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论文 ( 20_ _届)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摘要 : 杭佛州教自慧理建寺开始至今 1700 余年的历史。杭州与佛教已经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杭州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品味级别高,这些都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历代学者对旅游和佛教的探讨也一直没断过。涉及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文献资料也有不少。但针对杭州的只有介绍禅宗这方面的,关于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没有。本文通过对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整理,介绍分析 了杭州佛教资源的历史、分布、数量、特点、开发现状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原则和策略。 关
2、键词 : 杭州; 佛教 ;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buddhist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Abstract: Hangzhou Buddhism has 1700 years of history from HuiLi arrived at Hangzhou . Now Hangzhou is Closely linked to Buddhis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ngzhou becomes one of the best tourism c
3、ity of China and the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Buddhism are colorful and high-level. These are facilitating conditions for Buddhism tour resources deep development . All previous dynasties scholars to tourism and buddhist discussion also hasnt been broken. There are many literature involved in H
4、angzhou buddhist culture tourism resources . But according to hangzhou is introduced in this aspect of the zen buddhist culture , there is no deep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tourism resources .This article refer to the collection of hangzhou buddhist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Hangzhou Buddhism in
5、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distribution, resources quantity, characteristics,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and proposed in this foundation give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and strategy. Key words: Hangzhou ; Buddhism; culture; tour resources; depth development 目录 一、 前言 . 1 (一
6、) 研究背景 . 1 (二) 研究综述 . 1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2 (一) 相关概念 . 2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 3 三、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意义 . 5 (一)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 . 5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 6 (三)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 7 四、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理论基础 . 8 (一)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的理论 . 8 (二)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涵义 . 9 五、 关于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和策略 . 9 (一)
7、 深度开发的原则 . 10 (二) 深度开发策略 . 11 六、总结 . 12 注释 . 13 参考文献 . 13 致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一、 前言 (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与成熟,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所蕴含的旅游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一味的感官刺激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在寻求感官刺激的同时更在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归宿,因此各类特色旅游成为人们出游时的优先选择。特色旅游对于提升一个旅游城市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集合了山水和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资源。杭州作为“东南佛国”,已有 1700 多年的佛教历史,各类佛教文化旅 游资源丰富多彩。同时杭
