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踪先贤步武 探求伟业渊源80 年来研究张謇盐业改革、盐地垦殖学术成果总述张荣生(南通市盐务管理局)一、张謇盐业改良、盐政改革、淮南盐垦事业概述改良淮南盐业,改革中国盐政,在昔日淮南盐场区域废盐改垦、兴农植棉,是张謇一生救国图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巨大、影响之深远,至少不亚于其兴建工厂、兴办学校等实业、教育事业。盐业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其份额仅次于田赋。两淮盐区,尤其是其中的淮南盐区,由唐至清,在全国盐区布局和盐政格局中处于首屈一指地位。但到晚清嘉庆、道光以降,以专商引岸制度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盐政制度已经腐败至极。因时制宜、改弦更张,成为时代的要求。张謇自幼年起,在研
2、习举子业的过程中,对古代典籍所载中国历代盐政制度的沿革兴替素习有得,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关于盐业经营与盐政管理的理念。他特别赞赏唐代著名理财家刘晏创行的“就场征税,任其所之”政策,这成了他贯彻一生的盐政理想。1903 年,张謇与同人集资价买淮南吕四场疲乏垣商李通源(租商旺长发)的垣产,创建同仁泰盐业公司,开近代中国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盐业之先河。他用心学习和引进同年东游日本时所见所访的先进制盐方法,又将自己在研习古代史著过程中形成的盐业管理理念付诸实践,力求为日趋衰颓的淮南盐业闯出一条新路,进而推广到全国,以抵制洋盐的侵入,保护中国民族盐业的利权。他先后进行了就旧法盐整顿、仿新法盐改良等革新创
3、造性工作,但收效并不理想。主要是旧盐商、旧盐官刻意阻挠,旧式盐民不予配合,官定出场盐价远远低于成本,使他的盐业实践面临全盘失败危险。不得已,通过高层诉讼,并获友人从中协助,得允新开通、如、海销盐食岸,以适宜价格疏销吕四改良盐,才得死里逃生。他由此更加坚定了旧的盐政制度必须改革,旧的盐政黑幕必须冲破的决心。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 年张謇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兼两淮盐政总理。他便将他的盐政理想付诸实践。他发表了著名的改革全国盐法意见书 。这份改革宣言书贯彻了“自由贸易”的盐政理想,宣示了他对于改革全国盐法制度的通盘构思。在两淮盐政任上,他首先从两淮做起,归并旧有盐场,裁汰冗杂盐员,废
4、除专商引岸,上收盐税利权。但他的改革遭到既得利益集团旧式盐商、尤其是湘鄂西皖全体运商的坚决反抗,加之四岸当政者不予支持,致使他的改革只好半途而废。同年下半年,他应北洋政府新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邀请,携带与浙江省盐务改革活动家景本白共同商讨研定的改革全国盐政计划书北上赴职。他在这份关于改革中国盐政的纲领性文件中,转变了他一向的盐政理念,改持“就场官专卖”政策。这个政策比较“自由贸易”政策是一个退步,但却更切合于当时中国的实际。他把这看成是实现盐业“自由贸易”理想的一个过渡阶梯,根本宗旨还是以“自由贸易”为依归。由于守旧势力蓄意阻挠,他的这份新的改革意见直到他逝世,并未能够付诸施行。张謇的盐政改革主张
5、在当时即已产生巨大影响,被海内外公认为中国盐政改革的旗帜。1931 年新盐法公布,他的改革主张在这份法律文件中得到圆满灌注。当然,这件法律没有实际施行,而且在旧中国政治腐败那样的环境下也不可能施行。张謇对淮南盐地进行废灶兴垦,因缘于 1895 年他受命筹办通海团练、规划沿海防务时,发现通海地区海滨有大片弃置无用的荒滩,触发开垦生利念想。此前很久,因海势东迁,淮南各盐场卤气渐淡,煎盐生产萎缩,但囿于旧有盐政制度,滩涂只许蓄草供煎。其时大生纱厂办有成效,扩充棉源提上议事日程。1900 年张謇与同仁集资在吕四场南部创办2通海垦牧公司,拉开废灶兴垦大幕。历经十年艰苦创业,成效大著。榜样的力量,法制的鼓
6、励,加之张謇极力倡导,遂于民国初年,在整个淮南盐区 20 所盐场数以千万亩计的宏阔区域里,掀起废灶兴垦大潮。先进的集股经营方法,先进的水利工程规划,先进的改良土壤技术,先进的业佃双利制度,先进的垦区管理模式,使淮南盐垦区域成为当时最具生气的农业区域。虽然几十家盐垦公司中只有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有利润,但是将上千万亩昔日荒无生气的盐区卤壤改变成为欣欣向荣的新式农区沃土,并且在建国后接续发展成为全国重点产棉基地,确实是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在推进中国农业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时人将张謇此举比拟于宋代倡修淮南捍海堰的范仲淹,故有“范公筑堤,张公兴垦”之美誉。他为此获得了 19
