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曾士典(2005.09),2,3,4,肺结核,5,1946年辽北地区发生鼠疫,照片为鼠疫患者尸体。,“731”部队总部遗址培养细菌散播鼠疫,6,新加坡2004.10.27宣佈,一波罕見的霍亂疫情已在這個城市國家結束,受害人皆是在食用海鮮後得病。全部霍亂病患皆曾在二四年十月二日或當天起的一週內進食海鮮,7,8,越南为尽快控制疫情宰杀数百万只活鸡,越南一名患禽流感的儿童在抢救,9,人感染猪链球菌病,10,WHO总干事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2、WHO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为:“全球警惕,采取行为防范新发现的传染病”。 面对传染病的威胁,要高度重视、加强培训、提高防治能力。,一、培训背景,11,国外传染病暴发的经济影响:美国90年代O157:H7,食品召回销毁秘鲁1991霍乱海产品出口障碍坦桑尼亚1998霍乱直接损失3600万美元马来西亚99尼巴(Nipah)病毒脑炎生猪屠宰印度1995肺鼠疫直接损失17亿美元日本2002年疯牛病直接损失70亿美元英国9098年疯牛病损失超过90亿美元,一、培训背景(续),12,国内传染病暴发的影响:1988年上海甲肝发病30万人;86-88年新疆南部戊肝发病119280人99年苏皖毗邻五县O15
3、7:H7暴发流行死亡177人;02-03年的SARS、03-04年的禽流感;05年四川的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一、培训背景(续),13,一、培训背景(续),近二年温州传染病暴发的影响:2004-2005年麻疹流行;2005年1月乐清甲肝局部暴发;2005年春节泰顺流脑事件;2005年7-8月瑞安霍乱局部暴发;2005年9月平阳菌痢学校暴发;登革热输入? ,14,造成传染病危机的社会与自然原因 1.经济全球化趋势,人员交往频繁,交通发达,传染病的传播更为迅速。如全球国际航线旅客从1950年100万人次/年,至2000年达到1300万人次/年。同期农产品货物
4、贸易也增长了五倍。,一、培训背景(续),15,2.经济发展都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尤其是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小城镇由于供水、排污、住房及有关公共卫生设施严重超负荷,环境污染严重,自净作用缺失,犹如人体“肠梗阻”,容易造成传染病传播与暴发。如瑞安霍乱局部暴发。,一、培训背景(续) -造成传染病危机的原因,16,3.人类活动扩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开垦荒地,砍伐森林,促使病原生物和媒介的变异,造成传染病发生地的移动,以及增加了人们接触某些野生动物的机会,使一些原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侵袭人类。如艾滋病、SARS就是如此。,一、培训背景(续) -造成传染病危机的原因,17,4.农副产品生
5、产和食品加工的规模化和销售供应的商品化,如果其中某种食品被污染,其涉及面和受感染人群的范围,可远远超出过去一家一户或某一局部地区的食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范围。,一、培训背景(续) -造成传染病危机的原因,18,5. 免疫抑制剂使用和侵袭性操作大量应用及抗生素滥用,免疫受损人群和医院内感染也不断增加。麻疹、流腮。 6.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如性开放、静脉吸毒等不良陋习又极易造成经性和经血源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扩散。HIV。,一、培训背景(续) -造成传染病危机的原因,19,二、培训目的,提高在职卫生人员对重点传染病的诊断水平;普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加强临床与疾病预防控制间的沟通协调
6、;确保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0,三、培训要求,掌握艾滋病等16种重点传染病诊断方法;掌握流行病学特征、传播方式、预防控制原则及措施;熟悉16种重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素;了解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相关知识;集中讲学与VCD教学相结合。,21,(一)有针对性:从现实需要出发,从岗位工作需要出发,突出重点。 1.根据本地传染病情况和防治实际需要; 2.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卫技人员),有四类人员:医疗机构人员;疾控机构人员;采供血机构人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三、培训要求(续),22,(二) 培训的重点,主要四个方面: 一是基础(共性)知识,这一知识对病因链的系统认识,能
