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公共管理学 阶段练习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事务 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2、 公共物品 是指物品和劳务的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而不能被一个人单独享有。 3、公共管理 是指 社会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活动。 4、公共权力 用于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是由社会共同需要产生的,其基本目的在于维持、调整和发展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 5、公共管理学 一门研究社会公共组织以及社会其他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原则、规律和方式的科
2、学。 6、实践抽象法 对公共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比较稳定、定型化的思考方式和操作程式, 加以总结、概括和抽象,形成一定的公共管理理论。 7、实体分析法 从公共管理主体的角度,研究和分析公共管理 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它 把公共管理主体 作为实体来看待,分析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 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8、政治创租 是指政府官员利用行政干预的方式来增加私人企业的利润,人为创造“租”, 并 诱使私人企 业向他们“进贡”作为得到这种“租”的条件。 9、社会问题 是 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实 状况 与 理想 目标之间的差距, 它是 在社会发展中产生 ,并 与社会公众 总体
3、利益相关,需要社会 予以 重视和 解决。 1、行政手段 各级政府机构凭借上下级之间的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2、第三部门组织 介于政府组织与营利性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 3、非营利性机构 不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组织。 4、目标管理法 使每个时期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明确化的方法,这些具体目标必须始终与项目的最终目标相一致。 5、拟 订方案 对决策目标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假设、推理和判断,为实现决策目标而准备一系列行动方案的过程。 6、方案抉择 领导者在对智囊团制订的多种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的对比和评价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一个最满意方案的工作。 7、合同出租 把公共服务
4、的一些工作任务推向市场,由公共管理机构确定某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然后对外向私营部门或非营利部门招标承包,中标的承包商接与公共管理机构签订的供给合同提供公共服务。 8、政府采购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和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 ,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财政开支单位统一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行为,其核心是统一购买、公开招标。 1、 政府投资 各级政府用于形成资本性资产的专门性投资,它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或改建。 2、财政贴息 投资者在政府鼓励的基础产业和公共部门进行投资而获得的利息补贴和投资补贴,补助金从中央财
5、政支付。 3、财政投融资 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有偿的手段广泛地筹集资金并按照政府特定的政策目标进行投资,而产生的有关资金集中和资金运用的活动。 4、政策性金融 以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 为目的的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的金融制度、体系及其相应的业务活动。 5、项目融资 以项目本身的资产和项目未来的收益作抵押来筹措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 2 6、 BOT 开发模式 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在规定的特许期内,授权项目发起人为特许权的项目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管理、经营和维护。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将特许项目的设施无偿归还国家。 7、社会机会成本 因这部分资
6、源由微观经济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而导致的微观经济部门的效益损失。 8、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 政府 用于增加社会福利的某些支出项目可以减少公众有关的支出,从而使得公众实际可支配的收入趋于增加。 9、公共支出的收入效应 政府给社会某些成员以补贴,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但不改变任何商品的价格,从而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10、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 政府的某项公共支出导致了该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下降,社会成员用于该项的支出会随之减少,从而可以产生支出的节余,并用于其他商品的购买。 11、公共管理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管理过程加以判断和评定,并由此对公共管理绩效作出结论的过程。 12、社会指标 观
7、测各部分人口的社会情况与长期变化趋势的统计数字。 1、组织形象 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相对稳定的地位和整体印象,具体表现为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整套要求及标准。 2、自我期待形象 公共管理机构期望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具有的对自身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标准。 3、社会实际形象 社会公众及社会舆论对公共管理机构的真实看法和评价。 4、虚拟政府 以国际网络技术为基础,联结政府机关内部现有和正在建设的网络,并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数码电视等技术形成的一个广泛联结的新的政府模式。 5、电 子政府 政府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信息服务,即政府在网上设有自己的同站和主
