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何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了,只有人人自利,交易双方才能有均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国富论一书分别由:论劳动分工及分配,论财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论各国财富增长的方式,论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论国家的财政这五大部分组成。 在“第一章:论劳动分工及分配”中,亚当斯密从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着手,经过深入研究后他认为劳动分工能使生产力得以成倍提高,而且首次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重要概念。同时,劳动分工也促使劳动生产专业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打破,劳动产品的交换迫在眉睫,而交换所需的媒介 货币也是呼之欲出。产品的最终归宿为:劳动资本、资本利润和土地地租三项。 在“第二章:论财
2、富的性质、积累和使用”中,亚当斯密开创性地把资产细分为用于消费的资产(维持日常生活的产品)、固定资本(机器和设备)和流动资本(食料、材料、成品和货币),这 样深刻透彻的见解史无前例。另外,亚当斯密还划分了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剖析了人们的借贷行为,分析了资本运用方法的不同对生产性劳动产生推动作用的差异。 在“第三章:论各国财富增长方式”中,亚当斯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给欧洲各国带来的社会结构上的巨大变革出发,研究其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生活的基本需要刺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的兴起推动城市的进步,最终加速国家财富的增长;第二,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致使大片土地
3、不利于改良,更不利于生产方式的改革,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地主不愿意 改革,以致失去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财富);第三,都工商业的增加与富裕,对农村的改良与发展有三大贡献 首先,为农村的土地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鼓励了农村土地的开发与进一步改进。其次,城市资本转入农村,为土地的改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后,还有一点往往不为世人所注意,却是最重要的:农村居民一向与邻人争斗,对雇主依附。工商业的发达,逐渐使他们获得秩序、组织、个人的安全和自由。 在“第四章:论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中,亚当斯密总结了不同时代产生的两种不同的关于富国裕民的政治经济体系:其一,为重商主义, 是 18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
4、一种经济政治体制。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 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所获得的财富,相应的重商主义政策下两大主富国裕民的途径就是限制进口(关税壁垒)和鼓励出口(出口退税)。而亚当斯密却在本书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更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其二,为重农主义,重农主义由十八世纪 50 70 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重农主义学派)提出。重农主义者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 素。同样,重农主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不为亚当斯密所倡导。 财政问题可谓是国之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很繁琐的难题。
5、为此,亚当斯密在“第五章:论国家的财政”中对于财政难题提出了自己的构想。首先,他确定了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原则,把政府的职能界定为:抵御外敌入侵、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部分公共工程以及教育国民;同时,提出了著名的四项征税原则:公平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 国富论共五篇内容,其中第一、二篇为基本经济理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条途径),第三篇为经济史(佐证两条途径),第四篇为经济思想史( 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第五篇为财政专题(一个保障 经济自由主义),总的概括为: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国富论主旨是富国裕民,而增加财富主要有“两条途径和一个保障”:一是靠分工和交换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靠资本积累和
6、资本合理运用来提高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的比例;在 实现这两条途径的过程中,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 在国富论里,亚当 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 收入 来源。全书分为 5 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 “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 讨论 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 劳动 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 间 自然 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
7、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 农村 的衰落,和 商业 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 路 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 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 生活 中,每 个人 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 (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 “理性经济人 ”的来源 )。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 “看不见的手 ”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
8、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 社会 福利。 2. 劳动率增长 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 (第 78页 ),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 专业 化 作业 , 3. 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 (2436 页 )论述 商品 的真实价 格和名义价值 (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 )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 人生 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是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通常不