7、够从总体上把握如何防治思路,也有利于自学时结合当地实际开阔思路,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的措施。,三、培训要求(续),23,二是要强调“早”字。即早发现、早诊断(识别)、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尤其是早发现与早识别,这是五 “早”的前提。 三是要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和责任,严格依照法规办事,要依照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包括相应的国家标准开展防治。 四是要防范医院感染和做好自身防护,并强调实验室生物安全。,三、培训要求(续),24,(三)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 尤其是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老的传染病不少又死灰复燃。所以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培训内容也要不断发展和深化。 自学是关键!,三、培训要
8、求(续),25,四、重点传染病疫情概况,1、鼠 疫鼠疫对全球而言至今仍是一个威胁,因为许多国家、地区存在野生啮齿动物间的持续感染或动物间的流行。美国西半部,南美大部,非洲东部、南部及中北,中亚和东南亚都有野生啮齿动物鼠疫,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内有几个鼠疫自然疫源地。3只实验室老鼠找不到-FBI、CDC。,26,四、疫情概况(续),1、鼠 疫(续)中国、印尼、蒙古、缙旬、印度、越南都有鼠疫地方性疫区。越南在1962-1972年在城市与乡村有数千例腺鼠疫发生,并伴有散在的肺鼠疫点状暴发。1994年印度苏拉特市发生原发性肺鼠疫暴发。中国鼠疫疫源地分布19个省、自治区,主要有云南、青藏高原、内蒙、甘肃。
9、浙江20个县市区发生过鼠疫。温州6个,目前?,27,四、疫情概况(续),2、霍 乱小川、稻叶、彦岛型、O139福建流行浙江第二位(全国)温州47例第一位(全省)主要瑞安市全国最早1月份5好、9号台风两个峰,28,四、疫情概况(续),3、伤寒副伤寒 人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人的慢性携带者是病原的主要贮存宿主。2003年城区流行?2005年伤寒297例、副伤寒242例;隔离治疗?,29,四、疫情概况(续),4、病毒性肝炎中国乙肝大国温州2005年乙肝报告9701(1-9月)甲肝局部暴发学校接种率提高HBsAg(+)2%?上海北京更低15岁以上感染率居高不下10%?,30,四、疫情概况(续),
10、5、麻 疹温州20042005年发病率卫生部、卫生厅、各级责任流动人口、流动率30%各级医疗机构问题、院感OR18.9后续问题?,31,四、疫情概况(续),6、出血热温州2005年发病13散发为主各级医疗机构诊断问题?老鼠、水灾?登革热输入问题,32,7、狂 犬 病 温州2000年泰顺首例本地原发2002年20例2004年16例2005年6例自然疫源地接种、处理规范?,四、疫情概况(续),33,8、乙 脑 温州2005年19例外来人员?接种到位?诊断?实验室?明年?,四、疫情概况(续),34,9、细菌性痢疾 2001年市区2004年瓯海、平阳暴发2005年平阳学校暴发报告太迟!学校、幼儿园温州
11、2005年1-9月1168例,四、疫情概况(续),35,10、肺结核 2005年发病9612例、死亡17例国家向WHO承诺、投入,报告奖励唯一!DOTS落实?温州落后外来民工多希望各医疗机构支持公德无量!依法?,四、疫情概况(续),36,11、流 脑 2005年全国C群流脑风波A+C疫苗开后门温州2005年大年初二泰顺流脑事件2005年22例,死亡5例,发病情况与以往类似人群监测检出C群流脑群众敏感性提高,四、疫情概况(续),37,12、流行性腮腺炎温州2004年学校暴发、苍南霞关9百多例2005年全市流行?发病数4377,分布11县(市、区)疫苗效果问题?院内感染问题?人员流动问题?,四、疫
12、情概况(续),38,13、艾滋病温州1985年首例2004年发现38例HIV2005年1-7月发现48例,1周上报15例!吸毒人群、性途径(本地53%以上)四免一关怀、经费省下达100多万!职业暴露4起:警察、医生、护士、实验室,四、疫情概况(续),39,14、SARS2003年暴发2004年实验室传播?2005年消失?美国专家?可能?后续工作?发热门诊?整体思路?院感染规范问题?人员问题?医疗机构改革问题?,四、疫情概况(续),40,1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4年疫情2005年, 3月中旬26例确诊病例、死亡14例,全部由禽直接传人。217名医务人员H5N1密切接触的,8抗体阳性(3.
