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商管理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一、国内研究状况国内研究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量有关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成果得到了发表,它们集中研究了证券市场特殊监管政策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现象。我国资本市场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主要目标有为取得上市资格并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进行盈余管理;为避免亏损或连续三年亏损进行盈余管理;为达到配股及格线进行盈余管理。陆建桥(1999)通过对上交所包含的22家亏损公司的样本和相对应的控制样本的实证比较研究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和扭亏过程中,运用营运资金项目特别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薛
2、爽(2006)发现20012003年扭亏上市公司在扭亏前一年多计提减值准备,而在扭亏当年大额冲销减值准备。扣除减值准备的影响,扭亏公司中将有72样本不能扭亏。赵春光(2006)以20022004年A股公司为样本,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龚超(2008)验证了亏损公司在亏损年度为了“除垢”动机而多计提减值准备,扭亏公司为了实现扭亏而少计提减值准备的假设。JIAN和WONG(2003)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肖虹(2001)也发现了与此一致的证据。何勇(2007)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揭示出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进
3、行盈余管理的本质特征。杜滨(2001)发现,从1997年起,连续三年内关联交易成为亏损公司扭亏的主要手段,而关联交易与其他盈余管理手段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陈晓等(2004)系统考察了19982002年A股上市公司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发现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活动是其扭亏为盈的主要受点。CHEN和YUAN(2001)用非经常性损益度量盈余管理,其结论是非常显著的。张少岩(2007)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王艳(2006)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电子类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盈余质量的整体影响和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上市公司利润质量的
4、具体影响。王俊秋、唐加威(2007)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减利润。孟焰、王伟(2010)研究发现,案例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监管者对其的行政处罚存在时滞,投资者经历了先过度反应、后又理性回调的过程,分析师能够区分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收益中的作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陈晓等(2001)发现敌方政府财政支持提升公司业绩以配合上市公司配股要求,还发现西方常见的利用应计利润操控会计数字的方法,对于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
5、作用有限,地方政府对亏损上市公司的财政补贴也没有对亏损上市公司的扭亏为盈产生显著影响。原红旗(1999)、吕长江(1999)等发现鼓励政策市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李东平(2005)发现国有企业在改制上升过程中,资产重组,尤其是资产剥离,是其为改制上市达标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二、国外研究状况相对于国内研究来讲,国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比国内更胜一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国外文献更多地研究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而不像国内着重于内部治理机制。许多学者都将研究的中心集中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如资本
6、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如资源配置影响、股民收益影响等。在实证方面主要集中在外在激励和内在动力的检验和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概率和统计特征等。另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BEAVER等(1989),LIU,RYAN和WAHLEN(1997)发现银行运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PETRONI(1992)、BEAVER等(1998)、NELSON(2000)等发现保险公司利用索赔损失准备进行盈余管理。TEOH、WONG和RAO(1998)发现IPO公司价格固定资产折旧和坏账准备作为盈余管理的方法。KEATING和ZIMMERMAN(2000)
7、以折旧方法变更资产折旧年限进行检验,发现折旧政策不是被经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等。在构建真实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方面HAND(1989)发现债转股是公司避免业绩下滑的盈余管理手段;BARTOV(1993)研究了长期资产和投资处置的时间安排作为利润平滑和降低权益负债率的盈余管理手段;PERRY等(1994)、BUSHEE(1998)等发现研究开发费用的开支时机选择是管理层在比较公司实际盈余与分析师预期盈余之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IIERRMANN等(2003)通过对19931997年日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资产出售利润与管理当局盈利预测误差之间负相关,即管理当局运用出售资产手段来达到减
8、少盈余预测误差。周寓(2005)运用PROBIT分组研究的方法证明了我国股权结构与避免亏损型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三、发展动向国外学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经济环境与中国自身的经济环境不符,故其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加以运用;国内对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均有,但起步都较迟,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体系还很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手段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而刻意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行为可谓是首当其冲,据统计,2000年以来,非经常性损益对三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10的影响,对一成多的上市公司有超过50的影响,该项指标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魔
9、法棒”,成为粉饰利润的重要手段。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一定不会中断,相反,一定会不断发展、不断深入。主要参考文献1DECHOW,PSLOAN,RANDSWEENEY,ADETECTINGEARNINGSMANAGEMENTJ,THEACCOUNTINGREVIEW,1995,7021932252MYUNGSEOKPARK,TAEWOOPARK,2004INSIDERSALESAND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3,3814113YUNWPARK,H
10、YUNHANSHIN2004BOARDCOMPOSITIONANDEARNINGSMANAGEMENTINCANADA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104314574于小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5张少岩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6何勇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7周寓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诱因分析及实证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8王艳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质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9王俊秋,唐加威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1(2)818310孟焰,王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扭亏盈余管理案例研究J当代财经2010,212312811刘力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12龚超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13周运兰如何辨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不合理财务行为J科技创新月刊,2006,9495114鄢志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和识别方法J财会月刊(综合),2005,3636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