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4.44KB ,
资源ID:3033639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33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宜昌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宜昌历史.docx

1、宜昌还以“三国故地”而著称,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这里。 “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赵子龙大战“ 长坂坡”,张飞横予“ 当阳桥” ,关公败走“麦城”被擒“回马坡”等等故事和遗迹俯拾皆是。这里还是埋葬关公正身的“五阳”之地,建有气势恢弘的关帝陵。同时也是关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夷陵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属“荆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代是楚国的西塞重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 ,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复置夷陵县。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 年)八月,东吴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2、史称夷陵之战。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 222 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代,宋、齐皆为夷陵县,梁称宜州,西魏改拓州,北周改硖州。隋改硖州为夷陵郡,领夷陵县。唐武德四年平萧铣后置硖州,领夷陵,夷道,远安三县,唐天宝元年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复为硖州。宋、元代为夷陵县。明洪武九年(1376 年)改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1648 年)改“夷陵 ”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 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置东湖县为附郭首邑。民国元年(1912 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 年 7 月

3、 16 日,宜昌解放,县城及城郊划出设宜昌市。宜昌县隶属湖北省宜昌专区,县直机关仍设宜昌市内。1970 年 7 月,因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县城迁至小溪塔。2001 年 7 月 28 日,撤县建区,称宜昌市夷陵区。 宜昌古名夷陵。 史记 楚世家载:“(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 278 年) ,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 ”“夷陵”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夷陵的命名当与其山川地理形势有关。应劭在前汉书地理志注中记载:“夷陵在西北” ,以为因夷山故名夷陵。夷山即今西陵山。又据清东湖县志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 “水至此而夷(平缓) ,山至此而陵(低矮

4、) ”,故名其地为夷陵。此说起于何代,出自何人,无可考。清顺治五年(1648)改“ 夷陵 ”为“彝陵”。宜昌之名始见于晋。晋永宁元年(301 年) ,分夷道(今枝城市) 、恨山(今长阳县)之地设宜昌县,与夷陵、夷道、恨山同属宜都郡。隋废宜昌县。郦道元水经注上说“(宜昌)县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与夷陵对界。 ”清雍正十三年(1735) ,置宜昌府名。其寓意大约为“宜于昌盛”。夷陵区(原宜昌县)古属荆州。据通典载,周代为楚国及夔国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置夷陵县,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 年) ,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建安十五年,蜀改宜都郡;

5、郡治均在夷陵。三国吴黄武元年(222 年) ,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 280 年) ,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指南北朝北周)改硖州。隋大业三年(607 年)复夷陵县,并改硖州为夷陵郡,郡治夷陵。唐武德二年( 619 年) ,改夷陵郡为硖州;天宝初,复改硖州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 年) ,再改夷陵郡为硖州,领夷陵等县。州、郡治均在夷陵。五代,硖州与荆、归二州同为南平国。北宋,硖州属荆湖北路,领夷陵等县。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年) ,改硖州为峡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 年) ,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夷陵等县,路治夷陵。至二十四年(1

6、364 年) ,朱元璋攻取峡州路,改峡州路为峡州府,省夷陵县。旋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 年) ,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四年(1647 年) ,夷陵州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 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 ) ,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立东湖县为附郭首邑。 明代,全县改编为 9 里,亦称 9 乡,即:宣化、境上、新兴、新安、安福、仙受、东上、东西、西下。清初,按完粮簿将全县改编为 5 乡 38 铺,后增为 48 铺,即:广仁乡,辖社林、深溪、大峰、小峰、三隅、楞演、樟村、高升 8 铺;乐义乡,辖东关、峰溪前、峰溪后、龙泉、双泉、大泉、天峰、北关、果园、袁家、雾渡

7、 11 铺;崇礼乡,辖河西、桃茶、望州、石牌、三斗、 。黄牛、三溪、乌石、五陇、磐石、龙门、纸坊前、纸坊后 13 铺;德智乡,辖南关、青草、蹇家、九溪、界岭前、界岭后、临江、西坝 8 铺;善信乡,辖周全、新兴、下坪、大溪、咸池、普溪、大旺(亦名大王) 、院庄 8 铺。同治三年(1864) ,划城区为 12 段:子字段,括县府路、星街、墨池巷;丑字段,括东岳庙街、南正街、艾家巷,寅字段,括大东门外正街、得胜街、萧家巷及周全铺;卯字段,括鼓楼街、中营街、东门正街及双堰塘附近一带;辰字段,括白衣庵街、所堂街及小北门顺城街、天后宫巷;巳字段,括学院街旧文庙坝、中书街附近一带;午字段,括大南门外正街、后

