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3KB ,
资源ID:298428      下载积分:12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2984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关于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doc)为本站会员(文初)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关于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doc

1、 本科毕业论文 ( 20 届) 关于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行政管理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1 前 言 . 2 一、村级民主选举的现状分析 . 2 (一)村级民主选举的引入 . 2 (二)村级民主选举的立法 . 2 (三)村级民主选举的变化 . 3 二、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困境分析 . 3 (一)选举目的私利化 . 3 (二)拉票方式粗俗化 . 4 (三)选举程序随意 化 . 4 (四)“宗族票”普遍化 . 4 (五)妇女参政边缘化 . 5 (六)信息传播碎片化 . 5 三、村级民主选举困境

2、的原因分析 . 5 (一)政府管理:选举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管理松懈 . 6 (二)执法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纠正不力 . 6 (三)选民教育:选民具有劣根性,文化不高、意识不强 . 6 (四)媒介运行: 传播不活跃,信息反馈机制缺失 . 7 (五)精英引导:舆论领袖的流失或同化,引导缺位 . 7 (六)妇女参政:支持力不够,妇女本身介入意识不强 . 7 四、村级民主选举改进的路径分析 . 8 (一)政府管理:完善选举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和政策引导 . 8 (二)立法监督: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机制建构 . 8 (三)选民教育:提高村民的政治文化素养,组织村民进行政策教育 . 9 (四)信息

3、沟通:构建“政府媒介大众”之间和谐的信 息传播体系 . 9 (五)精英引导:重视舆论领袖的人际传播效应 . 9 (六)妇女参政:提高妇女教育水平和政策支持,提高参政意识 . 10 五、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1 1 摘 要 村民委员会选举无疑是当前发生在中国农村最为抢眼的一道风景线。村级选举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基础,村级民主选举的实践不仅对农村基层政治民主化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对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健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村级选举普遍出现畸形选举现象,选举目的私利化、拉票方式粗 俗化、选举程序随意化、妇女参政边缘化等问题层出不穷。针对村级选举中的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政

4、府管理;加强立法监督;加强选民教育;加强信息沟通;加强精英引导;加强妇女参政支持等。 关键词 村级直选 基层民主 村民自治 Abstract : No doubt, that the village committee elections in rural is currently the most eye-catching landscape in China. Village-level ele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ssroots democratic self-government is on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

5、n rural areas and rur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vital role. However, the current village elections in general elections deformity phenomenon, the purpose of self-interest of the election, canvassing vulgar way, the election process is not streamlined and so on. Village-level elections for

6、these problem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government management; strengthen legislative oversight;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elite organizations; strengthen support 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Village elections; Grassroots

7、 democracy; Villagers 2 前 言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方 面,其中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源头”。农村基层选举制度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和民主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的是直接选举,选举前不指定候选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行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民主选举;在此基础上,每个候选人公布其治村方案,发表竞选言说,村民最终以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村委会组织人员,实现了民主选举,为村民自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实践,启发了广大农民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但

8、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贿选、违法乱纪 、黑恶势力干扰选举等。由于农村特定的环境和条件,这种草根民主难掩其与生俱来的自治上的不足。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探究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措施,才能从制度上、实践上长远规划,逐步完善以保证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一、村级民主选举的现状分析 我国村民自治与村级民主选举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随着人民公社的衰落、解体产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活动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村民自治和村级民主选举的推进和完善。 (一)村级民主选举的引入 村级民主选举,就是农村选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

9、自己信任的,可以代表自己利益的人进入村民委员会;同时,农村选民参与选举的过程,也是行使自己权利的过程,这种权利是天然的,并且被法律确认的 4。 我国村民委员会是随着人民公社的衰落、解体产生的,随着文革的结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人民公社组织及管理方式丧失效能。直至 1985 年,我国人民公社在实际中基本上完全解体、消亡,我国农村社会出现权力真空,因此亟待建立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政治体制。 1980 年底广西河池地区的宜山、罗城两县的农民自发地组建了一种全新的基础性权力共同体 村民委员会。这是我国的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是第一次实行农村民主选举的结果 1。作为村民自治的组织载体,村民委员会采取村

