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目的意义 了解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 了解世界农业现状及区域分布特点 了解当今世界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了解各洲农业和典型国家农业发展特点 了解世界农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和趋势 第一章、世界农业绪论 第一节、农业概念与特点 一、农业的概念与范畴 Agriculture 中, Agri 指的是土地的意思, Culture 意为耕耘和栽培。 农业:直接或间接设法利用土地经营种植和饲养业以获得人类衣、食、住、行所需各种物品的生产事业。 农业的定义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 指农业生产业,即农、林、牧、渔,真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农业 ,也叫 “狭义农业 ”。 第二层含义 指农业生产加上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及其加
2、工产品的商业形成第二产业,又叫农业产业,也称 “中义农业 ”。 第三层含义 指大农业,范围覆盖到农用工业和商业、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行政管理、农业金融、农村建设等方面,可称 “广义农业 ”。 二、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 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4.农业是工业和其它部门劳动力的主要来源 5.农业是我国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一 第二节、世界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 以解决人们吃穿问题的农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虽然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迟早不同,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但是,纵观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大都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农业阶
3、段 1.主要特点 时间:开始于新石器时代。 特点:磨制石器工具为主,刀耕火种、熟荒、撂荒,基本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 地点:首先是在南纬 10到北纬 50之间的一些地方,开始了从采集、狩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过渡。 生产的构成:这时的农业一般是兼有种植业和养畜业的混合农业。 成就: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今天常见的主要作物和家畜大多在 4000 年以前已基本完成驯化过程。 问题:只取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掠夺经营,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后果:转移农业,背井离乡。 2.成就 在距今 10000 4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已有石制和骨制的斧、铲、刀、镰、耒耜等生产用具,并
4、发现了碳化的粟、黍、稷、稻等农作物堆积层,表明已有农耕文化的存在。在距今 3000 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就有粟、黍、稷、禾、麦、菽、稻等作物名称。 3.代表地区: 西亚地区 在今伊拉克、巴勒斯坦境内,距今八九千年前人类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在约旦河 口的耶利哥和伊拉克的耶莫等地都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出土了石斧、石镰、石臼等经过磨制的石器 ; 还发掘出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间的中间型粒系小麦和栽培六棱大麦的遗物。同时出土的还有豌豆和扁豆等。养羊业在当时也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埃及 埃及的原始农业约始于公元前 5000 年,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沿岸土地得到灌溉,沉积下来的淤泥含有较多肥分,又有
5、利于作物生长。到公元前 2000 多年的古王国时期,已经有了牛拉的木犁、碎土的木耙和金属制作的镰刀;牛和毛驴已用作役畜;农作物有大麦、小麦和亚麻,还种植橄榄、葡萄以及多种蔬 菜。后来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修又有所改进,形成发达的古埃及文明。 中国 黄河流域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如河南有石斧、锄、石镰以及石制杵臼等出土。这些农具磨制精细,配套完整。还发现有粮食和猪、羊等家畜骨骼以及纺轮等物。西安半坡遗址除出土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等农业和渔猎生产工具外,还有加工、贮藏食物的器具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粟和菜子。 印度 已发现公元前 2350 年至前 1750 年之间的哈拉帕文化时期大小遗址 100