8、街、正街至天官桥、滨南湖四周;未字段,括大北门内正街、二架牌坊及太平街附近一带;申字段,括天官牌坊、璞宝街及杨树松巷一带;酉字段,括镇川门、中水门外旧上下河街;戍字段,括西坝;亥字段,括大北门外正街、尚书巷、旧教军场附近各里巷。附郭北关、东关、南关、西坝、周全等铺裁并于城区。光绪末年,全县改设为龙泉、青草、高升、云池、河西、望州、社林、新兴、黄牛、普溪、雾渡、黄柏、城区共 13 乡。 民国元年(1912 年) ,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五年(1916)设团防,清代乡铺制改全县为 13 区团。民国十七年改为 18 区团,团下设保、甲、牌:10

9、 户为 1 牌,10 牌为 1 甲,10 甲为 1 保。民国十九年并全县为 5 区团,14 乡、25 镇,139 个联保,844 保、8394 甲。民国二十四年 4 月,全县设 4 区、6 镇、27 乡,即:第一区,辖中南镇、南大镇、北东镇、古城镇、姜孝乡、烟收乡、广化乡、土城乡、西峡乡、黄牛乡;第二区,辖盘青乡、峰溪乡、龙泉乡、高升前乡、高升后乡;第三区,辖新溪镇、普咸镇、社林乡、登云乡、新柏乡、罗泗乡、南院乡、果园乡、三溪乡、纸坊前乡、纸坊后乡、纸坊中乡;第四区,辖雾渡乡、秀水乡、河峰乡、大峰乡、楞演乡、黄柏乡。四区总辖 794 保、8243 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 ,全县设 4 区

10、,4 镇、31 乡、20 联保。民国三十年,非沦陷区缩编为 3 区、27 乡镇、454 保、6806 甲。民国三十六年,县辖 28 个乡(镇) 、353 保、478甲。1949 年 3 月,宜昌县政府成立,设雾渡河、邓村坪(驻地太平溪) 、莲沱溪、分乡场、晓曦塔、龙泉铺场、鸦鹊岭场、土门垭场、巴芒店、三斗坪 10 区,依次以 110 区数字称呼,区下设行政村和自然村。7 月 16 日县城解放,全县设行政村 258 个。1949 年 7 月,以宜昌县城及近郊葛洲坝、黄草坝、西坝共 43 平方千米设宜昌市,县区地域范围多次变动。 1951 年 3 月,划第九区安安村、五龙村和第八区杨岔路入宜昌市。

11、1951 年 11 月,增设土城寺、南边、蛟龙寺为第十一、十二、十三区。1952 年,划汉宜、东山两村和东山园林场入宜昌市。1952 年 9 月,增设樟村坪为第十四区,同时将行政村改为 260 个乡。1953 年,秭归双红乡部分地方约 133 公顷划归宜昌县。1953 年 3 月,根据湖北省政府“ 鄂民字第 568 号通知”, “区不作一级政权,一律称区公所”。1954 年,划土门区鸡子山乡给宜都县。1955 年 2 月,撤销龙泉、南边两区。1956 年 5 月,全县并为 7 区,辖 81 乡、64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 年 1 月,在樟村坪设第八区。1958 年 9 月,划艾家乡、

12、点军乡全部,白洋乡的火光、联丰、旭光、万年、合益、联合,伍家乡的共前、共勤、共强,小溪塔乡的七社、八社、十社、十一社、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入宜昌市。到 1960 年,宜昌市留下白洋乡的火光、周家冲、大树湾、黑虎山、华农分校基地,伍家乡的共前、共勤、伍家林牧场、洋坝菜科所、水产大队,点军乡的五龙和市城建单位共 4057.2 公顷,其余退回宜昌县。1958 年 10 月 1 日,撤区,建立五一、鸦鹊岭、晓曦塔、分乡、大桥边、三斗坪、太平溪、邓村、莲沱、下堡坪、樟村坪、雾渡河 12 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下辖 68 个乡级管理区和 5 个镇委会、611 个生产大队、3594 个生产队。19