8、州还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旅游业历史悠久、国内外知名度高,是游客心目中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再者,杭州一直倡导建设 和谐、健康、自然的 “生活品质之城”。旅游是杭州的支柱产业,这块必将长期指导城市的发展方向。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表示:从 2006 年到 2010 年,杭州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由 102.02 万人次增长到 275.71 万人次,年均增长 10.9%;旅游外汇 收入由 9.09 亿美元增长到 16.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6.8%;接待国内旅游者由 3682.14 万人次增长到 6304.89 万人次,年均增长 1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由 471.24 亿元增长到 910.85 亿
9、元,年均增长 17.9%。据悉,至 2015 年,杭州计划实现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 438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34 亿美元;年接待国内旅游者 8816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1749 亿元: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2011 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6.5%。同时,杭州政府对于旅游开发一直持大力支持的态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发表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给出了发展杭州大旅游产业和大文化产业具体的措施;杭州市人民政 府关于促进杭州市假日旅游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此外, 2010
10、 年,王国平对杭州佛学艺术研究苑工作进行了指导; 2011 年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旅游人才工作会议,对旅游人才重点工作做了部署。国内外对于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的研究很少,而这一块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选了这一课题,希望对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有所贡献。 (二)研究综述 自从两汉佛教东来以后,佛教建筑一直具有现代旅游学意义上的旅游因素。但由于其规模以及古代社会经济条件的缺失,人们对佛教文化 旅游的研究并未重视。据相关资料查询得知我国最早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研究的是李刚 ,他在文中剖析了宗教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作用,提出宗教与旅游要以文化为媒介进行沟通。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宗
11、教文化旅游资源,其中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大。但是大都针对全国和其他地区,针对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较少。学者们对于杭州相关的佛教研究主要集中在灵隐寺的历史、价值,杭州佛学大师的思想和学术成就以及飞来峰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上面。例如黄公元的佛教莲宗祖师与杭州的 殊胜因缘介绍了八位佛学大师; 翁礼华的佛国春晓介绍了灵隐寺方丈 木鱼法师;谢继胜、高贺福的杭州飞来峰藏传石刻造像的风格渊源与历史文化价值详细介绍了飞来峰石刻造像。对于整个杭州的佛教文化资源的现状及深度开发上的研究涉及较少。而国外对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涉及更少。据本人查找有涉及我国的佛教旅游研究,但针
12、对杭州的只有介绍禅宗这方面的,关于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方面的研究没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考察研究,深入探索2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度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该遵循的原则和策略,以及未 来杭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展望。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品味级别高,这些都为佛教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佛教文化为主脉,突出重点,开发和保护并重;突出地域特色,做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协调;开发广度和深度相结合;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 存在的问题:游览内容比较单一;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少完整的佛教旅游线路;定位不明确;景区商业
13、气息浓厚;旅游产品模仿度大商品内涵挖掘不够;除灵隐寺外,其他的佛教旅游景区宣传力度不够;专业导游的缺乏; 解决措施:打 造精品旅游线路;营造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打造佛教旅游的特色品牌,加强宣传,做好资源整合;通过培训提升景区僧人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专业的佛教方面的专业导游;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明确优势做好佛教文化旅游的定位。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整理,介绍分析了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分布、数量、特点、开发现状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原则和策略。具体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地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这一课题