7、15 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在旧金山举办的世界博览会的大奖状。二、对张謇盐业改良、盐政改革、淮南盐垦事业的早期研究对张謇盐垦事业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20 年代日本人驹井德三所撰中国江苏省南通州张謇关系事业调查报告书 。该调查报告是为日本财团决策是否给予张謇贷款以挽救其盐垦各公司经营危机而作,故在全面介绍张謇各项事业之中,重点介绍了其盐垦事业的概况与成就。对张謇改革盐政活动进行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 30 年代浙江省盐政改革活动家景本白编著的盐迷专刊 。所刊四十年来盐务革命之总检讨一文,对中国盐政改革的艰辛历程进行全面回顾,而重点介绍了张謇从事的盐政改革活动。既概要地
8、介绍淮南盐区的盐业经营状况,又系统地介绍淮南盐区新兴的垦植事业,而以后者为主体的著作,有 1931 年农学家李积新编著的江苏盐垦和 1934 年胡焕庸编著的两淮水利盐垦实录二书。李书分为 5 章。第一章总论,分节介绍江苏盐垦区域的位置、土壤、气候与交通;第二章盐业,分节介绍两淮盐业沿革、盐务制度、业盐情形、盐民情形、制盐法、历年盐产、销岸销额、盐税及盐之用途;第三章垦业,分节介绍垦务缘起、由盐改垦经过、垦务制度、工程、垦户情形、历年垦务收入、因垦而兴之事业、垦务应兴未兴事业、各公司议花租法;第三章各公司概况,分节介绍 19 家主要公司及其他各公司,并缀以结论;第四章整理江苏海滨垦殖意见,分 1
9、1 节介绍本书编者意见;第五章抗盐植物,属附带涉及。胡书体例为调研报告,内容较李书更为详实周到。其第四篇为盐务,内容为:一引言,二沿革,三场产,四运销,五盐政与盐民;其第五篇为垦务,一引言,二各公司概况(分目介绍 23 家盐垦公司) ,三垦区综述(分目介绍垦务缘起、垦区面积、土壤、气候、水利等) 。二书均对盐垦事业给予高度评价,李书称其为“最近二十年来农业界之盛举” ,胡书称其为“吾国挽近二十年来农界之曙光,足以大书特书” 。该二书是研究淮南盐垦的奠基之作,但对张謇个人的活动及其贡献未多涉及。三、改革开放以前对张謇盐业改良、盐政改革、淮南盐垦事业的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 1956 年中共
10、中央提出“双百方针”后,国内学术研究气氛趋浓。作为张謇研究的一部分,对其从事的盐业改良和淮南盐垦,亦有研究者涉及,虽然作品不是很多。这些为数较少的作品,当时多以钢板铁笔刻写,油印存档。有的当时并未定稿,只将誊清稿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因“文革”而搁置,又因“文革”结束而重新面世。包含张謇盐业实践和盐垦事业等内容在内的大生系统企业史可作为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该书初、二、三稿分别完成于 1961 年、1963 年、1986 年。该书第二章第二节以大生纱厂的原棉生产基地为题,对通海垦牧公司的资本来源、围垦经过及其布局、经营方式与土地关系、对垦区人民的剥削压迫、公司性质及其历史作用等,作了全面介绍和分析
11、。该书第三章在第一节以试图改良盐业生产的同仁泰盐业公司为题,分创办动机、创办经过及其生产设备管理机构、生产经营情况、大咸盐栈、对盐民的剥削等目,对张謇的盐业实践做了全面介绍。该书第五章以盐垦及其他企事业的发展为题,在第一节分3盐垦各公司概况、经营管理和生产水平、盐垦五公司债务及银团经管情况、盐垦各公司与大生纱厂的经济关系、淮南垦植事业的成就及其失败原因为目,全面介绍盐垦企事业的扩展及其终结。该书因严格依据大量原始档案所写,创作态度严肃谨慎,三易其稿成书,至今仍被视为研究张謇及其经济事业的权威性著作。该书第一次以权威方式把张謇同他所创办的事业结合起来叙述,并且第一次全面介绍他的盐业经营实践,这是
12、本书区别于李积新、胡焕庸二人著作的地方。本书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张謇兴办的垦殖事业给予有分析的扬弃,既与前人论述的简单否定划清界限,又有别于后人论著的全盘肯定,显示了特定时代的显明烙印。四、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张謇盐业改良、盐政改革、淮南盐垦事业的研究成果1978 年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张謇研究热的兴起与持续,对张謇从事盐业改良、盐政改革和淮南垦殖事业的研究,已成为对张謇经济思想和实践研究中的重要板块,论文层出不穷,专著也间有面世。 著作1991 年 10 月,政协南通市文史资料编辑部以南通盐垦始末为题,出版南通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一辑。该辑以 1/3 篇幅登载南通