13、61 年,划鸦鹊岭区的太和场共 200 公顷给宜都县。1961 年 4 月 26 日,设雾渡河、樟坪、下堡坪、邓村、太平溪、三斗坪、莲沱、分乡、晓曦塔、鸦鹊岭、土门、桥边、土城13 区,下辖 76 个人民公社、643 个大队、4622 个生产队。1968 年 19 月,成立区革命委员会。1970 年,划白洋公社的万年,沙河公社的唐家湾、石板、茶庵、望洲岗,伍家公社的共强,花艳公社的共联、共谊,点军公社的十里红、梅子溪、塘上、范家湖等大队以及莱科所、农科所入宜昌市。1971 年,划沙河乡的沙河、张家、前坪、后坪,白洋乡的旭光、联丰,花艳乡的共升、共和、共同、合益,点军乡的罗家、穆家店、郭家岭、李

14、家河、内口河、紫阳、牛渣坪和柑桔场入宜昌市。1975 年,划艾家公社的谭家河入宜昌市。1975 年 11 月 17 日撤区并社,全县设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邓村、太平溪、三斗坪、莲沱、柏木坪、晓峰、上洋、分乡、张家场、鸦鹊岭、土门、桥边、联棚、土城、罗家畈、小溪塔 19 个社(镇) ,下辖 76 个管理区、565 个大队、 4172 个生产队。1979 年,划小溪塔镇的桃坪大队和碑垭大队第十生产队入宜昌市。1982 年,划土门公社虎牙管理区的长江、虎牙、磨盘溪、高家、翟家、高湖、马宗岭大队共 755 公顷给枝江县。1984 年,划长岭乡、联棚乡和土门乡灵宝大队的 8 个生产队,车站大队的 4

15、 个生产队,天台乡钟家畈大队的第八生产队,小溪塔镇碑垭大队入宜昌市。至此,宜昌县划给宜昌市计 330.04 平方千米。1984 年 2 月,政社分开,恢复区、乡建制,全县设小溪塔、三斗坪两个县辖镇和雾渡河、樟村坪、下堡坪、晓峰、分乡、邓村、太平溪、莲沱、桥边、土城、龙泉、鸦鹊岭、张家场 13 区,下辖 6 个乡级镇和樟村坪林场,64 个乡,551 个村民委员会、4139 个村民小组。1985 年,增艾家为县辖镇,区(镇)增为 16 个,下辖 52 个乡,6 个乡级镇,一个镇属林场,550 个村,4130 个村民小组。1987 年撤区并乡,全县设小溪塔、樟村坪、雾渡河、分乡、太平溪、三斗坪、乐天

16、溪、龙泉、艾家、桥边、鸦鹊岭 11 镇和殷家坪、下堡坪、栗子坪、邓村、晓峰、上洋、黄花、柏木坪、土城 9 乡,辖 547 个村民委员会、10 个居民委员会、4112 个村民小组。1991 年,全县辖 11 个镇、9 个乡:小溪塔镇、艾家镇、樟村坪镇、雾渡河镇、分乡镇、太平溪镇、三斗坪镇、桥边镇、鸦鹊岭镇、乐天溪镇、龙泉镇、殷家坪乡、下堡坪乡、栗子坪乡、上洋乡、邓村乡、小峰乡、黄花乡、金狮洞乡、土城乡。共 545 个村民委员会、4088 个村民小组,11 个居民委员会、59 个居民小组。2000 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 625208 人,其中小溪塔镇 137179 人、樟村坪镇

17、17717 人、务渡河镇 29803 人、分乡镇 39025 人、太平溪镇 28959 人、三斗坪镇 35609 人、乐天溪镇 39425 人、龙泉镇 50612 人、艾家镇 8212 人、桥边镇 26920 人、鸦鹊岭镇 57358 人、殷家坪乡 8391 人、下堡坪乡 13887 人、栗子坪乡 10085 人、邓村乡 28453 人、晓峰乡 18345 人、上洋乡 9205 人、黄花乡 15010 人、金狮洞乡 7462 人、土城乡 24571 人、三峡坝区虚拟镇 18980 人。2001 年 7 月,宜昌县改为宜昌市夷陵区。2001 年 7 月 28 日将艾家镇、桥边镇、土城乡划给宜昌市

18、点军区管辖。http:/ 夷陵区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渝东过渡地带,是巴楚文化的融汇地,南北文化的聚集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之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的创造积累,形成了夷陵独具特色、底蕴丰厚的民间文化艺术,民间艺术门类齐全,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民间文化资源的聚宝盆。1993 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1995 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以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峡江号子、宜昌民间版画、雾渡河民歌、樟村坪巫音等为代表的夷陵民间文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近几年来,夷陵区委、区政府把民间文艺工作作为建设文艺强区的重要内容,把争创一批民间艺术乡作为全

