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777KB ,
资源ID:3042682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42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doc)为本站会员(sk****8)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doc

1、文章编号: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作者(单位)摘要:以岩层倾角对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影响为研究目的。结合宜巴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施工过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 FLAC3D 对隧道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角度下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模拟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软弱围岩区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受岩层倾角影响较大,坚硬围岩区受其影响较小。两种开挖方式下隧道周边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差别不大;最终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开挖方式无关,但开挖期间主应力、主应变、位移和破坏度并不相同。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岩层产状;软

2、岩大变形;FLAC 3D;数值模拟;下导洞超前开挖法1 前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深部岩体中修筑隧道工程已必不可少,随之而来的深部岩体所具有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深埋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高地应力的存在,是影响隧道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硬岩岩爆和软岩大变形或塑性破坏。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流变、断层软岩挤入大变形等灾害给施工带来的困难也随之出现 1-4。软岩支护是地下工程中最难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以其大变形、高地压、难支护的特点一直受到岩石力学及地下工程界的普遍关注 5。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段隧道施工过程中,一要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允许有一定自由变形;二要避免变

3、形过大、防止围岩失稳;并在软岩大变形严重地段预留变形量,避免初期支护结构因承受较大的形变压力,造成初期支护结构破坏。下导洞超前开挖法作为分部开挖法的一种,适用于设计断面较大或围岩软弱破碎严重、稳定性较差的隧道,导坑超前开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且小断面坑道围岩的相对稳定性显著增强,而在现代隧道施工建设中,下导洞超前开挖法应用较少 6。在深部软岩工程中,由于涉及到物理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接触边界非线性等力学问题,因此其理论解的求解在数学上遇到非常大的困难,需要借助于有限元、有限差分和离散元等数值方法和软件 7。本文针对宜巴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出现的单侧软岩大变形特征,利用有限差分软件 FLAC

4、3D 研究了隧道两侧围岩岩性不同时,倾角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采用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时围岩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2 工程概况石门垭隧道是宜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为项目全线最长隧道。隧道采用分幅式,左幅起讫桩号ZK118+963ZK126+487,总长 7524.0m,右幅起讫桩号 YK118+948YK126+441 总长 7493.0m。隧道最大埋深约 878m,属特长深埋隧道。隧道施工至 ZK120+000 时,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单侧破坏、围岩层状剥落现象,造成锚杆弯曲破坏,针对于此,施工单位决定采取下导洞超前开挖法进行施工。图 1 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方案图 2 锚杆破坏情

5、况3 隧道施工数值模拟3.1 计算模型采用 FLAC3D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软件,根据地下结构的计算原理,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为洞径的 35 倍,且根据隧道的实际结构形式及地质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模型简化。模型计算范围:水平方向(x 轴)长度取 90m,竖直方向(y 轴)取90m,纵向(z 轴)沿隧道轴线方向取 60m。围岩材料模型采用 Mohr-Coulomb 理想弹塑性模型,开挖采用 FLAC3D 中的 Null 模型。模型左、右、前、后和下部边界均施加法向约束,模型上部施加边界应力,其等效地应力由 确定, 为上覆岩层的平均zh加权容重, 为上覆岩层总厚度 8-10。计算模型如图h3

6、所示。图 3 隧道计算模型Fig.3 Computation model of tunnel3.2 力学参数计算中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屈服准则采用Mohr-Coulomb 准则,并考虑岩体的受拉屈服、弹塑性变形及大变形 11。围岩材料的力学参数采用隧道围岩的实测值,具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 1 所示。表 1 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表Table 1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urrounding rock编号 围岩 (kN/m3) E/GPa u /() C/MPa1 级砂岩 23 4.5 0.32 32 0.62 级泥岩 24 9.9 0.3 40 0.8因计算

7、模型中岩性不唯一,将计算模型划分为三个区域,参数赋值时分区域进行,定义 、 如下,1x2其中角度 为岩层倾斜线与 x 轴负方向所成的夹角:145cos5sinxy2 (1)当 时,该区域内围岩为级砂岩,10物理力学参数见表 1;(2)当 时,该区域内为岩性变化区,2x通过 FLAC3D 中的单元遍历程序对该区域进行赋值,物理力学参数由公式(1) ( 5)计算得出;(1)431D(2)6(0.)5C(3)1213KK(4)()0DG(5)sin(45)cos(4)1Dxy式中: 为材料的粘聚力;C为材料的内摩擦角;为材料的体积模量;K为材料的剪切模量;G为点到过 点边界线的距离。D1x(3)当