10、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决定。村级领导人的地位由村民的选票确定,而不是由村党组织或乡镇党委政府决定;村委会成员的去留也完全由村民选票决定。村委会选举是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二)村级民主选举的立法 1987 年 11 月的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该法使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新型的群众自治制度和直接民主制度在法律上正式确立,更为重要的是该法确定了村委会干 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该法关于“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原则指导下,我国农村自治逐渐走上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3 1998 年 11 月 4 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通过并公布

11、实施,标志着我国正式完成村民自治在法律上和政治上的制度安排。 1998 年是个标志, 1998 年以后的村委会选举全部实行的村民直接提名、直接选举,完全放手发动人民群众。这种直推直选的选举方式废止了过去的组织提名的格局。正是由于选举立法工作的保障,村委会选举工作更大体现了民意,多元利益主体在选举中有了更多的利益 表达渠道。 (三)村级民主选举的变化 为了适应农村发展和农村选举实际的需要,近年来村委会选举在选举制度与选举方式等问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有些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适合在全国各地推广;有些则具有普适性。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取消选举大会,不设立选举中心会场,而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12、设立投票站。由于当前农户分散,集中选举成本较高,为方便选民,很多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定选区,一个选区设立一个投票站,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 2、选举不设候选人,由过去的“海选候选人”发展到现在的“海选村委会成员”。即将提名候选 人和正式选举投票合二为一,当某一候选人依法获得某一职务提名票过半者即为当选;没有获得法定票数的,按票数多少进行再次选举。 3、取消委托投票,严格限制流动票箱。通过设置投票站和委托票来确保年老病残的选民参加选举,另外规定委托票必须由至亲来投,这有效地防止了工作人员的舞弊。 4、选举方式和投票方式多样化。如以 2000 年为开端,福建部分农村村民运用电视竞选。为了提高外出选

13、民的投票积极性,扩大政治参与,越来越多的农村实行信件函投,甚至少数地区还出现电话投票。 5、部分农村出现了以“村民会议召集人”身份进行罢免村委会 成员的事件。据报道,2000 年 6 月浙江温州鹿城区水心村村民董志平等 18 人向上级举报该村书记与主任等人的严重经济问题,要求罢免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计和企管委员 10。 二、村级民主选举存在的困境分析 虽然我国的村级选举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我国社会存在地区差异,经济和政治上的地域性往往会导致我国村级民主选举的实行情况各地不一致。我国村民自治的实际运作与理想状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走过场、不规范选举、黑箱操作等问题层出不穷。

14、这种极不平衡的态势,既反映出各级政府官员尤其是乡镇领导依法选举的自觉程 度,又可以反映出村民要求依法选举自己当家人意愿的强弱程度。 2008 年 5 月,浙江省衢州市廿里镇某村进行村委会选举,被列为村主任候选人的两个人因拉票拉召集一帮闲散人员炫耀实力,甚至引发械斗,致多人受伤,结果进了牢笼,被判入狱服刑,选举越来越成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只是一个例子。总而言之,目前基层民主选举存在以下问题: (一)选举目的私利化 1、村委会为谋私利,鼓动村民推选富人为村官: 村民也普遍认为选富人为村民委员,有利于村民自身的发展,以投票来换取一点小恩4 小惠。但是,富人的金钱观和利益观根深蒂固,他们当选率高 形成

15、了一种“有钱就能当官、当官必须有钱”的庸俗氛围;富人参选时往往把一些经济利益带进政治选举中,给出金钱承诺;富人当选后忙于自己的生意,无心打理村中的大小事务,并且他们有的组织能力差,独断专行,不善于做群众工作 8。 2、候选人自身参选目的的私利化: 许多人竞选村干部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他们抱着“当官就能赚钱”、“当官就好办事”、“当官就可以大捞一把”等思想参选。村干部是一个官,有的认为能光宗耀祖,至少在村里面能呼风唤雨,风光无限;有的认为,到上级部门好办事,所在地工程易承包,集体资产能动用;有的也 只是为了争口气。这些人当上村干部后,往往是只会往自己袋里塞好处,很少会为民请命、为民服务。他

