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对“故都秋景”的独特审美体验、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使学生把握本文“雅俗相融”的语言风格,体会散文中“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3、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与难点】品味故都的秋的雅趣与俗趣,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同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2、讨论法,移情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PPT、文字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问题一:同学们,请大家用一句话表
2、达自己对今天天气的感受。问题二:如果请大家任选一种事物来表达这种感受,你会选什么,准备如何讲述?二、小组讨论,接触文本讨论:下面的词语,你觉得富有诗意吗?课件展示悲凉、一碗浓茶、破屋、秋草、牵牛花、落蕊、扫帚的丝纹学生讨论:“我”眼中的这些词语。教师总结:1、较俗;2、更倾向于悲;3、要欣赏这些词语需“与众不同”的品质。三、品读课文,走进文本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教师提问:从第一段来看,作者欣赏的秋的特点是清、静、凉,如果要从这三个词中选择最不容易与“美”相联系的词,大家认为是哪个?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2、品读精彩句子,
3、谈谈感受 课件展示a、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教师明确秋的特点、欣赏秋的方法。课件展示b、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教师明确四组比喻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四、立足文本,认识作者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注意,北京也就是当时的北平是一座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如果是你久违了这座大城市,你怀念的将是什么?学生讨论“我”心中的大城市。教师提问:郁达夫先生又是把相思寄托在什么上的呢?课件展示 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4、,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教师明确文中所涉及事物的特点。课件展示b、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教师明确色彩所体现的内涵。课件展示c、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教师明确描写对象的特点。一般人与作者视角的差别。教
5、师:现在请大家说说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你认识的郁达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讨论发言“我”心目中的郁达夫。补充资料:郁达夫(1896-1945)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从 1921 年到1933 年,郁达夫曾用相当多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故都的秋 ,寄寓了对故都自然风物的眷念和对美的执着追求,同时由于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中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也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境。【课堂小结】郁达夫吧秋天写的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如茅房、耗子、稀饭、馍馍等。这些话语本身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当中,是很难调和的。但是,郁达夫却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根源在于他的情感把大雅与大俗融为一体了。【作业布置】作者为什么不喜欢南方的秋?结合作者自身的想法和遭遇以及当时国家的现状谈谈。【板书设计】故都的秋郁达夫北国的秋:清、静、悲伤南国的秋:润、慢、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