9、用劳动来衡量。 。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 主张 “自由放任 ”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 “政治经济学体系 ”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 (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 )的原理和弊端 。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 实施 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 ”(第339 页 )。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
10、充分发展和繁荣。 5. 政 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 “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 ” 6. 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 责任 。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 安全 、 环境 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 竞争 ,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 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 尊严 。在论述 “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 ”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 “为社
11、会商业提供便利 ”和 “促进人民教育 ”的开支。(第 495582 页 ) 8. 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 “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 ”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 “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 ”。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 “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 ”( 9. 赋税四原则: 1 公平 2 稳定 3 征收便利 4 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
12、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 (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 ),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财 富的源泉是什么 ?斯密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劳
13、动是财富之父”,那么,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是增加劳动数量。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很详细的论述了分工的重要性。不管是对生产效率的提高还是管理的时效性或者生产设备的创新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 4800 枚。分工何来如此神力 ?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不仅如此,分工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它能为发明和改进机械提供契机。最初的蒸汽机比较笨,活塞的升降,需要一个儿童来开启和关闭汽锅。有
14、一次,有一个按活塞的小孩,因为干得久了,就 “懒”中生智,把开闭汽锅的舌门把手,用一条绳索系在机器的另一端,让舌门随机器 的运动而自动开闭。这个笑话,成了蒸汽机改良史上的一大趣谈。再观现代工厂的生产不就用事实证明了分工理论的重要性, 斯密认为,交换是人与生俱来的倾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由于交换而产生了分工。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如何确定呢 ?斯密明确地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这就等于说,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劳动。但是斯密同时声称,这个理论只适应人类社会的野蛮时代。一旦资本积累起来,投入到企业,或是土地变为私有,情况就要另当别论了。因为此时的劳动产品,不再全部归劳动者所有,其中一
15、部分作为利润和地租,被雇主和地主收入 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条结论: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发生之后,决定商品价值的就不光是劳动了,利润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这样一来,工资、利润和地租,就不仅是一切收入的来源,而且还是 “一切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觉地由劳动价值论,转到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上去了。马克思把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理论,叫做的“斯密的教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的不少理论,如生产费用论、节欲论等,都可以从它那里找到思想源头。斯密揭开了商品价值的神秘面纱,的确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在价值问题上他又含糊其辞,举棋不定,给后 人留下了许多模棱两可的答案。后来的经济学家各取所
16、需,斯密的哪一种解释对他们的胃口,便采纳哪一种。甚至连那些势不两立的学派,也能同时从斯密那儿,找到本派发端的痕迹。 斯密娓娓道来: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义,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受“利己心”支配,社会利益往往被抛在脑后。但是,不期而然的是,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个人殚精竭虑、刻意追求公众利益时,更有利于社会。 斯密主张完全的自由竞争,认为与其让政府干预经济,还不如听任市场调节来得有效。政府的职能,只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 ;建立严明的司法机构 ;适当兴办 公共工程和公众事业,其他,则尽可无为而治之。斯密一生性情平淡,可他对任何来自制度上的垄断,都深恶痛绝。他极力主张清除关税壁垒,实行
17、贸易自由,撤消行会制度和专卖公司。 从开学到现在,四十多天的时间,马马虎虎(绝不是谦虚)地看完了国富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两次受挫,不愿再读下去,或者说不愿再因为几段话读不懂而反复的读,直到弄懂作者的心思,明白他所表达的观点,理解其中的逻辑。在前半段,我读得很辛苦,收获也不少。在后半段,特别是政治经济学部分,枯燥乏味,就差引起生理反应了,那一个字,一句话,耗费了我所有的耐心,在 我的想象中,书早已被我撕得面目全非了。眼不见为净。要么自戳双眼,要么真的把书给扔了,撕了,烧了等等(参考一千种死法)。一想到这书是我姐夫送给我的,我就气馁了。也许正是因为他送给我的国富论,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我才会选择