8、时,该区域内围岩为级泥290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 1。图 4 所示为 =60和 =120时模型赋值块状示意图。=60 =120图 4 模型赋值块状示意图Fig.4 Block diagram of model prop3.3 开挖方案针对无支护时全断面法、下导洞超前开挖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因隧道开挖引起的隧道围岩的应力、应变、位移情况及其随角度 的变化趋势,判断围岩的稳定性。为模拟实际施工开挖顺序,采用如下开挖方案:全断面法采用 15 步开挖方案;下导洞超前开挖法采用下导洞先行开挖 15 步,上圆弧后行开挖 15步的开挖方案。数值模拟中,隧道沿着 z 轴方向以 3 m 长度为一个开挖循环进行模

9、拟 11-12。4 全断面法数值模拟结果4.1 位移场特征隧道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是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应13。隧道拱顶竖向位移、拱腰水平位移、拱肩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计算值如表 2 所示。表 2 隧道周边位移计算值Table 2 Calculated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cm) 拱顶 左拱腰 右拱腰 左拱肩 右拱肩 /()Uy Ux Ux Ux Uy Ux Uy0 -3.37 3.60 -3.60 2.57 -2.35 -2.57 -2.3530 -3.55 4.46 -2.93 3.19 -2.68 -2.

10、20 -2.2245 -3.78 4.87 -2.71 3.53 -2.92 -2.12 -2.2360 -4.10 5.19 -2.57 3.87 -3.22 -2.11 -2.2990 -4.96 5.53 -2.47 4.49 -3.90 -2.25 -2.58120 -6.04 5.27 -2.58 4.82 -4.51 -2.58 -3.06135 -6.60 4.95 -2.73 4.78 -4.70 -2.82 -3.40150 -7.10 4.54 -2.95 4.58 -4.75 -3.12 -3.75180 -7.55 3.64 -3.64 3.87 -4.41 -3.87

11、 -4.41分析表 2 可知,当不考虑 =0和 =180两种对称状态时,随着角度 变化,拱顶竖向位移、拱腰水平位移、拱肩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1)拱顶竖向位移:随着角度 增大,拱顶下沉量逐渐增大。(2)拱腰水平位移:随着角度 增大,左拱腰水平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右拱腰水平位移先减小后增大;当 =90时,左拱腰水平位移最大,右拱腰水平位移最小。(3)拱肩竖向位移:随着角度 增大,左拱肩竖向位移逐渐增大;当 60时,右拱肩竖向位移随着角度 增大而逐渐增大。(4)拱肩水平位移:随着角度 增大,左拱肩水平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当 =120时,左拱肩水平位移最大;当 90时,右拱肩水平位移随

12、着角度 增大而逐渐增大。03060901201501801.21.4.61.82.0.2.4位移比(左/右) 角 度 /( )拱 腰 x位 移拱 肩 位 移 拱 肩 y位 移图 5 左右两侧位移比Fig.5 Displacement ratio of left and right sides图 5 所示为左右两侧拱腰水平位移、拱肩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之比。分析图 5 可知:随着角度 增大,左右两侧拱腰水平位移、拱肩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之比均呈先增大后较小的趋势;当 =90时,比值均达到最大值,且比值大小依次为拱腰水平位移(2.24)拱肩水平位移(1.99)拱肩竖向位移(1.51) ,说明隧道两侧岩

13、性不同时,对拱腰水平位移影响最大,拱肩水平位移次之,拱肩竖向位移最小,且软弱围岩区隧道周边位移较大。4.2 塑性区特征=0 =30 =45=60 =90 =120=135 =150 =180图 6 围岩塑性区分布图Fig.6 Plastic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围岩塑性区分布如图 6 所示,隧道开挖后引起的塑性屈服主要为剪切屈服,不考虑 =0和 =180两种对称状态时,隧道左侧拱肩、拱腰塑性区范围比右侧范围大,当 =90时表现最明显;拱底塑性区范围左右基本对称。当 =0时,塑性区在隧道拱腰、拱肩两侧对称分布,塑性区范围为 3.14.6m;拱顶塑性区范围为3.14.7

