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47.50KB ,
资源ID:3071951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719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域管理综述.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域管理综述.doc

1、中外流域管理研究综述前言人们往往将地表水的集水面积称为流域,用来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流域管理指在流域范围内规划、管理并组织土地、水和其他资源的使用,继而通过监督报告和评估找出目前资源使用的弊端,加以改善,确保期望商品和服务的提供,使土壤生产力和水资源得到保护,使流域内水资源和连带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利用状态的过程。 1.也有学者认为流域管理是指国家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实行的统一管理,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活动的管理。通过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江河、湖泊泄洪排涝和抗旱的能力,改善流域水环境,为流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水资源保障

2、13。有效的流域管理可以防止公共用水短缺、水质恶化、洪水和侵蚀。流域管理的支出远远小于未来修复的成本,收益却远远大于目前盲目利用流域资源所获得的短期效益。流域管理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1 流域管理的优点流域管理的优势在于:其一是便于规定河流所经各省、市、自治区和地区的用水定额保证下游有足够、可用的水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为生态环境保留必须的流量;其二是便于规定各地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定额,避免上游排污,下游只能承受的现状,确保下游的水质质量和用水安全;其三是便于实施水资源用水补偿制度,为了保障下游用水要求,限制了上游的发展,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应给予上游水资源保护一定比例的

3、补偿 2.2 国内流域管理经验2.1 流域管理机构的设立杨道波 3指出流域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首先,在流域管理机构与其他水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的权限划分上还不是很明确。其次是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职权冲突和协调问题,新水法也缺乏协调机制。最后是流域规划的拟定职责划分不明确,流域规划的执行缺乏法律保障。熊晶认为内河管理可以借鉴国际河流管理经验,应该明确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进一步向统一宏观规划调度的方向定位,由流域管理机构根据公平合理利用和补偿机制进行流域内部利益协调 4.张惠林提出在现有流域机构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强化流域机构对流域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的管控能力,特别是加强对

4、用水指标的分配和监督执行的能力 5.崔伟 6中提出明确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的事权,改革流域管理机构,构建适应中国国情流域管理的新体制。我国新水法明确了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规定了流域管理的原则和基本的管理制度,为加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何大伟 7提出学习西方国家重视河流综合开发和利用,按流域统一管理,将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管理统归流域管理机构,并使之公司化的理念,并运用于三峡库区流域管理模式。李曦 8等针对我国现行水资源流域管理中存在的流域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分散决策、流域机构缺乏管理权威、流域监管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水资

5、源流域管理的对策建议:从法律上明确流域机构的地位、职责和职权;把流域机构定位为区域的流域机构,形成区域利益共同体,整合决策,从而确立流域机构的权威地位;实施流域直接管理的监管体制。2.2 实行流域统一管理目前, 我国对于水环境是按水体所属行政区进行管理, 同一条河流、 同一个湖泊或海域可能由几个地区管辖。各行其事的结果, 导致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和浪费. 无节制地引水、 截水 , 造成水资源过度地开发;不控制甚至不经处理任意排污, 造成水体污染呈整体或流域化趋势; 上游森林大量砍伐, 盲目地围垦造田, 造成水土流失; 这些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引发了上中下游或干支流之间发及各部门各地区在水资源

6、和水环境容量利用上的矛盾。流域又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 环境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因此, 水环境具有整体性、 方向性和复杂性的流域特征, 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流域水文单元的连续性与行政区域的分割性普遍存在,在总量有限的前提下,水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与经济利用价值的双重特性易造成流域整体福利与地方利益的冲突.因此,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流域规则和区域规则的不兼容,我国流域管理存在着“碎片化”的内在本质,而涉水机构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相互之间的“领域”争斗,加剧了流域公共治理的碎裂程度。崔伟 6指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尚未真正形成,流域