19、区文化工作的“五个一”工程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实施“培育一批拔尖人才、创造一批精品佳作、推出一批文化品牌、开发一批特色产品、建好一批研究基地”的“五个一批”文艺工程,推进民间文化由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产业发展由文化创意向产业项目实施转变、基地建设由组织体系建设向硬件设施配套转变,着力把夷陵创建成“湖北省文化生态保护区”。一、夷陵区民间文化艺术概述夷陵区民间文学流行广泛,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诗歌、民间谚语、民间谜语、民间笑话、民间寓言、民间歇后语、民间楹联、民间“对对子”等,广存于民间。夷陵区民间美术较为普遍,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书法(石刻、摩崖、书写)、民间工艺(奇石、剪

20、纸、刺绣)、民间摄影、民间建筑等遍地开花。民间雕塑就有石、木、泥、金属四种。乡村版画被誉为“长江三峡黑牡丹”和“巴楚文化一枝花”。民间建筑,特别是黄陵庙、南边古民居、西庄湾古民居的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工艺。夷陵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民间器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戏剧扎根于城乡各地。民间音乐主要为民歌、器乐。民歌有号子、薅草锣鼓、采茶歌、花鼓歌、民间小调、皮影小调、儿歌等。器乐有围鼓、宜昌丝竹等。号子是人们从事各种劳作时发出的呼喊声。在喊声上大多一人呼喊,众人和,声调高亢,振奋人心,有齐心协力完成劳作任务之感。仅号子就有船工、灵柩、石工、挑担、土匠、打硪、榨油 7 种。薅

21、草锣鼓主要是在田间薅草、扯草时唱的民歌,它多用戏腔,高亢激昂,催人奋进。其模式有一锣一鼓称“锣鼓”,两锣一鼓称“ 夹锣鼓”,锣鼓夹有唢呐的称为“吹锣鼓”(鸦鹊岭、龙泉等地盛行)。采茶歌,盛行于茶区,歌手即兴创作吟唱,有对唱,一人唱,众人和等形式。呜音是流行于西北山区的民间吹打乐,起源于孔子故乡曲阜,是祭礼乐曲,至今已有 2400 多年历史。后传入河南、湖北武当,经保康传入樟村坪镇,广泛用于农家的婚丧嫁娶等场面。宜昌丝竹是我区民间艺术中的不朽奇葩,它从江汉平原流入鸦鹊岭,已有 180 多年的历史,它与江南丝竹一起享誉中国的乐坛,广泛用于农家的婚丧嫁娶等场面。围鼓,起源于房县,由兴山县流传于樟村坪

22、,至今已有 700 多年历史,是人们朝武当、朝鸣凤的必备器乐。夷陵区民间舞蹈异彩纷呈,主要有地花鼓、扭秧歌、踩高跷、狮子、龙灯、采莲船、莲湘等,其中地花鼓流传甚广。莲湘,盛行于全区,唱腔豁亮,节奏鲜明,广泛用于热闹喜庆场面。高跷狮子,是由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表演者必须具备踩高跷、玩狮子两种技能,并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巴山舞,源于长阳,盛行全国,它将跳丧舞改编成集健身与娱乐一体,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当前最为时尚的群众舞蹈。民间曲艺主要有楠管、丧鼓、三句半等。楠管,从江汉平原流入我区,是一门曲艺类的说唱艺术,表演者怀抱“渔鼓”、竹筒,手持一付简报和一面金钹,同时敲击,一式三音,伴随着小木棒的敲击

23、声,将动人故事娓娓道来。曲调优美脆利,角色能进能出,语言幽默,表演风趣。目前,它又融入评书和单口相声的表现形式,深受群众喜爱。民间戏剧主要有花鼓戏、皮影戏、地花鼓等。皮影戏,流传于西北山区,其说唱有固定的本子,主要是古代传说和古人,它一块幕布,布后一颗电灯,灯下一人执道具,通过道具影子影在幕布上,道具运动,影子也运动。同时,配合锣鼓和说唱者,使人身临其境。花鼓戏是秭归流入的民间戏剧,已有 300 多年的历史,后又融入了荆州和远安花鼓戏的表演形式,分布在三斗坪、龙泉、鸦鹊岭等地。地花鼓,俗称花鼓子,流行于峡江,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它边唱边舞,兼有乐曲伴奏,形式灵活,身心合一。二、夷陵区重点民

