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盗墓题材影视的大热与当代中青年攻击性及宣泄的关系研究摘 要:盗墓题材影视在 2016 年传统大导闭关修炼、小成本喜剧陷入低潮、中国式青春爱情片尚不及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的宏观背景下,异军突起,收视长虹。除了原著的“粉丝效应” ,更多路人观众也从神秘惊悚的地下世界中,得到了对现实压力的短暂疏解。毕竟,影视作为视听形式的文化产品,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类大脑的三层结构(脑干、边缘系和皮质层) 。然而,诸如此类题材影视,真的能达到宣泄攻击性等心理目的吗?尽管人们经常认为攻击性是由行为引起的,但事实上,它也能被文化激发。媒体不一定能引导出攻击行为,但是它确实是对人类的攻击行为产生不可忽视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
2、:盗墓;影视;攻击性;宣泄 一、引言 鬼吹灯 、 盗墓笔记作为盗墓题材小说的两大经典,近两年被频频改编,以电影电视剧或网络剧的形式走入大众视野。无论是“鸡鸣灯灭不摸金” 、 罗盘口诀摸金符引领的天下霸唱鬼吹灯 ,还是长白山蛇沼鬼城、青铜鼎尸蹩构筑的南派三叔盗墓笔记 ,各种令人燃魂的奇事奇观、奇人奇情,让原著粉及未曾领略墨香的路人观众,都对或气势磅礴或绝境压抑的地下世界产生了无比的好奇与期待。此外,众多拥有深厚美术背景的诸如乌尔善、陆川、李仁港,郑宝瑞、梁胜权等导演,2巧妙的将“盗墓+魔幻+科幻”及“大投入+超级 IP+大腕鲜肉”等元素进行组合,引爆了核弹级盗墓 IP 火力全开的导火索。 在一部
3、又一部光影传奇中,人们常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照见自己、照见纠结;同时也照见亲密、照见依恋、照见爱在别人的故事里,寻求到某种内心深处的共鸣。与此同时,电影本身的魅力也在于传达一种通俗化的心理学心理分析,以及包含对人性的剖析和对当代生活的警示。 著名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曾说, “电影是一个强大的媒介,是一个毒品,还是潜在的迷幻剂。它走进你的视野,走进你的大脑。它引起刺激,是一个危险的东西。总之,它非常具有颠覆性。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1995)正如同盗墓题材等影视作品,最让人震撼的一点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原来
4、所谓的正义之士也可以如此残忍,这残忍甚至不具性别差异。如果说盗墓贼代表的是对传统文化及人性的摧毁,那么站在他们对立面的那些保护古墓维护正义之士,则是在正义的面纱下,将人类的攻击性和毁灭情绪,以暴制暴地发挥的淋漓尽致。 但是,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具有一定治疗意义的。例如, 鬼吹灯的三个主角,都是高手中的高手,身手好,智商高,几乎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而盗墓笔记则略有不同,其主人公吴邪,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古董店小老板,他代表的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普通人,遇到粽子会害怕,看着同伴死去会难过,偶尔会“范二” ,他站在人群中和我们一样,平凡到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如果说, 鬼吹灯3让中流砥柱的
5、中青年人群,登上了短暂逃离现实压力的云顶,那么, 盗墓笔记则是圆了普通人自我实现的一个英雄梦。 二、攻击性 (一)攻击性理论 攻击行为的理论一般可以分成三种主要类型:本能、挫折和社会习得。弗洛伊德认为有一种强大的天生力量,它为心理系统提供所有的能量。弗洛伊德把这些力量称为本能(instincts) 。弗洛伊德最初的本能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弗洛伊德出生后没几年,达尔文出版了有关进化论的著作。弗洛伊德最初的理论框架包括两类基本本能:自我保护本能(self-preservation instincts)和性本能(sexual instincts)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一观点与达尔文自然选择观
6、点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很一致:生存的选择和繁衍的选择。但是,在弗洛伊德后来的理论中,他把自我保护本能和性本能合二为一,并把它改为生本能,由于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他提出了死本能的观点。弗洛伊德假定人类具有一种天生的破坏本能,这一本能经常在攻击其他人的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通常,他把生本能看成力比多(libido) ,把死本能看成塔纳托斯(thanatos) 。虽然一般把力比多看成是性,但弗洛伊德也用这一术语泛指所有满足需要、维持生命和追求快乐的动力。同样,塔纳托斯在很大程度上,弗洛伊德也用这一术语来表示所有破坏、伤害和攻击他人或自己的动力。 洛伦兹认为通过进化,人们发展出了一种类似
7、动物的斗争天性。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的祖先发现攻击行为能够作为一种增加资源、减少4竞争、威胁对手、自我防卫的方式从而使他们受益。社会习得理论表明人类的攻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而习得的,并且会被这种行为受到惩罚还是奖励所影响。 (二)攻击行为的生理研究 人类荷尔蒙,特别是睾丸激素,也是影响攻击行为的关键的生物因素。来自佐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者研究了 692 名囚徒的睾丸激素水平与犯罪不端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犯下暴力或者性侵犯罪行的男性囚徒有更高的睾丸激素水平,而犯下盗窃罪,持有毒品和夜盗等罪行的囚徒的睾丸激素水平较低。他们发现那些有更高睾丸激素水平的囚徒违反较多的囚徒规则,特别
