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680.50KB ,
资源ID:2401997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4019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doc)为本站会员(ng****60)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doc

1、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4-2020 年 ) 大通县气象局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 目 录 一、总则 . 4 (一)目的意义 . 4 (二)编制依据 . 4 (三)适用范围 . 5 (四)规划期限 . 5 二、总体思路 . 5 (一)指导思想 . 5 (二)工作原则 . 5 (三)总体目标 . 6 三、形势和现状 . 7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现状 . 7 (二)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现状 . 7 (三)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 9 四、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10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 10 (二)冰雹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12 (三)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 1

2、4 (四)其它灾害 . 17 五、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 18 (一)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性措施 . 18 (二)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措施 . 25 六、气象灾害评估与恢复重建 . 29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 (一)气象灾害的调查评估 . 29 (二)救灾与恢复重建 . 30 七、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建设 . 31 (一)组织体系 . 31 (二)气象灾害防御制度 . 33 (三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 . 34 (四)气象灾害防御教育与培训 . 36 八、保障措施 . 37 (一)加强组织领导 . 37 (二)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 37 (三)强化政策建设 . 38 (四)健全投入机制

3、 . 38 (五)依托科技支撑 . 38 (六)加强部门联动 . 39 (七)提高防灾意识 . 39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4 一、总则 大通县地处 青海省东部 , 湟水河 上游北川河流域, 属 高原大陆性气候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连阴雨、雷电、低温冻害和雪灾。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快速发展,大通县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目的意义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建设

4、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开展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 21 世纪初期是大通县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基本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安全稳定的保障。以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为指导,科学编制具有 我 县特色的大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科学发展观来加强我县气象灾害防御安全保证体系建设,提高认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对于减少人民生命财 产损失,构建 和谐大通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深远。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青海

5、省气象条例和西宁市雷电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西宁市气象防灾减灾规划等文件,编制大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5 通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三)适用范围 本规划是指导我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 大通 县区域内。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 2014 2020 年,规划基准年为 2014 年。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气象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以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为重点,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气

6、象灾害防御中的作用,加强合作与交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防(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气象灾害防御中,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积极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气象灾害防御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非工程性措施与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引领作用,深入研究气象灾害发生的 大通 县气象

7、灾害防御规划 6 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实行配套综合治理,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损失。 3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实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逐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集中资金,合理配置各种防灾减灾资源,减灾与兴利并举,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 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 ,局部与整体兼顾。 4坚持依法科学防灾原则。气象灾害的防御要遵循国家和青海省、市以及我县有关

8、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规划,并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科技减灾水平,逐步建立预测、防治、抗御、救援的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组织管理体制,提高我县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 (三)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政策体系、组织体系、监测预警和防御体系建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使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7 三、形势和现状 (一)气象灾害 防御工程现状 十一五期间及十二五的这两年

9、来,依托中国气象局三农专项、山洪地质灾害气象保障工程、预警工程等的建设,我县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已经建成了 由 1个国家气象观测站, 13 个自动气象站(其中7 个单雨量站、 2 个雨温站、 4 个四要素或以上站),土壤水分观测站 1 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 1 个, 1 个移动气象站组成的气象灾害监测网; 建立了省 -市 -县 4兆电缆光纤宽带( 4M SDH)局域网(内部网络)传输方式,采用 GPRS/CDMA 通信技术实现了区域站的气象资料的传输 ;建立了 15 个 农村气象预警电子 屏, 20 个乡村大喇叭, 12 个 气 象信息服务站;组成了由气象服务网、电子显示屏、大喇叭

10、、手机短信、96121、气象预警短信发布平台及电视、广播组成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市县两级预测预警一键式 平台等,基本实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 有效提高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 自 2005 年春季开始,在原有的人工影响天气三七高炮防雹作业点 20 个的基础上,先后按人工增雨要求增设了火箭增雨平台 4个,形成了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作业能力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二)气象灾害防御非工程现状 近年 来,大通县气象局面向决策和公众发布了大通县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大通县气象灾害预警、大通县雨(雪)情公报、重大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大通县农事气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