24、间文化艺术概览夷陵区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也是文化资源大区,近年来,夷陵区着力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夷陵新区,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推介文化遗产品牌,自 2006 年以来,先后成功申报获批 4 个国家级、5 个省级、10 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 2 个国家级、3 个省级“艺术乡”。先后推出了“中国民间故事家、国家级非遗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刘德方,国家级非遗宜昌丝竹代表性传承人黄太柏,国家级非遗代表作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长江峡江号子、薅草锣鼓、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夷陵区(夷陵版画)、下堡坪(民间故事)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陵庙等 9 张历史遗产“文化品牌”,为我区打造文化资源大

25、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 年,下堡坪乡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 2008 年,雾渡河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民歌之乡”; 2009 年,樟村坪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民乐之乡”。如今在夷陵区,以民间故事著称的民间文学;以乡村版画享誉的民间美术;以皮影戏见长的民间戏曲;以龙灯、狮子、高跷等 10 多种舞蹈为代表的民间舞蹈;以呜音、围古、丝竹、峡江号子、民间歌谣为特色的民间音乐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1、下堡坪民间故事田头,地角,火笼,稻场,凡是有人聚会的地方,就有人讲故事。传说,笑话,故事,趣谈,凡是有人讲故事的地方,就有快活的笑声。夷陵民间故事集劳动人民的愿望、趣味、情感和乐观精神为一体

26、,是历代劳动人民幽默天赋和创造智慧的富贵结晶,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印迹,是本地风俗民情的客观记载,是带着泥土芬芳的一支文化奇葩。特别是下堡坪民间故事,更是夷陵民间故事中的精华。下堡坪乡位于夷陵区西北部,历经了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融合,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有民间刺绣、皮影戏、地花鼓、人大戏等,尤以民间故事最具特色。2006 年 5 月20 日,下堡坪民间故事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 6 月下堡坪乡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下堡坪民间故事是秦岭大巴山武陵山文化沉积带民间文学的缩影,是长江三峡民间文学的奇葩,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共通性,同时也具有独特的价值。目前,该乡广为流传

27、的民间故事有 2000 多则,为全国独有。中国民间艺术界泰斗贾芝、文化部特聘专家李耀宗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锡诚、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宗华及省民协主席付广典等多次赴下堡坪乡考察,盛赞下堡坪民间故事为中国民间文化一绝。下堡坪乡民间故事蕴藏量大,普及面广,传讲人多。故事种类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民间笑话五大类。下堡坪民间故事原生态作品多,是千百年来的风俗风情、民众心态、精神生活方式的反映和流变史,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所流传的民间故事风趣优美,妙趣横生,寓教于乐,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这里的故事特点鲜明,尤其是故事形式上,带有诗文对联的故事多,传讲手法上说唱结

28、合,谜语间夹,演示助讲。下堡坪农民刘德方能讲四百多个故事,且能传唱一百多万字的山歌、薅草锣鼓歌、丧鼓歌、花鼓戏和皮影戏。1995 年,当时主管文化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彭明吉非常重视,亲自撰写了长篇通讯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后,立即引起海内外民间文化专家的关注。民间文化专家认为:刘德方是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1998 年,在省、市民协的指导下,夷陵区文联组织专家对刘德方及其民间故事进行采录,编辑出版了刘德方故事集野山笑林。2001 年,经过省、市文联、民协的考察,命名刘德方为“湖北省民间故事家”。 此后,夷陵区加大对刘德方的宣传推介力度,邀请北京、武汉两地专家学者来夷陵区

29、对刘德方及其故事进行考察,并组织撰写了关于刘德方的长篇传记文学奇遇人生,出版了刘德方情歌集郎啊姐,拍摄制作了刘德方笑话馆深山故事乡DVD 光碟。经过国家民协专家考察,2005 年,刘德方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故事家”。2007 年,刘德方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接受文化部、中国文联的表彰,被文化部命名表彰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被中国文联授予“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8 年,刘德方作为民间故事家参加了中国文联在上海举行的故事大赛,一举夺得大赛银奖。至此,刘德方拥有了“一家两人”三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享誉全国的民间故事家。2008 年下堡坪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