8、页,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使“政务公开”;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使“政府采购电子化”,即电子商业用于政府。 6、公共管理机构再造 按照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重新设计公共管理机构的工作流程与组织结构,使新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潜力,从信息技术的投资中获取最大的回报率。 7、组织结构扁平化 在公共管理组织中 减少或者取消 组织中间管理层次,压平组织机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的联系、沟通与协作,支持与目标联系;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 8、电子政务 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提
9、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府的服务,让更多的公众可获得信息,促使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人。 二、简答题 1、公共事务有哪些特征? 答:第一,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全体公众;第二,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规模性,公共事务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同时,公共事务范围叫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第 四,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要求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满足统治阶级的要求。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公共管理 具有五 个基本特征: 第一,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第二,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
10、趋势。第三,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共同利 益实现。第四,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第五, 公共管理体制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3、公共权力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 第一, 公共权力要维持社会生活的基 本秩序,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第二, 随着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公共权力对某些变化了的社会基本秩序作出 调整,3 以克服社会内部的一般矛盾与冲突,防止其向对抗方向转化;第三, 根据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公共权力还会推动和引导原有的生活秩序向一定的方向演化。 4、社会问题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条件是什么? 答: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
11、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 社会问题要成为公共管理问题的五个前提条件是:( 1) 它首先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状态。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 无中生有、主观臆想出来的。( 2) 它必须是一种能察觉的、可认知的状态。若问题是潜在性的,未被人们发觉,尤其是未被决策者 所发觉和认识,即使是已经客观存在,也不能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 3) 它必须是与一定社区内所有人相关(直 接或间接地)的状态。社会问题应是绝大多数人所普遍关注的问题。( 4) 它是一种有必要在当前或今后加以解决的状态。因为为所有人或大多数人所关注,就必须迟早解决 ,以维护公共利益和满足公
12、共需要。( 5) 它的解 决将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或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这样才 符合公共管理的目的和宗旨。 5、公共项目有哪 些特点? 答:公共项目是依据政策而 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具有下列特点:( 1) 把特定的公共管理活动划分为必要的行为步骤或阶段,以便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的目标。( 2) 必须仔细考虑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特定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3)明确每一步的实施者和责任者,也即为完成该项目而组织起来的管理人员应当有清楚的分工与责任。( 4)有明确的时间表,包括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及完成期限。( 5)经常检查资源分配与预先规划是否相符合。 6、进入 20 世纪末科层制的
13、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进入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以信息为基 础的新文明动摇并改变了原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所引起的变化,给传统的科层制迎头一击,使它的先天性不足和时代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暴露出来。首先,科层制对法律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其次,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衰退。 再次,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最终造就出来的各级各类官员大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 7、寻租活动会产生哪些消极后果? 答:( 1)造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 的实施;
14、( 2)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活动的社会经济资源浪费在一些于社会无益的活动上;( 3)寻租活动使政府官员享受特殊利益,扭曲政府行为,这些特殊利益的存在会引发无休止追求行政权力的寻租竞争;( 4)寻租活动还会引起“避租”行为的抗衡,从而使社会经济资源更多地耗费在无益的方面。 8、公共管理中效能性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 效能性原则是指 公共管理必须是高效和有效的统一,高效 是 强调公共管理过程的投入要素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关系, 投入与产出 之间 比例越高,则说明效率越高;有效是 强调公共管理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关系 , 结果 与目标之间越吻合,则说明越有效 。 9、均衡性原则在公共管理中有什么