7、管理不适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实行流域管理部门管理和地方各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还必然会导致“多龙管水、多龙治水”的现象的产生 9。因此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体制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冯省等 10认为流域综合管理应该从目标上到手段上的综合管理,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薄燕怀 11从水环境特点出发, 以水体环境管理内涵为依据, 提出了水体环境全流域管理的模式、 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基础准备.尤林贤 12等通过对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流域管理的现实性和必然性.施雪 14等提出流域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协调机制的核心在于建立流域与区域(部门与地方)之间

8、、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相互沟通和协调利益的平台,从体制上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共福利的最大化。2.3 加强公众参与流域管理中的参与者基本可以分成两大类:普通公众和特定的利益群体即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而各利益相关者有着不同的利益关系,根据各自利益诉求性质的不同,流域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可分成四类,分别是污染者、污染承受者、专业人士、权力机关 15。公众参与流域管理就是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过合法、公开、公平的程序和渠道,就流域管理中一切与环境有关的决策管理活动进行协商、协调,使流域管理符合公众利益。公众参与,这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实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

9、践中,由于受政府人员或决策者的认识局限,流域区居民的利益要求往往要么被政府官员和规划人员忽略,要么被视为流域管理阻力和问题的一部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利益各方缺乏信任与交流 16.崔伟中 6的研究中提出国内流域管理缺乏公共参与和民主协商的机制。冯省 10提出流域管理中的参与式理念,指在流域管理活动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流域管理的活动.李丹等 17提出公众参与在流域管理中的贯彻实现的两种主要途径:流域委员会制和董事会制.2.4 流域管理的其他方法虞孝感 18提出建立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长江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曾群 19认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为:“以产就水”和“以水就产

10、” 。主要措施为:建立布局合理、高效运行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建立安全有效的水资源保护体系;建立以水权制度为基础,市场机制运作的水市场;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张惠林 5在借鉴其他国家水权理论和发达国家成功的水权水市场管理经验的同时,探索了我国水权交易方面的新路子,把水资源的开发使用,纳入市场经济范畴,以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冯省 10等提出可持续替代生概念,体现了在流域管理中既注重环境效益又注重经济效益的平衡发展的思想,为流域管理成果的可持续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何大伟 20认为,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有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以加强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发展节水型农业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李婉晖

11、21流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水资源,在管理中必须建立适应水资源这一自然特性的一整套系统管理措施。包括流域管理的法律制度、流域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流域管理的经济政策、科学技术等其他措旖。流域管理注重的是管理、协调与规划,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开发与保护两种行为来保护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构筑。姜群鸥 22把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于锡林河流域水质评价、流域分析和灌溉需水估算,为该流域现代化管理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黄茁 23认为,监控体系与水环境管理要求不相符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在线监测能力不足、监测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缺乏定性监测和具有一定覆盖面的监测手段等。并根据国内外水环境监控的发展趋势

12、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多级水质监控体系及点面结合、实测与模拟并重的水环境质量监控思路:一是提高监测技术的效率和灵敏度,简化操作步骤,提高可靠度。二是开发污染定性分析技术,引入综合毒性分析的方法。三是开发生物传感器。四是发展空间技术,建立覆盖全流域的监测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水质监控预警体系。黄艺 24指出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进行甄别,合理划分其生态功能区,并按不同功能合理管理水资源,成为协调经济发展和水生态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彭顺风 25提出了淮河流域管理数字化及其系统的概念,初步建成了淮河流域管理数字化系统, 可为流域管理业务提供科学的量化的参考依据,发挥了决策支持的作用

13、.孟伟 26对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现状进行深入评估,提出了我国流域术环境污染防治的“分类,分区、分扭、分期”控制原则。王金南等 27针对中国以往的流域分区方法主观性较强,尤其是对水污染控制单元的划分方法不统一,划分依据不充分等特点,提出了“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体系.任远 28研究太湖面源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机制时提出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相互协商机制不是控制和命令的行政机制,流域性水环境管理应是一个市场管理机构,应成为地区性水价体系、水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组织者,并促进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和优化利用。3 外国流域管理经验席酉民 29等研究外功流域管理成功经验