14、m,而拱底塑性区范围为 4.26.3m,比拱顶塑性区范围大。当 =90时,塑性区在隧道两侧分布不对称,右下部塑性区范围为 3.14.6m,拱底塑性区范围为4.26.3m,而左上部塑性区范围为 4.76.9m,拱顶塑性区范围为 6.38.4m,比右下部、拱底处塑性区范围大。当 =180时,塑性区在隧道拱腰、拱肩两侧对称分布,拱腰下部塑性区范围为 3.14.6m,拱腰上部、拱肩处塑性区范围为 4.76.9m,拱顶塑性区范围为 6.38.4m,而拱底塑性区范围为 4.26.3m,比拱顶塑性区范围小。结上所述:随着角度 增大,塑性区总范围逐渐增大,拱底塑性区分布左右基本对称,拱腰、拱肩及拱顶塑性区分布

15、不对称,左侧塑性区范围较大,即软弱围岩区塑性区范围较大;角度 对拱底塑性区的深度无影响,但对拱底塑性区的宽度有影响, 逐渐增大,塑性区宽度逐渐减小。4.3 应力场特征选取 =60、 =90、=120时最大主应力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图 7 所示为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60=90=120图 7 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Fig.7 Contour map of the maximum principle stress隧道围岩应力主要集中在两侧拱脚处,拱顶上方和拱底下方应力值最大,左拱肩处应力变化梯度较大。随着角度 增大,隧道周边围岩一定范围内(拱顶上方、拱腰两侧 4.7m 范围内,拱肩两侧、拱底下方6.7

16、m 范围内)最大主应力基本无变化,除此之外,拱顶上方应力值为-2.4e7 的等值线所包围区域逐渐减小,说明拱底上方最大主应力值逐渐减小,且左侧表现较为明显;拱底下方应力值为 -2.4e7 的等值线所包围区域逐渐增大,当 =120时出现了应力值为 -2.6e7 的等值线,说明拱底下方最大主应力值逐渐增大,左侧较为明显;左拱肩处应力值为 -2.2e7 的等值线范围逐渐减小,说明该处最大主应力值逐渐减小;右侧最大主应力基本无变化。综上所述:角度 影响拱顶、拱底和软弱围岩区拱肩、拱腰应力场的分布,对坚硬围岩区拱肩、拱腰应力场分布基本无影响。5 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数值模拟结果5.1 位移场特征下导洞先行开

17、挖后,隧道围岩应力初次释放,隧道周边产生初次位移,初次位移计算值如表 3 所示;下导洞基本稳定后施工上圆弧部,此时引起隧道围岩应力的二次释放,隧道围岩稳定后最终位移计算值如表 4 所示。由表 4 可知,采用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时,隧道周边最终位移与全断面法施工时基本一致,位移随角度 的变化趋势亦基本相同;而岩体工程开挖变形具有很强的时空效应,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释放不是瞬间完成,而是受开挖面的约束影响,应力逐步释放,直到开挖面空间约束效应完全消失,围岩应力才得以全部释放,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多数发生或隐患的灾害一般与施工进度(卸荷速率)过快相关 1,14-15,采用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隧道围岩

18、应力经过两次释放过程,充分利用了开挖面的约束作用,使岩体卸荷速率减小,可有效控制灾害发生。表 3 初次位移计算值Table 3 Calculated value of initial displacement (cm) 拱顶 右拱腰 左拱腰 右拱肩 左拱肩 /()Uy Ux Ux Ux Uy Ux Uy0 -1.26 1.58 -1.58 1.01 -0.97 -1.01 -0.77 30 -1.32 1.96 -1.30 1.24 -1.09 -0.87 -0.95 45 -1.38 2.13 -1.22 1.37 -1.19 -0.83 -0.97 60 -1.47 2.27 -1.16

19、1.49 -1.31 -0.82 -1.00 90 -1.71 2.39 -1.13 1.71 -1.55 -0.86 -1.12 120 -2.00 2.30 -1.18 1.81 -1.75 -0.97 -1.25 135 -2.13 2.18 -1.24 1.80 -1.80 -1.06 -1.35 150 -2.25 2.01 -1.33 1.73 -1.81 -1.18 -1.46 180 -2.34 1.63 -1.62 1.47 -1.68 -1.47 -1.67 表 4 最终位移计算值Table 4 Calculated value of final displacement(