15、重要作用? 答:公共管理中必然会遇到一些不一致的要求,从一定的条件看,这些要求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 ,它们并不是处在同一的层面上,有时会表现出相互的矛盾和冲突。均衡性原则是指在公共管理中既要考虑到 这些要求的合理性,也要注重这些要求之间 的 协调性,只有在不同要求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公共管理才能取得整体性满意的效果。 10、公共管理目标有哪些特征? 答:公共管理目标的特征是:( 1)公共管理目标决定于公共管理的目的。( 2)公共管理目标具有进取性。( 3)公共管理目标的整体性。( 4) 公共管理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5)公共管理目标的时间性和阶段性。( 6)公共管理目标的伸缩性。 11、当代
16、公共管理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 公共管理发展的 主要目标 是 : ( 1)提高公共管理机构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工作效率。( 2)增加公共管理机构实施的公共管理计划和项目的有效性。( 3)通过职能转移缩小公共管理机构的规模。( 4) 改善公共管4 理 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5)使公众更加容易获得公共服务,增强服务对公众需求的反应力。( 6)增加公共管理机构行为的透明度。( 7) 完善公共管理机 构的责任机制。 1、政府职能转换的实质是什么? 答: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固有的功能。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机构,其基本职能就是维持、处理社会事务。政府职能转换既不是取消政府职
17、能,也不是削弱政府职能,其实质是政府职能的重心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即政府职能重心由政治统治转向公共管理,管理方式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 2、 20世纪以来政府职能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 20 世纪以来,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广泛的干预,使政府公共职能越来越重要,政府的公共管理成为整个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政府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机构。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领域和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经济职能的扩大尤其突出。政府职能的重心由政治统治职能转向公共管理职能。 3、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 ( 1)法律手段特点在于,它的制定和修改要经过一定
18、的程序,具有最大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它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强制力。( 2)行政手段是各级政府机构凭借上下级之间的权威和服从关系,对社会进行管理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管理者的权威越高,其管理效果也越大;强制性,上级通过命 令、指令、指示等形式向下传递决策,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决策;垂直性,信息是通过组织机构垂直输送的。这些特点使得行政手段在管理中表现出更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优势。( 3)经济手段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用物质利益去影响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经济手段的运用需借助于具体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杠杆,这些指标和杠杆涉及到社会公众各自的利益必然引起即时的、充分的
19、反映,而且,对物质利益的反应更有真实性。 4、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企业变革的途径和方法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将国有企业全部转让给私人垄 断资本家所有;第二种是将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和社会化,政府则根据其政策所需,调整所控制的国有企业股份的份额;第三种是原则上不改变所有制,而是着眼于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5、公共管理决策中拟订方案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 拟订方案需要遵循的原则包括:( 1)目的性原则就是拟订备选方案时必须对准决策目标。即拟订方案时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针对目标,针对为解决问题所确立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的、无意识的。( 2)可行性原则就是要
20、求拟订方案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决策环境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技能力、时间、后果这样一些主 客观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对方案进行深人分析,对后果进行准确评估和论证,从而使方案的实施具有可操作性并有最大成功的可能。( 3)整体详尽性原则就是要求拟出的方案应当包括所有实际上可以实施的方案。也就是所有通向目标的途径不能遗漏。( 4)互相排斥性原则就是指所拟订的各个备选方案的内容应各自独立、相互排斥,不能只有形式上的不同而无实质上的不同。 6、方案抉择在公共管理决策中具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方案抉择在决策程序中处于关键地位,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抉择环节的重要职责对决策者
21、的决策素质提 出了严格的要求。其次,抉择方案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备选方案优化的过程。再次,科学合理的抉择是方案实施成功的基础。 7、公共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答: 公共管理运作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这主要是为公共管理原作方案的贯彻落实做先期准备工作,创造必要的主客观条件。( 2)落实阶段。一旦公共管理运作方案实施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就应着手于具体的落实。( 3)评估阶段。公共管理运作方案落实之后,应对整个活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方案实施工作 提供借鉴,同时也对方案本身的正确与否加以检验。 8、公共管理方案
