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90 ,大小:1.11MB ,
资源ID:257161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571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神经症.ppt)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神经症.ppt

1、神 经 症,历史回顾,神经症:源于希腊语neurotick,Lovell最先引入英语语言中(1661) Cullen(1784):首先采用神经症这一术语来指某一疾病类别: 神经症包括所有那些感觉与运动异常的疾病,这类疾病的原发症状中无发热等表现,且不取决于局部器官的病变,而是神经系统一般性的疾病医学实践前沿 Pinel(1801):认为神经症是一种无神经病理基础的感觉和运动异常,并提出了一种道德上的解释,或者认为交感神经功能方面的原因所子所致。,一、描述性定义,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2、,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二、共同特征,没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有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没有损害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容许的范围内人格没有瓦解起病与素质 ,人格特征和心理应激有关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三、分类(CCMD-3),43.1 恐惧症(恐怖症)43.11 场所恐惧症43.12 社交恐惧症43.13 特定的恐惧症43.2 焦虑症43.21 惊恐障碍43.22 广泛性焦虑43.3 强迫症43.4 躯体形式障碍43.41 躯体化障碍43.4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43.43 疑病症43.44 躯体形式植物神经紊乱43.5 神经衰弱43.9 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三、分类(DS

3、M-),焦虑障碍惊恐障碍不伴广场恐怖惊恐障碍伴有广场恐怖广场恐怖无惊恐障碍病史特殊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强迫性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未特定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未分化型躯体形式障碍转换型障碍疼痛障碍疑病症躯体变形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未特定分离型障碍,CCMD-3 神经症诊断标准,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令有规定。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

4、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四、流行病学(1),我国普通人群的神经症流行病学调查:1982年十二地区表10-1 各类神经症患病率(),我国1982年十二地区资料统计表明不论城乡,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40-44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青少年罕见初发年龄已20-29岁为最高经济情况差、家庭气氛不和睦者患病率较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时点患病率:10%-12%(1983)终生患病率:13.1%(瑞典,而精神病为1.7%)WHO:世界范围神经症与人格障碍占50-80,四、流行病学(2),比较流行病学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或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神经症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程转归及预后统一诊断标准、统一调查方法下比较我

5、国十二省市调查:癔症,农村城市台湾林宗义:1.2(1946-1948)上升至7.8(1961-1963)国内5所大学神衰调查:文理科(10%)体育院校(0.3%)戏剧学院(0%),病因学,多病因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内在基础易感素质,在不同遗传素质等生物学基础上,影响易感程度及症状的表现形式;外在条件社会心理刺激内在素质因素与外在精神刺激因素呈正相关Albee(1976,1980)认为:发病频率=(易感素质+社会心理刺激) 应付方式+心理耐受能力+社会支持,预后不良指征,病期长:5年起病年龄小:童年起病延续到成年病前有人格障碍,或病后逐渐出现人格改变临床特点:缓慢起病,症状复杂多样强迫性神

6、经症和抑郁性神经症预后不良,神经衰弱较好;临床相长期稳定而无波动社会处境困难:失业、经济困难、教育程度低、没有任何专长、对职业不感兴趣、有违法犯罪的记录;缺乏社会性支持。,预后不良指征,家庭不和:夫妻长期感情不和,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诱发神经症或使神经症恶化的因素很难消除。有妨碍正常活动的躯体疾病或缺陷,各种残疾。酒精或药物依赖。既往有其他精神障碍的历史。,发病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由于本我寻求表现的本能冲动处于潜意识领域,自我就很难意识到其冲突的真正对象因此就体验到莫名的恐惧、焦虑。所以焦虑被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是神经症最基本的核心症状。当焦虑转换为躯体症状时,则表现为癔症的转换症状

7、;当焦虑被分离出意识时,则表现为癔症的分离性症状;被转向为外部世界的对象时,则表现为恐惧症;被隔离开时,则表现为强迫症,如果被直接体验时,则表现为焦虑症。,二、行为主义理论,人的行为源于外界的刺激,都是后天学习与环境决定的结果,是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人类正常的行为方式是刺激-反射的结果,病态的行为反应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神经症的产生就是如此。病态的行为反应是通过后天习得和强化形成的,也可以通过建立新的刺激与新的 条件反射,来取代病态行为。,三、认知心理学理论,情绪与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即通过对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才产生情绪反应。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

