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3KB ,
资源ID:2417816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4178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论网络语言中的错别字.doc)为本站会员(ng****60)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论网络语言中的错别字.doc

1、 论网络语言中的错别字 【摘 要】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类的交际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交际从现实交际中分化出来 ,为现代人的交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话方式。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交际中的各种语言错别字现象 ,然后从网络交际的语境和主体两方面对语言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加以深入分析 ,为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负面冲击 ,最后对网络交际中语言规范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 网络交际 语言 错别字 危害 规范 别字,又叫“白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如“克(刻)苦、惨(残)酷、脉博(搏)、恣(姿)态”等。 纠正错别字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随便写字,别人不认识,而引起误会,那就失去了

2、文字的交际作用,甚至给工作带来损害。但是,在网络语言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别字满天飞,如:“菌(俊)男、霉(美)女、油饼(有病)、板斧(版副)、幽香(邮箱)、打雪丈(打雪仗)、密马(密码)、粉发涂强(奋发图强)、气死我乐(气死我了)、偶是穷银,木油米(我是穷人,没有米)”等等,这些别字的出现给读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中小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在逐步增多。中小学生在网络语言中频繁使用错别字的情况,引 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忧虑,研究汉字 20 余年的陕西省委党校任学礼教授认为,目前汉字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汉字文化的危机已经出现。他说:“这种另类语言不仅破坏着汉语的纯洁性,也恶

3、化了人际交往的环境,最终导致理解歧义和沟通障碍。” 一、 网络交际中的语言错别字现象 (一 )语言运用规则的错别字 1.谐音的滥用。 如数字谐音 ,用“ 886”代指“拜拜了 (再见 )”、“ 7456”代指“气死我了”、“ 837”代指“别生气”、“ 3344”代指“生生世世”、“ 521”代指“我爱你”等等 ;如汉字谐音 ,用“美眉”代指漂亮妹妹、用“斑 竹”代替“版主 (电子公告版管理员 )” ;利用数学算式的读音谐汉语词音 ,如 ( 1. 414)代指“意思意思” ;英语“音译” ,如用“伊妹儿”代指“电子邮件 (E-mail)”、用“瘟都死”代指“视窗操作系统 (Windows)”、

4、用“屁兔”代指“奔腾处理器芯片第二代(PII)”、用“酷 (cool)”表达一种时尚、风格和个性 1。如果这样的字词层出不穷 ,势必对汉语的语音构成负面影响 ,造成日常用语的混乱 ,由于这些莫名其妙的谐音字词让人难以会意 ,会对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2.词汇的畸变。 如将“我”写成 “偶”、将“美国”写成“米国”、将“这样子”写成“酱紫”、将“用心写”写成“造砖”、将“随意写”写成“灌水”、用“扁”表示“揍、打” ,甚至把拼音字母进行随意简写 ,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写成“ GG、 JJ、 DD、 MM”等 2,这样再造的怪异词汇、简写甚至是错别字增加了信息的噪声 ,让

5、人不知所云 ,使用时既不经济 ,修辞效果也不好 ,甚至是对网络资源的浪费。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引导 ,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汉语的坏习惯 ,很多生造的词汇在汉语中原本就有对应的规范词汇 ,人们耳熟能详 ,现在却让读者费尽心机、难以琢磨 ,造成 一定的认读困难。 3.语法的背离。 如“他很阳光”、“她很淑女”等病句在网络聊天室或电子公告版 (BBS)中是司空见惯的了。又如“有事短我” ,其实际意思是“有事给我发短信息” ,这里的形容词“短”充当了动词 ;再如“ joking de” ,极具“洋泾浜”色彩 ,意思是“开玩笑的” ,“开玩笑”用英语单词“ joke”的现在分词形式“ joking”

6、,而助词“的”用汉语拼音 ,英语和汉语混杂在一起使用 ,实在是不伦不类。还有“ I 服了 U” (意思是“我服了你” )、“ IC( I see)” (意思是“我明白了” )、“这次考试能 pass(及格 )就好了”、“你真让我感到好 jealous(嫉妒 )”等等 3,这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在网络交际中随处可见 ,既违反汉语正常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则 ,又破坏汉语的语言完整性和纯洁性。 (二 )语言表达内容的错别字 这主要是指网络交际中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有人曾通过百度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发现 :包含“狗屁”字眼的中文网页高达 4681 个之多 ,与现代文明极不相称。频繁出现的网络脏话 ,如