22、的修正有可能产生哪些副作用? 答:( 1)它可能会影响到公共管理机构的形象或声誉,因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方案的多变性,如果经5 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就容易使人们怀疑方案制定者和决策者的能力。( 2)它会影响方案实施的进度和效率。假若方案决策正确,实施中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修改和补充,这就无疑会减少方案实施的障碍,加快实施速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进度。( 3)从经济角度看,方案修正在一定程度上会浪费社会资源,使人力、物力、财力产生 不必要的多余支出。( 4)方案修正会对人们的信心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方案修正过多,人们对新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持久性会产生动摇,持某种怀疑和观望态
23、度。这会使新方案的执行和贯彻效率受到限制。 9、什么是公共管理方式的市场化? 答: 公共管理方式的市场化就是在公共管理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将公共管理机构的权威与市场交换的功能优势有机组合,提高公共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 10、公共服务的付费制有那些优点? 答: 对于一些公共服务采取收费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付费方式把价格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来。从理论上讲,付费制具有一些特定的优点: 第一,它能够克服免费提供公共服务所导致的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浪费;第二,它有助于协调对公共服务享受方面的客观差别;第三,它可以使价格真正起到信号灯的作用,从而使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得以良好运行;第四,它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24、,解决一部分财政支出的不足。 1、政策性金融具有哪些特征? 答: 政策性金融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政策性金融机构大多数是由政府直接创立的,为贯彻实施政府的政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投融资活动。( 2)具有比较确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由于政策性金融是 为政府的政策服务的,因此它的作用范围主要是一些市场失效的业务领域和范围。( 3)有独立的法律来保护和约束政策性金融。( 4)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融通具有不以营利为目标和有偿性要求。 2、什么是公共支出的分配效应? 答: 政府的一项公共支出项目最初是为了让社会某一部分成员受益,但实际的结果却往往是应该受益
25、的人没有受益,而那些不该受益的人却受益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利益转移”。正因为公共支出存在利益转移问题,才形成了公共支出的分配效应。 3、公共管理评价的有效性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答: 有效性标准主要是衡量公共管理产生的各种 结果与影响。有效性既强调公共管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它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为衡量标准,与效率相比,它更突出投入要素的组合方程中产出的解的存在性。有效性也强调公共管理的结果与目标的吻合程度,即公共管理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要求。 4、公共管理评价的公共职责履行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答: 政治和公共职责的履行标准有两层含义。一是公共管理机构不仅要对管理结果负责,而且还要坚持管理程序
26、公正性、合法性;二是必须公开回答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查询和提问。与企业管理相比,公共管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 政治化。因此,在公共管理中除了涉及国家机密或法律所规定的保密内容之外,公共管理机构工作的公开化是理所当然的。 5、什么是“有 -无”对比分析法? 答: 这是在公共管理执行前和执行后这两个时间点上,分别就有公共管理和无公共管理两种情况进行前后对比,然后再比较两次对比的结果,以确定公共管理的效果。 6、公共服务有什么特殊性? 答: 公共服务的特殊性是:( 1)公共服务的区域性供求矛盾特别突出;( 2)相关因素多,所涉及的竞争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3)公共服务设
27、施具有先天刚性,转换成本极高。 7、现代公共服务质量观的内容是 什么? 答: 现代公共服务质量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1)市场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服务质量竞争。( 2)服务质量就是要满足需要,首先是顾客的需要,同时要兼顾其他受益者的利益。( 3)服务质量是服务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服务企业要生存发展,首要条件是提供的服务能在市场中转变成价值,被顾客所接受。而顾客能否接受服务的决定性因素是服务质量。( 4)提高服务质量是最大的节约,在某种程度上,服务质量6 好等于成本低。( 5)服务企业不能仅仅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看待服务质量,应由提供者转变到消费者和其他受益者的立场上来看待服务质量,只 有这样
28、才能提供满足需要的服务。( 6)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中包括科学的管理。服务企业也只有不断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给顾客更多的附加价值,才会提高服务质量。( 7)服务质量主要有设计、供给、关系三个来源,功能质量和技术质量两方面内容。 8、什么是“公民宪章”运动? 答: 所谓公民宪章,就是用宪章的形式把公共部门服务的内容、标准、责任等公之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实现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目的。 1、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哪些类型? 答:( 1)从公众形象的性质来看,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形象 可分为自我期待形象和社会实际形象两种。所谓自我期待形象,指的是公共管理机构期望在社会
