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36.50KB ,
资源ID:2399714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3997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与当代表达.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与当代表达.doc

1、 1 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与当代表达 2016 年 10 月 12 日晚,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新作海上生民乐音乐现场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启序幕。起初,闻此消息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啊?”(惊讶),因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前尚未用过民乐演出作为开幕剧目。很多观众对民族音乐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古老而悠久的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等以及梁祝等经典的民乐作品,陌生的是现在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演出。在一般的家庭教育中,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也更受家长青睐。据悉,中国目前的文艺演出市场中,民族音乐的份额非常少,全国各地的 民乐表演团体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中国民乐的发展正面临着瓶颈,业内都清楚,民乐不能只有“老

2、三篇”,但民族音乐如何创新也成为一道难题。在这样的现状下,一场民乐演出如何站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这样的国际化、当代化的舞台,并且成为开幕演出?这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直到开幕当晚,一场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的海上生民乐,才让众人消除了疑惑,不由得发出“啊!”的赞叹。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海上生民乐谢幕了,但是围绕此台演出的思考才刚拉开帷幕。譬如:海上生民乐中的创新是否成功?成功在哪?如何让民族音乐具有当 代气质、进行国际表达?这场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的民乐演出传递了什么值得关注、借鉴的艺术理念?对于这些问题,著名作曲家何占豪、著名戏剧家罗怀臻、青年乐评人李昂以及主创团队中的中国上海国际

3、艺术节副秘书长、海上生民乐总策划刘文2 国,上海民族乐团团长、演奏家罗小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上海采风:海上生民乐中,每个曲目都进行了新的编排,进行了创新,与此同时融合了书法、戏曲、舞蹈等其他艺术门类,怎么看待这些创新形式?对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有哪些启迪? 刘文国:从艺术上分析,这次的音乐作品中 ,每一首曲目,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当代新作,都是经过重新创编的佳作,对应了传统和现代,经典与创新。这些作品既体现了民族化的丰厚底蕴,又融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品味。其次,在表演形式上,除了原汁原味的民乐精彩演奏之外,又融合了吟诵、吟唱、舞蹈、戏曲、绘画、书法、电声、爵士等全球文化元素,使中国古老、悠久的

4、民乐,与世界经典音乐,在奇妙的对话中融会贯通,形成异曲同工之妙。从中,体现出海派民乐作品的融合开放和创新特质。在舞台美术设计上,采用了当代视觉美术的理念,以大时空的方式进行多媒体视频效果处理,以此来挖掘中国民乐在表 达上的虚实结合的写意意境,把听民乐和看民乐有机结合,努力打造一台民族音乐的精品,体现了东方特质、当代表达,简约、唯美的视觉效果。 罗小慈:中国的音乐跟中国传统文化、跟中国的哲学是密切相关的,中国的音乐是中国人的精神智慧的一个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同时,海派艺术又特别开放,特别鲜活,我们就先抓住这样一种总的气质。通常民乐的音乐会都是大杂烩,展现出来的气息是断的,所以这次演出我们想用

5、一个文学性的结构来呈现,赋予更多文学的质感,这样的尝试还是第一次。海上生民乐中,我们用了风雅颂和四大乐 章,并有我们自己的解读。风是指古风自然,体现中国古老的哲学:上善若水,3 讲究天人合一。雅是侧重体现内在和外在的自我修为,表现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文人音乐最早是以古琴音乐为代表的,但是后期走到自娱自乐的境地,格局不够大,比较小众。这次的“雅”中,我们是想体现“新文人”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乐团创作理念上的一个大的方向。比如古筝独奏曲墨戏,呈现的不仅是文人自身的一种小情小调,还有他对这个时代的一种激荡和感悟。再如剑器,作曲家从杜甫的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中汲取灵感,非常有风骨,民乐中像剑器这样 比

6、较犀利的作品是不多的。第三个篇章颂,呈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演出中我们选择体现中国历史上的三段生死爱情,反映中国人的浪漫。最后一个篇章和体现了“乐和天下”,即费孝通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篇章中的节目蜂飞是用中国乐器来演奏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创作的炫技派作品野蜂飞舞,呈现民乐演奏家的当代魅力,与当下世界音乐的互动。青年作曲家黄磊以经典唢呐曲目百鸟朝凤为蓝本,编创出唢呐与电声跨界的作品凤舞,也给出了青年创作者对民乐未来发展的思考。 自古以来 ,中国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当代性。诗歌乐其实是一体的,以前唐诗宋词都是可以吟唱的。王维等很多诗人,还是大画家,且精通音律