16、们的房子拔地而起,而村民家境一如从前。 (二)拉票方式粗俗化 1、贿选: 条文释义解释贿选为“用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收买选民、候选人、选举工作人员,使之违反自己的意愿参加选举或者在选举工作中进行舞弊活动”。贿选作为民主选举的副产品也相伴而生,并且愈演愈烈。小则送烟发油,大则摆酒席送现金。 2、暴力威胁:暴力是指对选民、候选人、选举工作人员等进行殴打、捆绑等人身打击或强制;威胁是指以杀 害、伤害、破坏名誉等手段进行要挟,迫使被要挟人不能正常履行组织管理职责或者放弃权利、机会等 6。村选成了一场刀光剑影的战争,文则运用宗族势力,武则雇佣黑手恐吓对手。 贿选和暴力威胁都是粗俗的拉票方式,具有很大的危害

17、性,破坏了民主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对于选民来说,不正当的拉票方式妨碍了他们行使自由表达意愿的权利,使选民基于诱惑或者威胁而干扰了他们的投票行为;对于候选人来说,真正具有能力、良好表现、个人素质的竞选者不能公平地获得被选举权,金钱和暴力成了当选的筹码,有的人为了当选不惜倾其所有,有的人为了当选 不惜锒铛入狱。 (三)选举程序随意化 选举程序对于权利保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法律权利的实现,都必须要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无论是村民,还是党政机关的干部,往往会忽视选举的步骤。选举程序不规范,选举环节不公开,没有一个公正、良好的程序规则,很难实现公正、良好的实体后果。在具

18、体实践中,选举程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比如,对外出打工村民选举权的行使和保障不管不顾,他们的选票通常都是由其家属或朋友代填,这样选票实际上代表的并不是选民自己的利益,缺乏了真实性;对候选人的产生,投票、监票、唱 票不依照法定要求来进行;对选民数、投票数以及当选票数也要“做手脚” 14。整个选举过程就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没有精简化、严格化的选举程序,致使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热情不高。他们对候选人的情况了解不细致,只享受一下当主人的短暂过程,随意投票。 (四)“宗族票”普遍化 5 由家族中的权威人士出面推出本家族的候选人,通过串联、游说和操纵,利用族大票多的优势取得选举的胜利,这是在农村比较常

19、见且难以纠正的现象 1。宗族势力是一只无形的手,宗族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宗族在当地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在村庄行政权力分配中的作用。趋利避害、规避风险的行为机制促使宗族产生参与村级选举的内在冲动,并且宗族组织认为它的成员能够也有必要参与选举。 村民们普遍认为“自家人”当选总比“外姓人”好,既能提高家族的声望,而且日后办事较为方便,使公正、廉洁并且有能力但家族势力小或无宗族背景的候选人难以当选。一句话,选人选亲不选贤。这样,不仅破坏了选举过程的公正性,而且为选举后的村务管理和农村的安定稳定埋下极大的隐患。 (五)妇女参政边缘化 妇女参政主要包含两方面:民主参与和权力参与。民主参与即妇女作为社会主

20、体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权力参 与指妇女直接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进行决策和公共管理 5。农村妇女的权力参与直接表现为在村两委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和女性“主官”所占的比例。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九条中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妇女应有适当的名额”。虽然法律对妇女的权益作了保障,但是,法律、法规的条文并未改变妇女在村委会中的弱势地位。据有关资料显示:到 2000 年底,全国设立村委会 731659 个,村委会委员 3150432个,其中女性 493438 个,比例为 15.9,平均每个村委会仅有 0.67 个妇女委 5。在鱼头塘村,一位姓郭的女性连续 在 2005 年和 2008 年两届中

21、参加村主任选举而未当选,当地村民普遍认为女性当不了家。这说明,虽然实行村委会选举为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她们政治参与行为被动,政治地位被边缘化。 (六)信息传播碎片化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家哈罗德 拉斯韦尔说过,“在民主社会中,合理的选择取决于教养,而教养又取决于传播”,“在人类社会,有效的传播应有助于合理判断,合理的判断又有助于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因而,农村信息传播机制的有效构建对农村基层民主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但是,目前村民选举中的信息传播存在很多困境, 主要表现在:单向传播为主,缺乏反馈,大多数信息都是从村干部或发票员向村民的单向传播,村民对于选举本身的意见很少;传播手

22、段单一,效果不佳,除了会议之外,传播手段主要有张贴通告、标语、口号以及村民间的口耳相传,传播效果差,信息往往容易失真;大众传媒缺位,难觅踪影,大众传播媒介在村民直选中的缺位是导致村民对选举信息漠视的外部原因。由此可见,农村选举信息传播出现了空洞化、荒漠化、碎片化的倾向 13。 三、村级民主选举困境的原因分析 选举是民主的原动力,在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使村民无法充分了解村庄的政治格局,理解自己的 利益与谁当选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从而无法使村民真正感受到自己参加选举的意义和责任,增强村民的选举积极性,并在深度的选举参与中逐步掌握民主的技能,形成民主6 的精神。选举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村民有效自治 ,造成选

