日本这些七国集团,假如拿他们的收入做一个对比线,我们中国实际上是这一条线,我们虽然从总量上已经陆续的超过了德国,眼看超过了日本,但是我们在人均收入上我们跟他们差距还在拉大了。这是 1984 年的,这是到 07 年的,你看
20、一年一年的来,我们的总量是追上去了,但是我们人均收入的差距还在拉大。所以我展示这些图片就是说明我们这个气候变化它有什么影响,它的来龙去脉和现在的责任 ,包括我们现在的贫富的差距。这一次哥本哈根的谈判大家都很关心,都亲眼看到,所以还需要继续进行以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一条线,还有京都议定书为一条线这样双轨的谈判,这是 2010 年,也就是咱们新年开始要在墨西哥开始新的谈判。 二、低碳经济是怎么回事 (一)何谓低碳经济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低碳经济是怎么回事,什么叫低碳经济呢?现在没有一个非常板上定钉的定义,但是我们根据一些专家发表的东西我归纳了一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
21、模式,它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 新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大进步。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三个,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特征是 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研发应用减碳技术,以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可以说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全球性的革命,又是我们现在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不得不经过的必经阶段。 低碳经济我们也很 简单的理解成提高能效采
22、用低碳零炭能源和去碳技术这么一个经济。当然这个就比较的简化了,它最早是英国能源白皮书在 2003 年提出来的。低碳经济在英国它提出来的三个起因就是 气候变化、能源安全 ,英国的能源白皮书说到 2020 年英国的能源 80%都要靠进口,所以进口依存度是 80%是相当的不安全。我们现在中国基本上还在90%是靠自己的能源,虽然我们还在进口不少石油,但是我们进口的石油大家也看到也影响我们的能源安全了。第三个就是国际的竞争,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或者是美国、日本,他们都觉得他们的低碳技术比我们发展中国家高一些,所 以利用气候变化这么一个机会,又是能源安全要保证,所以将来它的低碳技术可以卖钱,可以参与国际的竞争
23、,可以得到更好的竞争力,所以低碳经济这三个起因可以是这么来看。 低碳经济的两个关键,我的理解第一个就是要搞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大规模的使用。很多技术过去我们没有把节能,当然中国把节能还是重视了很多年,尤其是美国过去是不节能,现在节能技术有一些还需要创新。同时创新了以后不能小规模了,要大规模的用,所以不管是节能技,不管是新能源还是去碳技术,当然去碳技术目前专家认为目前的成本还太高,目前不可能大量的使用。 低碳技术的另一 个关键就是社会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调整,这方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现在像欧洲或者是美国都在提出来要总量控制和进行碳交易,就把碳作为一种特殊的污染物,它的排放量要总量控制而且可以进行交易
24、, 1 吨碳二氧化碳多少钱,按照合理的价格应该是上百元的欧元或者是美元,现在变的比较低,就是 20 欧元,甚至有一段比这个还低,但是它总有一个交易的价格。第二个就是增收碳税,按照你的产品消耗了多少碳,或者你飞机从这里飞到哪儿消耗了多少碳,收碳税。第三个是要强调提高环境监管的标准,以次督促提高能源的效率。第四个就是要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可再生 能源;第五个就是加大研究开发费用,比如刚才提到的去碳技术目前成本比较高,那成本高我们就要改进技术或者我们能够让它大规模的使用降低成本。还有智能电网,像风能,有风的时候它发电了,没有风的时候它的电没有出来。太阳能白天有,晚上没有,这种间隙式的能源怎么能够被电网安
25、全的收纳,被用户使用,这就不是我们传统的电网能解决的问题,要开发智能电网,这些都要加大开发的投入。最后一个就是要引导绿色消费,我们前面也提到就是观念要转变。生活好不是光靠物质,也不是光靠消耗能源,而是要合理的消费,绿色的消费。 (二)低碳经济的国际动向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它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动向。首先看英国,英国可以说对低碳经济是最积极的,刚才提到它 2003 年发表了白皮书, 2006 年发布了斯特恩报告, 2008 年它把气候变化立了法,而且在这个法里头它就规定了 2050 年英国二氧化碳要减排 80%。把减排的指标定在法律里,英国是第一家。 在 2009 年 7 月英
26、国政府发布了低碳转型计划,还有其他的报告能源、工业、交通的一些部门的计划,这些计划里头提到,到 2020 年,也就是 10 年以后英国 40%的电力要来自于低碳的领域,包括 31%来自风能、潮汐能, 8%来自核能。他们的能源下的投资计划要投 1000 亿英镑,还要求或者说规定所有的政府机构都必须建立碳预算,我们过去叫财务预算是多少钱的预算,现在碳也作为一种预算的指标,你不能超过这个碳预算的指标,这样来控制碳排放。英国预计全球的低碳产业市场现在已经达到了 3 万亿英镑,还会不断的增长。英国计划要成为世界绿色制造业中心,在 2020 年为他们国内提供 120 万个绿色的产业就业岗位。 刚才说的英国
27、,现在看日本。大家知道我们日本邻国是很善于在衰退的时候去投资,到复苏的时候就抢占市场。 日本在 70 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的时候就已经 意识到以重化工为中心的增长是不能持久的,所以要转向支持密集型产业为中心的灵活路线。我们现在中国目前有很多地区还是在重化工为中心,日本它在 70 年代就已经开始考虑转型。日本的节能法比我们中国早将近20 年。 在 98 年日本修订了节能法,对企业的责任和政府的责任进行了修改,提出了新的目标,对工业、建筑、交通等等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要实行强制性的标准。 2006 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它提出来到 2030 年能源的效率要提高 30%,石油的供应量要从50%降