8、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焦虑症,抑郁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续),部分神经症的认知特征,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拥有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只是由于环境因素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干扰与阻碍,才会使得这些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使个人的性格形成与认识格局出现歪曲和畸变。,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续),神经症究其本源,不过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 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当个人的自我观念与外在价值观念发生势不两 立的冲突时,便会引起内心的焦虑。为了应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应付机制,这些机制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与感情的自我

9、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从而影响人的 心理发育,极端的表现就是精神病。,五、森田理论,1、神经质2、疑病性基调(生的欲望、死的恐怖)3、精神交互作用: 感觉过敏 注意集中 意识狭窄,诊 断,症状标准 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障碍,促使其主动求医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排除标准,鉴别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 生物源性的病因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 精神病性的症状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的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药物治疗,焦虑障碍,疾病分类系统和焦虑障碍,

10、若干概念,正常焦虑:是一种情感表现,当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或威胁时,都会产生的情感反应。如应激反应。病理焦虑: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指没有明确的致焦虑环境因素,或者是环境因素和反应不相称,严重的或持续的焦虑反应。焦虑症状:符合以下之一的焦虑,便可列为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1)因该症状而就诊或求助,(2)采用服药等方法试图减轻症状,(3)因该症状而影响社会功能或产生明显苦恼。,焦虑症状群:心理症状:以担忧、紧张、害怕、烦躁、惊恐等焦虑情感为主,可伴注意集中不能、警觉增高、记忆障碍等。躯体症状: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出汗、血压升高、心悸气短、胸闷、尿频、腹泻、性功能障碍等。运动症状:震颤、小

11、动作增多、静坐不能、激越等。焦虑障碍/焦虑性疾病:如前所述,焦虑障碍包括许多疾病,每种疾病有它固有的临床表现、病程、转归等特点,各分类诊断系统均规定了具体的诊断标准。,若干概念,流行病学18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病因学研究-焦虑障碍是脑的疾病,神经递质研究:NE、5-HT、GABA参与本组疾病的发病机理。神经肽研究:CCK与广泛性焦虑及惊恐症发病有关,神经肽Y和广泛性焦虑有关。脑影象学研究:MRI、SPECT、PET等发现,边缘系统是调节焦虑、害怕反应的中枢,颞叶(右颞)、额叶供血不足,尾状核及角回体积减少等。,共病研究焦虑障碍常与其它疾病同时存在,50%的抑郁症同时伴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

12、20%,惊恐症20-30%。20%-90%的惊恐症患者,曾有抑郁发作;50%的GAD和抑郁症共病;29%社交焦虑症伴抑郁症;强迫症和抑郁障碍的同病率为12.4-60.3%;酒依赖患者,患焦虑障碍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其OR分别为:惊恐症4.0,强迫症3.5,恐惧症2.5。,治疗学进展,BDZ:长期以来为治疗焦虑症的主要药物;但其致依赖性、镇静作用及影响认知功能限制了应用。SSRIs:某些药物效果良好,无上述不良反应。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恐惧症,概述,定义:恐惧症(phobia):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指患者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可致脸红、

13、气促、出汗、心悸,血压变化、恶心、无力、昏厥等症状,因而出现回避反应。特点:明知恐惧对象对自己并无真正威胁,明知恐惧反应极不合理在相同场合下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回避反应影响其正常生活,流行病学普通人群中患病率:国外6(1983),我国0.59 (1982)占国外精神科门诊2.5%,占我国神经症专科门诊6.7%(长沙,1989),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双生子调查素质因素: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等,受母亲过多保护生理因素: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证据不足。心理社会因素:多数患者首发前可能会有某种精神刺激因素,部分并无

14、,临床表现,据恐惧对象:场所恐惧症(agoraphobia):不敢进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担心极度焦虑而回避。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社交场合下感到害羞、局促不安、尴尬、怕被人耻笑。赤面恐惧,对视恐惧。单一恐惧症(simple phobia):对某一具体物体、动物有种不合理的恐惧。不祥物恐惧。,场所恐惧症,又称广场恐惧症、旷野恐惧症、聚会恐惧症、居家不出主妇综合症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女性多于男性,起病于25岁,35岁是另一发病高峰年龄主要是害怕和回避比较大的公共场所、人们聚集的地方和自己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社交恐惧症,对人恐惧(一对一)对视恐惧 (怕看别人的