23、举困境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政府管理:选举制度难以贯彻落实,管理松懈 选举制度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选举过程的公开性不够,存在一定程度的暗箱操作,导致选举结果的失真;第二,乡镇对选举过程指导不利,有些乡镇干部的民主政治意识薄弱,更有甚者,上级领导已划定了村委会委员的人选,这就使选举成为一场形式 化的表演。 管理上,领导干部在确定选民资格、选举方式和选举时间上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对工作部署不周密,不主动指导选举工作,不主动了解选举进程。在选举出现问题时,也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只是消极地大而化小、小而化了,治标不治本。另外,对村民群众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干扰、破坏选举的行为的处罚

24、,缺乏相关制度规定;有些地方新闻媒体披露了辖区内村委会选举中的问题,缺乏上级领导的重视;有的领导甚至以个人利益背后参与村里派系竞争,不是帮助化解纠纷,而是激化矛盾。 (二)执法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纠正不力 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虽作过多次的修正并逐步完善,但仍存在一些“漏洞”,集中体现在三方面: 1、在选民资格的确定上,随着土地征用、学生入学、农转非、迁居落户等引起的户籍因素的变化,造成一些选民资格认定比较困难; 2、在竞选人条件的把关上,对于村委会成员的素质条件,法律法规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所以候选人素质参差不齐; 3、在对贿选界定上,缺乏具体明确的界定标准,换届选举中送钱送物现象很普遍,

25、但真正追查处置很少,从而纵容了拉票行为,破坏了选举公正性,法律责任追究难。贿选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没有明确规定调查的主管部门及程序,贿选遭遇了 法律空白。 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选举平稳顺利进行,难免使民主背离原来初衷,使选举制度失去应有的严肃性,监督机制失去法律依据: 1、村民没有权利有效地控制村里的公共资源,不具备监督村委会的物质基础和法律保障; 2、法制运行缺乏细化的具体规定,尽管法律、法规、规章等对于农村基层选举的违法行为给予了界定和制裁措施,但在实践中,不少违法行为轻易钻法律的空子或者处理轻微; 3、村民小农意识浓厚,不会积极地使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缺乏沟通

26、与监督的意识 3。 (三)选民教育:选民具有劣根性,文化不高 、意识不强 虽然越来越多的选民能积极参与选举,并敢于在选举中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一部分选民被几句花言巧语蒙骗、被眼前小利益所诱惑、或者顾及宗族利益等等,改变正确决定而丧失原则。选民们也是由于素质不高,而经常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这样就使别有用心的候选人钻了空子。同时,选民对选举过程中出现违法乱纪问题,因种种原因不愿或不敢向有关部门投诉、揭露,甚至当有关部门来查处时也不愿提供证据或线索,使不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目前,农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有一些倾向不利于民主选举的健康发展:自私狭隘、政治冷漠、缺少 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的关注

27、热情,因此他们主张利己主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另外,农村封建性根深蒂固,宗族势力干扰选举。宗族自身具有封闭性、狭隘性等特7 征,不利于农村政治建设走向民主化和现代化。尽管与过去相比,现在农村中的宗族因素对村民的影响逐渐在减弱,但这种影响并未消失,仍然影响着村民的行为。由于几千年宗法观念和特权思想的影响,村民往往希望选举自家人当“村官”在掌权后能给自己特殊照顾,竞选者也往往利用这一心态大拉亲情以争取选票。宗族势力干扰会对农村基层选举产生消极后果,如选举质量不高、选举结果代表性不高,进而 使基层政权公信力和权威性风雨飘摇。 (四)媒介运行: 传播不活跃,信息反馈机制缺失 媒体功能的“缺席”是导