13、7%), 309名没有接触的医务人员2人阳性(0.7%)。人传人可能,但传播效率很低。下一次全球流感暴发?相关?100-500万死亡?,四、疫情概况(续),41,16、血吸虫病全国疫情抬头大型建设中间宿主钉螺 “枯木逢春”浙江杭嘉湖地区温州,输入实验室能力?缺乏,四、疫情概况(续),42,(一)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感染过程三因素 1.病原体特性 (1)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传染力的衡量: 通过引发感染所需的最小病原微生物量来衡量; 在人群中,可通过易感者在暴露于病原体后发生感染的比例(继发感染数/暴露数)来衡量。如传染力强的有天花、麻疹;中等的有腮腺炎、普通感冒;低的有麻
14、风。,五、 “共性知识” 介绍,43,(2)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易感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可用感染者中的显性病例数的比例来衡量。致病力大小取决于: 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扩散的能力; 病原体对机体组织损伤的程度; 能否产生特异性毒素。 如致病力高的有天花、狂犬病、麻疹、普通感冒;中等的有腮腺炎;低的有脊灰、结核、麻风。,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4,(3)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可用病死率和重症病例占总病例数的比例来衡量。如毒力强的有狂犬病、天花、结核、麻风;中等的有脊灰、麻疹;低的有普通感冒。,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5,(4)变异性:病原体特征并不是固
15、定不变的,它可因环境条件或遗传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耐药性变异。如结核、乙肝、艾滋病的耐药性问题就比较突出。 抗原性变异。如甲型流感病毒每发生一次突变,其表面抗原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亚型而发生大的流行。 毒力变异。可由内在毒力基因发生改变,也可通过外在细菌质粒传递来获得。耐药性的基因也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猪链球菌?,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6,感染过程三因素2.机体的反应性 传染性病原体进入机体,宿主不仅能接受损害也能抵御、中和外来侵入。,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7,感染过程三因素3.环境 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
16、面。 (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许多呼吸道、肠道、虫媒传染病与气候有关,有明显的季节性。除具有季节性外,地区性,在流行地区有适宜的自然地里景观和特定的生态环境。 (2)社会因素:人口流动、教育、习俗,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8,(二)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即感染谱) 感染过程中,因为病原体与宿主之间的相互适应程度不同,导致产生各种结局不同的感染结果。这一结果通常称之为感染谱,它可分为五种不同的表现。,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49,(1)病原体被清除 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如霍乱弧菌经口感染时有可能被胃酸杀灭,但暴饮暴食时胃酸浓度稀释屏障功能丢失)。 特异性免疫,可由
17、原有自然感染或疫苗免疫接种后获得而使免受感染。如麻疹自然感染或疫苗免疫后,一般都可得到有效的保护。,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0,(2)隐性感染 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者只引起机体产生轻微的组织损伤。如脊灰、乙脑感染后极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当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感染者获得特异性主动免疫,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如伤寒、菌痢、白喉、流脑),可向外排出病原体,称健康带菌者。,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1,(3)病原携带状态 所谓病原携带状态是指不显示临床症状而能向外排出病原体者。除前述隐性感染后的健康携带外,有些传染病在显性感染的潜伏期和恢复期也
18、有病原携带状态。,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2,潜伏期携带的,如白喉、伤寒、菌痢、流脑、甲肝、麻疹等,甲肝在发病前2周,麻疹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恢复期携带,如乙肝、白喉、伤寒、菌痢等。多数传染病恢复期携带时间多不长。但也有部分传染病恢复期携带者中有一些可能超过三个月,称之为慢性携带者,较多见的为伤寒、乙肝等。,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3,(4)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某些部位,机体的免疫能力难以清除病原体,但可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也不向体外排出病原体,只有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痢疾、结核等。,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
19、),54,(5)显性感染 指病原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或/和由其引发的机体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5,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显性感染只占全部感染者的一小部分,如同“冰山一角”;只有麻疹、天花、水痘等少数传染病的感染以显性感染表现为主。 有些传染病显性感染之后,感染者能够获得巩固的免疫(如伤寒、麻疹、乙脑),极少发生第二次感染。但也有一些传染病(如菌痢)的感染者,其病后免疫并不巩固,容易再次被感染而发病。,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6,(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