14、发现,外国流域管理的相同点是:一是国营或以国营为主;二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三是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按流域综合管理;四是重视公众参与.莱茵河的管理实践经历了一个由单一管理向协作统一管理转变的过程。ICPR 的基本原则有预防为主、源头治理优先、污染者付费和补偿、可持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污染不转移等 30。欧洲莱茵河流域从传统的单一水资源为主导的流域管理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管理转变过程,跨国协调的管理经验等水管理宏观战略和对策,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流域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黄德春 31探究查尔斯河 3 个流域管理机构的分权管理以及它们在流域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流域机构应设立分权

15、管理的流域管理体制、建立多方融资的流域筹资渠道和营造公众参与的流域开放管理体系的建议.对尼罗河流域水资源状况、历史水分配、当前开发利用与利益冲突、流域管理合作的倡导及发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发现建立流域管理合作制度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3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等地方有长期的湖泊流域管理规划、具体的工作方案、相应的经费预算和相对庞大的工作人员队伍.管理规划的重点在非点源污染,提出最好的管理方案实质上是一种社区和公众积极参与的方案,重点在于调整和规范流域内公众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达到减少对环境影响、实现长期治理的目的 33.Daniela Anghileri34等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

16、山的流域使用多目标集中管理的方法协调上游水电生产和下游灌溉的矛盾,表明多目标管理有利于改善当地不协调的设计结构. Cai35等认为,在未来几十年,结合科学和制度的支持,系统分析将成为流域管理的主导地位。Nicklow 等 36认为,嵌入式模拟系统的优化是过去十年流域管理中已经被最广泛应用的建模工具。Lee 等 37设计动态模型,用于评估的管理策略,同时考虑上游水土保持和下游蓄水水位而控制沉积物,并在 Aswan 湖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联合控制策略可使水库持续收益增加。Shampa.B 38等在孟加拉国吉大港地区使用多标准分析方法,并在层次分析中发现,流域管理优先级最高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Mu

17、ste,M 39等提出综合规划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方法,用于流域管理规划中,并在爱荷华州东部河流域实践,实现了流域水土保持和流域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Mohammed I.等 40运用场景开发框架模型,开发和应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佛得角河流域,提出保持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是改变水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模式,并指出利益相关者参与是建立模型的关键.Juan 等 41在研究哥伦比亚和肯尼亚田间试验时发现流域管理中多方行动中,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尤其重要,可以减少社会损失和增加制度选择的有效性。Xiaobing 等 42在研究流域管理的跨期分配时提出关于时空的水质分析动力学模型,并应用在美国西维吉尼亚州多石河流域,结

18、果表明可用的投资应该集中在严重受损的流段。LGerman 等 43探讨了流域管理中的“参与”和“集成”概念,提出问题讨论和方案实施时的公众参与必须超越一级社区论坛水平并权衡不同群体的管理。4 结论实践表明,流域综合管理是应对流域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流域综合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国流域管理必须根据流域当地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内外流域管理成功经验和不足的教训,通过加强立法,完善管理机构,加强公众参与,多种管理方法综合运用,保证流域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靳敏,加拿大格兰德河流域管理经验及借鉴J; 环境保护;2006 年 02 期2王红鹰;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 2002

1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年3杨道波,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29(9)4熊晶.国际河流管理和内河流域管理比较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14(2)5张惠林,流域地表水资源管理体制;中国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56崔伟中,流域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水利学会 2003 学术年会论文集,7587何大伟;三峡库区流域管理模式探讨:机构、法律与制度;科技导报;2000;038李曦,雷海章,熊向阳;我国流域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039王树义;流域管理体制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11(9) ;419-42310冯省,王

20、富贵;流域管理中的几个新理念及其实践应用;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年;22(3) ;95-9811薄燕怀.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0,23(4)12尤林贤,杨建波; 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2004 年13赵定涛,洪进,魏玖长,吴强;我国流域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变革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04;1(3)14施雪,普利锋,张力小等.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矛盾研究 以丹江口水库流域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3)15樊辉.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 商业时代,2012,(29):113-114.1