7、“ TMD” (国骂 ,“他妈的”三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 )、“你 BT” (“变态”两字的第一个字母 )等 ,趣味低俗、叫人生厌。光怪陆离的网名 ,如 “性感妞、重色轻友、非礼、裸奔”等 ,格调不雅。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语言在网络交际中不断地变形翻版 ,呈有增无减的趋势 ,蒙上了“俗气”的阴影 ,造成精神污染 ,对汉语的规范使用造成危害。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 ,更深刻的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 ,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语言文字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语言的异化倾向 ,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 ,并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 ,甚至造成

8、了一定的烧伤度” 4。众所周知 ,语言文字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传承过程中重要的载体 ,因此网络交际中的语言错别字现象 ,无疑是对语言文字的交际和传承功能的挑战 ,对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形成冲击 ,让人不能小觑。 二、网络交际语言错别字的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运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第十五条),依法从 2001年 1月 1日期开始执行,但作为阅读平台的网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却全然是一派“无法无天”的现象,逆势飞扬的错别字现象愈演愈烈蔚然成风。长此以往,“错的”成了“对的”,那还有“对的”可言吗,净化网络语言迫在眉睫。如此下去,网

9、络语 言成了一堆看不懂的符号。大量错别字及网络语言堆砌成了语言,还是中国的语言文化吗?中华灿烂的文化还会久远的正确的得以弘扬和传播吗?今天你写错几个字,明天他写错几个字,日积月累,网络上呈现的究竟会有多少错别字?到那时又将是怎样的语言,怎样的中国语言文化,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语言文化,我们要正视这种现象,从自己做起,以对中国语言文化负责任的态度,尊重中国的汉字文化,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写错别字,至少不要故意写错别字,净化网络语言环境,传承中华文明。 网络语言中的错别字现象不仅破坏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而且对 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很不利的。尤其是中小学生,他们还处于学习阶段,语言文字基本功还不

10、是很扎实,再加上他们的年龄特点,特别好奇求异,如果过多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将会影响到他们对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和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乱造简化字,滥用错别字, 语法混乱,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引导,学生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不仅会导致青少年一代语文素养的降低,而且会导致青少年一代道义责任感淡漠。 三、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出现错别字必然性的分析 互联网及其派生出来的交际方式正改变着现代人的生存和文化状态 ,包括语 言在内的一切人类活动 ,都经受着数字化时代的冲击。语言不是超脱的、静止的 ,它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因而不可能做到单纯划一。网络交际中的语言错别字现象究竟源自

11、何处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 (一) 网络交际的语境特点为语言错别字现象提供了客观条件 和现实中面对面聊天、书面交际的语境不同 ,网络交际的语境特点为各种语言“出格”现象提供了土壤和新材料 ,是促成语言发生变异的客观条件。 1. 网络交际的便捷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网民们为了信息交流的迅速 ,文字输入的便捷快速 ,特别是在聊天时为应答对 方的话语或做出快速反应 ,在网络交际中就有了大量的数字或汉字谐音及中英文随意简写 ,如“ JJ, 8858,我急需支援 , 3Q” (姐姐 ,帮帮我吧 ,我急需支援 , thank you)。另外 ,某些畸变词汇的

12、出现 ,竟源于中文输入法的将错就错 ,在最初寸秒寸金的网络上 ,网民没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比如大部分网民在使用智能 ABC 输入法输入“版主”这个词时 ,输入“ banzhu”后敲一下回车键或空格键 ,显示在屏幕上的是“斑竹”两个字 ,而不是“版主”。若需正确输入该词 ,由于输入时选字困难 ,就需击键三次 ,进行两次选择 ,然后才能得到“版 主”这个词。网民们为了迅速快捷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 ,就将以最快、最简捷的方式敲击出来的字作为首选 ,将错就错以弥补上网计时收费、网速慢的缺陷 ,省时又省钱 ,而所表达的意思网友也能明白 ,这样程序自动生成的词汇“斑竹”等一些词汇就似乎约定俗成 ,很快

