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 论文 开题报告 社会工作 政府与居民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中的双向互动研究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笔者之所以选这个题目,归因于近年来对自己所在村庄的一些人的访谈,期间笔者发现他们对于农村社区化这一话题很有表达的欲望,同时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比较迷茫。再加上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使笔者更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政府与居民的互动是如何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另外,就笔者收集的资料来看,对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注及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这一角色,针对居民的不多,而关注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正是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与居 民的双向互动来进行研究的原因所在。 选题意义: 2005 年 10 月,中国
2、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 “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此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动。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 为此, 针对地域间差异性,在部分
3、地区试行农村社区化建设(即农村集中化)。 农村社区化,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历来是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诸多学者也对农 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以前农村问题仍然是在现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长期以来,工业化历史道路的选择和现代化战略主要围绕城市进行,从而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要站在宏1 观的角度关注农村问题。而农村社区化无疑是有效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各
4、地方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方政府与居民缺少互动,不但社区化发展举步维艰,反而在建设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或后遗症。所以,在社区化进程中,政府 与居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与居民互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社区化建设不是一项形象工程,而是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前程;其次,农村社区的发展应得到农村主体 农民的广泛支持,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如果农民处于被动,那么此工程不仅阻力重重,而且会引发诸多的矛盾,对于建设而言这是最大的问题。因此,在此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建设工程中,农民意见的上达就显得必不可少,而政府与农民形成良好的双向互
5、动是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农村社会一直受到国家和社 会各界的重视,此次工程更是党中央对于经济建设的重点,我们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发动农村居民,共同促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 本次论文诣在通过对浙江省海宁市“两新”工程的调查,对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希望他们的意见能够得到有效表达,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是为政府提供一些反馈信息,促进两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谐相处。再次,笔者希望本次调查能引起海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社区化建设中出现的 问题的关注,促进农村社区进一
6、步的发展与完善,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一、引言 二、概念界定 (一) 农村社区化 (二) 双向互动 (三) “两新”工程 三、调查研究方法 四、“ 两新”工程建设的政府与居民 (一)地方政府方面 2 (二)农村居民方面 五、 农村社区化建设两点结论性发现 (一)良好互动的重要性 (二)农村文化水平的重要性 六、促进良好双向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 ) 农村居民 敢于表达 (二)加强文化建设 (三)政府角色的转变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1、研究方 法与研究手段: 以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为主, 根据海宁市“两新”工程的情
7、况,制定调查问卷,以海宁市两个村为研究对象展开抽样调查,再采用“目的性抽样”的原则选取那些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农村居民进行访谈,进一步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及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农村社区化问题存在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力求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2、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 第一阶段( 2010 年 11 月中旬 -2011 年 1 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 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 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 1) 2010 年 11 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 ( 2) 2010 年 12 月中旬完成文献
8、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2010 年 12 月下旬 -2011 年 3 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 2011 年 3 月初 -2011 年 4 月 30 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 第四阶段( 2011 年 5 月 8 日 -2011 年 5 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 1 赵乐 . 浅析农村社区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J. 经营管理者 , 2010,(01). 2 姜正林 . 注重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科学性 J. 中国民政 , 2008,(06). 3 3 王洪斌 . 诸城市农村社区化模式研究 J. 世
9、纪桥 , 2010,(09). 4 于洪光 , 吕兵兵 , 恒赛 , 王伟 . 农村社区化建设的新探索 对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相沟乡 “ 大村庄制 ” 改革的调查 J. 山西农业 (村委主任 ) , 2009,(03). 5 诸城 :从农村社区化开篇 J. 新理财 (政府理财 ) , 2010,(07). 6 杨迅 . 农村社区化 :农村改革发展的模式取向 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05). 7 李雪强 , 王晓玲 . 论政府在新农村社区化建设中的角色错位及矫正 J. 农业考古 , 2009,(03). 8 刘贵德 , 于洪波 , 邓有峰 . 大村庄制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山
10、东昌乐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纪实 J. 经济 , 2009,(08). 9 张晓萍 . 新农村建设社区化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08,(08). 10 林伟 .有感于 “ 新农村建设不能拿 钱堆 ”J. 农民致富 之 友 ,2006,(05). 11 张晓萍 . 农村社区化管理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 J. 中国农村科技 , 2008,(08). 12 冷冰 . 新农村建设不能撇开群众 J. 农村财务会计 , 2008,(12). 13 孙春山 .新农村社会建设的有益探索 诸城市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 .理论学习 , 2008,( 03) . 14 蔡翥
11、 , 朱士群 . 社会网视野下的农村社会关系研究 对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 阶层分化的扫描 J. 生产力研究 , 2008,(05) . 15 苏瑞珍 , 杜焕英 . 论无税农业时代乡镇政府的角色困境及其走向 基于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的思考 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2009,(01). 16 Xu, Y. State-led land requi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villages in transitional China J. B.-S., Chan, E.H.W. 2011 Habitat International 35 (1),
12、 pp. 57-65 17 Zhu, Y. In situ urbanization in rural China: Case studies from Fujian Province J. (2000) Development and Change, 31 (2), pp. 414-434.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 (内容、步骤、时间) 经过对论文的大致设想,预计完成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2010 年 11 月中旬 -2011 年 1 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 4 课题相关资 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 1)
13、2010 年 11 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 ( 2) 2010 年 12 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 2010 年 12 月下旬 -2011 年 3 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 2011 年 3 月初 -2011 年 4 月 30 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并最终定稿。 第四阶段( 2011 年 5 月 4 日 -2011 年 5 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农村社会相对于城市而言,一直处于落后的位置,而农村社会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十分重要。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村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和农村居民的互动,共同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本次论文的预期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对海宁市“两新”工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能着手加以解决,为农村社会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本次论文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将自己投入到实地发生的各种事情中去,认真倾听农村居民的声音。并把这些意见与研究的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主题符合发展需求,能反映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引起社会的警醒,这也是本次论文的主要特点和创新点的所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