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4KB ,
资源ID:3010744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107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doc

1、第七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冰川的形成、运动和类型,掌握冰蚀地貌、冰碛地貌以及冰碛物的特征。了解冰水沉积物及其地貌,了解古代冰川活动及冰川作用的影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及冰碛物的特征。第一节 冰川概述冰川是陆地上由积雪形成并以缓慢的速度移动的巨大冰体。一、冰川的形成(一)雪线常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形成终年积雪区,为冰川的积累区; 雪线以下年降雪量小于年消融量,只有季节性积雪,称为冰川的消融区。雪线高度各地不一,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降雪量:雪线高度与降雪量成反比;地形:雪线高度与坡度成正比。(二)成冰过程

2、太阳辐射 压力、温度 压力(重力)新鲜雪花 粒雪 冰体 冰川重结晶 反复融、冻 流动二、冰川的运动不停地运动是冰川的重要特征,但其运动的速度却非常缓慢,多数观测点的年流速只有数米到数十米。肉眼往往难以觉察冰川的运动。冰川运动的速度是通过固定在冰川上的桩位的变化加以测定的。引起冰川运动的主要原因是重力和压力。三、冰川的基本类型按冰川的规模大小,外部形态特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为大面积覆盖在陆地上,冰层厚度可达数千米的冰流。它的中央厚,向四周变薄,冰川作放射状流动,总的轮廓大致呈盾形,常称为冰盖。起运动不受地形的影响,主要由冰层的自重压力使冰体从积雪区的中央部分向四周流动,在边缘部分

3、往往形成许多冰舌。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区。特点是规模小,冰层薄,它的形成和运动受地形和重力的影响。根据地形及形态不同可分为:冰 斗 冰 川 发 育 在 山 坡 或 谷 源 呈 围 椅 状 洼 地 中 的 冰 川 。 规 模 中 等 ,大 的 面 积 可 达 10 平 方 公 里 以 上 , 小 的 不 足 1 平 方 公 里 。 轮 廓 近似 于 卵 圆 形 , 有 时 呈 三 角 形 。 由 冰 斗 内 长 期 积 雪 而 成 。 表 面 常 呈凹 形 , 向 冰 川 出 口 处 微 倾 , 但 无 明 显 的 冰 舌 , 多 分 布 在 雪 线 附 近 ,主 要 靠 冰 斗 后 壁

4、 发 生 的 雪 崩 和 冰 崩 补 给 。 冰 体 很 少 向 外 流 动 。 一旦 积 累 多 于 消 融 , 冰 川 便 越 过 前 缘 流 出 而 成 漫 出 冰 川 。悬 冰 川 分布在雪线高度附近山坡上无明显粒雪盆或冰舌的小型冰川。山坡上的积雪,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悬贴于山坡上的冰川而不下降到山麓。它的规模较小,是冰川发育的雏形,当气候进一步变冷和降雪增加时,可发展成峪冰川。山谷冰川 从粒雪盆流出或山坡雪崩补给而形成的有伸入谷地的长大冰舌的冰川。由 降 落 在 雪 线 以 上 的 积 雪 在 重 力 和 压 力 下 形 成 。 具有 明 显 的 粒 雪 盆 和 冰 舌 两 部 分 ,

5、 补 给 和 消 融 基 本 平 衡 。 规 模 较 大 ,长 达 几 公 里 至 几 十 公 里 , 厚 度 可 达 几 百 米 。 运 动 速 度 较 快 , 每 年可 达 数 十 米 乃 至 一 、 二 百 米 。 运 动 的 性 质 和 方 向 取 决 于 谷 底 的 坡度 。 形 态 多 样 , 可 分 为 单 式 山 谷 冰 川 、 复 式 山 谷 冰 川 、 树 枝 状 山谷 冰 川 和 网 状 山 谷 冰 川 , 还 有 一 些 特 殊 的 类 型 。 若 干 冰 流 汇 合 ,常 造 成 彼 此 并 列 或 相 互 重 叠 的 冰 川 组 合 。 山 谷 冰 川 是 山 岳

