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诗意的民族记忆 解读余光中诗歌中的古典情结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迄今为止, 评价、 研究余光中的文章 已逾千篇,洋洋洒洒 。 这些研究,涵盖了绝大层面 , 大至家国情怀,小到联句迭字,一路缤纷络绎,锦绣有章。 这些研究,大抵有几个方向: 1、诗歌传统与现代的研究。 作为一位生长在大陆、成名于中国台湾的著名诗人 , 余光中的诗歌充满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之情。早年的诗歌由于师承“五四”新诗和欧美浪漫诗派的传统 , 渗入了 许多西洋诗歌的元素 , 使语言中散发出浓烈的西洋气息。以莲的联想为转折点,
2、诗人进入他创作的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些研究有的针对余光中对某个具体古代诗人的传承与创新。 徐学通过余光中从象牙塔到白玉楼系统分析余光中对李贺的评说借鉴和改造。黄维樑写到余光中提出反传统不如利用传统,在以唐诗为主的中国传统诗歌基础上,创作了丰富杰出的现代诗,同时他认为“余光中对屈原是推崇的”。杨景龙指出余光中的祖国情绪主要来自屈原赋 ,他的纵逸才气主要来自李白诗,而他的语言风格则主要来自姜夔词。更多文章是从整体上研究余诗歌中现代与传统之 间的关系。蒋玉斌从诗歌创作技巧这一层面上分析余诗所受到的传统文化影响 “物化”的情绪、“消融”的文法、“和谐”的音韵。黄永林指出余光中诗歌在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中
3、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在艺术上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魏云认为余光中趋融会古典而有所得失,为思索新诗古今症结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徐珂认为余光中成熟的新古典主义诗学是以传统和现代的互动关系为核心,把现代诗从一个单纯的为学概念发展成一个内涵丰富的诗学范畴。梁欣荣则探讨了余诗在当今现代诗面临的格律的消失和主题的扩大两大困扰的背景下并 没有谋杀传统诗歌的美,毁坏文化的传承。 2、余光中乡国情怀诗研究。 从题材与内容来看,乡愁是余光中创作的母题,数量最多、思想艺术成就最高的也是他的乡愁诗。大多数研究者将目光集中于余光中乡国情怀诗的研究。有的研究文章针对单篇“乡愁”进行研究。如梁欣荣指
4、出美的情感和形式在余光中乡愁中得到高度统一。李爱娟探讨了乡愁诗质与诗形的完美结合。而杨景龙通过乡愁诗的解读 ,着眼于它内涵上的母题性质和表现上的原型意义。还有很多学者把多首诗歌如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等归为思乡恋土类进行研究。张培培、王秀丽从 意象的选择组合及内涵入手对乡愁四韵诗歌中所吸纳的原型意象及创新出的新意象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乡愁的醇、痛、遥、久进行了分析。此外,大量文章从整体上研究余光中诗歌的乡国情怀。 徐光萍认为余光中对传统的一度疏离,只是中国游子的短暂西游,强烈的中国情结使得余诗在艺术上有了更加确定的定位。乡愁母题、诗美建构及超越 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是对余诗乡国情怀探讨
5、比较深刻的一篇。乡愁是余诗的创作母题 ,中国情结是诗作的精魂。张景兰探讨了余诗的祖国情结:大陆情结、历史情结、古典情结。陈爱明从五 个方面阐述乡愁情结的 内涵:对故土亲人往事的回忆,对大陆山川风物的怀念,对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对祖国统一强盛的渴望。彭裕丹阐述了余光中作品中的中国情结来自他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与追慕,对传统文化的挚爱与坚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依。 3、余光中诗歌的艺术特色研究及其诗歌翻译研究 余光中是诗歌的集大成者,他诗歌的艺术特色成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的小说和诗歌,并有一整套自己的译学思想,很有学习研究的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
6、 不胜枚举 。但因为本课题的研究没有涉及这个领域,对此方向的研究动态也 就不加以综述。 (二)研究背景和意义 余光中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 ,是台湾文学的代表人物。他 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 “ 四度空间 ” 。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 “ 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 。 余光中 曾说过自己 “ 右手 写诗,左手写散文 ” , 纵观 余光中的 作品,其 诗歌毫无疑问是中国新文学的经典。其价值在于其吸纳了古今中西的多维文化资源,他抒发出体验之思,活现出存在之诗。 他 热 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 “ 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他说: “ 蓝