14、。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点对杭州 现有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类,总结了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第二点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 相关概念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创立时间最早的,起源于印度。由释迦摩尼 于公元前 6 世纪创立。佛教至“白马驮经”传入中国,与中国儒家文化融合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谛”是指“真理”的意思。“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苦谛,是将人生判为“ 苦”,认为人全无幸福可言。佛教认为人生有“生
15、”、“老”、“病”、“死”等多种苦,还有 108 种烦恼;集谛分析了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可分为“无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业报轮回说”。“无阴聚合说”认为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组成;“十二因缘说”涉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而导致因果报应的行为称为“业”。佛陀认为“业”分为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业报轮回说”,众生流传在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六道之中。灭谛 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 -涅槃。道谛即解脱的路,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 佛教文化旅游主要是指在修复和开发某些具有历史
16、、文化和游览等价值的佛教遗址的基础上,以佛教名胜古迹(包括塔、寺、石刻、佛像等)吸引旅游者,以举办佛教仪式和营造浓厚的佛教气3 氛感染游客的旅游形式。 相比佛教旅游这个概念,佛教文化旅游更侧重对佛教文化的体验。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作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佛教文化旅游就是挖掘蕴含在佛教之中极为丰富的文化,而不是简单的把佛教本身变成旅游产品。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一般是指因佛教观念和佛教活动 而形成的对人们有旅游吸引力并且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其范围相当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佛教圣地、佛教名山、佛教建筑、佛教艺术文物、佛教节庆、佛教名人、佛教饮食等。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17、一类是以佛教名山为主要载体的自然旅游资源;另一类是以佛教建筑物为主要载体的人文旅游资源。受佛教“远离尘世”和清静无为以求解脱思想的影响,佛教圣地、建筑多建于风景秀丽的山水之畔。因此佛教文化旅游是集山水和人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杭州被誉为“东南佛国”,在历史上佛教极度繁荣。 但随着历史的车轮,很多佛教景点已经败落、消失或改为它用,遗存下来的景点都是经过历史洗涤的。目前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寺院 寺院是指供奉神佛的庙宇,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和修行的场所。 ( 1)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 326 年),极盛时曾有
18、 9 楼、 18 阁、 72 殿、 1200余间房屋和 3000 多名僧众。寺内供奉的韦驮像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是南宋珍贵的遗物;大雄宝殿的释迦摩尼坐像,由 24 块香樟木雕成,通高 19.6 米,是国内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此外,寺内还有北宋时所建的 二座风格古朴的石塔和二座经幢。灵隐寺门票 30 元,进灵隐寺景区除了买灵隐寺门票,还需买飞来峰门票 45 元。 ( 2)净慈寺 净慈寺在南屏山下,公元 954 年吴越国钱弘俶为高僧永明禅师所建。寺内有一口重达一百多公斤的新铸铜钟,铸有赵朴初 等人书写的妙法莲花经,计六万八千字,该钟钟声宏亮。“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钟”就在这里。净慈寺门票
19、 10 元。 ( 3)三天竺 三天竺在天竺山和灵隐寺之间,有“天竺佛国”之称。 清乾隆命名下、中、上三竺为“法镜寺”、“法净寺”、“法喜寺”,并亲题寺额。下天竺创建最早,建于东晋 ,已有 1660 余年的历史。中天竺初建于隋代。上天竺初建于吴越时代。中天竺免费开放,上下天竺门票各 10 元。 ( 4)虎跑寺 虎跑寺,位于杭州大慈山。唐元和十四年( 819),寰中禅师卓锡结庵于此。寺以泉名。这里有“天下第三泉”之称的虎跑泉。寺院之盛还与济公有关。相传南宋时期的道济和尚,不守“佛门清规”,喜欢饮洒食肉,放荡不羁,但又敢于扶危济困,正义感十足。为了纪念他,虎跑建有“济公塔院”。虎跑寺门票 15元。
20、4 2 塔 塔是指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高耸型点式建筑。 ( 1)雷峰塔 雷峰塔 是西湖的 标志性景点,西湖十景“ 雷 峰夕照”所在地。相传吴越 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 而建,地建雷峰, 故 称 “ 雷峰塔 ” 。 1924年旧塔倒塌, 新塔于 2002年建成 。雷峰塔景区 是 4A 级景区 。走进新塔底层,就是古塔遗址。而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 玻璃 包围着,游人可以在外观看 。 雷峰塔 门票 40元。 ( 2)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边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 970 年), 吴 越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取佛教“六
21、和敬” 之义。六和塔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1961 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和塔门票 20 元。 ( 3)保俶塔 保俶塔位于西湖宝石山 上,始建于北宋。当时吴越王钱俶当朝,深得民心,百姓虑其不永,筑塔保之,塔名因此而得。保俶塔免费参观。 3 石窟造像 ( 1)飞来峰佛像 飞来峰,位于灵隐寺前, 高 168 米,山体 由石灰岩构成。 现存 335 尊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其中年代最早的弥陀、观音、大势至三尊佛像,建于 951年;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是北宋造像艺术中的精品;广为人所知的大肚弥勒是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 飞
