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生物同步检测十四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答 题栏,第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俗话说“春兰秋菊” “南橘北柑” ,在这俗语里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A水分和光照 B水分和温度 C光照和温度 D土壤 pH 和温度答案:C 解析: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花在不同季 节开放,是由于光照的长短引起的;同样的植物,生长在南方为橘子,而移植到北方为柑,是因为南北温度不同引起的。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答案:B 解析
2、: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下列几组图中,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答案:D 解析:生存斗争包括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竞争属于种间 斗争。4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答案:D 解析:从题干图形的年龄段分析, D 种群属于衰退型,因此 D 灭绝的可能性最大。5设计一个实验,在一培养皿的底部铺上棉花,豌豆的种子放在棉花上,实验的操作与结果如下表所示: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状态 数日后的现象甲 日光 23 潮湿 全部发芽乙 日光 23 干燥 没有发芽丙 黑暗 23 潮湿 全部发芽丁 黑暗 23 干
3、燥 没有发芽以上实验最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答案:D6在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答案:A 解析:考查群落的结构知识。生物的群落 结构包括垂直结 构和水平结构,森林分 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属于垂直结构,林下透光度植物种类分布有差别,属于水平结构。7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 生态系统 采收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
4、00 000 m3 2 1 000 m3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 kg 35 3 600 kg 山地 甘草 1 000 kg 20 300 kg 滩涂 沙蚕 10 000 kg 30 500 kgA. B C D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马尾松的年增长量为 4 000 m3,而年采收量为 1 000 m3,年采收量小于增长量;鲫鱼的年增长量为 3 500 kg,而年采收量 为 3 600 kg,年采收量与增长量持平;甘草的年增长量为 200 kg,而年采收量为 300 kg,远大于年增 长量;沙蚕的年增长量为 3 000 kg,而年采收量为 500 kg,年采收量小于增长量。8 “猪沼
5、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 、养殖(猪)、农户( 人 )和沼气生产( 微生物) 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态农业、生 态系统功能的掌握。生 态系 统在成分上不仅包括各种生物还包括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会循 环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由于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出,从物 质循 环的角度来看,是需要外界物 质的输入的。9为除去有害农作物
6、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C在 B 期间,蜘蛛数量减少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 C 期间的平衡状态与 A 期间和 B 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答案:C 解析:蜘蛛和害虫之间是捕食关系,当引 进蜘蛛后,害虫的数量减少,在 B 期,蜘蛛数量减少是因为害虫的数量减少,食物不足,在 C 期间二者达到平衡状态与 A 期间和 B 期间有关系。10下图代表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两个种群在夏季和秋季的食区范围。两种群均以橡树为食,图中 X 所指部分最可能
7、表明A两种群在秋季竞争食物,但在夏季不发生竞争B两种群在秋季产生地理隔离C夏季氧气供应充分,但在秋季供应不充分D两种群在夏季发生随机交配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物种 A 和物种 B 的食区不发 生重叠,因此夏季不存在 竞争食物问题,而秋季物种 A 和 B 的食区重叠,存在 竞争食物 问题。11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答案:D 解析:考查种间关系。蛇和鼠属于捕食关系,二者数量关系为图 D。12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 1 m2 的样方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
8、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 B C D答案:B 解析:考查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知识。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原 则: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 地按照长度划分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 1 m2的样方,然后在每个样方内计 出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 值作 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13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Bb
9、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 到 c 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 “S”型种群增长曲线中,出现环境阻力在 b 点之前答案:B 解析: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种群的数量增 长曲线包括 “S”型和“J”型两种曲线。“J”型曲 线是由于环境条件适宜、食物充足、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种群增长曲线,而“S”型是因为 食物、空 间有限,天 敌等存在条件下形成的曲 线,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稳定,即 K 值。bc 段种群的增长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仍然增加。14(2009 广东高考理科基础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年份(年) 192
10、0 1925 1930 1935 1940 1945 1950数量(百只) 130 200 398 990 1 350 1 290 1 190该种群变化率最大的时期为A1925 年1930 年 B1930 年1935 年 C1940 年1945 年 D1945 年1950 年答案:B 解析:种群变化率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在 1930年1935 年内种群变化率是(990 398)/(19351930) 118.4,1925 年1930 年为 14,1940年1945 年与 1945 年1950 年均为负值。15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
11、下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可能存在的群落演替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答案:C 解析:从图形分析,该取样器可以取出不同水 层的动物,也可以调查同一水层中的小动物或整个水域中常见的小动物类群。而群落演替是一个 长 期的演变过程,不能用取 样的方法在同一时间内调查出来。16下图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与牧草数量的关系。土壤中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是A消费者排泄量增加B牧草的根增加C分解者数量增加D牧草枯死量增加答案:B 解析:考查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草原土壤
12、中硝酸 盐是牧草生长所需要的矿质元素,从图中曲线 分析可知,随牧草数量的增加,硝酸 盐的含量逐渐下降,说明了牧草数量的增加,加大了对土壤中硝酸 盐的需求,从土壤中吸收量增多,造成土壤中硝酸 盐的含量逐渐下降。17.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答案:C 解析:种群各年龄阶段个体比例适中, 则该种群属于稳定型,因此种群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变化。18在一鲑鱼养殖场中进行了一项密度实验,下图是起始密