7、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 , “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 人 ” , “ 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 。 研究余光中这样一位大诗人,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深入理解中国新文学的经典价值和特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新文学所建立的新传统,所诞生的新经典和古典型传统经典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开放性,就在于阐释者和经典、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型关系,彼此平等地对话、交流乃至于批评。而余光中的价值就在于他是我们研究中国世纪整个新文学与新文化发展诸多问题时无法绕开的平台。 纵观几十年来国内外余光中诗歌研究的状况,有一点无可置疑,那就是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尽管研究者对各自感兴趣的问 题作了多侧面的甚至是颇为深
8、入的考察,然而由于人们囿于观念、方法及资料占有等局限还有许多课题尚未深入或者未及涉猎。本次课题研究就是从余光中诗歌中找寻他的古典情结。这种古典情结,这种古典情结,表现为 余光中创作中大量吸收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养料,表现为对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对古典诗词语汇的沿用,对古代 文人的造像,对神话传说的再次诠释,以凝结民族传统风范的中国文化实体为依托,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和传统归属感 忧郁的民族意识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深刻的人生感悟 独立于世的人格情怀,逍遥的人生情怀,而这些最终也 归于最深层的主题意识 浓厚的故土意识和乡国情怀。 本次课题意在整合的一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古典情结这一角度再次切
9、入,剖析个别诗歌文本,解读余光中先生在诗歌创作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当然,在一些观点论述中,必然有其他研究成果的影子,我也只是在已有的研究上试着从一个较不同的角度再次俯瞰余诗的光彩。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内容: 1、简要分析余光中的诗歌创作特色。 2、解读古典情结的文本体现:余诗中的古典意象及其他凝结传统风范的中国文化实体。 3、古典情结的内容体现:回溯历史文化, 为中华民族塑像 4、古典情结所体现出的思想情感: 强烈的民族和传统归属感 忧郁的民族意识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深刻的人生感悟 独立于世的人格情怀,逍遥的人生情怀。 浓厚的故土意识和乡国情怀。 (二)
10、主要问题: 1、 鉴别哪些诗作体现了这种“古典情结”。 2、 古典情结的内涵从哪几个方面切入。 3、 在诗歌的分析中,对于诗作中古典意象的剖析解读,以及如何整合归纳其内在涵义。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1、 定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需解决的问题。 2、 进行文献检索和收集。 3、 确定研究的分析方法。 4、 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5、 构思结构,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二) 研究方法 1、 资料分析法 2、 归纳整理法 (三)研究措施 1、研读余诗,找出新颖的切入点进行研究,确定选题方向。 2、查找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 3、再次研读诗歌,解读其中的思想
11、内涵,归纳整理。 四、参考文献 1余光中 .舟子的悲歌 M.台北 : 野风出版社 , 1952. 2余光中 .白玉苦瓜 M.台北 : 大地出版社 , 1974. 3余光中 .与永恒拔河 M.台北 : 洪范书店 , 1979. 4余光中余光中集 M 江苏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5 黄维樑 蓝水漠河的上游是汨罗江 余光中对屈原的推崇 云梦学刊 2007 11 6 杨景龙 蓝墨水的上游 余光中与屈赋李诗姜词 诗探索 2004 7 蒋玉斌 余光中诗歌创作技巧的传统因子分析 涪陵师专学报 1999 11 8 黄永林 在现代 与传统之间 论余光中诗歌创作的特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0 3 9 魏
12、云 中国新诗的古典追求 以余光中,洛夫之诗艺探索为中心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七卷第三期 2007 6 10 徐珂 余光中新古典主义诗学特色的成因 现当代文学研究 2007 12 11 梁欣荣 情怀小样杜陵诗 余光中作品与中国现代诗的主题与格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8.9 12 史青松近十年余光中诗歌研究综述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2 13 李爱 娟 一首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 读余光中先生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4 14杨景龙“母题”“原型”说 余光中 的文本细读语文讲堂 2004 15 张培培、王秀丽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读余光中 的意象之美滁州学院学报 2006 16 徐光萍论余光中诗歌的中国情结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2 17 张景兰论余光中诗歌的祖国情结淮阴师范学院学院学报 2002 18 陈爱明啼血诗魂铸乡愁 试析余光中“乡愁情结”的内涵教学参考 2006 2 19 彭裕丹胎记般不可磨灭的中国情结 余光中作品解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