6、 多处:主要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和豌豆等,并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亚洲棉花栽培,水稻栽培也已遍及许多 地方 ;家畜有牛、羊、猪、鸡等 ,晚期遗址中还发现了马骨;除了木石农具以外,青铜制的锄和镰已有应用。 二、传统农业阶段 这一时期农业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积累经验的方式来传承应用并有所发展的,又常称之为传统农业。 时间:约为 4000 年前; 特点: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犂、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铁犂牛耕为其典型形态 ; 以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精耕细作,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采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
7、业生产,注意到了 保持地力常新; 注意天时地利来进行农业生产,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问题:对自然依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 难以较大规模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男耕女织,固定农业; 主要地区和国家 希腊 约在公元前 3500前 3000 年,希腊克里特岛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文化,开始使用铜和青铜农具。到公元前 1130 年。多里亚人开始使用铁器。最早的铁制农具是镰刀,接着其他铁制农具也迅速发展起来。 罗马 它继希腊之后在意大利中部崛起,并不断扩张其版图。奴隶制大庄园适应地中海沿岸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气候条件,实行二圃制的经营方式,从春 到秋的休闲期中实行 3 5 次休闲耕,在秋雨来到之后播种冬麦。冬季
8、为了便于排水,田间多作畦掘沟。 中国 从春秋战国实行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阶段后,基本上结束了撂荒制,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土地的精耕细作为主,走上了土地连种制的道路。这一时期除扩大耕地面积以外,更重要的是开始实行深耕易耨、多粪肥田措施,而各地先后兴修大型水利工程,以及约在西汉末年开始出现的龙骨水车(翻车),又为精耕细作提供了灌溉条件。 三、现代农业阶段 现代农业是有工业技术装备、以实验科学为指导、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的农业。 时间: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投入大幅度增加; 特点: 化学化:化肥、农药、激素 机械电气化: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抽水机,电力生产
9、、生活 良种化:遗传育种、杂交、筛选 水利设施化:水库、水井、灌渠、温室、覆盖 产业化:大规模、投资、经营、盈利 问题:机械化耕作,不合理的种植导致土壤流失; 化肥农药用量上升,引起严重环境污染; 单一种植使生态失衡,引发大规模病虫害; 人工创造的高产品种广泛取代了各地农畜品种的多样性,使后者的基因快速灭绝; 经济发达,生态不合理。 第二章、农业生物的起源、分类 和分布 第一节、农业生物起源简介 一、作物概念 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广义上指农作物( field crop)、园艺作物( Horticultural crops)和林木
10、(forest); 狭义仅指农作物。 关于起源中心的研究 对作物起源问题研究较早的是瑞士植物学家德 康多尔。 在 20 世纪的 20-30 年代,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等,对他们在世界六大洲 60 多个国家采集到的 30 多万份作物品种材料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于 1935 年出版了育种的植物地理基础 一书 ,认为全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有八大中心。 二、作物的起源中心 1中国起源中心 中国起源地的特点是栽培植物的数量极大,包括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作物的代表。 在栽培植物种和属的巨大潜势上,中国超过所有其它起源地,有 136 种。 其中主要农作物有黍、稷、粟、稗、大麦、荞麦、高粱、大豆、小豆、山药、
11、苎麻、大麻、苘麻、紫云英等。 大体上黄河流域以黍、稷、粟、麻、麦、豆等旱作物为主,长江流域以水稻为主。它们都有 8000 年以上的 历史 。 粟在我国古代叫禾 , 又叫谷子、小米。世界公认中国人最早将野生粟变成栽培粟。在古代,粟是我国的主粮, “粟 ”这个字是谷物、粮食的代表,就像英文 “Corn”一词可代表所有谷物、粮食一样。 黍、稷 黍、稷均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因此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种植。 黍与稷为同种 , 区别在于成熟后的子实性质的不同 , 粘性或糯性的为黍 , 非粘性或粳性的为稷。 麦是五谷之一 , 在周朝古籍著作中曾有提述。关于
12、麦的古代文字在商朝废墟甲骨文中出现 。在商朝甲骨文中亦发现古字 “ 乘 ” , “来 ” 。乘曾屡次解释为代表小麦 , 而麦应用于大麦。另一个发现于周朝古籍原文中的文字 “ 牟 ” , 亦可能应用于大麦。 稻 我国是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稻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早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可以说魏晋南北朝以前是栗文化,但是经济中心南移。水稻取代其他农作物成为老大。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大豆 大豆原产于我国北方,是从野生大豆驯化而来的,山东省滕州就出土过 4000 年前的野大豆粒。 我国不仅是世界茶叶的起源地 , 而且也是人类栽制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目前世界上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茶种和生产技术 , 都是