22、来峰的元代造像尤其珍贵,弥补了我国五代至元代的石窟艺术的空缺。 1982 年,国务院公布飞来峰造像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门票 45 元。 ( 2)西湖南山造像 包括慈云岭造像、天龙寺造像、烟霞洞造像, 2006 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南山造像在玉皇山慈 云岭南坡。这里保存的五代时 期 雕刻的石造像,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艺术作品之一 。 4. 佛教饮食 ( 1)素食 素食,是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也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佛教素食不食荤腥,荤指葱、蒜、姜、韭菜等气味强烈的蔬菜,腥是动物的肉。忌荤是为了避免口臭,有碍佛门清净;忌腥是由于佛教“五戒”中的“戒
23、杀生”。著名的素食佳肴有:植物四宝、油焖笋尖、冬菇锅巴、樱桃花菇、佛球杨梅、金鱼戏水等。由于素食和佛教的不解之缘,许多游客对佛教素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佛教素食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杭州的素食文化源远流 长,比较知名的素食饭店有净莲居、寿康永、菩提精舍、福星观、 功德林 、 膳缘居 等 。 ( 2)佛茶 “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佛人饮茶早在晋代就已出现。佛教认为茶与禅有相同之道,均通过5 主题感受达到清逸宁静,以求心性豁达。许多寺院都有自己的茶园,种茶、制茶、饮茶。杭州佛茶最为著名的当选“灵隐佛茶”,该茶是江南佛门的二大名茶之一。每当谷雨时节僧人们结伴上山采头茶,并邀请西湖茶乡佛门
24、信徒中的炒茶高手来寺内炒制。炒茶前按佛门规矩,炒茶师傅先要沐浴净身,在炒茶过程中要点上红烛并不断念诵佛经。据史料记载,“灵隐佛茶”始于唐代, 已有 1000 多年历史。该茶只供寺内僧尼和香客品尝,不对外销售,故不为人所广知。杭州提供佛茶的寺院还有三天竺、径山寺等。 三、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意义 (一)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 从旅游的角度看,宗教旅游一般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客源市场稳定;吸引范围等级系列分明,包括世界性、区域性和地区性几种不同腹地范围;重游率高:生命周期长。除此之外,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集合了观赏性
25、、研究性和体验性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现已成为浙江乃 至华东地区著名的佛教中心,在全国都有深远影响。杭州有丰富的佛教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文学艺术等等。杭州著名的寺院如灵隐寺、三天竺、香积寺等各有特色,声名远扬,吸引着省内外众多的游客。此外还有具备承前启后的飞来峰石窟雕刻艺术,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等各色佛塔和新年祈福敲钟等佛事活动。 2 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吸引力大,综合价值较高 杭州近 1700 年的佛教史始于著名高僧慧理法师,慧理于咸和三年( 328 年)建立的灵隐寺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具有宝贵的旅游价值和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与之相得益 彰的飞来峰石窟
26、艺术更是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艺术珍品。 这些石窟雕刻弥补了 我国五代至元代的石窟艺术的空缺 。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大肚弥勒”雕刻于南宋时期, 是我国现有最早的大肚弥勒 ;“ 卢舍那佛会 ”创作于公元 1022 年, 是宋人造像中最精致的作品 。 3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中已经开发的旅游景观,最具代表性的灵隐寺、雷峰塔、三天竺等,其中不乏精品旅游项目 比如,灵隐寺、三天竺、飞来峰、雷峰塔等都已经具备了极高的知名度。这些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内容丰富,层次高,吸引力大,是来杭游览佛教景区的必到之处,客源量大,尤其是黄金周、节假日往 往出现人挤人的现象。 4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个别地区
27、呈群状分布 杭州地区的佛教文化资源大都分布在杭州市区和临安、余杭,景点比较分散,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中市区资源相对集中,种类齐全又比较丰富,既有寺庙又有石窟,集建筑、雕刻、绘画等于一体,是杭州佛教文化资源价值的集中体现之地。从整个杭州地区来看,余杭区和临安市相对集中,其他地区的资源都零星分布。所以,杭州的佛教旅游资源呈现分布不均的特点,个别地区集中,个别地区分散。 6 5 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已趋向多元化,尤以灵隐寺和三天竺最为明显 杭州的 佛教旅游并不是单一模式发展的,已经趋向于多元化,形成了融佛教建筑、节庆活动、佛教修学、佛教养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像灵隐寺和三天竺除了游览寺
28、庙、石窟造像、开放佛事活动等基本旅游项目外,节庆活动和禅茶、斋饭已成为一大特色。另外, 2010 年 除夕夜杭州新春佛教文化旅游活动,于 2 月 13 日 22 时至 2 月 14 日凌晨 2 时在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净慈寺、法喜讲寺、法净寺、法镜寺、香积寺八大寺院举行 。 (二)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作为国内知名的旅游城市,融合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杭州文化古迹众多,佛教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和旅游价值。各色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是旅游观光胜地,而且是探幽访古、增长知识、净化心灵的博物馆,更是研究当地风土人情的