13、度和最终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最终密度的测定是在鱼池中鲑鱼产新一代鱼之前完成的。应如何解释实验中的这一现象,即当起始密度较高时,最终密度不再依初始密度而变化A鱼池中有害物质的积累B密度制约死亡率刚好补偿出生率C密度制约出生率刚好补偿死亡率D密度制约死亡率过度补偿出生率答案:C19下面的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实例的是A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答案:D 解析:判断群落需满足三个条件: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各种群(各种生物) 之间经过生存斗争的“磨合”建立起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本区域内的全部生物。无菌培养基 长出的大肠杆菌
14、为同一物种,不属于群落。20(2009 安徽高考理综)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 1729 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 2137 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 137 天,成虫数量呈 “J”型增长答案:C 解析:第 1325 天,成虫数量增 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繁殖加快,A 错。第 1729天,成虫数量
15、增长逐渐缓慢,说明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B 错。第 2137 天,成虫数量逐渐增多,种群密度增大,导致生存斗争加剧,成虫增长率下降,C 正确。第 137 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 ,D 错。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1(18 分) 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虫。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其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用杀虫剂处理,可使群体中的个体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从第 2 代以后螺旋蛆蝇种群的组成又变成了_型,个体数量回升,说明这种蛆蝇_,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种回升现象。_。(2)用电离辐射促使其
16、雄性不育的方法在遗传学上叫_ ,用这种方法能使种群出生率_,种群年龄组成变成_型。这种方法不易使蛆蝇产生适应,效果好,但起效较慢,原因是_。(3)若对 a 组从第 7 代起改用另一种杀虫剂处理,预计群体 714 代数量变化曲线会是什么样的?由此可见是长期使用一种杀虫剂好还是交替使用不同的杀虫剂好?答案:(1)增长 具有抗杀虫剂基因 原因是通过杀虫剂的逐代选择作用使抗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 (2)人工诱变 下降 衰退 人工诱变效率较低,需要在多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雄性不育个体增多 (3)714 代数量变化曲线与图中 a 曲线相似。交替使用不同杀虫剂害虫难以适应,杀虫效果比较好。解析:(1)第 2
17、 代后种群数量回升表明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这种蛆蝇已对杀虫剂产生适应。原因是通过杀虫剂的逐代 选择作用使螺旋蝇蛆抗 杀虫剂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 (2)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属人工诱变,它使种群出生率下降,种群年龄组成变为衰退型。起效慢的原因是人工诱变效率较低,需要在多代中反复 进行才能使雄性不育个体增多。(3) 从第 7 代起改用另一种杀虫剂处理,7 14 代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 图中 a 曲线相似。交替使用不同杀虫剂害虫难以适应,杀虫效果会 较好。22(8 分) 下图是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请回答下
18、列问题:(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做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2)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3)环境容纳量又称 K 值,上图中,果蝇种群的 K 值是_。(4)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能够随着_变化而改变。答案:(1)“S”型 (2) 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密度),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3)346 (4)环境解析:考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种群在一定的空 间、一定的资源条件下的数量呈“S”型增长,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趋于 稳定,环
19、境所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称为 K 值。从图中可以看出,果蝇种群的 K 值为 346。23(10 分)Wollny 研究小组的实验:在某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以获得不同产量的春黑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所知影响春黑麦产量的因素有_ 。(2)比较图中 D、E、F 三点,实验自变量是_ 。就图中所反映的因素来说,D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 _,C 点条件下限制春黑麦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3)图中的数据可以说明若想通过施肥提高产量,土壤应达到一定的湿度,请分析说明原因:_。答案:(1)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施肥情况 (2)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土壤湿度 (3)
20、因为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故土壤应达到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矿质元素的充分溶解、吸收和利用解析:考查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根据 题中图形分析可知,影响春黑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土壤湿度和矿质元素等。D 、E、F 三点的土壤湿度相同,且都没有施肥,而春黑麦的产量不同,是因为三者所处 的光照强度不同造成的;D 点产量低,是由于光照强度弱。 C 点光照强度充足,而产量不高,原因在于该点所处的土壤湿度小。土壤湿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原因是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而且 矿质元素及有机物的运输都离不开水。24(14 分) 下面的 A 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
21、类型,B 图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C 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1)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_。(2)A 图中乙表示稳定型,甲表示_,稳定型的年龄组成特征是_,丙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害虫的种群年龄组成为 A 图_所示的类型。我国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 70 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 A 图_所示,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人口的_政策。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被捕捞鱼的年龄组成为 A 图_所示
22、类型。(3)16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 B 图中 a 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 B 图中_曲线。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曲线,该曲线与 a 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 110 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4)若 C 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 )_、_ 。答案:(1)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2)增长型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越来越小 丙 甲 计划生育 甲 (3)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 c b 环境阻力( 资源或空间有限) 55 亿 (4)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从根本上控制老鼠的种群数量 引入害虫天敌 引入害虫寄生物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