29、公众心目中具有的对自身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标准。所谓社会实际形象,指的是社会公众及社会舆论对公共管理机构的真实看法和评价。它是通过公共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达到的实际效果,是一种形象现实。( 2)从不同的评价主体来看,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形象可分为:总体形象、主观形象、有效形象和特殊形象等。所谓总体形象,指的是所有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的全部看法、评价和态度的总体趋势,即舆论主流,所以又称为综合形象。所谓主观形象,指的是公共管理机构所坚信的 社会公众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和态度。所谓有效形象,指的是公共管理机构面临的主要公众对它的真实看法、评价和态度。所谓特殊形象,指的是特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看法和态度。特殊公
30、众一般是指那些同公共管理机构有特殊利益关系,对公共管理机构有特殊要求的公众。 2、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有什么作用? 答: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形象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有着重大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1)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为公共管理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软环境。公共关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地表现为公众的舆论及其变化情况,而舆论中稳定的东西就是公共管理机构的 形象。这就表明良好的形象实际上是公共关系环境状况的指示器和信号灯。( 2)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共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完成公共管理目标。形象好并能给员工创造良好工作条件的组织,人们都会趋之向往,这就为保留相吸引人才创造了有利条
31、件。( 3)良好的公共管理机构形象有利于得到各方面公众对相应的公共管理项目的支持。公共管理涉及的是各种公共事务,它需要有关各方面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才能变成现实。而公众的支持程度同他们对公共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项目和管理目标的评价是密切相关的。支持力的大小反映公众对 公共管理机构的信任程度,而支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 公众对公共管理机构和人员及其行为、政策的评价。 3、政务公开的含义是什么? 答: 政务公开即政府在网上设有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性政府信息的检索可能性。因特网为政府机构扩大自身工作的透明度,提供一个方便、有效、快捷的载体。电子政府的建立正是实现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政府官
32、员的背景资料、政府官员的施政方案、某项重大工程从提议到拍板、某个备受瞩目的大案从立案侦破到判决执行,政府网站都应该并且可能详尽无遗地、直接地披露,公众将随时掌握政府的非机密信息,最大 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运用网络工具,可以十分便捷地掌握政府部门的工作进展状况,加强公众意见的反馈与监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政,形成集中而广泛的舆论,实现与公共管理系统的互动与沟通。政务公开功能使公共管理向管理公开、决策民主跨进了一大步。 4、电子政府有哪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答: 从电子政府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电子政府主要应用于如下领域:( 1)网络信息 , 即政府机构及其工
33、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反馈信息。( 2)政务公开 , 即政府在网上 设有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性政府信息的检索可能性。( 3)政府采购电子化。( 4)电子政务。 7 三、论述题 1、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否意味着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不能收费? 答: 公共事务的非营利性是强调 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盈利。 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时是不需要交费的。 但是,在有些情况下, 为了弥补提供公共事务过程中的经费不足,或者为了平衡在享受公共事务 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方面实际存在的差异,也会采用收费的办法。当
34、然, 这种收费绝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为 什么说公共事务具有阶级性? 答:由于人类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共同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要求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从阶级性的角度,可以把公共事务分成两类,一类反映出长期历 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反映出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而这种区分并非一成不变,它的变动必然 取决于统治阶级对于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和判断。 3、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的 需要在国家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马克思和恩格斯系统地考察了国家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了国家是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社会公共权 力的职能联系在一起的思想。 在漫
35、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由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形成了社会权力中心, 最终社会权力中心集中表现为国家的形式。 在国家取得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地位的同时, 国家 也 不断 趋于完善和成熟 。 4、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 公共管理学不同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主要研究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的管理调度问题,包括行政制度、行政立法、行政体系的模式、行政运行机制、行政人员的激励等,也就是说,行政管理学侧重于讨论行政系统本身的有效控制和有序运行。公共管理学主要是研究有序化后的社会公共组织 如何通过开展有效活动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并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功能,而有关社会公共组织自身的