30、术之乡”。近年来,下堡坪乡大力抢救保护民间文化资源,注重开发利用。经普查,全乡能传讲民间故事 5 个以上的有 1181 人,能传讲民间故事 20 个以上的有 786 人,能传讲民间故事50 个以上的有 167 人,能传讲民间故事 200 个以上的有 30 人。同时,全乡共有 8 个村被夷陵区命名为民间故事村,14 人被命名为夷陵区民间故事家,占全区民间故事家的一半。为了推动民间故事的传承和发展,该乡每年都举办民间故事传讲大赛。夷陵区将下堡坪民间故事列入了全区“五个一”工程,全力支持下堡坪民间故事的传承和弘扬。2004 年,成立了夷陵区刘德方民间艺术研究会,先后投资 60 多万元,建立了民间故事

31、传讲基地;对刘德方等年事已高的传讲人发放生活保障金;文化部门编写出版了刘德方民间故事集野山笑林、刘德方民歌集郎啊姐、长篇刘德方传奇遇人生和 DVD 光牒刘德方笑话馆,下堡坪乡编写出版了下堡坪民间故事、野山鼓词和下堡坪民间故事集粹等下堡坪民间文化专著,使民间文化得到了保护。同时,该乡把民间故事艺人请进当地中、小学校,传授民间故事,并定期在校园举办民间故事比赛,培养故事接班人;还成立“下堡坪乡民间故事协会”,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任荣誉会长,在节庆、假日中组织故事比赛活动。目前,该乡正在全力创建“中国民间故事之乡”。2、宜昌丝竹宜昌丝竹亦称细乐,源于北宋时期,是宜昌民间艺术种类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主要

32、流行于夷陵区的鸦鹊岭、龙泉地区,尤以鸦鹊岭最盛,并以鸦鹊岭为轴心,辐射毗邻的枝江、枝城、当阳等县市。宜昌丝竹是在湖北民间器乐分类中唯宜昌独有的器乐类别,它是以“丝竹”为主奏乐器演奏曲牌,与打击乐合成的一种器乐艺术品种,故宜昌丝竹亦称“细乐”。宜昌细乐以其演奏效果上的细腻、婉转、吉祥、典雅而被广泛用于民间吉庆、盛典等各种红事场合。宜昌丝竹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已近二百年,历经七代乐人。北宋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对当地民风民俗作了“腊市鱼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的描述;著名文学家苏轼也留有“庙前行人拜且舞,击鼓吹箫屠白羊”的诗句。据清东湖县志(今夷陵区)载,宜昌风俗一般在“元宵张

33、灯鼓乐笙箫,遍游街市”。宜昌丝竹谱系可查至近 200 年的七代乐人,现有 60 余首乐曲,仅鸦鹊岭一镇就有 60多个乐班,700 余乐人。常见曲目有水龙吟、戏球、小起堂、小开门、客丧等。宜昌丝竹的乐班或 8 人或 4 人,8 人班主要用于红喜事类,建制运用是打击乐 2 人,丝弦 2 人,弹拨 2 人,竹笛、竹萧 2 人;四人班的应用为鼓手 1 人,笛和萧一人,弹拨 1 人,弦乐 1 人。所用乐器有二胡、琴琴、月琴、竹笛、竹萧,大堂边鼓、花鼓、恒锣、马锣、小锣等。宜昌丝竹曲调优美,表现细腻,加上打击乐轻敲细打,往往给人以典雅、清新之感。2006 年 5 月 20 日,宜昌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3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夷陵长江峡江号子夷陵长江峡江号子,是指流传在滩多水急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一带行船过程中船工呼喊的号子,以及装卸、泊船时呼喊的码头号子和搬运号子。长江峡江号子是湖北民歌号子类中最富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歌种,是船工在对生命极限的考验中产生的,是群体劳作创造的生命乐章。2008,夷陵长江峡江号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峡江号子现存 126 首,其中船工号子 94 首,包括拖扛、搬艄、推桡、拉纤、收纤、撑帆、摇橹、唤风、慢板等 9 种;搬运号子,32 首,包括起舱、出舱、发签、踩花包、抬大件、扯铅丝、上跳板、平路、上坡、下坡、摇车和数数等。长江峡江号子