20、-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 (1)传染病的致病因子是活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发现和确定了病原体,才算圆满完成对某一传染病的定性认识,也才能更深一步深入研究该病的特征和防治。,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7,(2)基本特征二有传染性,即传染病能在宿主之间直接地或通过媒介物相互传播。 这一传染过程必须在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染者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且相互连接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由于传染病可以传播,所以人们根据其流行传播的特征把它与非传染病区分开来。历史上天花、霍乱、结核、甲肝、乙肝都是先认定它为传染病,而后才分离到病原体。,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8,2003年SARS也是同样情况。流行病学一个
21、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病原体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认定该病是否有传染性,并进而研究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和针对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在病原体不明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该病的流行。 由以上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又可派生出另外两个基本特征:,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59,(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其流行性、地区性、季节性、外来性、地方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用三间分布来描述与分析。 (4)免疫性。感染后可产生针对感染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有些传染病几乎可达到终身免疫(如麻疹),但有的还可再次感染。再次感染有以下四种情况:,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0,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
22、,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再感染,如菌痢。 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次侵袭而感染。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痢疾最为常见。 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该病原体再度出现繁殖,原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 再燃。临床表现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常见的为伤寒。,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1,(四)病程发展的四个阶段,(1)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其长短主要与病原体在体机内的繁殖时间、机体感染病原体的数量、病原体入侵门户、病原体在体内定位、病原体到达靶器官的途径等有关。,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
23、),62,不同传染病或同一种传染病每个病人,其潜伏期可各不相同。但每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最短、最长和平均潜伏期的大致范围,而不同的病,其潜伏期长短可相差很大。如急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只有数小时,而艾滋病、麻风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十余年。狂犬病则不同,最短的为5天,而最长的可达7年,也有报导为19年或更长,平均为3-8周。,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3,潜伏期流行病学意义: 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染源和追溯暴露(环境)因素。 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法规标准规定确定。 可以确定
24、接触者应急免疫接种时间及作用,如麻疹流行时,接触病人后,3天内接种麻疹疫苗,仍有可能获得免疫预防。,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4,可以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当控制措施采取后,经一个潜伏期(一般采用最长潜伏期)后发病下降甚至没有续发病例,则提示有较大可能是与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关。 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短潜伏期传染病来势猛,常呈暴发流行,如流感;而长潜伏期的流行持续较长。,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5,根据潜伏期评价疫源地的消除。只要传染源消除了,采取了终末消毒措施,并经一个最长潜伏期后不再有新发病例(包括新感染者),才能宣布疫源地已消除。,五、
25、 “共性知识” 介绍(续),66,(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2天,可呈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但前驱期对于流行地区早期症状监测、对早期病例进行搜索很有价值。如在流脑局部暴发地区,有些病例在前驱期已出现少数瘀点,可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如及早隔离和救治这类病例,对控制发病和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的价值。,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7,(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极期),此期一般传染性最强。此期有些特异性症状、体征先后陆续出现,可以根据相关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从临床的角度对该病的有关的诊断提供依据。,五、 “共性知识”
26、 介绍(续),68,(4)恢复期:是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其转归多数为痊愈,少数可转为慢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或留有后遗症(如脊灰),也有的可复发(如痢疾、伤寒), 也有的可再燃(如伤寒),但引起复发、再燃的传染病相对较少。,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69,(五)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即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流行过程中,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流行。,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0,1.