7、。因此,海上生民乐中,我们也加入了其他一些艺术手段,给予更丰富的视觉上的补充。海上生民乐从最初的创意策划到最后的呈现,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反反复复地推敲修改,从艺术节的领导到相关专家都给予我们很多好的建议。我们会继续打磨这部作品,在全国进行巡演,并争取走出国门。 4 罗怀臻:许多年来,民族传统音乐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希望重新融入时代主流,为此做了各种尝试,包括交响化、新民乐、跨界混 搭、时尚化。现在回头去看,一切尝试都没有白费,所有努力也都没有最后完成。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可以说在不经意间作了一次总结,把民乐人许多年来的有益探索,把民乐创作与演出中各个局部的尝试和革新,在上海作了一次整

8、合,以一场风格感鲜明分寸感得当、相对完整和谐和完美的原创性演出,实现了民族音乐当代演出的审美转化。 艺术创新,不仅是局部性技能性的创新,更是在局部与技能性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进而实现的整体性的审美品格转化,而支撑整体性审美品格转化的,既离不开深厚的积累,更要有文化创造的自觉和自信。海上生民乐 作为一台民乐形式的演出,融进了民族舞蹈、民族戏曲的表演,也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但是其它艺术门类的介入,都没有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营造情势、渲染情境、放大情感的积极作用,并且构成和谐。 何占豪:我认为这台音乐会的创新表现在这么几点:首先,乐器的选用不拘一格。以前的观念里民族音乐一定要纯,某种音乐就一定要

9、用某一种乐器,否则就觉得不正规。我们知道,乐器是世界各地的老百姓创造的,但是创造了这个乐器之后,是不是就只能这个国家演出来才有所谓的风格呢?不,乐器它本身没有民族性,它是一个工具,如果这个乐器跟 某个国家的民族音乐语言结合得好,久而久之它就能成为这个民族音乐的乐器。海上生民乐这台音乐会就打破了乐器过去固有的门户之见。其次,新在跨界,运用了综合艺术,如舞蹈、昆曲、书法等,还融入了舞台背景、灯光等视觉艺术,借用其他艺术来帮助节目更好地展现音乐形象,更好地5 让听众理解音乐内容,这也是一种创新。 现在民乐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时髦,就是去拉或敲古筝,古筝本来是弹的,声音很好听,但一些演奏者却认为不

10、拉不敲不现代,还有些演奏者吹笛子时要漏风,认为这样才现代,这完全是走入了误区。幸好海上生民乐坚持了 民乐的原汁原味,这台音乐会几乎每一个节目都以乐器为主,把各个乐器的音色,它的功能,做了比较充足的发挥,发挥出它原来的美。我认为,外来艺术形式要民族化,民族音乐要现代化。什么叫现代化?除了运用其它门类的艺术,如视觉艺术、舞蹈艺术来助我们民族音乐一臂之力外,我们民族音乐本身还要改革,再不改革很难往前发展。我们的乐器要改革、要创新,发声要现代化,要真的达到美,要真的抒情。 上海采风:多元的时代,很多传统艺术越来越小众,但海上生民乐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不仅业内肯定,还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这背后有哪些成功

11、之 处? 何占豪:我觉得这台音乐会的“好”可以用三个字概括:美、情、新。第一个是“美”,优美。优美是我们民乐的特色。我们的祖先创造音乐就是为了美,要好听,有听觉的美和视觉的美。海上生民乐这台节目延续了我们民族音乐的传统,保持着原来的民族音乐语言的美,民族乐器的音色优美。海上生民乐的节目虽然还有改进的地方,但是总体上是美的。第二,这台音乐会成功的一大原因是“情”。在古代,我们的先辈就开始用乐器的声音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的核心是情。音乐离开了美,离开了情,为何还要创作 音乐?但是现在音乐界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觉得观众越听不懂越好,觉得音乐是不能6 用语言来讲的、要