20、cm) 拱顶 右拱腰 左拱腰 右拱肩 左拱肩 /()Uy Ux Ux Ux Uy Ux Uy0 -3.41 3.59 -3.59 2.60 -2.44 -2.60 -2.44 30 -3.59 4.45 -2.92 3.22 -2.80 -2.24 -2.30 45 -3.82 4.85 -2.71 3.57 -3.06 -2.16 -2.31 60 -4.13 5.18 -2.57 3.92 -3.38 -2.15 -2.37 90 -4.97 5.51 -2.47 4.54 -4.09 -2.29 -2.66 120 -6.02 5.26 -2.58 4.86 -4.74 -2.61 -3

21、.18 135 -6.57 4.94 -2.73 4.82 -4.94 -2.86 -3.53 150 -7.04 4.54 -2.96 4.62 -4.99 -3.16 -3.92 180 -7.48 3.66 -3.66 3.91 -4.62 -3.91 -4.62 相对最终位移,下导洞开挖引起的初次位移所占比率如图 8 所示,图中 AF 依次代表隧道拱顶竖向位移、左拱腰水平位移、右拱腰水平位移、左拱肩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右拱肩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由图 8 可知,下导洞开挖引起的各点初次位移所占比率在 0.320.46 之间,拱顶竖向位移比率较小,呈下降趋势,说明其受 影响程度较小;左、右

22、拱腰水平位移比率较大,说明其受影响程度较大,且右拱腰受影响程度比左拱腰略大;左拱肩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和右拱肩水平位移受影响程度基本一致,与之相比,右拱肩竖向位移受影响程度较大。0306090120150180.320.4.360.8.40.2.40.6 AB CD EF G比率角 度 /( )图 8 位移比率散点示意图Fig.8 Scatter diagram of displacement ratio5.2 塑性区特征选取 =60、 =90、=120时塑性区分布特征为研究对象,其塑性区分布如图 9 所示,左侧为下导洞开挖后塑性区分布,右侧为最终塑性区分布。=60=90=120图 9 围岩塑性

23、区分布图Fig.9 Plastic zone of surrounding rock由图 9 可知,下导洞先行开挖后,拱底塑性区深度为 4.2m,宽度与导洞跨度基本相等,拱腰、拱肩、拱顶塑性区范围为 1.52m(不考虑待开挖部的塑性区) ,而待开挖部围岩出现受拉区,两侧受拉区范围约 1.82.5m,拱顶、拱肩受拉区范围约 0.61.2m,随着角度 增大,围岩塑性区面积基本保持不变,说明下导洞开挖时,角度 对塑性区分布基本无影响;上圆弧部开挖后,结合图 6 中三种情况下隧道围岩的最终塑性区分布特征,表明两种开挖方式的最终塑性区面积基本相同。5.3 应力场特征采用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时,下导洞先行开挖

24、 15步后,=60、 =90、=120三种情况下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如图 10 所示。=60=90=120图 10 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Fig.10 Contour map of the maximum principle stress下导洞施工时,左右两侧拱脚处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对比 =60、=90 、=120三种情况下最大主应力等值线图,角度 对左拱肩、左拱腰、拱顶上方 4.16.5m 范围内的最大主应力分布有影响,对右拱肩、右拱腰和拱底处的主应力分布基本无影响。上圆弧部开挖后隧道围岩的最大主应力最终分布特征和图 7 所示基本一致,表明不支护时,同一力学模型的不同开挖方式所产生的最终应力场是

25、相同的。因此,最终应力场只与开挖的最终洞型有关,而与开挖方式无关,但开挖期间应力场的分布不仅与初始应力场相关,还受开挖次数及开挖体形态的影响。6 结论(1)隧道周边围岩岩性不同时,岩层倾角对软弱围岩区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影响较大,坚硬围岩区受其影响较小。隧道周边位移随角度 变化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因岩性不同引起的左右两侧位移之比,拱腰水平位移受其影响最大,拱肩水平位移次之,拱肩竖向位移最小。角度 对拱顶、拱肩处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大,对拱底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小。角度 影响拱顶、拱底和软弱围岩区拱肩、拱腰应力场的分布,对坚硬围岩区拱肩、拱腰应力场分布基本无影响。(2)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