27、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 麻疹、天花、水痘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但有许多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显得十分重要。,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1,如鼠等啮齿动物可成为鼠疫、钩体、流行性出血热、多种立克次体病的传染源;牛、羊、猪、马、狗、猫等家畜可分别成为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源如布氏病、狂犬病、乙脑、炭疽、弓形体病、结核、血吸虫病等;鸟类、家禽可成为鹦鹉热、禽流感的传染源;它们还可携带沙门氏菌、多种脑炎病毒、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这些人兽共患传染病中的大多数病种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甚至比病人还重要。,五、 “共性知识
28、” 介绍(续),72,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形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病原体排出到体外后,都需依附于环境中的一定物体,如空气、食物、苍蝇、生活用品、手、针筒、吸血的昆虫等再传给易感者。这些物体我们都称之为传播媒介(或称传播因素)。 所谓传播途径就是各种可能的传播因素的综合。,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3,1)经空气传播。,(1)经飞沫传播。它只能近距离(1.5m)传播。在一些人员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则容易发生。麻疹、流脑、流感、SARS、百日咳等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五、
29、“共性知识” 介绍(续),74,(2)经飞沫核传播。患者排出的飞沫经一定时间由于表层水分蒸发而形成飞沫核. 这种飞沫核以气溶胶形式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在这种状况下,一些抵抗力较强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结核、白喉、禽流感等则可通过飞沫核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5,(3)经尘埃传播。感染的人和动物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溶入地面或环境物体表面,干燥后随尘飞扬,以气溶胶形式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 对于一些耐干燥抵抗力强的结核杆菌,能产生芽孢的炭疽杆菌等均可借此途径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6,介质气溶胶传播是传染病传播中的一个值得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在防
30、范医院内感染、生物恐怖事件中占有重要位置。气溶胶传播有如下特点: 如果气溶胶介质中存在有感染能力的病原体即可产生传播。沉降地面后可以再扬起,因此在传播中意义更大。有些固态气溶胶因为不会蒸发,甚至可达数公里、数十公里的远距离传播。,(4)介质气溶胶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7,1-5um大小的气溶胶粒子经呼吸道吸入可以直接到达肺泡管与肺泡。只要攻击数量足够大,原来不是经呼吸道传播的病原体,也可经此途径传播。 经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一般对外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尤其是含有机质多的气溶胶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8,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播途径易于实现,传播广
31、泛,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集体单位,常可引起局部暴发。常见冬春季节发病升高; 低龄儿童中多发;流行的发生常与居住拥挤、人群聚集、易感者比例高等因素有关,如防护不当,可发生医院感染。在缺乏疫苗特异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可周期性流行。,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79,2)经水传播 许多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一些人畜共患病都可介水传播。如伤寒、霍乱、菌痢、甲肝、戊肝、血吸虫病、钩体、隐孢子虫病等。其传播方式有介污染的饮用水传播和介疫水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0,(1) 污染的饮用水传播。 常见的污染原因有: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单位自备供水及乡镇简易自来水许多是以水源井
32、为水源。这些井周围有生活污水沟或渗水坑、渗水厕所、生活垃圾堆、施人畜粪肥的庄稼或养鱼池,而且水井井壁或井台有渗漏生活污水回灌等。,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1,以地面水为饮用水源的集中式供水,往往发生于取水口附近的水域,在取水口上游、下游(下游的水在潮汛等一定条件下可倒灌)的沿岸有生物污染源,或者船泊航行中产生的污染,尤其在雨水冲刷、或厕所、垃圾堆有泄漏可污染。或者在饮用水源引水明渠沿岸有种植、养鱼施粪肥或生活污染的。,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2,饮用水管网污染,输水管网穿越地下各种生物污染源,如厕所粪便未经处理直接进下水道,既污染地下水,又可进入渗漏的输水管网。或用户将自来
33、水饮用水管与其他自备水连接或与冲刷厕所洗涤污物地的管道相接且有污水管破裂或自来水管渗漏或由于停水自来水管网形成负压等情况,便可污染饮用水。,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3,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造成污染。如供水管线与消防、工业用水管伐相连、住户水箱溢水管和排水管直接连接下水道或水箱无通气孔,溢水管开口无防护罩,平时缺乏定期清洗消毒等均可造成污染。城市黄泥水?安全?,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4,经水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 病例的分布与供水的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在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处病例常年不断;如为偶而一次污染,病例时间分布则可呈现同源一次暴露的暴发流行的特点,如水源污染有