6、冰 川 成熟 的 标 志 , 具 有 山 岳 冰 川 的 各 种 特 性 , 对 周 围 环 境 有 巨 大 影 响 ,是 冰 川 工 作 研 究 的 重 点 。山麓冰川 若干条山谷冰川的宽大末端在山麓相互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往 往 由 多 条 山 谷 冰 川 向 山 麓 作 扇 形 伸 展 , 相 互 连 接 而 成 。 为 介于 山 岳 冰 川 和 大 陆 冰 川 之 间 的 一 种 类 型 。 如 北 美 洲 阿 拉 斯 加 的 马拉 斯 庇 那 冰 川 。 山 麓 冰 川 往 往 是 几 条 山 谷 冰 川 从 山 地 流 出 , 在 山麓 地 区 扩 展 、 相 互 连 接 而 成 一

7、 片 宽 阔 的 冰 原 , 运 动 速 度 很 慢 , 分布 亦 不 受 下 伏 地 形 限 制 。 当 山 谷 冰 川 从 山 地 流 出 , 在 山 麓 带 扩 展或 汇 合 成 一 片 广 阔 的 冰 原 , 叫 山 麓 冰 川 。 阿 拉 斯 加 在 太 平 洋 沿 岸就 有 许 多 山 麓 冰 川 , 最 著 名 的 是 马 拉 斯 平 冰 川 , 马 拉 斯 平 冰 川 目前 处 于 退 缩 阶 段 , 冰 面 多 冰 碛 , 生 长 着 云 杉 和 白 桦 。 山 麓 冰 川 是山 岳 冰 川 和 大 陆 冰 川 之 间 过 渡 类 型 。平 顶 冰 川 是 在 平 坦 的 山

8、 脊 或 山 平 顶 冰 川 顶 面 上 发 育 的 冰 川 。 有的 像 白 色 的 冰 雪 帽 子 盖 在 山 顶 上 , 规 模 较 小 的 又 称 冰 帽 。 它 的 特点 是 没 有 表 碛 , 没 有 露 出 冰 面 的 角 峰 崖 。 冰 川 上 层 是 粒 雪 , 下 层是 冰 川 冰 , 一 般 厚 度 不 大 , 数 量 也 极 少 。 在 中 国 天 山 、 祁 连 山 、喜 马 拉 雅 山 和 青 藏 高 原 北 部 均 有 分 布 。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主要特征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阿尔卑斯式冰山)规模大,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格凌兰和冰岛等地,呈面状分布不受地形约束。厚度

9、大。南极大陆冰盖面积达 1300 万Km2,平均厚 2 千米以上,最后达 4800m。以年流动几十米的速度流入海洋。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山区,流动在山谷中。规模小,长度一般为数公里到数十公里,厚度从几百米到近千米。较大的山岳冰川可形成复式山岳冰川,可分为主冰川、支冰川。年流速数米到数十米,进入消融区融化形成冰碛地貌。第二节 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一、冰川的剥蚀作用冰川剥蚀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作用。包括挖掘作用和磨蚀作用。1挖掘作用 冰川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掘起带走。冰溜面 在冰川的流经的谷底和谷壁基岩上常见到光滑而据平行的细刻痕磨光面。冰溜面上的刻痕称为冰川擦

10、痕,这种冰川擦痕形态像钉子,尖端指向冰川的运动方向。2磨蚀作用 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的岩块在运动中,象锉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着谷底及两侧的基岩,其本身也同时被磨损。二、冰蚀地貌冰斗、刃脊和角峰(根据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特点,所以古冰斗的高度就标志着古雪线的大致高度。喜马拉雅山区有一些古冰斗,它们的位置高踞于现代雪线之上,这显然是山体在近期仍处于强烈上升的证据。)冰川槽谷(“U”型谷)、冰蚀洼地、羊背石(可以指示冰川运动的方向)、悬谷。第三节 冰川的搬运与沉积作用一、冰川的搬运作用将剥蚀的产物及坠落冰面的风化物一起冻结于冰体中,像传送带一样将它们带到冰川下游和末端,称为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搬运的