15、眼睛;怕用余光看人)在国内是常见的恐惧症起病于青春期,少数在20岁以后起病恐惧的对象可以是熟人,陌生人;更多见的是异性、严厉的上司、未婚夫(妻)的亲父母,特定恐惧症,多限于某一特殊对象,即不改变,也不泛化起病于童年,多见于女性恐惧对象多见于高处、电梯、雷、闪电、黑暗、特殊的动物(蛇、狗、猫、蜘蛛)一经形成,病程不会波动,诊断,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排除焦虑症、疑病症和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普通人的

16、恐惧情绪:症状严重性(强烈情绪反应,明显的植物神经性反应,明显影响正常生活);有无回避行为。焦虑症:无具体对象、持续存在;境遇性、发作性。强迫症:疑病症:所害怕的是身体以外的(自身的健康状况/身体某一部位的功能),认为恐惧不必要、但无法摆脱、求助医生解脱困境,病程和预后,儿童起病者预后好成人单一恐惧症预后较好,广泛性的预后较差社交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病程持续一年以上,五年内变化不大,更长时间后逐步改善。,治疗与预防,行为疗法:恐惧症首选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暴露冲击疗法。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受体阻滞剂,三环抗抑郁药,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他:气功、松弛疗法。预防:教育孩子正视

17、困难,不回避;理解,焦虑症,概述,定义:焦虑症(anxiety):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包括广泛性焦虑及发作性惊恐状态两种临床相,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流行病学:1982年12地区流调,患病率1.48,国外为5,病因与发病机制,与机体的素质、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NE作用:肾上腺素能活动增加5-HT作用:释放增加,出现明显焦虑反应-氨基丁酸作用: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增强-氨基丁酸的作用乳酸盐作用:致焦虑作用动物脑内发现苯二氮卓受体其他:血浆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白介素均高,临床表现,主要症状:焦虑

18、的情绪体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运动性不安两种表现形式:急性焦虑(惊恐障碍):起止迅速有濒死感、窒息感、失控感、发疯感伴有严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长期感到紧张和不安常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运动性不安,诊断,广泛性焦虑: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持续的原发性焦虑为主,并符合下述2项: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恐惧伴自主神经症状或运动性不安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的继发性焦虑;排除其他精神障碍伴发的焦虑。排除兴奋药物过量,镇静催眠药物或抗焦虑药

19、的戒断反应。,诊断,惊恐障碍: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惊恐发作需符合下述4项: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失控感等痛苦体验;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严重标准 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病程标准 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等继发的惊恐发作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脏病发作、嗜铬细胞瘤、甲抗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惊恐 发作。,鉴别诊断,

20、躯体疾病伴发焦虑症状:心血管疾病、甲亢、嗜铬细胞瘤、绝经综合征等;二尖瓣脱垂。症状、体征、特殊检查鉴别。药物致焦虑:激素;可卡因、大麻、海洛因服用或戒断。抑郁症:神经衰弱:惊恐障碍与恐惧症:有特定恐惧对象并伴回避行为恐惧症,符合恐惧症的诊断不再诊断为惊恐发作。,预后,与个体素质有关处理得当,数周内好转病前有特殊个性或生活事件频发者,预后较差。,治疗,心理治疗放松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音乐疗法、瑜珈认知疗法:“期待性焦虑”,过分警觉下的错误感知、评价精神分析:焦虑是神经症核心。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受体阻滞剂三环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强迫症,概述,定义强迫症

21、(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病人深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焦虑和痛苦。流行病学国外0.12.3(Carey,1980);我国0.3(1982)病前有强迫人格:不安全感、不完善感、不确定感,事无巨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病因和发病机制,遗传:患者与双亲同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器质性因素:部分有脑损伤史;脑炎、癫痫及颞叶损伤等易产生强迫症状。社会心理因素:长期紧张、焦虑不安,重大精神刺激。保护性回避反应。精神动力学说:肛欲期。,临床表现,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