36、行政制度和组织协调并不作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重点。 5、为什么说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 答: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它涉及多种门类的学科和知识,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政策分析等学科。 从公共管理发展的 过程来看,其涉及的 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复杂, 依靠 单一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既 难以做出充分的理论 解释,又无法 实施 有效 的 管理 措施 , 必须综合运用 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才能对公共管 理的 问题做出准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 处理公共事务 的能力 ,把握公共管理发展的方向, 体现公共管理整体的效应。因此, 公共管理学 必然表现
37、出边缘交叉性学科的特征,同时,其 主导的研究途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 。 6、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 加强公共管 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进程;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协调进步与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7、 20世纪 80 年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因 是 : 第一,西方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1) 经济滞胀。上世纪 70 年代后长达十年, 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难以
38、奏效。( 2) 严重的福利病。战后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 的实施,损害了社会效率,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3) 政府失灵。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能力 有一定限度,起不到决定一切的作用,政府的作用的效率往往不高。第二,科层制陷入严重困境。( 1) 科层制对法律 制度的过度推崇已难以应付政治、经济和社会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2)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 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衰退。( 3) 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8、我国公共管理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公共管理发展有三个深层因素,其中根本的动因来自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 20 多 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许多根本性的转折和变
39、化,表现为:第一, 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源泉8 多元化、利益单元个 体化、逐利行为公开化、利益关系矛盾化)第二,经济生活市场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 标,非公经济发展迅速,价格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关系契约化)第三, 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民主化和法制化 ) 9、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学的概念、方法来研究政府运作和政府管理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与经济市场相类似,政治市场也是由供求双方组成的。需求者是选民和纳税人,供给者是政治家和政府官员。政治家和政府官员负责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选民和纳税人获得公共物
40、品并支付一定的税收款项,至于具体的公共物品种类、数量、税收额等内容的确定,则是通过选举过程“讨价还价”完成的。每一个政治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选民还是政治家,在进行选择时,都如同“经济人”一样,先要对个人的成 本与收益进行计算,如果一项集体决策给他带来的收益大于他投赞成票时所承担的实际成本,那么,他就会支持这项决策,否则,就不会支持甚至反对。 10、政府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政府失效论认为,政府失效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从需求方面来看,对政府提供服务的需求存在被夸大的状况。( 1)对市场缺陷的强化增加了公共意识。( 2)政治组织与公民 参政权力的变化。实际的市场缺陷以及公
41、众对这些缺陷意识的增加, 反映在许多集团和利益组织的政治参与当中,并且受到其影响。这些集团一直迫切要求政府运用立法、规制及其他手 段来修补市场的缺陷,以产生他们所期望的结果。( 3)政治报酬的结构。在政治过程中,立法者和政府官员的报酬经常增长。他们把问题说得头头是道,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法令,却不考虑执行这些法令所负的责任。( 4)政治角色的高时间贴现率。由于这种报酬结构和选举官员的短期任职,可能使得政治角色的时间贴现率要高于社会的时间贴现率。其结果通常是政治角色的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产生明显的脱节。( 5)负担与义务的分离。从政府项目获利的一方与支付政府项目一方之间的分离,在收益与支付分别由不
42、同集团承担的情况下,政治组织和未来受益者进行游说 的动机将会导致政治上有效而经济上低效这样一种需求。从供给方面来看 :( 1)确定和度量产出的困难。很难按社会共同 认可的原则去规定政府的产出,而且很难进行定量的度量和定性的评价 。( 2)单一的生产来源。政府中某个单一机构的产出在特定的领域中处于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通过立法和行政的方式被固定下来。由于缺少持续竞争,无法对政府产出的质量予以评估。( 3)生 产技术的不确定性。政府产出所需的技术对社会公众来说经常是未知的 。( 4)缺乏“基准线”和终止机制。 政府产出总的来说没有一个评价成绩的基准,当政府活动不成功时,缺乏一种可 靠的终止这种活动