11、御规划 8 象服务信息等气象服务信息,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公众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指引;围绕中国大通攀岩赛、西宁市第七届运动会、六月六花儿会、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等重大社会活动和重要节日开展了专题气象服务工作,为各项活动的成功举办发挥了作用; 近年来,我局加强与 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大通森林公安分局、农牧局、大通县应急办、人影办的联系与合 作。 成立了由 23 个乡镇气象联络员、 300 余名村(居)气象信息员组成的气象应急队伍,建立了由水利、农业、保险等部门专家组成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专家队伍 ,气象灾害社会化管理水平和全社会主动防灾意识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

12、等手段,利用 3 23 世界气象日、 5 12 国家防灾减灾日等各种活动,加强气象知识科普宣传,全社会应用气象科学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与能力不断提高。以农村、学校、危险品存放和生产场所为重点,加强气象防雷知识的宣传应用工作,把气象科学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防雷减灾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从无到有 , 发展到目前雷电防护 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 常规检测,防雷 检测工作逐步成为易燃易爆场所和建筑工程建设的必经程序;同时,全面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使我县雷电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高。在中小学校安工程方面开展了中小学防雷设施的调查、评估。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普及、提高了全社会防御雷电灾害的意识与能力;县

13、气象局通过积极磋商,加强了与海北州气象台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资源共享,强化了联防联报共识,当海北州气象台天气雷达发现可能影响大通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时,及时通过电话通知大通县气象局预报服务人员当时强对流回波的移动 路径,强度、移速,影响范围等信息,增强了预警信息的服务能力;与防汛办、水务局合作,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9 共享山洪预警系统的雨情信息加强联防联报能力。 (三)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环节 1.现有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还不完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特别是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定点、定量、定时预报还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暴雨、冰雹、大风、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与社会

14、发展需求尚有较大差距;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气象服务的需要。目前还不能有效开展多样化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效能 尚未有效发挥。 2.各部门与气象 灾害防御相关的信息尚未做到实时共享,突发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预警能力较低。预警信息发布尚未做到全天候、无缝隙和全覆盖。 3.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间合作联动机制尚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效益的发挥。 4.防灾减灾工程体系达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重大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仍显不足。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还没有全面落实,一些建(构)筑物缺乏必要的抵御重大气象灾害的装置和设施。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针对性气象服务还不足,缺少防范不利气

15、象条件造成的农业灾害的工程措施。 5.基层和公众气象灾害主动防御能力不 足。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较弱,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相关政策规定还不健全,尚未制定本地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常识的宣传还不够,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6. 现有观测站网布局仍不尽合理,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和气象灾害的关键区、敏感区还缺少气象观测站点 ,同时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运输、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气象服 大通 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10 务监测站网尚未建立起来;现有观测站点监测项目不全面,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力仍然欠缺或不足。 四、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据大通地区 1950-2010 年 61 年

16、资料统计,大通县主要气象灾害 有干旱、冰雹、洪涝。其次是连阴雨、雷电、低温冻害和雪灾。 (一)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1.干旱灾害 大通地区 1950-2010 年 61 年资料统计,全县共出现 12次干旱。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县出现干旱的几率增大,和农谚所说的十年九旱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 ,大通县的春旱也符合其变化规律。例如: 2000 年 3 月 -7 月出现了较为严重得春夏连旱,全县大面积旱灾 ,受灾面积达 25614.7 公顷 ,成灾面积达 9983.5 公顷,绝收面积达 2704.3 公顷 ,减产粮油 3202.8万公斤,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 4804.2万元。影响人畜饮 水工程供水的村 67个 ,人口达 6.9万人 ,牲畜 4.2万头, 28 个乡镇农作物因高温少雨导致病虫鼠害大面积发生。 2.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 由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分析,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在北川河、黑林河、宝库河外延流域的 海 26002800米 的浅山地区,面积为 654 平方公里。约占占全县总面积的21%。主要分布在宝库乡南部、青山乡南部、青林乡东部、多林镇东部、城关镇东南部、极乐乡东北部、斜沟乡东北部、良教乡东北部、桥头镇中部和东部、黄家寨镇中部、景阳镇中部和南部、石山乡南部、朔北藏族乡大部、东峡镇西南 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