13、被网民认可和运用起来。追求便捷性是网络交际中语言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催化剂。 2. 网络交际的虚拟性。 在网络社区中交际对象一般是无定的、随意的 ,你不能确切地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 ,性别、年龄也许是相反的、倒置的 ,可以改变和隐藏自己。人人都可以在这特殊的语境中实现真正的平等 ,彼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 ,全凭电脑屏幕上的字符传递信息 ,交流思想 ,充分表现出网民们“不重对象重沟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网络交际“避实就虚、避形就神”的独特性。因此在语言运用上就呈现出纷繁多样、变化不定、委婉含蓄、追求趣味的特点 ,如用“菜鸟”指刚刚上网的新人 ;用“ 生代”指以 SOHO 的方式工作、以 Email 的

14、方式交往、以一键 (见 )钟情、一网 (往 )情深的方式恋爱的群体。在网络交际中 ,语境是虚拟的 ,青年网民们对此情有所钟 ,因此将最前卫、最新鲜的社会信息注入到网络这个全新社区里 ,语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施展空间 ,所以有这么一句话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在这种语境下 ,语言的自由度最大 ,约束性最小 ,可以语所欲语 ,言所欲言 ,为网络交际中语言的自由和随意发挥提供了一个载体 7。 3.网络交际的全球性。 网络是一个不受限制的开放环境 ,人们可以在这个电子空间里自由地漫游。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不同的人种和性别 ,只需进入互联网就可以遨游其中。这里未设红灯 ,毋要护照 ,无需签

15、证 ,只要你愿意 ,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登录网站 ,到你喜欢的网络社区聊天、发帖子、写文章 ,可以用网上 QQ 来给好友留言 ,能够与身处网络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联系交往 ,网络给人以自由驰 骋的空间。网络实现了信息交流的时空无阻碍化 ,不需要统一的时间 ,也不必限定哪个地点 ,人人可以利用网络来平等地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由于这种交际的全球性 ,为减少语言障碍 ,更好地实现个人对其交际关系的自由占有 ,青年网民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依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知识 ,将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 ,生造和使用了大量特殊的“洋泾浜”混合语 5。这不利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反而会成为人际交往的语言障碍。网络交际的

16、主体特点是导致语言错别字现象的主要因素。 (二)青年网民们乐此不疲地去创造、设计、推广和使用不规范的语言 为语言 错别字现象提供了主观条件 据有关机构调查 , 80%的网民年龄在 35 岁以下 ,青年人是网络交际的主流群体。青年人这一群体中大多数人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情感意识状态 ,使网络交际中语言带有鲜明的“年轻特色” ,充满朝气并富于反叛意识。同时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青年人追求简便省事、开放直接 ,刻意疏离传统文化的含蓄与严谨。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及反抗欲 ,青年网民们乐此不疲地去创造、设计、推广和使用不规范的语言 ,这是导致语言错别字现象的主要因素。 四、网络交

17、际中语言错别字的成因的分析 (一)语言错别字现象 是青年网民人生观的一种表达 语言是青年网民内心世界真实情感的直接流露 ,语言的变化是他们价值观念变迁的真实记载。处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之中 ,青年网民受国内外各种哲学精神、文化观念 ,特别是庞杂的现代思潮的影响较深。当代青年中不少人信奉这样的人生态度 :生活是为了开心 ,而不是为了承担责任 ,更不是为了痛苦。因此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上 ,青年网民在自己的键盘上敲敲点点 ,实现着思想上的放松和自由。说话就是为了寻求快乐 ,为了有趣搞笑 ,自以为幽默、制造幽默或分享幽默等等 ,常常成为他们上网交流的主要动机 ,成为他们发泄内在感 情的重要途

