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课标要求: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二、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1.本条“标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深入浅出地作介绍,或使用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2.本条“标准“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如下:能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大致经历;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各历史演变阶段的主要特点。,二、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3.人地关系思想大致经历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人地关系也经历了 “人类适应自然人类利用、改造
2、自然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谋求人地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历史进程。,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本条“标准” 是以正确的地理观念和地理思想形成为主要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注重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的系统归纳,加强对学生分析材料并从中归纳出结论这种能力的训练。,2.本条“标准“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如下:能说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危机等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地域差异;能根据有关资料,对自己了解的环境问题的表现进行简单归类。,二、教学目标,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
3、环境问题; 3并根据人类与环境的相关关系,归纳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 4根据相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和酸雨、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以及在不同地域的表现。,三、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情况分析,1.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本部分内容是教材的最后一章,是对人地关系发展的一个全面阐述。,本章内容以“环境与发展”为线索,讲述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环境问题的发生是人地关系发展的产物。因此,必须了解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对人地关系及环境问题有科学的认识,才能够促进环境问题的改善,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2.与课标的对应关系,教材呈现顺序符合课标要求,,教材以
4、“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直面环境问题”与“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框题进行了描述。逻辑性较强即:随着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产生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也必须通过人类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进而转化为行动,来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人地关系协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教材上的图、案例和活动能落实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教材P90图6.1朝拜太阳神、图6.2弋射、收获、玛雅文明的消失的案例和教材上P92的活动,能够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通过对教材P93图6.7的解读,学生能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领悟到走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然
5、选择。,通过阅读教材P95图6.11,说出全球环境问题分布特点,并通过讨论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简单归类。,中图版和人教版教材都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教材探究之处,人教版划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革命以来三个阶段;,中图版划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划分为: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四个阶段,能更全面地呈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四、落实课标增补材料,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A.生存条件恶化B.人均收入减少C.土地生产力下降D.人均资源减少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F.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G.劳动生
6、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H.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I.当前的生存要求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J.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补充案例,学生通过讨论对这些环境问题进行简单归类。,红旗渠的事例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
7、带来哪些好处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案例-官厅水库水污染问题官厅水库建于1952年,库容为41亿立方米,略小于密云水库。1997年前它一直和密云水库担负着为首都供应饮用水的重任。但由于其上游河北张家口一线数十家造纸厂、化肥厂、酒厂的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及张家口、下花园、沙城等重镇的生活污水的直排而受到污染,水体退变为四、五类,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的位置。,案例-城市噪声,去年夏天开始,广州市第23中学的师生就受到建筑工地噪声的严重侵扰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地方正在建造一座商业大厦,每天打桩机、刨土机、电钻、切割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工地噪声日日“轰炸”不停,使该校一教
8、学楼上的12个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对学生负责,教室里的老师则要费力地将声音提到最高与外面的噪声“抗衡”。有的老师们不得不用录音机接上麦克风为学生们讲课。润喉茶也成了老师的常备之物。工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总体工程要到2004年3月3日才完工。,资料3贫困村的村干部为了带领大家奔小康,想出了一个致富的好办法:决定把本村麦田的土地卖给城市建筑公司做工程用土,取土形成大坑,又用收费方式给城市堆放垃圾。这样他们两头进钱,是种麦收入的几十倍。村民果然手中有了钱,大家都很高兴,衷心感谢他们的致富带头人。,资料4由于附近金矿生产废弃物尾矿砂的堆积,孙家村的大沟里,十几年来尾矿砂就吃掉了耕地近百亩
9、,使人均耕地下降到0.03公顷。村里和矿上共同商量,共同开发复垦,由矿上出钱,村里出劳动力、机械,运来“客土”覆盖到尾矿砂填平的沟壑上,形成耕地。10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复耕地15.335公顷,不仅解决了尾矿砂污染问题,而且村里耕地由25公顷多增到40公顷。,五、教学关键图的分析,策略:问题引领(课件详细),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90图6.1朝拜太阳神、图6.2弋射、收获和分析玛雅文明的消失的案例,能够概述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2.教材92页活动1、2两题,93页图6.7 92页活动第3题揭示了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让学生通过读景观图和示意图来归纳环境问题,符合课标要求,并通
10、过让学生归纳出环境问题主要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以及在不同区域的表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读出每个箭头的含义,说出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分析:1.贫困会引起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还使得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因此,贫困意味着人口的增加。2.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减少,人均收入减少,导致愈加贫困,为满足其最基本的需求,不得不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必然造成环境恶化。3.受贫困困扰的人们,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了长远的环境保护,同时,由于贫困导致教育落后和环境意识薄弱,并最终导致环境恶化。4.环境的退化,使得人们的生存条件恶化,土地的生产力也随之下降。,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