11、特点是:1.被搬运无与冰固结在一起搬运,搬运过程无分选,绝大部分无摩擦(无磨圆)。2.山岳冰川搬运距离不长,搬运能力很强,可将直径数十米的巨石运走(称为漂砾)。大陆冰川范围广,搬运距离长,冰山能将大量粗大碎层物带入深海沉积。3.被冰川搬运的碎层物统称为冰碛石,按其在冰体中的部位分为:表碛;底碛;侧碛;内碛;中碛;二、冰川的堆积作用与冰碛物由冰川搬运并堆积下来的物质称为冰碛物。冰碛物的主要特征是:全由碎屑物组成,绝大部分碎屑棱角分明。 1大小混杂,无分选性,砾石与粘土共存。有时含有寒冷型生物化 2石。有的冰碛砾石表面具有磨光面和擦痕,冰川擦痕常具平行的或交 3叉的钉头鼠尾形。具有擦痕的冰碛石称为

12、条痕石。不具有层理构造。 4三、冰碛地貌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碛丘陵 由于冰体融化,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在底 1碛上,称为基碛,在地表形成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有些则沿谷地两侧形成中碛堤和侧碛堤。终碛堤 当冰川的补给和消融处于平衡时,即冰前位置稳定,大 2量冰碛物被送到冰川前端堆积构成的弧形高地。终碛堤的位置指示冰川前端所到的边界,可以推知古冰川活动的范围和运动特点。冰 碛 丘 陵 是 冰 川 消 融 后 , 原 来 的 表 碛 、 内 碛 、 中 碛 都 沉 落 3到 底 碛 之

13、上 , 合 称 基 碛 。 是 大 陆 冰 川 地 区 分 布 最 广 的 冰 碛 , 多 成片 分 布 , 低 洼 处 沉 积 较 厚 , 高 地 很 薄 , 呈 波 状 起 伏 , 相 对 高 度 数十 米 到 数 百 米 , 洼 地 往 往 积 水 成 湖 , 又 称 冰 碛 湖 。鼓 丘 是 一 种 主 要 由 冰 碛 物 组 成 的 流 线 形 丘 陵 , 通 常 高 数 十4米 、 长 数 百 米 长 轴 与 冰 流 方 向 平 行 , 迎 冰 面 陡 而 背 冰 面 缓 。四、冰水沉积物及地貌冰雪融化形成的水叫冰水,由冰水搬运和堆积的沉积物为冰水沉积物。冰水沉积物常构成下列特征性

14、地貌:1.冰水扇在冰川外缘、终碛堤外侧形成的扇形堆积。2.纹泥(季侯泥)在冰川前缘洼地由冰水注入湖泊而形成的纹层状沉积。一般夏季较粗(浅色)、冬季教细(深色),两者构成一个年层,据此可推算冰川沉积的年代。3.蛇形丘是狭长而曲折的高地,两坡对称且较陡,蜿蜒如蛇形,由砾石和粗砂构成并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和不规则的交错层理。它是在冰体下部的冰融隧道中由冰融水将冰碛物冲刷、搬运并再堆积而成。第四节 古代冰川现在地球上存在着的冰川,称为现代冰川。地质历史上的冰川,称为古代冰川。最早的冰川作用发生在距今约 23 亿年前的早元古代,随后出现过几次显著的冰期:南华纪大冰期(7 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大冰期(3 亿年

15、前)以及第四纪大冰期(200 万年前)。第四纪以前的冰川活动形成的地貌形态早已被破坏殆尽,主要是根据冰川堆积物冰碛岩及寒冷生物化石的出现来判定。因此第四纪是研究古代冰川的主要对象。一、冰期和间冰期在第四纪,地球上出现了几次大的寒冷与温暖气候交替。冰期指气候变冷,地球上冰川面积扩大的时期。最大冰期时,冰川覆盖了陆地面积的 32(现代冰川覆盖了陆地面积 10),那时北美欧洲许多地面为冰流覆盖,就象南极大陆冰川一样。间冰期指气候转暖,冰川面积大大缩小的时期。二、我国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期在北美、欧洲属大陆冰川,在我国都属于山岳冰川类型,我国的第四纪冰川作用一般划为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由新到老为:大理冰期庐山大理间冰期庐山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大姑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鄱阳冰期三、冰川作用的影响1.地壳均衡调整2.海平面变化3.水系和水文条件改造4.生物变迁作业及思考题:1.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比较冲积物与冰碛物的异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