13、三位耆宿关于盐垦的文章。有费范九的南通盐垦始末 ,叶胥原的行垦十年 ,邱云章口述、姚谦记录整理的通海垦牧四十年 。费文先叙盐业,后叙垦业,在垦业中分叙 16 家盐垦公司。叶文 5000 字,邱文 3.5 万字,均叙当年亲历盐垦经过,具体、逼真、形象、生动,是二文共同特点。2000 年 6 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謇农垦事业调查 ,是编著者姚谦从 1987 年起13 年间调查 281 位当年亲历盐垦事业健在者的访谈笔录。据本书前言 、 后记 ,编著者原为南通某工厂管理人员,业余时间研究乡土历史地理,注重实地调查,先以自费,后亦凭借资助,集中踏访断续先后达 13 次,足迹遍及苏省沿海从南到北主要区
14、域,接受访问者有职员、农民及其他人士,口问耳听手记,积累记录稿达 78 万字。整理入书 42.5 万字,涉及 24 个盐垦公司和垦区建设多个侧面,均为第一手资料,为迄今盐垦专著中分量最重的一部。该书语言朴素、鲜活、形象、生动,众多具体细节为档案文献所不能及,故而弥足珍贵。2003 年 5 月南通张謇研究中心印行顾毓章编著江苏盐垦实况 ,体例颇类李积新、胡焕庸二书。先述两淮盐业,继述沿海荡地面貌,继述 36 家盐垦公司概况,最后以总结垦殖经验为殿。其南通张謇积极兴垦 、 大批农民移垦背景 、 二十世纪大规模北迁等章节,多为编著者亲自调查、总结所得,真切具体,可补前人著述之不足。本书为编者1983
15、 年离休后所著,据称青年时代曾亲历苏鲁沿海调查农垦,至本书印行,高龄已届 92岁。 论文 第一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载入第一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张謇论文集的论文共 59 篇,论述盐业、盐垦的计 9 篇,占比 1/7 强。论盐垦的,首列严学熙 张謇与中国农业近代化论淮南盐垦 。全文 1.5 万字,首述淮南盐垦区缘起,继述垦区形成、宏大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集约化经营、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公司自垦和租地农场主,最后论述垦区社会的近代化。作者引入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分析中国清民之际张謇所倡导的大规模海涂开发事业,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结论,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旁征博引,
16、纵横议论,无论就思维的深度,还是从立论的高度来看,本文都是迄今论述盐垦事业分量最重、最具权威的篇目之一。姚恩荣、邹迎曦试论张謇盐垦公司的资本主义性质 ,全文1.2 万字,以作者所在的大丰县当年所办盐垦公司为主体,从张謇的实业思想与实践、土地商品化的形成与经营、生产关系的变革模式与历史原因、商品性农业的产生与民族工业的4发展 4 个方面,论证盐垦公司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一种由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形态,本质上优越于地主经济。本文在正面论述的同时,反驳了左倾时代关于盐垦公司性质的偏激观点。倪友春张謇盐垦事业述评 ,就张謇兴垦缘起、盐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通海垦牧公司的性质三点,述事论理,反驳左
17、倾时代关于盐垦公司是“若干地主的联合租栈”的偏激观点,论证盐垦公司“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前资本主义色彩” ,其经营方式“至少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经营过渡的性质,从本质上讲,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的观点。曹志君论张謇盐垦思想的动因 ,从盐垦的发轫、营垦与植棉、盐垦的影响,论证中国农业近代化是一条被扭曲了的道路,张謇的盐垦思想也是一个被扭曲了的思想,从政治需要开始,到最后以经济需要结束,张謇试图寻找一条中国化的近代大农业发展道路;垦植事业虽然失败,但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影响发人深思。张士杰论淮南盐垦公司的商品生产 ,以论述盐垦公司的商品棉生产为主线,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其作用、股份
