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21 页光的反射说课稿莘松中学春申校区 吴娟连一、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光的反射定律是光传播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认识平面镜和进一步学习其它光学知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知识价值,光现象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光的反射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培养多种能力。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光的反射现象,然后转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
2、点是理解光的反射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2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在科学中了解了一些光的现象,学习了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的知识,但较浅,不系统,加上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学生知道的光学知识很有限。初二的学生刚学物理虽然还没有较好的掌握探究物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但也初步具有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结论的能力,也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3、.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三、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四、程序设计: 第 2 页 共 21 页1.问题引入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
4、什么原因?演示平面镜反射激光引入反射现象.引入反射后,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2.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引导归纳出光的反射定律. 3 光发生反射时光路可逆. 把入射光线沿学生实验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发
5、现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从而说明反射时光路可逆.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以学生自学为主)5.课堂上基本练习. 压强说课稿基地附中 连巧玲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上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6、,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物理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
7、解压强的单位。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 3 页 共 21 页三、学情分析:在前面
8、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四、说课堂教学设计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讲授新课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问题:(1)人站在
9、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c、设计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
10、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
11、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3、什么叫压强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
12、地突破重难点。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帕),且 1 并说明 1 帕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第 4 页 共 21 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
13、力面积;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 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阿基米德原理说课稿莘光学校 李欣说课的题目是阿基米德原理,下面从四个方面谈对这节课的设计。一、对本节教材的理解这节课是“浮力”这
14、一章的核心内容,又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阿基米德原理是通过实验来研究浮力规律,所以这节课又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各种能力的好素材。所以,确定这节课的目标如下: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体验探究过程,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想设计验证结论”。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 选择的教法1、 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2、 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三、学法的指导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1、 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
15、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2、 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3、 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四、 教学设计1 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一块小石头浸在水中,如何测浮力?从而复习弹簧秤法测浮力。接着出现画面,一块大石头浸在水中,怎样测浮力?由于学生知识有限,激起认知冲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出问题,进入课题。从作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衡力求浮力的大小(称重法)。2、猜想利用课件演示石块浸入水中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水上升,同时
16、弹簧秤示数减小,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影响浮力?培养学生直觉猜想能力。3、设计这个实验难度较大,涉及的器材多,步骤繁琐,学生思维负担重。所以,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重中之重。根据猜想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讨论下列几个问题:(1)、浮力大小如何测?(2)、为什么要收集溢出的水?怎样使收集的水恰为排开的水?从而明确溢水杯的作用。(3)、没有溢水杯怎么办?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学生用身边物品做实验。(4)、用什么样的容器接水?如何测水重?是否可以用塑料袋代替小桶?从而降低实验难度,减轻思维负担。通过讨论,要达到的目的有三点,第一,设计、讨论实验的可行性,发展思维水平,培养创新能力。第二、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
17、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学习拟定简单的实验方案。4、实验、评估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学习交流、合作。提高人文素质。5、深化理解有两项内容,一是纠正前科学概念,例如:物体浸入水中越深,浮力是否越大?二是深化认识,漂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以第 5 页 共 21 页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吗?体现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而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这两项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解决。6、总结主要是总结知识、能力、态度,尤其是使物理方法显性化。本节课的设计主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体验阿基米德原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学习过程、物理方法的学习和
18、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精神。 惯性教学说课一、学生分析、教材分析我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属于中等,因此在新课教学中不能贪多贪快,尤其对于一些难懂的概念,要通过实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取知识。惯性是一个比较重要而难懂的概念。老教材中先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再引出惯性概念,增加了建立惯性概念的难度,容易使学生将惯性和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新教材在顺序上的改变是合理的,在惯性之后再引出牛顿第一定律显得顺理成章,即正是由于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才导致有牛顿第一定律中描述的规律。并且,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学生在