34、多种病源,则一次暴露后依各病种的潜伏期长短呈现时间先后不同的流行时间分布曲线。,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5,除哺乳婴儿外,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差别不大,但与饮用、洗漱生水的习惯、用生水制作食品的生水直接入口的方式有关。 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经一个潜伏期,暴发或流行一般即可平息,但也有可能出现水型暴发后的接触传播方式的流行。,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6,经疫水发生传播。通常是指人们接触疫水,病原体经过皮膜粘膜侵入机体,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可经疫水传播,其流行特征为:感染者在一个最长潜伏期的时间内均有疫水接触史; 发病病例的季节分布、地区分布及职业分布均与
35、疫水接触机会及当时当地疫水中病原体的多寡有关。,87,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接触疫水时可致暴发或流行。如组织非疫区人员到钩体病疫区参加抗洪救灾或支援农村夏粮的收割劳动,由于接触疫水引起暴发。 对疫水采取措施或加强个人防护后,可防制发病。,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8,经食物传播 所有肠道传染病,部分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白喉)和人畜共患病(如布氏病、炭疸)及一些寄生虫病(如肠道土源性线虫、肺吸虫,绦虫,管园线虫等)都可通过有病源污染的食物传播。 肉食、禽蛋、奶制品及贝类等动物性食物,它们原来自受感染动物,如未经煮熟或消毒就食用,就有可能感染。,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89,食物的污
36、染方式很多,如食品加工人员受污染的手将病源体带到食品上;蝇蟑等昆虫和鼠类携带的病原体污染食品;各种受污染的杂物、器具再污染食品,含病原体的动物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污染食品等。食物被污染后,有些病原菌(如霍乱、伤寒、菌痢、副溶血性弧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还可大量繁殖,而容易使人感染,有些病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可以引发食物中毒。,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0,经食物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例的分布与食物的供应分布一致,所有患者发病前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内都有进食被污染食物的历史。 聚餐时进食污染的食物就餐者可以引起暴发,但未吃污染食物者不发病;潜伏期短者临床症状往往较重。 停止供
37、应该污染的食物后,暴发可以平息,但如果食物多次被污染,(如炊事员是伤寒慢性带菌者),则流行可反复出现。,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1,(4)经土壤传播 土壤污染来源可由传播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尸体直接或间接污染引起。经土壤传播的病原体,一般在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土壤中可以较长时间存活。如鼠疫、炭疸的病原体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这一类病原包括有些肠道传染病(伤寒等)、结核、肠道土源性线虫病及能形成芽孢的病原体(如鼠疫、炭疸、破伤风、肉杆菌、气性坏疽)。,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2,(5)经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的有如各种性病、鼠咬热、狂犬病、猫抓病等。目前以性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流
38、行最甚。,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3,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污染病原体的物品而造成的传播,通常是接触了被污染的日常生物用品和居室环境导致。各种肠道传染病和天花、结核、白喉等呼吸道传染病,及许多院内感染的病原,均可经手或其他间接接触途径实现传播。不得随意接触和使用。,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4,间接接触传播的流行特征是: 病例以散发为主,一般不会造成暴发流行 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 在居住拥挤、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个人卫生习惯不良者中多见; 通过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实施隔离制度,做好疫源地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注意个人卫生尤其要做好洗手,可以减少接触传播。
39、,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5,(6)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即虫媒传播)。这些节肢动物有蚊、蝇、蟑、虱、蚤、蜱、 螨等。其传播方式可分为机械传播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机械传播是一种机械携带病原,它不象生物性传播病原在节肢动物体内有发育繁殖,这样一个“外潜伏期”过程后才有传染性,可以通过吸血来传播病原。有些病原体在蜱、螨、蚊体内还可经卵垂直传播给子代。,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6,如鼠蚤吸入含鼠疫菌的鼠血后,在蚤的前胃内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消化道,当蚤再叮咬鼠或人时,其吸入的血受阻反流,病菌随之入侵机体而导致感染;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人虱,其病原体是一种立克次氏体,可
40、以在虱肠壁上皮细胞繁殖,人被虱叮咬时,因搔抓或虱被压碎而逸出立克次氏体,通过皮肤抓痕入侵机体而感染。,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7,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是: 病例呈现一定的地区分布特点,与媒介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 病例分布呈一定的季节特点,与媒介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一致; 病例分布有明显的职业,年龄特点,多见于从事与媒介节肢动物有接触的职业年龄人群。 一般没有直接人传人的现象。,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8,(7)母婴传播。可有三种方式 经胎盘传播。是指受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血流将病原体传播给胎儿导致感染,如艾滋病、乙肝等可造成胎儿先天性感染; 经生殖道上行性传播,如母