13、通过不同渠道从我国直接和间接传入的。 花生(小粒种)原产于我国,古代文献中称作 “千岁子 ”。还有油菜的白菜型、芥菜型的野生种类在我国西南山区广有存在,说明油菜的某些栽培种也可能起源于中国。 2印度起源中心 主要农作物有稻、甘蔗、绿豆、亚洲棉、黄麻 、芋、芝麻和许多热带果树。植物种类117 种。 2a. 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 这一中心是作为印度发源地的补充,这里具有丰富的热带野生植物区系,固有植物 55 种。 3中亚起源中心 中亚起源中心 包括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克什 米尔、阿富汗、塔吉克、乌兹别克及天山西部,这个地区固有植物 44 种,是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园锥小麦以及豌豆、蚕豆、亚麻
14、的起源地。 4近东(西亚)起源中心 近东起源中心 包括小亚细亚中心部分,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高原。本区栽培小麦的种极为丰富,是 10 个小麦种的发源地,固有植物 83 种。 起源于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硬粒小麦、普通小麦、园锥小麦、波斯小麦、二棱大麦、黑麦、黑麦、燕麦、紫花苜蓿等。 5地中海起源中心 本区是许多蔬菜的发源地,也是许多作物的次生起源地。 原产这一地区的农作物有二粒小麦、波兰小麦、 斯卑尔脱小麦、地中海燕麦、大粒豌豆、蚕豆和甜菜等,固有植物 84 种。 6埃塞俄比亚起源中心 小麦的变种数目居世界首位。固有植物 88 种。主要农作物有高粱、豌豆、亚麻、芝麻、蓖麻、小麦有硬粒、园锥、二粒
15、、波斯小麦、大麦等。 7中美起源中心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起源中心 起源于这一中心的农作物有玉米、甘薯、陆地棉等。 8南美起源中心 基本上具有高山特有的物种,有很多近缘野生的马铃薯新种。 8a. 智利起源中心 本区是马铃薯的起源地。 8b. 巴西巴拉圭起源中心 花生、烟草、海岛棉、 橡胶、木薯、可可及一些热带果树等起源于此。 起源中心指导意义:在起源中心收集原始材料,达到预定的育种目标。如美国以我国的抗性和优质大豆为原始材料,育成高抗优质大豆品种;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从我国收集的原始材料为亲本,育成一系列矮秆水稻品种。 三、作物的进化 1.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 1).栽培作物的器官特别是被人
16、类利用的部位显著增大。 2).栽培作物的器官的成分有明显改进。 3).栽培作物成熟期较一致,落粒性减弱; 4).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短,而野生植物休眠期长; 5).栽培作物的传播手段退化 ,防护机能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减退 . 四、作物的传播 自然传播 方式:借助水流、自身果荚破裂的弹力、动物的取食和粘附 特点:传播的距离和数量都极其有限。 人类活动:民族迁移、贸易、战争、传教、探险、旅游、外交活动等,这些都是作物传播的重要方式。 五 、 作物的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 (二)、根据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粮食作物( food crops) ( 1)禾谷类作物( cereal crops
17、) 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稷)、薏苡 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 2)豆类作物( legume crops) 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饭豆、豇豆等。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 杂豆类作物 。大豆也作为油料作物。 ( 3)薯类作物( tuberous crops)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薯蓣)、豆薯(沙葛、凉薯)、芋、菊芋、蕉芋、魔芋等。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 ( 1)纤维作物( fibre crops) 主要有棉花,以及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苘麻、蕉麻
18、、剑麻等麻类 作物。 ( 2)油料作物( oil crops) 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中国五大油料作物);另外还有甘蓝、红花、苏子、油茶、油橄榄、油棕、油椰等食用油料作物; 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 3)糖料作物( sugar crops) 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 4)嗜好类作物( stimulant crops) 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 forage and green manure crops) 豆科牧草绿肥作物如紫花苜蓿、黄花苜 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三叶草、田菁等; 禾本科牧草如多花黑麦草
19、、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苏丹草等; 菊科牧草如菊苣、苦荬菜等, 水生绿肥如水葫芦、红萍、绿萍等。 4、药用作物( medicinal crops) 主要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甘草、半夏、红花、百合、何首乌、五味子、茯苓、灵芝等。 广义的作物, 还有园艺作物(如蔬菜、瓜类、果树、花卉、草坪等)、特用作物(如桑、橡胶)、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编织原料作物(如芦苇、席草、蔺草)和林木等。 (三)、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分 类 1.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 喜温作物 水稻 棉花 烟草 玉米 耐寒作物 麦类 油菜 2.按作物的光周期特性分类 一天中昼夜的时间长度构成光周期,有些