12、靠观众自己体会,这些观点其实是部分创作者用来掩盖内心空虚的借口,这与“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是背道而驰的。让我高兴的是,在海上生民乐中我感受到了“情”,比如墨戏剑器凤舞等节目的创编、演奏,都带入了真情实感,呈现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因此能把现场观众带进音乐营造的氛围情绪中。第三,这台音乐会之所以群众喜欢,在于“新”,有创新。希望这台音乐会,不断打磨,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做到每个节目都既让观众满意又让 专家服气。 罗怀臻:海上生民乐的成功与上海民族乐团的发展密不可分。可以用“名人,名团,名曲”来形容上海民族乐团。所谓“名团”,是指上海民族乐团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与演出的风

13、向标。这个风向标的意义,既有良好的传统继承的一面,也有对民乐发展走向的引领与先导,它在民族音乐领域里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是举世公认、一以贯之的。所谓“名人”,是指上海民族乐团人才辈出,独领风骚。海上生民乐集结了几代优秀演奏家同台表演,争奇斗艳,精彩纷呈,不同年龄段演奏家的演奏,还传达出不同时期的代际审美,显 示出上海民族乐团在各个发展期深厚的人才储备。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还有一个特点,即大都可以兼顾创作,如闵惠芬、俞逊发、顾冠仁、马晓晖、罗小慈等,这在全国民乐界也是少有的。所谓“名曲”,我想用“熟悉的曲目有新鲜感”和“新创的曲目有熟悉感”来形容上海民族乐团的创作演出风格。在海上生民乐的演出中,我

14、们听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或作了新的编配,或尝试新的演奏方法,在熟悉的旋律中体现出新的意境与新的技法,从而产生新鲜感。而他们新创作的曲目,又十分注重本体与本色的守7 正,甚至有意识向更质朴久远的传统源头回归,注重原 声、元音、原味,将乐器本身的本色的声响发挥地淋漓尽致,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使人在一派清新的感受中唤醒储存的记忆。上海品牌,全国名望,世界名声。这是上海文化追求卓越的标志。 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的创作与演出,赢得了内行观众的认可,也赢得了外行观众的喜欢,在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的观众厅里,无分老少,不时激起的亮点、沸点,甚至偶尔被触动到的泪点,使得这场民族音乐会的演出效果达到了

15、多年未有的成功。我相信,海上生民乐会成为上海民族乐团的保留演出,其中的曲目和演奏的艺术家可以自由更换,但是样式和风格会 被保留下来,传播开去。 李昂:上海观众的欣赏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因为上海有很深厚的古典与传统音乐的积淀和音乐厅文化,因此海上生民乐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也充分说明了它的成功。海上生民乐这台演出的一大鲜明特点是:在保持音乐会的高格调的同时很注重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一直以来,中国的民族音乐,包括上海民族乐团半个多世纪积累的经典作品,对于旋律的线条美、是否贴近传统气质的考量是非常重视的,这是非常值得继承的传统。观众们为什么喜欢海上生民乐这台演出,就是因为做到了这点。首先,这台演出中

16、所有节目的标题 都非常直观,比如音乐会分为风雅颂和四个篇章,篇章下面又有流水和鸣别姬等等节目,看到这些标题,观众马上就能产生一定的联觉与期待。而我们的艺术家呈现出来的声音或者舞台效果是与之相符的,进行了平易的表达与诠释。其次,这台民乐演出在编排上面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邀请了年轻8 的作曲家参与,比如黄磊、孔志轩、韩闻赫都是非常有想法的优秀青年作曲家。他们创作时也考虑了大众的审美,编创的音乐也很有活力;其二,上海民族乐团里很多演奏家都有进行创作的能力,这也是这个乐团艺术家们一直以来的优秀素养,比如罗小慈 老师作曲的墨戏,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体现了只有演奏家才有的那种建立在自身经验之上的杰出创造力。

17、这也说明,好的民乐作品,一定要建立在对于乐器特性的充分了解之上,这也是写作民乐时最为难得的素养。 上海采风:海上生民乐这台演出的探索对于民族艺术如何与世界对话、如何进行当代表达,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李昂:海上生民乐这台演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坚守了一定的品质,同时也最大限度地照顾了大众审美的需求。我觉得上海民族乐团应该把亲近大众的理念继续继承发扬,与更多有想法有才华的作曲 家深度合作。长期以来,一些作曲家固守象牙塔,缺乏与大众的互动与理解,热衷通过技法来标榜个性。当然,我们同样欢迎勋伯格式的先驱,但要明确的是音乐为什么群体而作?这也是音乐最重要的文化属性。艺术家可以享受自己