29、参照。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近几年杭州佛教文化景点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就可以看出来。据统计 从 2006年到 2010年,全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由 102.02万人次增长到 275.71万人次,年均增长 10.9%;旅游外汇收入由 9.09亿美元增长到 16.9亿美元,年均增长 16.8%;接待国内旅游者由 3682.14万人次增长到 6304.89万人次,年均增长 1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由 471.24亿元增长到 910.85亿元,年均增长 17.9%。 1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 1)杭州佛教文化旅游的主要客源稳定,以周边
30、省市为主,在全国佛教文化旅游中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 据调查显示:杭州佛教旅游市场客源构成杭州本地客源占 27.6%,浙江省内游客占到 18.7%,大多来自绍兴、温州、宁波、金华,省外游客上海占到 14.9%,除上海外大多来自安徽、福建、湖北、广东、黑龙江等地,占到 33.6%。其余 5.2%则来自于境外。 ( 2)杭州政府对杭州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支持 据 佛教在线 报道: 2010 年 1 月 11 日, 在永福寺召开 佛教文化建设情况汇报会 。会上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对杭州佛学艺术研修苑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对搞好大灵隐寺景区建设和做好民族宗教统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 2011 年 1 月
31、10 日,杭州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旅游人才工作会议。会议盘点了近年来杭州旅游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客观全面分析了现状,并就 2011 年全市旅游人才重点工作做了部署。 2.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 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 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不足 很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建筑遭受着严重的自然侵蚀,并未得到及时的抢救和补修。像很多寺庙都已经败落、消失或改为他用。 ( 2)杭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失衡 主要表现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客源比例失调。目前杭州佛教文化旅游客源大都来自省内及周7 边地区的佛教信徒、香客或当地居民,国际客源近年
32、来虽有所上升,但仍然相对不足。而且多为日、韩、东南亚国家。此外,当地游客可以凭公园年卡和寺庙年票参观各大佛教景点,所以看似火爆的佛教文化旅游市场, 实际上因为信徒香客和当地百姓的经济贡献少,出现了“旺丁不旺财”的现象。 ( 3)缺少完整的佛教旅游线路,大多景点都以配角形式出现,而且游览内容单一、精品线路缺失 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是配合西湖景区、西溪湿地存在的。没有完整的佛教旅游线路,各个资源仅限于点无法构成面。 ( 4)佛教文化旅游景点商业气息过于浓厚 景区内外兜售商品的小贩很多,存在强迫消费和拉客现象;商店偏多,侵占了主要道路致使活动场所狭小,声音嘈杂,扰乱了佛门清净。 ( 5)寺院僧
33、人及工作人员素质太低 据游客反应在景区购买旅游纪念品时,工作人员态 度不好,还有骂人现象。甚至个别景区有僧人兜售旅游纪念品。此外,部分僧人的佛教文化修养不够,无法解决游客提出的佛教问题;还有工作人员对景区情况不熟悉。 ( 6)专业导游缺乏 一些佛教旅游景点有景区讲解员,但是仅仅对该点进行讲解,对整个中国佛教现状、佛教发展历史、佛教教义、派别、出现过的高僧等都一问三不知。对佛教有深刻理解的专业导游缺失。目前杭州导游主要是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一些专业,专门研究佛学的导游没有。 ( 7)与国内佛教名山、名胜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蛾眉山、九华山的佛教文化 旅游已经发展地
34、很成熟,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几乎每天都吸引着大批香客和各地游客。无论是从客源市场、佛教文化旅游产品自身的种类和规模来说,杭州的佛教文化旅游都与这些旅游胜地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海天佛国”、“观音道场”的普陀山与杭州仅三四个小时的车程,对国内外朝拜香客和佛教善徒来说,吸引力大得多。所以对杭州发展佛教文化旅游影响力比较大。 (三)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处于浅层次开发,深入挖掘佛教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对佛教旅游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佛教还没有和旅游业结合之前,佛教信徒的信仰观只是普通的通过神明求世俗福报,然而这样的教界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佛教普世性的传播与永久发展。二十世纪转型期的中国佛教上,世俗化与理性化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共同体就存在着。这表明,不适合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内容会在佛教传播中被清除掉。但是,旅游业的现代化对于佛教低端信仰的去除要求并不强烈。因为,某些形式化的原生态东西反而更加有效地促进特色旅游的开展。不可否认,佛教的世俗化促进了佛教旅游。世俗化就是指宗教放下架子,走出山林,努力以更加通俗易懂的理论,直观明 了的形式、平易近人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世俗化包括佛教的一些教义,也包括那些贴近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教的内涵及其思想精髓,有必要对佛教旅游产品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