22、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情绪:担心强迫意向:冲动强迫行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诊断,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以强迫思想为主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上述的混合形式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惧症;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兵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鉴别诊断,正常的重复行为或仪式动作:抑郁症:哪个原发、并占主要地位

23、;抑郁症诊断优先。精神分裂症:有/无自知力情感体验焦虑、痛苦/淡漠与环境、现实是/否保持一致有/无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预后,部分患者一年内缓解超过一年者通常呈持续波动病程,达数年。预后不好强迫症状严重伴有强迫人格持续遭遇较多生活事件,治疗,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氯丙咪嗪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森田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疑病症,概述,定义疑病症(hypochondriasis):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身体疾病。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的某一部分过分关注,其关注程度与

24、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经常诉述不适,并四处求医,但各种客观检查的阴性结果和医师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流行病学:我国1982时点患病率0.15,占全部神经症的0.7%,居各类型之末。国外,内科患者中3%13%,门诊患者中4%6%两性患病率接近,2030岁间首发病例最多。,病因与发病机制,人格特征:偏执性、强迫性人格特征,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艾森克人格问卷测查:N分高较为神经质,对体内变化敏感,易认为自己有病;E分高性格外倾,喜诉说,要找人表达自己的感觉。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上行激活系统滤过功能失常,使某些内脏信息向中枢转导的冲动不断进入意识,引起关注。感觉阈值和耐受性均降低。,临

25、床表现,对自身身体状况过分关注,认为自己患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主诉与症状可只限于某一部位、器官或系统,也可涉及全身。表现形式多样,定位清楚/不清楚的病感。疼痛最常见,一半以上主诉疼痛。躯体症状其次,涉及许多不同器官。,诊断,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对健康状况,如通常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但不是妄想;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3个月排除标准 躯体化障碍、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如焦虑、

26、惊恐障碍,或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鉴别诊断,躯体疾病继发疑病症状:冠心病、高血压、支哮等患者有一种夸大症状的趋势。精神分裂症:疑病妄想,症状古怪,内容变化不定无求治要求精分特征性症状,思维联想障碍、情感不协调、病后明显人格改变、无自知力抑郁症:心境低落为主据症状主次、出现先后,预后,有明显精神诱发因素、急性起病者预后良好起病缓慢、病程持续2年以上,呈慢性迁延者预后较差,治疗,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情绪苯二氮卓类、三环抗抑郁药、SSRIs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等心理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神经衰弱,概述,定义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一种以精神易兴奋又

27、易疲劳为特征的神经症,并表现为情绪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还伴有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1869年,George Beard 首创流行病学我国1982,1519岁居民中,患病率为13.03,占全部神经症的58.7%1995,WHO多中心流调报告,患病率5.4%,病因与发病机制,易感素质:中枢神经系统的两种特性:易兴奋性:即患者的反应阈值低、对微弱刺激易产生反应,敏感、警觉性高。易消耗性:患者的能量易消耗,易疲劳,很难持续集中注意力和长时间的思考问题。心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个性(敏感、自卑、多疑、急躁、情绪不稳定)、认知与检查系统、情感态度与应付方式等。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经

28、济状况、生活条件,临床表现,精神易兴奋,脑力和体力易疲劳注意力涣散,联想和回忆增多,精神很难集中脑力易疲劳,感到脑子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思考效率下降;躯体疲劳症状,疲乏、困倦、全身无力。情绪症状突出情绪症状易激惹、易烦恼、易紧张焦虑、抑郁症状,不突出、不持久心理生理症状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其他,耳鸣、心慌、胸闷、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萎、月经不调,诊断,症状标准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情感症状兴奋症状肌肉紧张性疼痛或头晕睡眠障碍其他心理生理障碍严重标准 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

29、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病程 3个月排除标准 排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排除分裂症、抑郁症,鉴别诊断,器质性疾病:神经衰弱综合征抑郁症:轻/重,继发/原发,不占/占主导地位;特征性症状。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痛苦感不强烈,自知力不充分,知、情、意症状。,病程和预后,通常慢性起病如起病急、心因明显、治疗得当,预后较好其余患者症状波动呈慢性迁延性病程,治疗,药物治疗兴奋症状:抗焦虑药或镇静剂衰弱症状:振奋剂、促脑代谢药为主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森田疗法放松疗法,癔症,概述,定义癔症(hysteria)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