20、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诱导才能开花,这一特性称作光周期特性。 长日作物: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日作物。 短日作物:凡适宜在日长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短日作物。 中日照作物:日照长短对开花影响不大的作物。 3.按作物对 CO2 同化途径分类 C3 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带三个碳原子的磷酸甘油酸光合作用的 CO2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呼 吸; C4 作物:光合作用最先形成的中间产物是带四个碳原子的草酰乙酸光合作用的 CO2补偿点低。 景天科作物:同化 CO2 的方式特殊,晚上气孔开放, CO2 进入植物体内,白天气孔关闭,液泡内的苹果酸被运至叶绿体内,氧化脱羧放出 CO2
21、 。其植物有景天、剑麻、菠萝、兰花等。 五 、作物生产与分布 小麦栽培遍及各大洲,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俄罗斯、美国、中国、印度、加拿大、法国、土耳其等。 小麦在我国南北均有种植,但其分布主要集中在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北方冬麦区、黄淮冬麦区。 水稻主要分 布在东南亚和南亚雨水多、温度高的热带和亚热带一些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其次是中国等国。 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的亚热带湿润地区。 玉米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亚、南美洲和欧洲。其中美国栽培面积最大。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在由东北到西南的斜形地带上 甘薯喜温,在世界上
22、分布很广,但主要产区在亚洲和非洲,尤其以亚洲的种植面积最大。我国是世界甘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 .其次是越南、印度尼西亚。 我国甘薯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 油菜喜凉,在世界 上分布广泛。主产国有中国、印度、加拿大和法国。我国油菜的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位。 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大豆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意大利等。其中以美国栽培面积、总产最高。 我国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其中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 第二节、农业动物的起源、分类 一 .家畜驯化的发展简史 家畜: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野生动物
23、驯化而来、依赖于人类而生存繁衍、群体规模足够大、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称为家畜。 家畜的驯化:动物的驯养与驯 化 旧石器时代:驯化狗 新石器时代:驯化绵羊、山羊、猪、牛、马 3、动物驯化的时间与地点: 动物 驯化年代 驯化地区 食性 体型 狗 12,000 年前 西南亚 食肉 小 绵羊 约 11,000 年前 西南亚 食草 中 山羊 约 11,000 年前 西南亚 食草 中 普通牛 约 8,000 年前 西亚和中国 食草 大 水牛 约 4,000 年前 印度和西南亚 食草 大 马 约 6,000 年前 中亚和中国 食草 大 猪 约 8,000 年前 中国 杂食 大 鸡 约 5,000 年前
24、东南亚、中国 杂食 小 火鸡 约 6,000 年前 中南美 杂食 小 鸵鸟 19 世纪末 南非 ,澳大利亚 食草 中 二、农业动物的起源 1.家畜的祖先 畜种 普通牛 马 驴 猪 绵羊 山羊 鸡 鸭 鹅 火鸡 鹌鹑 鸽子 鸵鸟 祖 先 原牛 古代野马 非洲野驴 亚洲、欧洲野猪 亚洲摩弗伦羊 、 中亚羱羊 野生角 猾 羊 红色原鸡 绿头野鸭 鸿雁 、 灰雁 墨西哥野火鸡 野鹌鹑 岩鸽 野鸽 非洲和澳洲鸵鸟 三、家畜的分类 常见的家畜在动物界分类 猪: 哺乳纲、偶蹄目、猪科、猪属 黄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 属 水牛:哺乳纲、偶蹄目、牛科、水牛属 绵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绵羊属 山羊:哺乳
25、纲、偶蹄目、牛科、山羊属 鸡: 鸟纲、鸡形目、稚科、原鸡属 鸭: 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 鹅: 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 家畜品种的主要分类方法 -1。按品种的改良程度 原始品种 -古老的地方品种:土著品种、土种,未经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具很强的适应能力、抗病力。 地方良种 由原始品种经过系统培育而成,具某些优良生产特性。 举例:太湖猪、秦川牛、北京鸭、湖羊 培育品种 有明确的育种 目标,在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育成的畜禽品种。 -2。按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 按体型大小:大型、中型、小型 按角的有无 -牛羊: -有角品种、 -无角品种 按尾的大小 -大尾品种