41、体感染白色念珠菌上行胎盘引起胎儿感染; 分娩时引起的传播。如孕产妇、产道感染严重时,胎儿可在分娩时经产道受感染,如乙肝、艾滋病、淋病、疱疹病毒等。,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99,(8)医源性感染和经血液传播。在医院患者、医务人员及他们的家属中,人为造成的传播。如消毒不严的内窥镜、牙科器、针具等器械或教科传播;血液透析等造成的传播。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疟疾、梅毒等经血传播最为严重。,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0,(9)多种途径传播。不少传染病的病原体在适宜的环境或条件下,均可经多种途径传播。如结核、炭疸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又可经皮肤传播;艾滋病既可经血液又可经性接触传播及母
42、婴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1,3.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群体免疫力是人群对于传染病的输入感染和造成传播的低抗力。可以从群体中有免疫力的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来反映。,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2,疫 源 地 1)在一定条件下,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波及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形成疫源地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传染源存在,其次是病原体能够继续传播。,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3,2)疫源地的消除须具备的条件 传染源被移走(如隔离、死亡)或已不再排出病源体; 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中的
43、病原体被彻底清除(消毒、杀虫); 在采取一定防制措施后,疫源地波及范围的易感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未出现新病例或证明无新感染者。,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4,(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部门协作、依法防治、加强监测、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综合防制其预防控制原则是根据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105,1针对传染源的措施,1)病人应做到早发现、诊断、报告、隔离、治疗。2)病原携带者管理。其中餐饮、托幼、服务行业工作的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须调离工作岗位。,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6,3
44、)接触者,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一般为最后接触日起至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可分别选择留验与医学观察。留验是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是可以正常活动但每天需接受体检,与医学询问。,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7,4)动物传染源。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高的动物传染源,应予彻底消灭,可在捕杀后梵烧或深埋。对危害不大或经济价值高的动物可严格隔离治疗,并对周围相关动物做好免疫接种或预防服药并实施检疫。,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8,2.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1) 疫源地必须作消除和杀灭病原体的处理。肠道传染病对粪便、水源及污染物品、场所环境作消毒处理。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痰和飞沫可污染室内场所、物品外还可污染空
45、气环境。艾滋病等经性、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安全套,消毒和血源管理,防止医源性感染。鼠传与虫媒传染病,重点是杀虫、灭鼠。,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09,2)采取消毒措施 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医疗器械、医疗用品及公共场所的理发、美容工具等。 一般对象明确致病原污染的生活、工作环境、预防性消毒,尤其是化学剂消毒不宜盲目扩大,否则不但无效反而会污染环境影响健康。,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10,疫源地消毒。疫原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两种。见有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的致病性微生物才需要终末消毒,如霍乱、鼠疫、伤寒、病毒性肝炎、结核、炭疽、白喉等
46、。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的疾病如水痘、流感、麻疹等则不需要终末消毒。 污染-洗手和手的消毒十分重要。,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11,3.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1)免疫预防;2)药物应急预防;3)个人防护;4)健康教育等。,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12,4.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1)现有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直报;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 对于本地罕见或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应及时组织临床、流行病学、病原学等专家会诊,只有当确定为疑似病人时,才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网络专报系统。,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13,5.传染病监测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企业、学校单位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意识不强,网络不健全,乡村和单位中群体性发热等疾病发生了报不上来,或报得不及时; 二是不少县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诊断识别能力不强,有待加强。 进一步体现培训的必要性!,五、 “共性知识” 介绍(续),114,End.,115,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116,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设有内、外、五官、儿、发热门诊等。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 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