30、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也可表现为精神病状态。历史流行病学患病率3.55(中国12地区,1982);首发年龄20-30岁占49%,30-40岁占37%;男:女=1:8国外终生患病率,女性3%-6%;35岁前首发;男低于女,病因,生物学因素遗传:2项支持,2项反对素质与人格类型:癔症个性:情感丰富、表演色彩、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躯体因素: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心理因素:第一次发病的前一周内,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安静、含蓄趋势,躯体化。Latah综合征,Arctic癔症,Koro综合征,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两种观点: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Kraepelin兴奋

31、性反应:狂奔、乱叫、情感爆发抑制性反应: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退化反应:幼稚行为、童样痴呆受情绪支配的行为,皮层下活动脱抑制。一种有目的的反应是指向目标的反应“无意识的”,临床表现1,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癔症癔症性朦胧状态情绪爆发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假性痴呆,临床表现2,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癔症运动障碍:痉挛发作、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缄默症、失音症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赔偿性癔症职业性神经症癔症性精神病,诊断,症状标准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综合征:(1)癔症性遗忘;(2)癔症性

32、漫游;(3)癔症性多重人格;(4)癔症性精神病;(5)癔症性运动和感觉障碍;(6)其他癔症形式;2.没有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 起病与应激事件之间有明确联系,病程多反复迁延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诈病,鉴别诊断,与精神疾病的鉴别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系统有关疾病的鉴别癔症性痉挛发作与癫痫大发作:与内科疾病的鉴别与诈病的鉴别:有非常明确的目的乐于诉说和表现自己的“症状”,症状主观感受性质,并十分注意周围人对自己“症状”的态度和反应。“症状”多是突然产生,一旦达到目的,“症状”不治自愈。,癔病与癫痫区别,一、癔病发作时是慢慢倒地,

33、不易受伤;而癫痫发作时则是突然昏倒,很容易受伤。二、癔病患者面部潮红,以后渐渐苍白;而癫痫患者的面部一下子变得苍白。 三、癔病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眼球逃避检查者,眼睑掰开时有阻力;而癫痫发作时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眼睑松弛。 四、癔病患者痉挛主要发生在下肢;而癫痫患者则会发生强烈的全身性痉挛。 五、癔病发作时舌头一般不会被咬伤;癫痫发作时的舌头则经常被咬伤。 六、癔病患者有意识障碍,但不会不省人事,常常一边痉挛一边又哭又笑,能够交谈,发作后能回忆;癫痫发作时意识完全丧失,表情痛苦,病后无记忆。 七、 癔病性发作与周围环境有关,常在引人注目的时间、地点发作,周围有人时发作加重,有

34、暗示性;癫痫发作无明显诱因,发病突然,任何地点出现,无暗示性 。八、 暗示疗法可终止癔病性发作;癫痫发作对暗示疗法无效。 九、癔病发作时脑电图正常;癫痫发作是脑电图严重异常。 十、癔病多无大小便失禁的情况;癫痫发作可出现。十一、癔病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除癫痫持续状态外持续不超过数分钟,病程和预后,病程:发作性:大多数分离性障碍持续性:大多数躯体性障碍预后:良好60%80%一年内自发缓解,治疗,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适用全部癔症患者暗示疗法:经典,Charcot。急性发作而暗示性较高的患者系统脱敏疗法:远期疗效优于暗示疗法药物治疗对症:焦虑、抑郁、脑衰弱、疼痛、失眠,如何看待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不是说教,它是聆听;心理治疗不是训示,它是接纳;心理治疗不是教导,它是引导;心理治疗不是控制,它是参与;心理治疗不是审讯,它是了解;心理治疗不是制止,它是疏导;心理治疗不是做作,它是真诚;心理治疗不是改造,它是支持;心理治疗不是解答,它是领悟;心理治疗不是包办解决问题,它是协助成长;心理治疗不是叫人屈从,它是使人心悦诚服。,谢谢!,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