26、引起的位移、塑性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但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时可利用岩土工程开挖变形的时空效应,是围岩应力逐步释放,有效控制灾害发生。(3)力学模型最终应力场分布特征只与开挖的最终洞型有关,与开挖方式无关,但开挖期间主应力、主应变、位移和破坏度受开挖次数和开挖体形态的影响。参 考 文 献1 赵旭峰, 王春苗 , 孔祥利. 深部软岩隧道施工性态时空效应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7, 26(2), 404-409. ZHAO Xufeng, WANG Chunmiao, KONG Xiangli. Analysis of time-space effects of constr

27、uction behavior of deep soft rock tunnel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2), 404-409.2 张志强, 关宝树. 软弱围岩隧道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规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22(6), 696-700. ZHANG Zhiqiang, GUAN Baoshu. Research on the deformation rule of weak rock mass tunnel under high initial geostress J.

28、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0, 22(6), 696-700.3 张志强, 郑鸿泰. 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大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 增刊),957-960. ZHANG Zhiqiang, ZHENG Hongtai. Analysis of large deform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weak rockmass tunnel under high in-situ stresses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

29、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Supp), 957-960.4 刘招伟, 王明胜 , 方俊波. 高地应力大变形隧道支护系统的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 2010, 43(5), 111-116. LIU Zhaowei, WANG Mingsheng, FANG Junbo. In-situ study of reinforcement systems for tunnels under high geo-stress and large deformation J.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 43(5),

30、111-116.5 方新秋, 何杰 , 何加省. 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动压巷道加固技术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 30(6), 1 693-1 698. FANG Xinqiu. HE Jie, HE Jiasheng. Research on reinforced technology for deep soft rock and dynamic pressurized roadway under high stress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9, 30(6), 1 693-1 698.6 陈小雄. 现代隧道工程理论与隧道施工M.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31、出版社, 2006.7 何满潮, 陈新 , 梁国平. 深部软岩工程大变形力学分析设计系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2007, 26(5), 934-943. HE Manchao, CHEN Xin, LIANG Guoping. Software system for large deformation mechanical analysis of soft rock engineering at great depth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7, 26(5), 934-943.8 朱正国, 李文

32、江 , 宋玉香. 超大跨车站隧道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 岩土力学, 2009, 29( 增刊), 277-282. ZHU Zhengguo, LI Wenjian, SONG Yuxiang.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per-large span railway station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29(Supp), 277-282.9 谭代明, 漆泰岳 , 莫阳春. 侧部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与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增 2), 3 497-3 503. TAN Daiming,

33、QI Taiyue, MO Yangchun. Numer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of lateral karst cave tunnel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9, 28(Supp2), 3497-3503.10 邵祥泽, 潘志存 , 张培森. 高地应力巷道围岩的蠕变数值模拟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6, 23(2), 245-248. SHAO Xiangze, PAN Zhicun, ZHANG Pei

34、se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eep for surrounding rock under high stress J. Journal of Mining & Safety Engineering. 2006, 23(2), 245-248.11 刘涛, 沈明荣, 陶履彬, 等. 连拱隧道动态施工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9), 1 802-1 808. LIU Tao, SHEN Mingrong, TAO Lubin, et al. Model test and 3D numerical simulatio

35、n study on excavation of double-arch tunnel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6, 25(9), 1802-1808.12 蒋树屏, 刘洪洲 , 鲜学福. 大跨度扁坦隧道动态施工的相似模拟与数值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19(5):567572. JIANG Shuping, LIU Hongzhou, XIAN Xuefu.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dynamic construct

36、ion behavior of large-span flat tunnel J.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0, 19(5): 567572.13 金丰年, 王波 , 蒋美荣. 双连拱隧道穿越破碎山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J. 岩土力学 , 2008, 28(增刊), 227-231.JIN Fengnian, WANG Bo, JIANG Meirong. Numerical analysis of stability of wall-rock of double-arch tunnel through fract

37、ured mountain body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 28(Supp), 227-231.14 黄润秋, 黄达. 高地应力条件下卸荷速率对锦屏大理岩力学特性影响规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1): 21-33. HUANG Runqiu, HUANG Da.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ffection laws of unloading rat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jinping marble under high geostress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10, 29(1), 21-33.15 黄润秋. 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8): 1 525-1 544. HUANG Runqiu. Geodynamical process and stability control of high rock slope developm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2008, 27(8): 1 5251 54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