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0 基础 设计 1、处理范围 根据上节稳定分析结论和地质分析, 各站闸基和站基所在土层标贯击数都较低,允许承载力都不大,不适宜作为天然地基,考虑 到整个泵站主要建筑物的变形协调以沉降、长久 安全等 因素 ,本次拟对进水闸、挡墙和站身 、出水箱涵 均进行地基处理。 2、基础处理设计 根据对各站地层结构、土质条件等分析,泥汊北站和百子桥站选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 ; 百子桥站站基所在的粉质壤土层厚度太大,考虑用水泥搅拌桩,桩长 超过 10m,施工难度 较 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综合考虑选用 灌注 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下山矶站、水渡站、皂 河站 选用 钻孔灌注 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 。 a)
2、水泥搅拌桩设计 根据同类工程设计经验,搅拌桩直径采用 0.5m,水泥掺入比按 15%计,桩距取 1.0 m,桩土置换率为 0.196,桩底深入基础下一层 1.5m 控制。 根据搅拌桩的作用机理可知,所形成的水泥土桩体与桩周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担建筑物荷载,由于二者刚度相差较大,桩体与桩间土如何分担建筑物荷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目前,可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91)经验公式计算。 fsp.k=Rk.m/Ap+ ( 1-m) fsk 式中: fsp.k 复合地基承载 力标准值 ( kPa) ; fsk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 ( kPa) ; m 桩土置换率 ; Ap 水泥土桩体横截面积 (
3、 m2) ; 桩尖土承载力折减系数,桩尖为硬土可取 0.1 0.4; Rk 单桩竖向承载力。 通过计算,翼墙地基加固后,复合地基承载能力标准值为 142.66kPa,可以满足各站主要建筑物承载力要求。 b)灌注桩设计 根据同类工程设计经验, 灌注 桩直径采用 0.8m,桩 中心间 距取 4 m, 桩长按 16m 设计,由于桩端土质较差,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摩擦阻力承担。 各站主要建筑物底板下桩数一般都超过 3 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采用下式计算复合基桩向承载力: CCKCPPKPSSKS QQQR / 式中: PKSK QQ 、 分别为单桩总极限侧阻力、单桩总极限端阻
4、力标准值; CKQ 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CPS 、 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 应系数: CPS 、 分别为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阻抗力分项系数。 经初步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R=161Kpa,可以满足各建筑物承载力要求。 c) 钻孔灌注桩设计 根据工程拟建区工程地质条件,参照相关工程设计经验,本工程建筑物基础处理采用钻孔灌注桩,按照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土层情况,设计为摩擦桩。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 8.5.5 进行桩基础计算: 单桩设计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可按
5、下式计算: isiapppaa lquAqR 式中 :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pa、 qsia 桩端阻力特征值、桩侧阻力特征值,根据勘探部门提供的地质报告取值; Ap 桩底端横截面面积; up 桩周边长度; li 第 i层岩土的厚度。 依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其计算成果:前池进水池挡土墙基底钻孔灌注桩间距 4.0 m,桩径 0.8m,桩长 16.5m;泵房基底钻孔灌注桩间距 3.0m,桩径 0.8m,桩长 16.0m;压力水箱基底钻孔灌注桩间距 4.0 m,桩径 0.8m,桩长 16.5m;穿堤箱涵基底钻孔灌注桩间距 4.0 m,桩径 0.8m,桩长 15.0m。 5.8 沉降 计算
6、地基处理采用型式有水泥搅拌桩和灌注桩两种型式。 5.8.1 搅 拌桩基础处理后的地基沉降计算 搅拌桩处理后形成的复合地基,其变形包括桩间复合土层的平均压缩变形S1和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 S2。 1、 土层的压缩变形 S1 S1可按下式计算: SPZZ E PPS 2( 11 ) SPSP EmmEE )1( 式中: ZP 复合搅拌桩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 Kpa) ; 1ZP 复合搅拌桩土层底面的附近压力值( Kpa) ; SPE 复合搅拌桩土层的压缩模量( Kpa) ; PE 搅拌桩的压缩模( Kpa) ; SE 桩间土的压缩模量( Kpa) ; m 面积置换率。 2、 下未加固土层的
7、压缩变形 S2 S2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中 公式计算: ni iiiiSiS ZZEPS 1 110 )( 式中: S 地基最终沉降量( cm) ; S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n 地基沉降计算范围内所划定的土层数; SiE 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模量( Mpa) ; 1ii ZZ、 泵房基础底面至第 i层土、第 i-1层土的距离( m); 1ii 、 基础底面计算点至第 i层土、第 i-1 层土底面范围内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0P 基础底面处有效附加压力。 经过计算,泥汊北站的泵房复合土层压缩变形 S1 3.0mm; S2=84.6mm,最终平均沉降量 S=
8、87.6mm,可以满足泵站设计要求。百子桥站泵房复合土层压缩变形 S1=2.9mm; S2=81.8mm,最终平均沉降量 S=84.7mm。 5.8.2 灌注桩基础处理后的地基沉降计算 灌注桩基础变形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中公式计算: ni Si iiiie E ZZPS 1 110 式中: S 地基最终沉降量( cm) ; 基桩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e 基桩等效沉降系数; n 地基沉降计算范围内所划定的土层数; SiE 基础底面下第 i 层土的压缩 模量( Mpa) ; 1ii ZZ、 泵房基础底面至第 i层土、第 i-1层土的距离( m) ; 1ii 、 根据矩形长宽比及深度比查表; 0P 基础底面处有效附加压力。 经过计算,泥汊老站一机房和二机房最终平均沉降量约为 90.7mm,下山矶站、水渡站、皂河站最终平均沉降量分别为 80.6mm、 86.8mm、 89.3mm,可以满足泵站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