21、6李环.流域管理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6,16(2)17李丹,黄德忠.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 水资源保护 ,2005,21(4)18虞孝感.长江流域生态安全问题及建议J. 自然资源学报 ,2002,17(3)19曾群,汉江中下游水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年20何大伟,陈静生; 我国水环境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环境科学进展;1998;6(5)21李婉晖,潘文斌,邓红兵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途径-流域管理J.生态学杂 志,2004,23(6):97-101.22姜群鸥,邓祥征,战金艳等.锡林河流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应用 J.生态学杂志,20

22、10,29(1):157-16423黄茁,曹小欢.流域管理中水质监控技术发展探讨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26(2):24黄艺,蔡佳亮,郑维爽等.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以及区划方法的研究进展 J.生态学杂志,2009,28(3):542-548.25彭顺风,李凤生,黄云等.淮河流域管理数字化系统框架与方法研究 J.治淮,2011,(7):17-1926孟伟.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5):712-71627王金南,吴文俊,蒋洪强等.中国流域水污染控制分区方法与应用 J.水科学进展,2013,24(4):459-46828任远.太湖流域水污染实质与集成

23、化流域管理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02,12(4):73-7629席酉民,刘静静等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雅砻江流域管理的启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 年 07 期30莱茵河流域综合管理的实践经验;湖北省农村水电发展行业研讨会论文集 ;2005 年31黄德春,周燕萍.美国查尔斯河流域管理对我国流域管理的借鉴 J.水利经济,2008,26(2):68-70.32胡文俊,杨建基,黄河清等.尼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流域管理合作研究 J.资源科学,2011,33(10):1830-1838.33卫之奇.美国加州等湖泊流域管理及蓝藻治理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8,23(3)3

24、4Anghileri, D., Castelletti, A., Pianosi, F., Soncini-Sessa, R., and Weber, E. (2013). ” Optimizing Watershed Management by Coordinated Operation of Storing Facilities.” J. Water Resour. Plann. Manage., 139(5), 492500.35Cai, X., Vogel, R., and Ranjithan, R. (2013). “Special Issue on the Role of Syst

25、ems Analysis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J. Water Resour. Plann. Manage., 139(5), 46146336Nicklow, J., et al. (2010).“State of the art for genetic algorithms and beyond in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J. Water Resour.Plann. Manage., 136(4), 412432.37Lee, Y., Yoon, T., and Shah, F. (2013).

26、”Optimal Watershed Management for Reservoir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Appraisal.” J. Water Resour. Plann. Manage., 139(2), 12913838Shampa Biswas, Harald Vacik, Mark E. Swanson, S. M. Sirajul Haque; Evaluating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using multiple criteria analysisa case study at Chittagong H

27、ill Tracts in Bangladesh;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Volume 184, Issue 5 ,2741-276139Muste, M., Bennett, D., Secchi, S., Schnoor, J., Kusiak, A., Arnold, N., Mishra, S., Ding, D., and Rapolu, U. (2013). ”End-to-End Cyberinfrastructure for Decision-Making Support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28、” J. Water Resour. Plann. Manage., 139(5), 56557340Mohammed I. Mahmoud, Hoshin V. Gupta, Seshadri Rajagopal, Scenario development for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Methodology and semi-arid region case study,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 Volume 26, Issue 7, July 2011, 873

29、-88541JUAN CAMILO CARDENAS, LUZ ANGELA RODRIGUEZ and NANCY JOHNSON (2011). Collective action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field experiments in Colombia and Kenya.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6, pp 275-303.42Xiaobing Zhao, Jerald J. Fletcher, A spatialtemporal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waters

30、hed management: Acid mine drainage treatment in the Cheat River watershed, WV, USA, Ecological Modelling, Volume 222, Issue 9, 10 May 2011, Pages 1580-159143L. German, Hussein Mansoor, Getachew Alemu, Waga Mazengia, T. Amede, A. Stroud, Participatory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Evolution of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an ecoregional program of the eastern African highlands, Agricultural Systems, Volume 94, Issue 2, May 2007, Pages 189-20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