18、径 6。他们虽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但文化底蕴相对浅薄 ,对网络交际中出现的特殊语言现象 ,没有很强的辨别能力 ,越怪异越能引起他们的注目 ,只要是方便快捷、利于交流的 ,就容易采取全面接受的态度。 (二)语言错别字现象是青年网民现代性的直接写照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交际手段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变化 ,哪怕是微小的变化 ,都会或多或少的在语言中有所反映 7。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和挑战的时代 ,学习压力、职业压力成为青年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面对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 ,渴望自主、轻松的生活方式 ,解放承受多种压力的 心灵是他们的最大愿望。网络交际中出现的特殊语言现象 ,为青年人简洁地表达自己

19、的思想提供了现实可能 ,成为他们“心理降压”的媒介和工具 ,对这些语言现象的欣赏、认同和模仿成为他们当中的时尚。青年人沉浸其中 ,暂且可以摘掉作为一个社会人的面具 ,抛开一切烦恼 ,回避现实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以隐匿的身份留连忘返于虚拟的人生体验 ,使用这些和传统比较起来显得怪异的语言 ,自由自在地说着想说的话 ,放纵在真实世界中有所顾忌的思想 ,以此获得心理郁闷的释放和解脱 ,企望缩短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之间的距离。 (三)语言错别字现象是青年 网民“自我”意识的表现 当代青年人的主体精神具有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的倾向 ,思考问题和行动的出发点是“自我”。他们觉得人应该为自己而

20、活 ,主张个性独立、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自我负责 ;渴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过自主选择的生活。折射出这些处在非主流地位的社会群体渴望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迫切心情 ,反映了他们希望成为具有社会话语权力主体的积极努力 ,同时也透射出他们特有的复杂心态。因此在网络这种极大自由空间里 ,青年人为了将体现自我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放大 ,对不合理社会现实表现出反抗、对无奈痛苦的消解 ,就 首先表现为对现存语言规则的破坏 ,他们故意偏离传统的语言规则 ,对现有语言要素进行变异 ,寻求另类的语言表达 ,寻求刺激来体验快感 ,于是语言的错别字现象出现了 8。 (四)语言错别字现象是青年网民叛逆心理

21、的体现 过去 ,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普遍。而今 ,追求个性、弃旧图新、忌同求异成为以青年人为主的网络社区的时尚 ,桀骜不驯远比文质彬彬更易获得当代青年人的首肯和认同。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决定了他们还只是权力作用的客体 ,而不是权力主体 ,属于被支配者。他们希望自己早日成热 ,渴望与众不同 ,以获得一种成熟感。观念的冒险 ,言辞的出轨 ,是青年人经常采用的一种炫耀性的社会互动行为。青年人特有的反传统性 ,对权威以及一切固有标准的拒绝和挑战 ,只要一有空便会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反抗 ,这就为语言错别字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网络这一个性飞扬的特殊语境里 ,现实世界中所要求的语言规则在这里被忽视 ,而

22、传统的权威越想维护的一切 ,他们就越是轻视和反对。他们追求全新的信息情感交流形式 ,渴望新奇、热衷怪异 ,以出格的语言表达来表现一种独立不羁的姿态和快意 ,来实现对传统的颠覆。因此 ,语言错别字现象是青年网民叛逆心理状态的一种折射。 五、网络交际中语言规范的几点思 考 从上文分析中 ,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是新时代的交际媒体 ,也必将成为最强势的交际媒体。语言是进行网络交际活动最首要、最基本的手段 ,是文化的载体 ,是传播文明的工具。在网络交际中 ,语言是直接从发出者到接受者 ,没有中间环节的编辑作用 ,言语者难免有疏漏和欠缺之处。我们无法想像 ,由一种无序的、错别字的语言支撑下的互联网如何去承担起

23、它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 ,由此可见 ,网络交际中语言规范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 ! 首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错别字现象 ,树立正确的规范理念。人类语言其实一直就处在规范与错别字的对立统一中。试想语言在产生之 初 ,肯定也是散乱和无章法的 ,人类只是在摸索中不断地淘汰杂质 ,摒弃混乱、矛盾的因子 ,才建立起基本明晰、严密的语言规范。但是一种语言规范即便建立以后 ,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它还要不断地受到错别字语言现象的挑战 ,并在对各种错别字语言现象的回应中不断地加强和完善自己。网络交际带来的某些新词汇简单快捷、生动形象 ,既满足了网络交际的需要 ,给人以新鲜活泼的感觉 ,又对语言规范构成了一种补充 ,