18、考经济学的。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书阖上,把卷边的页用手指捋平,工工整整地放在我视线不愿停留的角落。 等厌恶的情绪过后,我还是勇敢地拿起了书,就像一个胆怯的人拿起手中的武器走向战场。没读几页,就在掂量全书还有多少页。如果再按照这样的方式读,一个学期就耗在这上面了。每个月阅读一两本经济学经典著作,我 记得在报告研究生计划时,一两本是超大字体,特别显目。为了完成自己的计划,只能在质量上打些折扣了。况且还有师姐垫后呢(师姐以前也有类似的想法,可是并没有读完国富论)刀尔登说:读完国富论,我也能勉强“自满”啦。 读书笔记之国富论 经朋友推荐,我选择了经济学方面的名著 国富论 (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9、上卷) ) ,此书 对世界进步有极大促进作用, 被西方 称为经济学的“圣经”。因为时间有限,内容很多,我尽量阅读了前 1/5 的内容,即第一篇。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读不懂而 反复的读,直到弄懂作者的心思,明白他所表达的观点,理解其中的逻辑,得到不少收获。 第一篇:论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段人民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是论劳动分工;第二章论造成分工的原由;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简单来说,劳动生产力进步的原因就是劳动分工。意思就是制作一个东西,即便是针这样的小物件都是需要经过很多步骤才能成为实物。每一个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简单到不能再细划分的步骤都派给一个或者几个人独
20、立去完成。那么和之前一个人负责做一个东西,效率要高很多,也就是劳动生产力提高了。 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劳动生产力就会提高。每个人都会由此获益。 原文: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应用中体现的大部门的技能 ,熟练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四章论货币的起源和作用 货币的起源在原始社会。那时候的人们基本上以打猎为生。有些人擅长杀野牛,有些人擅长抓野狼,有些人擅长抓野兔,有些人喜欢吃野牛,有些人喜欢吃野狼。有些人喜欢吃野兔。肯定会出现以下这样的情况。某个喜欢吃野牛的人,几天来一直忍受着没有野牛肉吃的艰苦日子,在外辛苦的狩猎,可是也没猎到野牛,只能退而求其 次吃储藏
21、的野兔肉。而某个喜欢吃野兔的人,几天来也一直忍受着没有野兔肉的艰苦日子,在外辛苦的狩猎,可是也没猎到野兔子,只能退而求其次吃储藏的野牛肉。机缘巧合,他们知道了对方的苦闷,然后就用野牛肉和野兔肉互换,然后皆大欢喜泪流满面。这样的事迹越来越多,人们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发现以物换物并不是那么方便,然后慢慢出现了官方的钱币,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出现了纸币,支票。 货币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发明之一。它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人们的时间,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比如:谈恋爱,写作, 阅读,看演唱会,旅行等等。在干这些事时,我希望以后我能想起它 货币。 可是很多人视货币 钱如万恶
22、之源,钱只是一个工具,并没有善恶之分。其实人的不太好的欲望才是万恶之源。为了填补自己的欲望,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金钱,然后再用金钱去做一些违反的事情。然而,金钱在这一过程中,只是充当了媒介交换的作用。表面上看,它驱使你去干坏事,这是错误的。趋势你干坏事的是你自己的欲望。这就像你拿了把刀杀了一个人,你却怪罪于刀。 题外话:微观经济学里说有一个准租金的概念。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它的意思和我考研时所接触到的马克思那一套是一样的。也就是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收益全都归劳动者所有,提供资本器械的资本家是没有收益的。 我很困惑,别人提供资本器械,虽不提供劳动力,总也会有收
23、益的吧。但是我也没去问别人,一直把这个困惑像秘密一样藏在心里。想着假如哪天突然碰到有个人和我有同样的困惑的时候,那想必是很开心的。一直到前几天上了微观经济学老师的课,我也没有享受到那份快乐。(很大可能是因为只有我一个人还蒙 在鼓里,哈哈)徐老师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我却是受到很大的鼓动,像是受到了表扬。哎。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积累和用途(说了对外贸易的好处) 第三篇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说了城市的发展对于农村发展的好处) 第四篇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最乏味的莫过去此 ) (论证了殖民地对英国的发展有害,特别是损害了英国人民的利益。殖民地类似于垄断)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以后有时间再看看吧。
24、生活不只是只有经济学和苟且,还有诗和刀尔登 劳动分工促进社会发展,而劳动分工受 市场大小限制,市场大小的限制可由交通的便利来打破,航运成本优于陆运,故有大海湾或支流多的陆内河的欧洲,亚洲,印度,中东地区,比缺乏此优势的非洲有发展 国富论的前提是人在经济活动的自私行为,故人选择最大化效益的行动,从而选择了别人需要的且自己最擅长的一门有利可图的专业,然后就有了贸易,再然后就有了更专业化的人。所以顺应人的自私本性,拓宽贸易,人选择擅长专业,提高生产力,故沿海等交通便利地方发达 国富论读书笔记 经朋友推荐,我选择了经济学方面的名著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此书对世界进步有极大促进作
25、用,被西方称为经济学的“圣经”。因为时间有限,内容很多,我尽量阅读了前 1/5 的内容,即第一篇。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读不懂而反复的读,直到弄懂作者的心思,明白他所表达的观点,理解其中的逻辑,得到不少收获。 国富论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国民财富是如何生产的,国民财富是如何分配的。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作者观点】“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个人总结及心得】 一、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社会分工不仅形成了“术有专攻”的劳动分工,而且导致了市场交易的产
26、生,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 二、 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 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 4800 枚。 因此原因有: 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2.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分工可以免除这种损失; 3.许多简化劳动和减缩劳动的 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很多人的工作。” 三、政治修明的社会,充分合理的分工,可以使社会最下层普遍富裕。各行业因分工而产 量增大,劳动者除可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能换得其他劳动者的劳动产物。 第二章