18、的那份孤独,但也应该主动去与大众对话,因为我相信大多数的作曲家还是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得到社会的认可。 罗怀臻:民乐如何面对未来?我认为,赢得了青年,在青年人当中能够传播,这门艺术就把握住了未来。那天晚上像罗小慈的演奏,赵磊的二胡,是比较古典的一种,但是那种声音是跨越年龄的,我相信这样的演出会征服 80 后 、 90 后、 00后年轻的心灵,会在他们的心灵中种植下民族音乐的当代记忆。由此,我们的民族音乐就会向前发展。我相信那天的演出能够赢得更多的非民乐观9 众的喜欢。 何占豪:我认为海上生民乐这台音乐节目具有的“美、情、新”的特点符合我们民族音乐发展的思路,所以应该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会越来越

19、得到老百姓的喜欢。现在一些所谓的现代艺术家,写出来的音乐老百姓不喜欢听。为什么?因为他们背离了民族音乐语言的美。一些当年很有才华的海归青年,现在已经进入中老年了,但到现在为止很难超过当年的“老三篇”。为什么?吃亏就吃亏在 他们没有好好学习民族音乐的语言。以前国家太封闭了,我们没有办法出国,就一门心思挖掘民族音乐语言,后来开放了,一批作曲家去国外学习,既学到了精华,也有可能学到了糟粕。他们最宝贵的时间都在接触外国的技术,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中国的民族音乐语言,因此回到国内,写的东西老百姓往往不欢迎。这不是说外国的音乐语言不好,好听也好听,但是国内很多老百姓听不懂。 当年我先学的是小提琴,下乡给

20、老百姓表演时,我们问他们,好听不好听?他们说,好听。懂不懂?不懂。你们要听什么?我们要听越剧,要听沪剧。当时我们这些青年有两派意 见,一派认为他们文化低、见识少。另一派认为问题在我们自身。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我们演了一台音乐会,观众都陆续走光了,最后一个老太太还在那听。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走?喜欢听?她回答道,你们坐的凳子是我的。其实现在这批作曲家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已遇到。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音乐成功与否,人民喜欢与否,绝对不是音乐技巧有多高,而是你表达了什么,你的音乐语言是否让观众听懂了。音乐语言的美,民族音乐音色的美,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那一代创作者讲究喜闻乐见,就是要平易

21、近人。 10 李昂:从中国的民乐发展来看, 一批民乐的经典作品包括梁祝,很注重追求综合化,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现在音乐学院的作曲专业并没有开设民乐配器法的课程,所以对于作曲专业的学生来说,写好民乐是很难的。当然,民乐的百年发展本身也是受到西方深刻影响的,同样写作民乐作曲专业也应该扎实学习西方管弦乐配器法。所以,对于中国作曲家来说,创作民乐作品是更需要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与责任感的一种艺术行为。 罗小慈:我们每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不可取代的,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价值。交响乐是人类共有的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此同时,蒙古长调不是 世界级的吗?交响乐有美的一面,民乐也有美的一面,各美

22、其美,彼此辉映,全人类都可以共享。其实中国很多民间乐器,比如二胡、琵琶、扬琴、唢呐,这些全是从外来的民族传过来的,然后进行汉化,经过一代代的演奏,变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乐器。虽然乐器血统不一样,但是演出时并没有违和感,中国民乐就是“乐和天下”的写照。 上海民族乐团从 1952 年创立到今天,一直扣住海派民乐这样的特质,海纳百川,既展现民乐的经典性,又勇敢地去进行创造,当然这种创新一定是有根有魂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否则会很匠气。我们既不能跟随西方的价值观走 ,也不能抱残守缺,抱着老祖宗不放。现在若把古曲直接放到舞台上,很多观众很难接受,包括我们一些青年演奏家也不愿意演奏。为什么?因为跟当代的审美心理有差距,古曲很美,但是四平八稳,时间很长,缺乏更多的变化。同时当今的时代,我们不能以我是民族的,历史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