8、是涉及对抗的规则(Dabbs.Catt.FradyRiad,1995) 。与攻击行为一样,即使睾丸激素通常是与男性相联系的,它也同样影响着女人。在一项研究中,女性被给予少量睾丸激素后,她们的荷尔蒙水平变的和男性持平,这些女性变得很容易产生生气、害怕和厌恶等面部表情,使得她们更加容易采取攻击行为(Van HonkSchutter,2007) 。 (三) 暴力进化史及盗墓史 目前所知的最早死于他杀的人是尼安德特的一位男性,他死于 5 万年前(TrinkausZimmerman,1982) 。他被人从前面刺中左胸,说明凶手是右利手,随着古生物学探查工作的逐渐深入,有关人类祖先的史前暴力证据正在迅速增
9、加(DalyWilson,1988) 。从古代人的骨骼残骸中发现的头盖骨和肋骨似乎说明不了什么,除非留有匕首刺或棍棒打击的痕迹,偶尔也能在骨骼残骸中发现凶器的碎片。这些考古学的证5据表明,人类似乎有着很长的暴力进化史。 奢靡的厚葬必然引发盗掘现象,先秦经典孔子家语中就记载,鲁国正卿季平子死后,他的儿子和部下准备以美玉、珠宝作为陪葬品,孔子听闻后前往劝说:“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 ”最终说服其后人。孔子将厚葬等同于曝尸,实际上也反映出早在先秦时期,盗墓现象就很普遍。 尽管汉朝政府已明令禁止“掘冢” ,但民间的盗墓
10、行为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有济东王刘彭、广川王刘去这样的不法贵族参与其中。严格来说,刘彭掘墓的动机不能称为“盗” ,此人残忍嗜杀,常以割剥、肢解、烹煮等方式残杀后宫女子。作恶后的刘彭因担心受害者鬼魂报复,竟“掘出尸,皆烧为灰” 。而广川王刘去,完全就是一个以盗墓为嗜好的少壮贵族,据西京杂记载,魏襄王墓、魏哀王冢、晋灵公墓、周幽王墓等皆遭刘去盗掘。刘彭、刘去这两名贵族的掘墓行为既非为求财,又非政治报复,前者掘墓焚尸是因恐惧而衍生的变态行为,后者“发古冢”则是出于好奇心。在史上成规模的盗墓事件中,盗墓者的动机除了取财与政治复仇,还有一种动机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厌胜” (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
11、人、物或魔怪的目的) ,这一类盗墓行为在明末农民战争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宣泄 (一)宣泄理论 虽然最初弗洛伊德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后来他6认为两者能以不同的方式联系起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固定的心理能量,这一能量如果被用于一种典型的行为,那么它就不能被用于其他类型的行为。个体通过社会接受的渠道来释放自己的死本能,每个人内部的心理能量是固定而有限的,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得到这样或那样的释放。 许多年来,心理学家和公众相信, “宣泄”或“释放情绪”能够带来攻击性的降低。一个关于攻击行为根深蒂固的信念是:如果人们具有大量参与攻击行为的机会,那么无论这种攻击行为是真实的
12、还是象征性的,他们表现出攻击冲动的可能性会降低,这一方式被称为宣泄疗法(catharsfs) 。尽管宣泄疗法的概念广受欢迎,但大多数研究表明,攻击体验只能增加而非减少攻击冲动。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三年级儿童进行一项任务,并让同伴对其进行干扰,随后,一组儿童使用玩具枪进行射击游戏,而另一组儿童则参与非攻击性任务做数学题,(MaiijckMccandiess,1966)随后,所有孩子获得向干扰其任务的同伴表达攻击性的机会。通过一个严格的程序,研究者让儿童相信他们会给那个孩子造成电击。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电击”行为的选择上并不存在差异,宣泄疗法并不能降低攻击行为。 有一个更著名的攻击行为理论认知
13、新联结理论。这一理论假定一个人经历了一些消极的事情(比如说痛苦或者不适后,在这些经历被唤醒时攻击行为会更容易发生) (Berkowitz,1998) 。 (二)影视作品与攻击性宣泄 社会习得理论中曾有,个人的攻击性反应是被其经历或者被对他人7的观察所刺激的,电视或者电影的主角成了观看者的榜样。电视剧中超过一半的主角持续地卷入暴力互动,电视剧很可能是攻击行为最常见的模仿对象。1999 年 4 月 20 日,两个男生走进科罗拉多州利特尔顿镇的哥伦比亚高中,他们身穿黑色的防水短外套,手提半自动手枪、短枪和炸弹。在一个小时之内,这两个男孩杀死了 12 个同学、1 个老师以及他们自己。从目击者的角度来说
14、,这个事件就像一个电影中的情节。 几乎没有人会质疑接触电视暴力会带来儿童攻击行为上升这一观点(ComstockScharrer,2006) ,实验室研究和相关研究都表明了这一关联。以北纽约州一项相关研究为例,该研究在长达 17 年的时间里对707 户家庭的电视观看及攻击性行为进行了调查(Johnson et al,2002) 。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早期攻击行为、不利家庭条件、社区暴力等因素的影响后,观看电视更多的青少年在随后的追踪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攻击性。总体而言,研究表明电视暴力能够解释儿童攻击行为变异的10%(Dodge,Coie,et al.,2006) 。这与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联大致相