18、公司的经营形式、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初步的集约化经营、雇工经营的出现五方面,引证出结论:“公司的商品生产既不是封建生产关系下的商品生产,又和典型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有着某些区别。它是带有若干封建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低级阶段的商品生产。 ”日本 西泽治彦大丰盐垦公司和海门移民 ,是作者在大丰县大中镇所作的社会调查报告。文章以同德村和张炎一家为典型例子,分述大丰盐垦公司和海门移民概况、移民具体事例与当时情况、同德村移民过程、开垦事业与海门移民,论证海门人具有勇于迁徙、非常团结、重视教育等精神特质,充分肯定他们在兴垦年代里对大丰公司乃至整个苏北垦区做出的卓越贡献。王思飞淮南盐垦与海门移民
19、论略 ,从盐垦公司与海门移民交互利用的角度,论证海门人具有善于流动、异常活跃的特性,盐垦公司的成立为海门移民谋求生活出路提供机会,海门移民以精于植棉、耐得劳苦、习于团结、重视教育,推进了垦区的发展。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海门移民运动意义很深,值得研究;应当肯定张謇的倡导作用,但垦区真正的开拓者是海门移民,应当充分肯定他们对中国农业近代化做出的贡献。论述盐业的论文有两篇。一篇是日本 渡边惇张謇的盐业经营与盐政改革运动 。全文近万言,作者沿着张謇活动的足迹,分清末的两淮盐政盐业、张謇的盐法论与盐业经营、在立宪运动中、辛亥革命时期、在袁世凯政权下、结束语 6 节,对张謇的盐业经营实践和盐政改革活动进
20、行了全面的观照和概括的介绍。作者认为:也许在张謇救国救民、为了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诸事业中,这是他成果最少的事业之一了;反过来,这也说明传统盐法体制之壁垒是多么的牢不可破。他的论点是:张謇的努力并没有取得十分有效的成果,但他所播下的改革种子,在不久的辛亥革命中破土出芽,民国建立之后便开始结果。另一篇是李宝珠从辛亥革命前后盐政改革的阻力看张謇自由贸易思想的转变 。全文 7000 字。作者紧紧抓住张謇盐政改革的主张从“就场征税”向“就场官专卖”的转变,分张謇的自由贸易思想、放弃自由贸易主张及其原因 2 节,进行论列。作者认为张謇已经认识到市场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能够自发地调节商品的供求关系
21、。作者认为张謇后来放弃了他一贯坚持的自由贸易思想,竭力推崇官专卖制,这一突然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是张謇对中国社会经济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对旧势力妥协退让的结果。作者从张謇盐政思想的转变引出两点结论:其一,一场革命性的改革,不仅要有正确的经济思想,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经济、社会基础;不仅要有理论和舆论方面的准备,更重要的是要调整不符合改革方向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改革阻力之根本,就是来自这些关系。其二,客观地评价张謇前后所持的两种主张,可以说他的“官专卖”主张比其自由贸易主张更实际一些,虽然自由贸易主张对于改革的目标来说更加彻底。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对改革开放 9 年中张謇研究成果的
22、大检阅,提交的论文多为资深学者和专家所撰,且多为年久蓄深,厚积薄发,故其思虑精、其分量重,尤其是他们5治学之谨严、论断之持重,往往为后之作者所难企及。 一二两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间的论文盐业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发表于海根民国期间苏北淮南盐区的废灶兴垦事业 ,全文 1.5 万字,附表五种。文章分四部分:一盐区废灶兴垦的历史背景,二盐区废灶兴垦的发展经过,三盐区废灶兴垦事业失败的原因,四结语。作者为盐城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辑,曾主编盐城盐业志 ,对淮南盐区由盐而垦的产业演变过程稔熟于心,详细地占有材料,故于废灶兴垦的缘故、经过、斗争、曲折、利弊等,能洋洋洒洒铺叙描述,而尤于盐业及灶民之情事具