28、到 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从现在的 100%降到 80%,而且日本激励在海外去投资,自主开发,就是海外开发的比例要从 8%提高到 40%,所以日本的新能源开发战略是雄心勃勃。 2007 年日本又提出了叫美丽星球 50,目标是 2050 年日本要进入低碳社会。 2008 年前首相福田提出来要充分利用能源与环境高新技术来引领全球,要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这是日本在 2008 年的雄心壮志。 2009 年也就是去年,日本的科学省发布了建设低碳生活研究开发战略,就日本一步一步的朝这个目标在前进的。 美国的路走的比较的曲折,美国历来是耗能大国,一直是二氧化碳排放冠 军,美国人
29、家称为在轮子上的国家。它的汽车每千人有几百辆,一家两辆三辆是平常的事情,而且很耗油,美国希望讲究大排量的车。所以美国在 1997 年加入了京都议定书以后,但是它到小布什上台又退出了,一直到 07 年在议员选举,民主党又占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优势以后这才又有了气候法案,就包括低碳经济法案等等提交审议,但是也没有一个完全通过。 去年的 6 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它这个法案里头提出了他们的一些指标,比如到 2020 年它小削减 17%,这是跟 2005 年比的。如果跟 1990 年 它只是削减 4%,而原来京都议定书规定它要削减 6%。美国这个法案还提到了 2
30、050 年要削减 83%,这个目标是比较高一些。 另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它提出来 2012 年要达到 6%, 2020 年要达到 20%。特别是 2020 年以后新建的燃煤电厂,现在世界上烧煤的电厂比较多的是中国、美国、印度、南非等等,美国的燃煤电厂它在 2020 年以后要减排二氧化碳 65%。另外新的电厂要采用去碳技术,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碳捕集和封存的技术。另外还有新建的住宅和商业建筑,也要根据所建的年代要节能 30%到 50%。但是这个法案现在还要通过参 议院去审议,现在就是参议院审议通过了以后参议院的本子和众议院的本子将来还要统一起来,最后通过要总统签署,所以它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31、。 另外美国的绿色经济复兴计划, 8000 亿美元,它是把世界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这个短期的政策同美国的长期繁荣结合起来,而这个黏合剂就是要发展清洁能源,这个叫绿色能源战略。奥巴马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美国要么继续做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要么就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国,因为国际竞争和能源安全他们都结合起来考虑的。 关于碳减排到底有多大的潜力,这是世界银行报告里头提供的一 张图,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发电、能源供应或者是建筑、或者是工业、农业、林业,还有包括垃圾废物的处理都有潜力,其中可以看到建筑、能源供应的潜力是比较大的。另外也不能小看林业减排的潜力,因为它如果两个加起来也是可以超过其他
32、的另外一项。 这张表让给大家提供的是现在一些主要的大国,它在经济刺激计划当中的绿色投资的比例和投资的领域,可以看到很多的国家都相当重视,就在这个世界经济当中能源方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我们中国 4 万亿元的投资也有很多提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 内在需求 (一)内在需求 好,现在我们继续讨论第三部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内在需求。第一个内在需求就是我们中国能源禀赋约束了我们。 因为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的探明量,就是我们已经探明了只是世界人均量的 51%,其中煤、石油、天然气分别是世界人均的 70%、 11%和 9%,所以我们都没有达到跟人家人
33、均量一样的。所以我们中国的人均量大家要记住这个数,我们是世界人均量的一半。我们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是 20%,我们的能源探明量只有世界的一半,这是我们天然的约束。所以我们不重视低碳能源,不及早的走低碳经济这个路是很困难的。特别是中 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排放碳方面是特别的不利的。因为煤燃烧了以后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比石油要多,比天然气更多,粗略的说大概就是 5: 4: 3 这么一个比例。所以人家同样发射一样的电,他如果用天然气就可以比我们少三四十,用石油可以少 20%,而我们用煤就 100%,这是我们天然的禀赋。 这张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保证度,蓝色的是世界,红色的是中国。我们煤炭世
34、界可以烧 200 多年,中国就 80 年。石油世界 45 年,中国 15 年;天然气世界 60年,我们中国 30 年。所以几乎分别都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是第一个内在需求。 第二个是我们目前的发展水平比较低,我们经常讲我们现在还处在工业化初期或者是中期,增长的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水平不管是技术装备或者是管理水平都相对的落后。所以我们单位 GDP 的能耗和一些产品的能耗都比一些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家水平低。 而且我们还有一些老百姓还没有用上电,所以我们能源的消耗还属于生存性的消费,今后我们必然还要增长,所以为什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不管那些西方的国家怎么围着我们施加压力,我们不能够承诺我们要来减排,我们能够适当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就是很不错了,也就是现在的碳排放的强度。 这张 表上是就是中国科学院他们分析了我们中国各个地区的工业化阶段,大家看到我们假如把它分成五段来说,西藏还没有进入工业化,上海、北京算是后工业化阶段,我们大量的还在第二阶段,就是工业化的后半阶段,好一部分是在中期和后期。所以我们说是初期、中期的阶段,由于这个阶段我们的能耗跟国际领先水平里对比,平均来说要差 30%左右,这是第二个内在需求。 第三个就是我们现在总量突出,现在我们中国的碳排放量已经是世界冠军了,过去是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