28、致选举政策和信息失衡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农民是信息接受的弱势群体。大众传媒不仅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信息资源极为有限,而且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地带,使他们成为媒体的“缺席者”和“失语者”。显然,媒体的“缺席”使得政策信息到达传播过程中端后的信息缺失埋下了隐患。另外,媒体在对农传播时缺乏一套针对农民受众的解释性言语。这使得选举政策和信息传达到农民受众之后,导致了信息的“消化不良” 。这都造成选民对选举的漠然,越漠然越不关注,信息越失衡,恶性循环不断升级。 另外,在选举过程中,及时有媒介的信息传播,但是信息反馈机制缺失,尤其是忽视了负反馈信息的作用,从而使负面信息经常不

29、为人知,或知道了也被认为堵塞。整个选举过程中,政府的信息发布和反馈都是明显地按照当权者或利益集团的标准进行加工。 (五)精英引导:舆论领袖的流失或同化,引导缺位 “舆论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研究美国总统选举传播时提出来的,他认为舆论领袖在总统选举期间接触媒介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一般人,然后他们再通过二级传播对大众进行 说服 12。媒体对大众的说服能力是间接的、有限的,而舆论领袖的人际传播则是有针对性的、互动的。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舆论领袖是指关心公共事务,拥有一定的信息来源渠道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威和人格魅力,能够经常给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人。 村庄精英

30、往往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见识,然而他们往往不局限于村庄发展,因而经常在外工作,对村庄的事情全然不知也漠不关心。村庄精英的向外流失导致了在村民直选中没有正向的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致使正确的信息没有有效的传播途径。另外一方面,有些基 层政府,为了安抚精英,会尽可能地吸纳他们到村庄管理体系中来,使他们成为政府的“同路人”。村庄精英频繁地与乡镇干部接触,实际上成了基层信息的垄断者,会使其他村民产生强烈的信息依附感与剥夺感。 (六)妇女参政:支持力不够,妇女本身介入意识不强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男耕女织”和“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根深蒂固,这样的性别模式压抑了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潜力,因此,传统的性

31、别文化是羁绊农村妇女参与行为的桎梏所在。也正是由于“女人从政必乱、必败”的传统观念导致农村妇女们害怕参政,怀疑和低估自己的参政能力。 这样恶性循环 ,妇联工作机制弱化,在农村选举中妇女自然成为了弱势群体。妇联作为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非政府组织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社会性,那么它理应在政治8 参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激发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自主性成长的动力。但是由于妇联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禁锢和组织支持力不够,导致妇联凝聚力不强,农村妇女们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所以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很难取得明显的绩效 5。这自然就会导致农村妇女最自身的政治能力评价偏低甚至产生政治无力感。 四、村级民主选举改进的路径分析

32、搞好村级民主选举工作,选好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直接关系到农村今后 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不切实采取措施,及时解决村级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任上述在选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存在甚至愈演愈烈,那么村委会选举就会流于形式或走形变样。如此一来,基层民主选举遭到破坏,就更不必谈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了。因此,针对上述的在村委会选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如下: (一)政府管理:完善选举制度,加强组织建设和政策引导 要使农民的民主权力得到切实的保障,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根据中国中产当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规定,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

33、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这就表明,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政策引导是应对农村基层选举中存在问题的根本所在。 1、在制度完善上:党组织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下各级组织部门牵头,民政部门指导,其他部门配合的组织领导体制;依照选举法规定严格选举程序,切实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当前农村的头等大事来抓,确保村民的利益;脚踏实地地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制定、完善治理贿选等问题的政策措施。 2、在管理引导上:村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导核心 作用,村党支部要坚持公开公正原则,指导村委会选举;在选人用人上要严格组织原则,引导群众把真正德才兼备、素质高、能

34、力强、有群众威信的村民选进村级组织中;要建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责任追究制,对思想不重视、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二)立法监督: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督机制建构 村委会选举法规是规范指导选举的法律依据,是实行民主选举的可靠保证,实行民主选举,立法是根本。立法要注重三方面的问题: 1、首先,要有更为细化的选民资格界定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村民或选民作出统一界定,以维护国家 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2、其次,要有对村民选举委员会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能高效地对选举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选举顺利进行,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村民监督,要充分调动选民积极参与到选举监督中来,对村委会选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发现选举过程若有不良现象或违法现象要及时上报,以促进村委会选举的合法化,规范化;其次,上级机关监督,要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对于村民投诉选举中存在的任何问题,要及时调查取证,做到有投诉必调查,使选举过程及选举结果的监督机制常态化、制度化;第三,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对选举的全过程要如实报道,此外,要建立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做到政务公开化,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