23、体备述,可补他文不及。作者的结论是:“民国期间,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在苏北淮南盐区兴办盐垦公司,力倡废灶兴垦,主观上他们并不是为国为民着想的,而是瞄准了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气候,把握时机打算剥削致富的。但是,废灶兴垦事业的兴起,客观上起到了为国为民较为有利的积极效果。 ”盐业史研究1994 年第1 期发表张荣生张謇清末民初的盐务改革家 ,全文 1.3 万字,是继渡边惇、李宝珠二文之后,更为充分地、专题和全面地梳理展示张謇从事盐业改良和盐政改革的文章。本文原为作者所纂南通盐业志稿的一节,故重于叙事而轻于评论。全文分四个部分:一清末淮南盐业的衰落呼唤改革,二张謇的盐业改良活动,三张謇的盐政改革
24、活动,四张謇盐务改革活动的历史地位。作者认为:“在张謇之前,历代均有时贤酝酿对盐业进行改良,对盐政进行改革。但是,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采取了这么多的实际步骤,并且取得了一系列为当时瞩目的成就。 ”作者强调:“虽然张謇未能看到盐政改革的成功,但他为此奋斗了后半生,直到生命结束,为后人盐政改革的成功开辟了道路。所有这些,使张謇成为近代中国盐务改革史上一位承先启后、影响深远的枢纽人物和一代巨擘。 ” 第二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收入第二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近代改革家张謇的论文共 101 篇,其中盐垦论文计 7 篇,占比 1/14 弱 ,未有盐业论文。林刚张謇与中国特色的早期现代化道路一文,对
25、淮南盐垦事业进行再分析。全文 1.4 万字。首先论述张謇提出农工商相互支持促进共同发展,是对中国早期现代化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贡献,而他更重要的贡献是在倡导淮南垦殖事业中把这种思想付于实践,创造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农工商一体化形式:“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体制。接着分别论述公司经营管理层次和农户经营层次,运用经济学原理,深刻论证当时采用这种经营方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进而把淮南盐垦事业放在与大生纱厂相互联系的大背景中分析,认为张謇造成了大工业大农业大商业近代经营体系;在这种体系中,盐垦公司的佃户与传统佃农有了重大不同,已经不再是向地主佃种小块土地、以满足个体家庭需求为目的,而是被纳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工
26、、农、贸体系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文章认为,淮南垦殖事业的意义,不只是把数万方里荒滩变为良田,更重要的是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把大工业、大农业、传统农民家庭农业联结为相互支撑整体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近代中国国情下,充分利用了传统生产要素的积极面,且与外来先进因素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势互补与优化组合,人们从中可见对具有中国特色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憧憬,这也是张謇与通海人民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邹迎曦、姚恩荣张謇的开放思想与中国农业近代化 ,认为中国农业近代化是在工业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也是张謇开放思想的产物。文章通过对张謇开放思想在经营垦殖事业中的具体表现,再
