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名词解释1寄生生活 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就营养、居住和利害关系来看,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生存,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获利并生存的动物叫寄生虫,受害的一方叫宿主。寄生虫通过夺取营养、摄取、消化和吸收宿主组织、机械性损害、有毒的代谢产物毒害作用和免疫病理作用等综合作用损害宿主。2*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reservoir host) 寄生在人体内的某些寄生虫,还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这些动物是寄生虫的正常宿主,是人体寄生虫病的重要传染源,就人的动物源性感染来说,它们是一种贮藏所。如感染血吸虫的牛和鼠。3感染阶段 寄生虫侵人人体,并在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阶段叫感染阶段。只有达到感染阶段,才能感
2、染人。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是囊蚴,人只有食人含活囊蚴的淡水鱼才被感染,其他阶段即使进入人体,也不能存活和建立感染。4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移行到寄生部位,并继续发育、繁殖,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在外界或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的全部过程。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蚴,被人食人后在十二指肠脱囊为童虫,移行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最后发育为囊蚴。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或动物源性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is) 有的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又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包
3、括家畜和野生动物 ),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均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6幼虫移行症 有些动物体内寄生的蠕虫幼虫侵人非正常宿主(包括人体) 内,发育受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或脊椎动物体内长期移行,破坏组织,引起疾病。如斯氏狸殖吸虫可引起皮肤和内脏幼虫移行症。6.隐性感染 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人体后,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又不易查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如健康人群中弓形虫和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7隐性感染 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既无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出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
4、象。如弓形虫寄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内呈隐性感染状态。8 机会致病寄生虫 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可出现异常增殖与致病力增强。如刚地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9 阿米巴病 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侵人肠壁吞噬红细胞和组织细胞,引起肠阿米巴病。急性期表现肠壁组织坏死、溃疡,病人出现腹疼、腹泻、排粘液血便、次数多、味极腥臭的典型阿米巴痢疾。慢性期由于组织破坏和愈合常同时存在,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使得肠壁增厚,形成局部包块阿米巴肉芽肿,病人腹泻和便秘症状交替出现。 10肠外阿米巴病 肠外阿米巴病主要有阿米巴肝脓肿和阿米巴肺脓肿。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在肠壁内侵入静
5、脉,随血流到肝脏,大量繁殖并破坏溶解组织形成肝脓肿。肺脓肿多数是因肝脓肿内滋养体穿破横膈、进入胸腔侵人肺而引起的,少数也可因血循环播散而11疟原虫红细胞外期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叫红细胞外期。人四种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均进行裂体增殖,其发育时间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不完全相同,可能与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呈休眠状态)和速发型子孢于( 进人肝细胞后,迅速发育繁殖)的存在有关。12疟原虫红细胞内期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的发育过程叫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为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 裂殖子一环状体。其裂体增殖周期因种而异,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为 48
6、小时,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为 72 小时和 3648 小时。13 复发 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杀灭所有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来自肝细胞的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14再燃 急性疟疾患者由于抗疟治疗不彻底,或由于机体产生免疫力,消灭大部分红细胞内疟原虫而停止发作,在一定条件下,由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数疟原虫大量增殖,经数周或数月,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再次引起发作称为再燃。四种人疟原虫都可引起再燃。 ,15 带虫免疫 感染疟原虫后,诱导人体产
7、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此免疫力可杀伤体内的疟原虫而减 轻致病,但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疟原虫,并对再感染的疟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无疟原虫免疫力就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16脑型疟 在脑部微血管中,因恶性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机械阻塞或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阻塞,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谵妄、高热、嗜睡、昏迷等症状。脑型疟多发生在恶性疟高度流行区无免疫力的人群,由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所致。间日疟患者偶见。17伴随免疫 人体感染蠕虫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再感染的童虫有杀伤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体内无寄生虫就无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呻口日
8、本血吸虫感染人体产生的免疫即为伴随免疫。 18血吸虫的免疫逃避 血吸虫成虫免受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称为血吸虫的免疫逃避。成虫能够在免疫宿主体内存活的原因是:成虫体表获得宿主的血型抗原和免疫球蛋白,阻止宿主对成虫的免疫识别。合成类似宿主的抗原。虫体的皮层外膜不断地更新。 19尾蚴性皮炎 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侵人人体皮肤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局部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瘙痒。20囊虫病 囊虫病是由链状带绦虫的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的疾病。依寄生部位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头痛、癫痫、视力障碍等。囊虫病是由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引起的寄生虫病。21 棘球
9、蚴砂 从囊壁的胚层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及子囊,悬浮于囊液中,统称为棘球蚴砂。22 夜现周期性 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的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班氏吴策线虫微丝蚴为晚 10 点至次晨 2 点,马来布鲁线虫微丝蚴为晚 8 点至次晨 4 点。23.丝虫热 丝虫感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的同时多伴有突然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四肢酸痛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称为丝虫热24 机械性传播 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
10、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例如:蝇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25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例如:蜱传播森林脑炎。26 虫媒病 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为传播媒介或病媒节肢动物,由病媒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例如:蚊传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27 变态 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28 全变态 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29 半变态 某些昆
11、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 3 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 19. *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生活史中只有一个宿主(或不需中间宿主)的蠕虫。虫体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到感染期。生活史简单,称直接型。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20*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必须经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和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史的蠕虫。其生活史较复杂,称间接型。如肝吸虫、猪肉绦虫、丝虫。21 终宿主(final host or definitive 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蛔虫、血
12、吸虫的终宿主。22 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豆螺和鲤科淡水鱼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若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多个中间宿主,依据时间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23*感染期(infective stage):寄生虫必须发育到一定的时期方能侵入人体继续发育,这一特定的时期称感染期。例如,蛔虫的含蚴卵,钩虫的丝状蚴才能感染人滋养体 trophozoite 包囊 cyst1寄生虫给宿主带来的危害:(1)夺取营养 寄生虫已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它的生长、发育、繁殖 依赖从宿主获取营养,导致宿主营养不良。如缺铁性贫血、大细胞贫血(vit B12 缺乏) 、消瘦、水肿。(2)机械性损伤 寄生虫的入侵、移行、占位都可造成机械性损害,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棘球蚴压迫、幼虫移行症等。(3)毒害作用 毒蜘蛛、毒蜈蚣的咬伤,蜱瘫痪等。(4)免疫病理损害 棘球蚴休克(allergy I)、疟疾贫血(allergy II) 、疟疾后肾炎(allergy III)和血吸虫肝硬化(allergy IV) 。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