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 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的护理 【摘要】报告 15 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术后折护理。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和持续吸氧、做好急救准备、预防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安全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 脊髓空洞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 2012)1-154-02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脊髓空洞症继发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以往仅见于尸检病理诊断 ,被认为是致死性的疾病之一,随着 ct、 mri 的广泛应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生前确诊成
2、为可能,预后也大大改观。典型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数认为与某些先天性发育畸形因素有关。明确诊断后应采取手术治疗。 2009 年 11 月 2011 年 2 月我院收治 15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5 例,其中女性 8 例,男性 7 例,年龄在 36 60 岁 ,平均 50.2岁 ,病变在颈段及上胸段的中央管附近 ,都在全麻及气管插管下行后颅窝减压术 ,
3、术后病人头痛、发热、呕吐、呼吸和心跳不规则等症状,由于及时观察、治疗和护理,患者疼痛好转,肌肉强直缓解,感觉减退进步,术后影像学证明空洞腔缩小,脑脊液流向正常。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心率和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2.1.1 持续监护 术后立即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呼吸、瞳孔、血压、脉搏、体温、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每 1 小时记录 1 次,注意监测 心电图的心跳的频率、节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同时备齐药品在床旁,争取抢救时间。 2.1.2 持续吸氧气由于患者的病程长 ,对手术的应激能力和麻醉的耐受性差。术后恢复慢,容易造成缺氧及呼吸中枢抑制,吸氧后提高 spo2
4、 解除了低氧对呼吸中枢抑制,稳定了呼吸控制系统,术后立即予以持续鼻塞吸氧,氧流量 2-3l/分,以改善组织缺氧,同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探视人员。 2.2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2.1 压疮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神经营养障碍,有发生压疮的危险,对 于骶尾部,两侧髋部,内、外踝,足跟,肩部等骨隆突处而易发生压疮外,还有吸氧管过紧牵拉造成耳后、耳廓处压疮,由于患难者需要每 5-10 分钟监测 1 次血压,时间长,血压的袖带引起压疮,血氧饱和度指套夹过紧造成手指压疮,心电监护仪联线、三腔导尿管压在患者身下,造成背部、背侧等部位压疮等。每 2 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并注意上述皮肤的
5、色泽。 2.2.2 肺部感染我们除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外,每日给予两次至三次超声雾化吸入,每 1- 2 小时翻身、叩背 1 次,以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在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又无力咳痰时,严格按无菌 要求及时吸痰,密切注意患者的体温的变化,每天测体温 q4h,直到患者的病情好,翻身、叩背一般在雾化吸入之后,遵循“气道湿化 胸壁叩击 排痰”的原则,叩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 2.3 功能训练 患者肢体功能下降 ,不能自行翻身活动 ,每日进行四肢的被动运动 ,并鼓励患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主动运动 ,如 :抬手、抬脚等 ,在患者肢体肌力慢慢恢复时指导患者先在床边坐起 ,再床头扶起站立 ,再室内扶助下步行等循序渐进训练。 3 小结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属于自限性疾病,临床处理得当,预后较好,目前 临床尚无广泛接受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我们体会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有效的呼吸、心率维护和恢复,耐心的功能训练是本病的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