27、一次论证淮南盐垦公司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姚恩荣、邹迎曦淮南农业近代化中几个历史现象的剖析 ,认为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对工业交通作出成绩的不乏其人,而在实现工交近代化同时又在农业近代化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者,张謇外别无第二人。文章从对淮南办垦狂潮的再认识、对民初盐垦公司废灶兴垦与明末灶民弃灶私垦的历史比较、对淮南垦区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再认识等三方面,反驳学术界曾经出现的贬低淮南盐垦事业意义的观点,充分肯定张謇在淮南盐垦事业中的重要历6史地位和重大进步作用。姚谦对淮南盐垦事业的调查与认识 ,根据作者先后两次实地调查访问 184 位身历盐垦事业老人的讲述,从张謇农垦思想的形成、办垦的成绩、海门人伟大创造、
28、垦区土地制度演变、盐垦失败原因等五方面,以归纳思维的方式,阐述自己对淮南垦殖事业从兴起、昌盛到衰落的前因后果的认识。文中披露诸多第一手具体材料,是关在高楼深院中的经院学者难以接触到的。杨启秀论张謇农业改革的思想与实践 ,认为淮南盐垦使盐土变良田,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方式从此在中国大地兴起,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大规模商品性农业转化,这是划时代的质的转变,是我国近代农业的起点。文章从独到的农工商一体化策略、新型农业经营管理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近代化等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从阐述具体细节中突出赞扬张謇知难而进、矢志不移的垦牧精神。马万明张謇对中国农垦近代化的贡献 ,认
29、为张謇奋战一生,经过摸索碰壁、修正深化,最后奉献出整体性社会改造工程,其实质是对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地区性的资本主义改造,树立一个地区性的近代化模式南通模式。这个模式是张謇对中国近代化提供的新信息,也是他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所在。杜渺试论张謇在射阳兴垦开发事业中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 ,从淮南盐垦事业在射阳一县境内的历程,阐述张謇盐垦实践及其思想精神的深远影响,认为从张謇在射阳办垦起,射阳人便与垦荒植棉和纺织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奠定了改革开放时期射阳成为全国著名产棉大县的最早基础。 二三两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之间的论文盐业史研究1999 年第 1 期发表王红论张謇对淮南盐政的整顿和改革 。全文1.8 万字
30、,分三个部分:一张謇整顿淮南盐政的社会历史背景,二张謇盐政改革的目的、内容及实践活动,三张謇盐政改革的失败原因。对张謇盐政活动分析介绍得极为具体细致,既体现了女性学者的文笔风格,也是本文主要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分析了张謇盐政改革失败的三大原因:一是张謇所处的时代不具备实现他盐务改革理想所需要的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二是同仁泰盐业公司内部组织制度和运营机制的不健全不规范,也是导致盐务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三是封建传统文化意识既影响着张謇向资产阶级人物的全面完善和转化,也影响着他所进行的盐政改革实践。尽管作者认定张謇作为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 “终难胜任领导中国盐业走向近代化的任务而最终功亏一篑,失败是
31、可以预期的结局” ;但是作者同样认定:“张謇是近代盐政极其重要的开拓者之一。作为近代著名的盐政改革家,他为振兴晚清日趋衰落的淮南盐业,创办了吕四同仁泰盐业公司。在积极进行盐业技术改良的同时,力倡盐政制度的改革,主张设厂聚煎,就场征税,自由贸易,以消除长期以来食盐专商引岸制的积弊,为中国近代盐业生产的发展和盐政制度的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 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收入第三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的论文共 65 篇,其中盐业论文 2 篇、盐垦论文 5 篇,占比 1/9 强,成为此次研讨会张謇研究的重要板块。邱涛、邹迎曦二文论列了人们不甚熟悉的张謇在盐业改良和盐政改革