24、可以从新的语言现象中汲取有生命的东西 ,从而增加自己的活力 ,这其实就是语言永葆青春的一个必要条件。著名语言学家陈原说 :“对语言的变异一概吸收 或一概拒绝都是不妥的。正确的做法是加以区分 :对有利于语言发展的积极的变异 ,要加以吸收 ;对不利于语言发展的消极的变异 ,要加以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言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8当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被网络联接起来之后 ,网络交际中语言的规范也就越来越重要了。错别字的语言现象至于能否存在下去 ,则是需要经受时间检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阻止语言的发展 ,也不能对语言错别字现象听之任之。正如国家语委原研究员于根元所说 :“规范是要推动发展 ,限制了发展不

25、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 其次要确定好对语言进行规范的位置 ,建立多层的规范 标准。在网络交际中应规定官方大型网站在发布信息、传递数据时尽量做到用语严谨、贴近标准的现代汉语 ;对个人网站或主页则允许使用约定俗成的一些网络用语 ;而对聊天室、留言版上的语言则可以适当放宽 ,但也不等于放任自流 ,例如可以通过网站管理员进行管理 ,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行必要的干预。举个例子 ,谐音字词就不适合在网站新闻中出现 ,但在网友聊天时是可以使用的 ,这是考虑到它们大多出现在相对封闭的聊天室中 ,一定程度上算是网友之间的行话吧。由于网络交际在虚拟空间里运行的松散性 ,导致其语言规范的难度较大。多层标准能够使

26、语言规范 工作变得具体可行 ,收到“因网制宜”的效果。 9 再次要限制语言错别字现象下网并迁移到现实中 ,倡导用语规范的意识。“一个人如交叉地生活在几个言语社团之中 ,他就能同时掌握几种社会方言 ,正因为一个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与社会方言有这种交叉的关系 ,因而发生在某一言语社团的语言变异就容易扩散到其他的言语社团中”。青年人不仅活跃在网络上 ,而且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这样以来 ,语言错别字现象就可以很轻易地走入现实社会。所以 ,针对这一人群的整体特点 ,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明确许多网络词语只限于网络交际。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提倡认认真 真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我们需要向他们灌输正确的语言观使

27、他们懂得对待新词新语的态度既要积极又要谨慎 ,不可以随意使用。因此如果我们对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不加以控制 ,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也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最后要宣传网络礼仪 ,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网络交际中语言的品格 ,避免网络语言错别字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 ,必然体现着个人或社会的道德意识、道德标准及道德趋向。再进一步说 ,语言是思想的反映 ,规范优美的语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 ,而语言反过来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 想和行为。网络交际中出现的部分语言污染和语言暴力现象 ,弱化了青年的道德意识 ,造成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偏激。尤其是对未成年

28、人的毒害更大。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确立 ,是非界限不清 ,理解和承受能力差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不少青少年网民就是在那种“你骗我 ,我骗你”的互骗中 ,心灵被污染 ,人格被扭曲 ,最后走向道德低下 ,甚至犯罪的泥沼不能自拔。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 ,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有专家深刻指出 :“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 ,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 德失准问题。因为网上的语言错别字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 ,今天的错别字最终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因而 ,应当加强对青年网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提高网民的素质 ,建立具有普遍适

29、应、层次较高的网络伦理和道德标准 ,以消除错别字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 ,使青年人做到诚实友好的网络交际。要在全社会培育和优化文化环境 ,营造自觉使用规范语言的社会氛围 ,在青年人中倡导“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努力建设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交际语言以促进青少年网民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戚晓杰 .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 J.修辞学习 ,2002(3) 2陈晓浒 .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 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1(3) 3闪雄 .从网络语言的发展看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沟通 J.语文建设 ,2000(14) 4李仁武 .加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N.光明日报 ,2001.1.23 5赵越 .网络语言 :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 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4) 6李梅 .谈网络语言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规范 J.语言研究 ,2004(3) 7戴昭铭 .规范化一一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 A.规范语言学探索 C.上海 :三联书店 , 1998 8陈原 .社会语言学 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154 9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27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