27、 论分工的原有 【作者观点】“使各种职业家的才能形成显著差异的,是交换的倾向;使这种差异有益的也是这种倾向。” 【个人总结 及心得 】分工是由人类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这种倾向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人与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更重的是分工的结果,而非分工的原因。 我的理解是,在人们很小的时 候,相差并不是很大,而是后天的训练,或者说分工,拉大了他们之间个性,技能等方面的差距。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作者观点】 1.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2.因为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开拓的大得多的市场,所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的开始
28、于沿海沿河一带。 【个人总结及心得】 市场过小,劳动者会因为自己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随意交换其他劳动者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而不能使劳动者终生专务一业。 因为水运开拓了比陆运开拓的大得多的市场,所以各种产业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的开始于沿海沿河一带。 书中还列出数据具体说明水运运输成本远远小于陆地运输成本。(在很多年前,比如马车运输大批货物,不仅速度慢,还需要大量的马车和车夫,以及供给的粮食和工资,成本极高) 故有大海湾或支流多的陆内河的欧洲,亚洲,印度,中东地区,比缺乏此优势的非洲有发展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 作者观点 】 但货币却就在这情况下,成为一切文明国商业上
29、的通用媒介。通过这媒介,一切货物都能进行买卖,都能相互交换。 【个人总结 及心得 】 人们在以货币交换货 时需要遵循一定法则。这些法则决定所谓商品相对价值和 交换价值。 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物品的购买力。前者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叫做交换价值。 例如,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 和 交换 物品。相反 ,金钢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 【作者观点】 1.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 2.劳动是衡量一切商
30、品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个物品的真实价格,即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 3.劳动也像其他商品一样,有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劳动的真实价格存在于为得到劳动而给予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中;而劳动的名义价格是有货币的数量构成的。 【个人总结及心得 】 1.一个人的个人意义的富有不在于它拥有多少,而在于他享受了多少,他的需求得到了什么程度的满足。充分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就是其个人意义上的最富有的人。 2.霍布斯说:“财富就是权力。”财富的权力不是直接的民政上或者军政上的 政治权利。财富直接提供的权力是购买力,是对当时市场上各种劳动生产物的支配权。 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
31、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通常不用劳动来衡量。 一种商品所能够得的另一种商品量来估定其交换价值,比以这种商品所能购得的劳动量来估定其价值来的较为自然。当货币已经成为商业上的一般媒介时,商品就与货币交换。 3. 货物的名义价格或货币价格比真实价格受到更多注意。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作者观点】 1.劳动数量最初是唯一的价格尺度。 2. 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全部收入和所有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的三个最初来源 ,所有其他收入最终都是来自于这三种来源中的一种。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个人总结】自然价格的概念:恰好足以支付在生产、制造这种商品并将其送入市场所使用的土地的地租、劳动的工资和资
32、本的利润(根据它们的自然比例)的商品价格。 市场价格的概念:通常任何商品所出售的实际价格被称为市场价格。 【作者观点】市场价格受进入市场的商品数量与有效需求的调节。 【个人总结】供不应求 时,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 供大于求 时,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当商品数量等于有效需求时,市场价格等于自然价格。 商品数量会自行适应有效需求。 如果市场上商品量一旦超过它的有效需求,那么 它的价格的某些组成部分必定会降到自然率以下。如果下降部分为地租,地主的利害关系立刻会促使他们撤回一部分土地;如果下降部分为工资或利润,劳动者或雇主的利害关系也会促使他们把劳动或资本撤回一部分。于是,市场上商品量 下降,至 恰
33、好供应 有效需求,价格 就都升到它们的自然水平。 【作者观点】价格波动对工资和利润比对地租的影响更大。 超额利润的概念:商品价格高于自然价格那部分利润叫做超额利润。 垄断和商业秘密具有同样效果,都能实现超额利润。 垄断价格是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 商品的市场价格可以长期高于自然价格,但很难长期低于市场 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作者观点】自然工资的概念:劳动的产品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 劳动工资取决于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合同。 收入和资本的增长是国民财富的增长。 【个人总结】高工资是由于国民财富的增长而引起的,而非国民财富的实际大小,因此 在(经济)停滞的国家里工资不高,而 最高的劳动工
34、资不在最富的国家出现,而却在最繁荣,即最快变得富裕的国家出现。 任何一个国家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繁荣标志,是它的居民人数的增长。 【作者观点】劳动价格与食物价格的联系:劳动的货币价格受两种情况的支配 对劳动的需求;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价格。 对劳动的需求,根据其实增加、不变还是减少,决定着必须向劳动者供应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数量;而劳动的货币价格则由购买这个数量所必需的金额决定的。所以,虽然有时在食物价格低廉的地方,劳动的货币价格 很高;但是如果食物价格高了,而劳动的需求不变,那么劳动的货币价格会更高。 正是由于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年份里,劳动需求的增长,以及在物质极为缺乏的年份里,对劳动需求的减少
35、,才使得劳动的货币价格有时上升,有时下降。 在物质丰富的年份里,对劳动的需求更大;在物质匮乏的年份里,对劳动的需求少。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作者观点】利润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社会财富的增加或减少状态。 资本的增加,一方面会提高工资,一方面又会降低利润。 【个人总结】 根据任何一国的一般市场利 率的变动,我们可以肯定,资本的一半利润一定会随之变动,利息下降利润也下降,利息上升利润也上升。 此外,我阅读了宏观经济学 ,书中提到利息直接影响投资,若利息降低,企业可以更宽裕地向银行借钱,而利息低于盈余率,人们更倾向于投资,扩大公司规模,获得更多盈利。 【作者观点】城市的利润比乡村的利润低,因为城市资本多,而乡村资本少。 【作者观点】新领土和新行业可以提高利润,即使在日益富裕的国家里也是如此。 【作者观点】社会资本存量的减少回提高利润。 【作者观点】在一个富到不能再富的国家里,工资和 利润都很低。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