26、:大尾寒羊; -小尾品种 :小尾寒羊 -脂尾品种 :乌珠穆沁羊 根据毛色或羽色 -白毛猪 /黑毛猪、黑白花牛、红羽鸡 /白羽鸡 根据蛋壳颜色: -褐壳蛋鸡、白壳蛋鸡 根据骆驼的峰数: -单峰驼、双峰驼 -3。按品种的主要用途 现代培育品种多为定向培育 多用此种分类方法 专用品种 兼用品种 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 猪:根据胴体瘦肉率高低分为脂肪型、腌肉型和瘦肉型。 鸡:有蛋用型、肉用型、兼用型、药用型和观赏型等品种。 牛:有乳用型、肉用型、乳肉兼用型、役用型等。 绵羊:有毛用型(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等)、肉用型、羔皮型、裘皮型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型品种。 山羊:分为绒用、肉用、乳用、
27、毛皮用及兼用等品种。 马:分为挽用、乘骑用、驮用、竞技用、肉用、乳用和兼用等品种。 兔:有毛用、肉用、裘皮用、兼用等品种。 鸽:分为肉鸽、信鸽等品种。 四、家畜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 2.畜牧业水平与国民经济发达程度一致 3.促进 “三农 ”的发展 4.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5.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世界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主要农业资源 一、土地资源 1.土地的面积。 在地球 51000 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大陆和岛屿面积地球总面积的 29.2,无冰雪的陆地面积仅为 13300 万平方公里。 地球表面总面积 (平方公里 ) 51008
28、3042 亚洲 (%) 29.4 非洲 (%) 20.2 北 美洲 (%) 南美洲 (%) 南极洲 (%) 欧洲 (%) 16.2 12 9.4 6.8 大洋洲 (%) 6 2.土地资源分布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可耕地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人口平均计算的耕地面积差别悬殊。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发达国家为 0.56 公顷,而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仅为 0.22 公顷,其中亚洲仅 0.16 公顷。 森林以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分布面积较大;草原面积则非洲居首位,亚洲其次。 3.世界各地可耕地的生产潜力差异大。 肥力 较高的软土只占可耕地面积的 1/6,而肥力较低的热带氧化土则占
29、1/3 以上,其余的 1/3强,包括相当多的肥力低至中的土壤。 因此,就其农业生产潜力而言,世界可耕地的质量总的来看是不高的。 4.未来趋势 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对土地资源的供求:由于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稠密地区确已存在着地少人多的问题。 20 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非农业用地的不断增加,原有耕地反被蚕食,使得全人类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已经为期不远。 针对耕地不断减少的情况, 1991 年 5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83 次常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6 月 25 日定为中国的 “土地日 ”。确定 “土地日 ”的目的,是告诉人们中国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资源不足的国情,以唤起
30、全民的土地意识。 2009 年的宣传主题是 “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 (二 )、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1.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 ,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 涂。 国家和地区 陆地面积 耕地面积 世 界 1300440 140232 发达国家 540037 60658 发展中国家 760403 79574 美 国 91619 17445 印 度 29732 15965 中 国 96000 13004 俄罗斯联邦 163814 12178 巴 西 8
31、4594 5900 加 拿 大 90935 4566 墨 西 哥 19440 2500 印度尼西亚 18116 2300 2.园地 指种植以 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 70%的土地。 3.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4.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5.其它土地:指上述地类以外的其它类型的土地 二、世界水资源 (一)、水资源概况 1.总量多,可利用少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 13.8 亿立方公里,其中 97.5是海水( 13.45 亿立方公里)。淡水只占 2.5,其中绝大部分为极地冰雪冰川和地下水,适宜人类享用的仅为 0.01。 2.世界 的水资源分布不均。 欧洲因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较为丰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严重缺水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