35、,伴随着劳动节奏而歌,高亢、浑厚、雄壮、有力,节奏铿锵,表现形式为一领众合,有喊唱、呼啸、翻唱等。音乐旋律与内容融为一体,音调与语言声调相结合,自由行腔,节奏、速度视具体活路(活计)而定。音乐呈现出力度感与节奏性强的突出特点,气势磅礴,有疾劲、悠扬的号子,也有抒情的民歌。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和音乐史、心理学等研究价值以及合理开发的可利用价值。长江峡江号子是人与自然抗争而又和谐共处的结果,已成为该地域人民中最富凝聚力、最具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具有持续认同感,是人们在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再创造的精神文化遗产。4、夷陵薅草锣鼓夷陵薅草锣鼓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宽广,内容丰富,地方音

36、乐特色突出,是区内民间普遍盛行的民间艺术种类。它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农民在结群薅草、挖土、栽秧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一人按节奏击鼓,一人应点敲锣,锣鼓间歇,歌声即起,轮流对唱,整日不歇。它是农民在田间自娱自乐,消累解乏,调动劳动激情,统一劳动进度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是智慧的峡江儿女在劳动中创造的快乐。薅草锣鼓融山歌、民歌和地方戏曲为一体,其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锣鼓声,震撼山谷,气势磅礴。夷陵薅草锣鼓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格式,它一般由“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送神”几部分组成,有着请神求愿、组织生产、鼓舞生产、调节情绪等

37、功能,是夷陵人的劳动进行曲。薅草锣鼓音乐特色鲜明,一般由十几个唱腔与曲牌组成,多者达八十多个唱腔曲牌,故有“九腔十八板,三十六个号,七十二种腔之说”;歌词类型有月歌、号子、扬歌、五句子、情歌等,唱法一般是边打边唱、对唱、接唱、独唱等形式;歌词内容有颂古人、劝人向善、历数朝代更替、言情、叙说时令等;歌词句子一般是7 字句、5 字句,或长短句间搭,偶尔也有 3 字句等;歌词通篇压韵,有一韵至终的,也有中途转韵的;艺人们通常遵循“早晨唱花名,中午唱古人、晚上唱交情”的题材规律,其作品内容包括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劳动生产、爱情生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内的各方面。

38、“薅草锣鼓”经历了师徒传承、村落传承,历史十分悠久。从出土的文物考证,大约在距今 1500 年前的六朝晋代就有了;从它的三音古歌与不协调的音程分析,有史载是在西汉,而且是当时的楚歌,距今已 2000 多年了。据实可查的第四代传人中,全区现存的薅草锣鼓乐班有 10 支以上,近 200 传人,已搜集整理锣鼓歌 1000 多首,已有大量薅草锣鼓歌被收录进了湖北民间歌曲集成宜昌县分卷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进一步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薅草锣鼓,对研究本地民风民俗、语言文学、民族音乐史和民间艺术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08 年夷陵薅草锣鼓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单。5、夷陵民

39、间版画夷陵区民间版画源远流长,自清同治三年(1864 年)至今流传于民间,传人众多,佳作纷呈,闻名遐迩。夷陵区早在 1993 年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版画)之乡”。夷陵区地处长江三峡东端,西陵峡两岸,上扼川蜀,下引荆襄,是巴楚文化和南北东西文化荟萃交融之地,民间文化及其各类艺术极为活跃。民间版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宜昌县志记载,早在明末清初,这里的民间黑白木刻版画就驰名远近,其佳作还被广泛转化为刺绣、印花、木雕、石雕等工艺品,为人们喜闻乐见,称其为“黑牡丹”。“夷陵农民版画”从表现主题出发,不受比例关系、造型逼真和透视准确等制约,而是按照自己对物像和空间的理解,随心所欲地进行组

40、合,充分体现了民间绘画的艺术特色和自身规律。在画面构成上,饱满简洁、造型古拙、幽默有趣,使人感觉清晰、亲切、自然。1987 年,一批世居这里的青年农民成立了“夷陵黑牡丹木刻版画协会”,得到区文化部门和区政府的支持。同年,湖北省举办民间艺术展,原宜昌县收集的以清代刺绣为主的14 件作品入选,下堡乡下堡坪村的朱禅英 10 岁挑绣的八仙过海、大圣偷桃等 3件作品,从起针到收针用一根线挑成,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被选送到日本、东欧等国参展。1995 年 5 月,内部出版了现代民间版画一书,收集 50 多位版画作者的 118 幅作品,一位日本客商见到此书后,一次购了 50 本,大有“洛阳纸贵”之感。199