43、的机制。 上述需求和供给的状况造成了政府失效,并且 政治过程中所具有的一些特征,进一步加剧和延长了政府失效的程度和影响。 11、在现代政府活动中为什么会存在寻租现象? 答: 在现代社会中,通常的寻租活动是利用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想方设法争取政府的干预,通过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来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的经济利益进行再分配,使寻租者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由于政府掌握着行政权力,如果政府权力运用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制约力,寻租者就可能从政府那里获得特许,从面对某项社会经济资源具 有垄断权,保证寻租者的更高的经济利益。如果说, 一开始政府在寻租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44、但 在长期寻租活动的影响下,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正由被动走向主动。政府通过“政治创租”和“抽租”的方式来获得自身的利益。 12、为什么说以人为本原则是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原则? 答:公共管理的人本性原则,就是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确立,并运用于管理实践的一切从人出发,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要求。 首先, 公共管理过程的起点必须是人。公共管理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才 能的充分发 挥。因此,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公共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其次, 人是公共管理的首要课题。公共管理中包含着措施、手段、设施等要素,但是,这些要素首先是作用于被管理的人,再通 过
45、被管理的人所发挥的能动作用,使这些要素产生协调和综合的结果。再次, 公共管理主体的人格化。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机构,其实际的运行和效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具体的人来完成,表现出人格化的特征。 最后, 公共管理中人的群体性。公共管理人9 本性中的人,不单指现实生活中具有自己意志、利益和行为的个人,而且指具有共同目的和协作关系的个人所结成的群体或组织,有着群 体的需求和愿望。 因此,以人为本原则是公共管理最主要的原则 。 13、公共管理主体应该如何体现服务性原则? 答: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务。服务是公共管理的内核和基础,公共管理的目的不是向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
46、价值,而是为他们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要大力增强公共管理机 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发展和完善有关的公共设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 需要。 14、为什么说公共管理目标必须是预期结果与管理手段的统一? 答:公共管理目标具有两重内容: 人们进行管理活动所达到的 预期结果;达到 这一预期结果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这两个内容必须是统一的, 即预期结果与管理措施必须相匹配。如果只有预期结果而没有相应的管理 措施, 那么 预期 的 结果 将无法实现 ;相反,如果只有 管理 措施而没有预期结果 或目标,那么管理 措施的 实施将失去方向。 1、政府职能的转换是否意味着削弱政府的作用? 答:政府职能的
47、转换并不意味着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是意味着政府职能的重心和管理方式的变化。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政府职能由以政治统治职能为主转向以公共管理职能为主,政府管理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为主。政府职能的这种转换有利于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2、为什么政府在公共管理中要更多地发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作用? 答: 法律手段的特点在于,它的制定和修改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具有最大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它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强制力。更多地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符合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要求。经济手段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用物质利益去
48、影响人们行为的管理方法。经济手段的运用需借助于具体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杠杆,这些指标和杠杆涉及到社会公众各自的利益必然引起即时的、充分的反映,而且对物质利 益的反应更有真实性。 3、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我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第一,传统的国有企业既缺乏内在的动力,又缺乏外在的压力,必然表现出效率低下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因此,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紧迫性。第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和市场化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模式。第四,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应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公共管理决策只能遵循
49、满意标准? 答: 公共管理决策的满意标准是指决策者在收集信息、拟定 方案、选择方案和实施决策阶段都只能也只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意,去寻求绝对的最优不仅 是徒劳的,也是不可能的。公共管理决策之所以只能是满意标准:首先 人们的认识规律具有渐进牲,需要通过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完整准确的认识。其次,在实践中不可能列出全部方案,也无法证明在列出的备选方案中最后选出的方案是最优的。再次,在决策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价值判断,特别是公共管理决策中,由于受利益关系的影响,价值判断的作用更加突出。 5、为什么公共管理方案实施后的修正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答 : 公共管理运作方案修正之所以是不可缺少的, 是因为:( 1)任何方案的制定都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方案的制定者必须全面把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产生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