32、领域的思想和实践。邱文以张謇的盐业改革思想和实践为题,分两大部分,分别论列张謇的盐业改革思想和盐业改革实践。作者认为,张謇所提出的盐业改革思想,以及为改革传统盐政弊端所做的不懈努力,不仅展示了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侧面,也为今天留下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必要进行系统的梳理。作者在论及民国初年全国盐务稽核总所洋会办、英国人丁恩所进行的盐务税制改革,并给以充分肯定之后,强调指出:“丁恩与张謇的盐务改革方案在具体内容上虽有相似之处,但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列强只有当作为借款担保的盐税旧制度威胁到自身利益时,才会排除来自中国的一切阻挠,实行改革;而对于没有直接影响其自身利益的运销制度改革(主要
33、是自由贩运) ,则不可能倾力促成。近代中国的国情,使张謇的全面改革难以实现。 ”邹文以论张謇对中国盐业近代化的贡献为题,分“中国盐业近代化的理论先驱” 、 “力主盐法改革的旗手” 、 “近代盐业的开拓者”三部分,7论列张謇关于盐法改革的理论及其在盐法改革和盐业改良方面的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最后把张謇在淮北参与创办采用大规模滩晒方式制盐的“济南场”与其倡导的“废灶兴垦”运动联系起来,认为:“济南场创办成功,为淮南产盐区废灶兴垦铺平了道路。淮南盐区废灶兴垦在短期内形成狂潮,与这件事关系极大。如果说同仁泰盐业公司是张謇盐法改革的试验田,那么济南场便是张謇盐法改革的丰产片。 ”庄安正、张荣生、鲍志
34、效的论文以淮南盐垦为主题。庄文论张謇在淮南垦殖中的历史贡献分为四个部分。首论张謇在前无古人的时代背景下首创通海垦牧公司,开辟了淮南盐垦事业的先河;继论张謇在民初十年间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卓越的个人影响力,成为淮南垦殖大潮的引导人、示范者和主流派;继论张謇在农业组织、管理方式、生产方式与社会公共设施四方面的创新,创立了以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相结合为特征的淮南垦殖模式;继论空前规模的垦殖大潮得益于空前规模的移民大潮,而张謇以设计得当的招佃措施成为这一移民大潮的发起人。作者的结论是:张謇对淮南垦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淮南垦殖所具有的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两重性,是张謇将西方大农经济即农业近代化引入垦殖产生
35、的结果,这是淮南垦殖成为中国农业近代化发展史丰碑的根本原因,也是张謇对淮南垦殖的最大贡献。张荣生清末至民国年间淮南盐区盐垦事业始末 ,是其所著南通盐业志书稿的一节,文章以叙事为主,首述废灶兴垦缘起,继述盐垦公司的成立程序、组织机构、田制与工程、租佃制度和土地经营方式,继述盐垦事业的成就及盐垦公司的衰落,最后述及淮南盐垦各公司联合会。全文近万言,全面、概要地论列了清末至民国年间淮南盐区垦植事业由创而兴、由兴而盛、盛极而衰的历史轨迹。鲍文题为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的投资特点及其启迪 ,认为张謇是开发海洋经济的先驱,其所创建的通海垦牧公司,在投资上具有宗旨明、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渠道多、效益广六个
36、特点,从中可以汲取对于今天开发海洋经济的五个有益启迪,这就是:树立超前的投资意识,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改善投资环境,广开筹资渠道,实施科教兴海。曹云泉、陈佐二文专论启海移民在张謇废灶兴垦事业中的历史贡献。曹文启海移民与张謇淮南盐垦 ,以苏北老垦区射阳县为典型例证,首述启海移民具有“世代为垦、俭朴持家” 、 “敢于斗争、敢闯天下” 、 “齐心合力、重视教育”三大特点,并述其在垦区分布大体状况;继述张謇盐垦事业成功的关键,在得益于通过精心组织发动和制订优惠扶持措施,形成声势浩大的移民风潮;然后重点论述启海移民对淮南盐垦事业的三大历史性贡献:其一,启海移民区是全部垦区中搞得最成功的区域;其二,启海移