15、当。对原本就具有攻击性的儿童而言,电视和电影暴力的影响尤为突出(Bushman,1995;Leyens et al.,1975) ,就像电视暴力增加了儿童的身体攻击行为一样,观看电视节目中的关系攻击同样会带来关系攻击行为的增加,尤其是在电视角色因关系攻击获益的情况下(LinderGentile,2009) 。在短期效应之外,观看电视暴力还会对儿童产生长期的影响。在 20 多岁时进行的重测表明,和在小学早期不怎么接触暴力电视节目的青少年相比,在同一阶段观看大量暴力节目的青少年攻击性要更强(Husemann et al,2003) 。他们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8击行为,更多的言语攻击行为,收到更多的交
16、通罚单,也更可能被逮捕。媒体暴力影响神经学基础的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的研究发现,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Wang et al.,2009;Weber et al.2006)或观看电影暴力场景(Murray et al.,2006)时,儿童大脑的某一区域(如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会减弱。这一脑区与自我控制相关脑机制活动的降低有关,这可能是接触暴力画面会增强攻击性的部分原因。 四、中国盗墓题材大热的原因 从世界电影整体发展来看,电影的历史并不长,只有 100 多年,但电影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历程中,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是现实题材的繁荣期,2000
17、 年之后,在大片模式上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大片模式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就是魔幻、科幻题材故事的成功。如今的好莱坞更加谨慎,原创电影故事的比例受到严格控制,而根据畅销小说、漫画改编的电影故事大行其道。利用畅销小说的影响力和先期市场检验的结果,作为题材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是非常有道理的运作方法。 对于中国本土电影,曾有业内人士做过统计,魔幻、恐怖、悬疑、动作、探险类的电影,被拍成大片之后最容易赚钱,而盗墓题材则融合了这五大元素。已故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著名戏剧电影理论家霍华德?劳逊把电影故事的社会意义总结为“对人的新认识和对人类关系的新发现。 ”仔细观察一下西方惊悚类型电影故事的思想内涵,就会发
18、现不外乎是从正面来表现正义战胜邪恶,或在巨大的灾难考验下9塑造英雄,从而表现那些最能够温暖人心的人类情感和情怀。 除此之外,大量鬼吹灯 、 盗墓笔记的原著粉所代表的“粉丝经济”也催生出如此巨大的“盗墓产业” ,这一现象是喜是忧,影视界的“盗墓”题材热是否会有迎合市场之嫌?真正吸引读者的是,盗墓题材影视作品所传递出的关于生命,关于死亡的思考。不管是鬼吹灯还是盗墓笔记都表明中国自有墓葬那天起,就形成一种生死轮回的价值观,而盗墓寻宝的故事,其实是主人公寻找自我价值,寻找心灵救赎,并论证生死命题的过程。 五、总结与展望 尽管在一种角度上,人们把电影称为产业,称为工业,但构成电影本体的,却是我们的人生。
19、一部电影,讲述的是一群人在特定时空中的一段人生经历,有的甚至就是电影作者自己的人生复制,即便是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其本质也是人类情感的直接投射,人们观看电影,会随着其中人物的悲观离合或高兴或悲伤,甚至,会把自己与电影中的人物做比照,或唾弃,或效仿,电影因此而直接成为人类情感的倾诉与参照对象。很多观众反映,看完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明白了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个家族是这么纠结,这么勾心斗角,这些人的关系这么复杂,他们将原来自以为很可怜的自己投射到电影或电视剧的主人公身上,他们梦想会像其一样备受瞩目,而这,很大一部分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渴望被关心,渴望默默无闻的自己突然就变成焦点。不论是对现实的模仿还
20、是对梦想的创造,都可以把观众带入似真似幻的光影世界。 随着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先后引爆影视,一场以“盗墓”之10名掀起的奇幻之旅正式拉开,盗墓系列电影除了踩着 IP 的巨擘、刷新国产电影视觉呈现之外,如何构建地下奇幻世界,如何彰显东方特色文化,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将动物式的贪婪,升华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善良,如何将攻击性和宣泄,从哲学层面完成人对自己的超越,将成为导演们下一步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生演绎着电影,电影离不开人生。 参考文献: 1刘斯奇.(2006).电影与人生.中国文史出版社. 2梅锦荣.(2010).心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王?.(2011).电影中的心理寓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RANDY J.LARSEN ,DAVID M.BUSS.(2011)Person Psychology.郭永玉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5Kimberley J.Duff.(2013)SOCIAL PSYCHOLOGY 李颖珊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Ross D.Parke,AlisonClarke-Stewart.(2014)Social Development 余国良,郑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