41、2 年,省文化厅、省群艺馆在武汉举办“夷陵区农民版画展览”,向全国展示夷陵农民版画艺术创作成果。1995 年 5 月,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在观看夷陵版画后,题词“巴楚文化一枝花”、“美从民间来”。1996 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三峡坝区民间版画展”,在京城引起轰动;1999 年,又在青岛专馆展出,得到国家权威专家的好评和广大观众的赞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夷陵版画展览盛况。1998年在黄陵庙组建了宜昌版画院,为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创作舞台。农民版画家罗来清创作的三峡百牛图,填补了我国版画长卷空白,被人们称为“牛画家”。近年来,夷陵民间版画,全区版画作者在省以上

42、展出作品 800 多件,发表并获奖作品达 200 多件次,其中,在全国获金奖 5 幅、银奖 3 幅、铜奖 2 幅。1999 年,汪帮群的版画草垛获得“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二等奖;杨世喜的水粉画长毛免获得“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三等奖;汪帮群的版画赶狐狸、上梁获得“农民书画工艺展二等奖。版画主要传承人高新章、张定虎撰写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艺术语言的扩展一文,2002 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优秀论文奖。2002 年底,黄成翠的十二生肖剪纸挂历正式对外销售。夷陵区人民政府为抢救、保护民间版画采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先后举办版画创作班达10 余次,创建了三峡民间版画院,拟建设以石刻版画为主的文化广场,把在全国发表

43、获奖的作品镌刻在花岗岩石板上,同时资助版画作者到本省、外省和进京办展览。6、雾渡河民歌雾渡河镇地处夷陵西北山区,是巴楚文化的交汇之地。2009 年 4 月,夷陵区政府批准雾渡河镇为“区级民间文化保护之乡”,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民间艺术保护之乡”,省政府批准雾渡河民歌纳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 年 4 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该镇为 “湖北省民歌之乡”,成为湖北省第一个“民歌之乡”。雾渡河民歌种类体裁多,山歌、田歌、小调、号子、风俗歌样样都有,词曲优美、寓教于乐,广泛用于民间婚丧嫁娶和民俗活动之中,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雾渡河民歌经过普查,已有 5 大类,13 种,共

44、2320 首,其中 200 句以上的长歌 60 多部,系列套歌 10 多套。尤以民间叙事长歌独具特色,共 66 部,新收集整理民间叙事长歌 21 部,使雾渡河的民间叙事长歌总量达到 87 部。这些民歌或歌咏劳动生活,或倾诉劳动人民的欢乐和痛苦,或反映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生活,曲调优美,易于传唱,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近年来,雾渡河镇加大了民歌资源调查、传承人推广、普及民歌等措施,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全镇现已登记民歌传承人 1425 人,其中能传唱 100 首以上的 150 多人,能传唱 200 首以上的 30 多人,能唱两个套歌或两部长歌以上的 300 多人,镇政府给 300 多名重

45、点传承人建立了档案。镇里先后举办了两次民歌大赛,区文联现场考察命名了 5 名民间歌师、10 名民间歌手。早在 2004 年,该镇就收集整理了 200 多首民歌,选编成雾山歌海一书出版发行;2005 年,该镇民歌老手陈明刚传唱的 300 多首民歌,经退休干部苏宗源采录整理成陈篾匠民歌选一书出版发行;2007 年采录整理了 10 多首长歌,编辑成雾山歌海续集出版发行。近两年来,雾渡河镇共收集整理民歌曲谱 120 余首,并整理出版了姚继忠民歌选,其中采取词曲对应的方式编排收集歌曲 100 余首,并聘请音乐方面的专家精心选取了 10 首具有代表性的雾渡河民歌作品,邀请专业歌手和民歌传承人一同演唱,制作

46、成民歌专辑,发行音乐光碟 200 余张,编制印发雾渡河民歌传唱曲目2400 余册,发放到学校、机关、社区传唱。该镇为让雾渡河民歌得以传承扎根,在全镇范围内扎实开展了民歌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的“民歌三进”活动,以播放、传唱、比赛等多种方式营造民歌之乡的良好氛围,推介民歌,提高全镇文化软实力。全镇现已形成听民歌、学民歌、唱民歌的风气,走在街上到处可以听到“民歌之声”。目前,该镇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中国民歌之乡”创建步伐,努力让雾渡河民歌走出湖北,走向全国。7、樟村坪民乐樟村坪镇地处夷陵西北山区,以民间音乐为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底蕴丰厚。该地民间有“有礼必举乐,无乐不成仪”的习俗,婚丧嫁娶和各种民俗活动均有一支或多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