37、民对植棉技术的推广为确保垦荒产棉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三,启海移民区为全部垦区的社会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作者曾长期从事农业领导,并曾在苏北射阳县工作,故对垦区历史及现状了如指掌,讲来头头是道。陈文“沙里人”与张謇的盐垦事业 ,独辟蹊径,从聚焦 “沙里人”的角度,集中观照启海移民与张謇淮南盐垦事业的互动过程,浓墨重彩地铺叙了启海移民在开发苏北盐垦区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首叙“沙里人”的由来、特性及其乐意北上垦荒的历史因缘,继述“沙里人”早期创业的艰苦及其对垦荒植棉事业获得成功所发挥的三大作用,然后重点阐述“沙里人”北迁垦荒,在促进垦区形成集镇、发展商业、兴办交通运输、昌明文化教育、推广农业科技,乃至
38、在传播先进的居住文化、婚娶习俗、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等方面所发挥的深远影响。文章认为,众多“沙里人”在张謇倡导下积极参加苏北盐垦,发展了苏北沿海的经济,同时长江口文化也随着“沙里人”的大量北迁而与两淮文化进行交流,使苏北文化科学技术得到进步和提高。作者主张,张謇率“沙里人”从事盐垦已成历史,但先辈们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永恒的。本文作者的祖辈曾参与当年张謇创办的大赉盐垦公司的垦务管理,本人 5-19 岁在如东大豫垦区长大,20-21 岁迁居南通,22 岁下放海安角斜,4 年后转回掘东兵房,直到改革开放的 1979 年 37 岁重新考回南通城。因其曾与“沙里人” 长年朝夕相处,自幼耳濡
39、目染,故对“沙里人”当年参与垦8植事业的许多具体细节能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本文以事例见长,如与纯理论文章相互参阅,可获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发明之效。 近年来的论文盐业史研究2000-2001 年以连载方式,分四次先后刊载曾凡英论张謇的盐业经济思想和论张謇的盐业改革实践两篇论文。论经济思想一文分为三节:一中国早期盐业的基本状况,二张謇的盐业经济思想(主体内容) ,三几点结论。文章主旨是说:“张謇是中国近代盐业向现代化发展演变的重要人物。盐业经济的现代化首先是盐业经济思想的现代化,既要对传统盐业经济思想进行批判与总结,又要为现代盐业经济的发展提出总体构想。 ”文章重点探讨了张謇在盐业改革中提出的一
40、系列理论认识,将他的盐业经济思想概括为盐业管理思想、劳动者本位思想、注重成本思想、自由贸易思想和市场调节思想等五个方面,认为这些思想代表了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盐业经济生活与经济规律的深刻认识,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改革实践一文亦分三节:一张謇盐业改革的背景,二张謇的盐业改革实践(主体内容) ,三张謇盐业改革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盐业的现代化不仅需要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以之作为推进盐业经济现代化的指导,重要的是在新的思想认识基础上实施改革实践。张謇不仅是中国盐业经济早期现代化的先觉者,也是盐业经济改革实践的先行者。他毕生为改革淮南乃至全国盐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历尽艰辛,为中国盐业经济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文章从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探讨了张謇的盐业经济改革实践,认为张謇所推行的盐业经济改革,是中国近代盐业经济迈向现代化的一次有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两文的作者认真研读了张謇的全部说盐文献,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深入思考,构思宏大缜密,旁征博引、取材繁富,就事论理、逻辑严谨,用语考究、文气畅达,确是深思熟虑的佳作。如果说,在论说张謇与淮南盐垦的文章中,严学熙先生的论文达到了高峰式的建树,那么曾凡英先生的论文在论说张謇与盐业方面也达到了类似的成就。联系电话:0513-85507032(办) ,83570019 (宅) ,1395131705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