19、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和惯性知识有关的体验,但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学生是不清楚的。如何将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及一些错误的认识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是我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a、理解惯性的概念。b、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c、能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一些惯性现象。2、过程和方法:a、通过实验建立惯性概念。b、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方法解释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a、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具有所思考地“玩”,尝试将所学的知识寓于“玩”中,锻炼学生在“玩”中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从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b、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惯性对交通的影响,感悟遵守
20、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惯性,并理解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难点: 惯性现象的科学解释。四、教学设计因为中学物理课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本节课建立在学生生活体验之上,又通过所学知识反馈于生活,解释生活现象。因此,本节课我突出在让学生在“玩”中学,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说明了学生对物理实验有天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判断生熟鸡蛋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惯性这一内容有了学习的欲望,再让学生讲讲他所知的关于惯性的知识。自然
21、过渡到惯性概念引人,在此过程中,我设计了小车木块实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体验的机会,使他们有可能更深入理解惯性概念,使之更易于得到迁移和应用,在实质上提高了概念教学的效率。在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这一教学环节中,也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动手玩的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不仅仅是固体,液体、气体都有惯性,并且静止有保持静止的惯性,运动有保持运动的惯性,让学生走进了一个活生生的物理世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惯性现象的科学解释,要在最开始描述小车木块实验时,教师就要规范好学生语言的科学性,让学生清楚:原来整体的状态是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情况出现什么现象;在获得惯性的概念后,能进一
22、步分析:原来整体的状态 是什么突然发生什么情况由于惯性,某部分要保持什么状态出现 什么现象。通过这种渐进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用科学语言分析惯性现象。之后再反馈到生活现象,完成活动卡人乘公交车时的各种情况,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作业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一道开放性题目,让学生调查:司机从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还要运动多长距离?这段距离的长短与那些因素有关,根据你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建议?通过这道题,我将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且可以使同学们在调查中丰富和运用所学知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五、教学流程示意:本节课教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惯性是物体固
23、有属性的认识和惯性现象的解释。至于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和突出的惯性应用实例放到第二课时中进行教学。第 6 页 共 21 页当然,无论准备得多么详细,没有任何教学程序能够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教育任务都是为了使迁移最大化。力学复习课说课稿莘光学校 高剑英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力学知识运用广泛,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力学内容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中所占比例 50%,本节课的内容按照中考对知识点的要求,把力的基础知识结合重力、压力、浮力、摩擦力等知识来展开复习的。这一节课是力学内容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把力学内容横向联系最后过渡到二力平衡知识、运动学、简单机械、功、压强等知识的
24、复习奠定了基础。力学的基础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二、学情分析1、学生实际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好,当然,学生中也有一些擅长文科不善于理科的同学,接受能力相对较慢,特别是初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更大些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熟悉高抛的物体要向下落并且速度越来越快、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对重力现象的生活体验丰富。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复习课的地位以及新课标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浮力、压力都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2、从力的作用效
25、果及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加深对重力、浮力及压力的认识。 3、能正确画重力、压力的图示法及示意图法。过程与方法:1、用对比的方法将物理知识横向联系及内化。2、能将控制变量法应用于实验设计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的力学的运用感受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和实践。懂得很多物理规律就蕴涵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 2、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会 复习而且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四、设计思想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生活中重力现象图片来创设情景,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一角度分析实例,引入重力,分析重力产生展示图片:极品飞车;演示实验:生熟鸡蛋;-指明课题惯性。学生实验:遥控电动车;师生讨论:物体状态
26、的惰性;-获得惯性概念。承前指明:固体具有惯性演示:液体具有惯性演示:气体具有惯性-认识到惯性是固有属性学生举例,尝试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进行语言的规范。-归纳出解释方法。反馈练习:判断正误;反馈活动:哑剧;延伸思考:质量与惯性。-巩固并为下一节课埋设。导入惯性课题 获得惯性概念 总结惯性特性 解释惯性现象 反馈与延伸 在生活中寻找物理,在游戏中发现物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第 7 页 共 21 页的原因。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实验、思考、分析、归纳等方法学习重力三要素。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有: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方法是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测量,让学生都能熟悉这个简单的探究过程与方法。对于
27、所记录测量数据,直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通过图象处理,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重力的方向。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学生通过观察较多的现象:不同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运动轨迹;观察分别置于水平、倾斜面上的重垂线方向等,从而自主得出结论。通过科学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知道了重力,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等知识,因此这节我的设计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重力产生的原因、初步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要求学生“三会”:能根据探究影响重力因素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会用弹簧测
28、力计对力的测量,会用 G-m 图像方法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得出 G=mg 的结论。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演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上放有适量水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将一重物放入水中,不碰到杯底,观察天平的平衡。同时使学生感悟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重要性。 (二)新课教学分析 通过知识的梳理,学生已经掌握了力学的基础知识,通过同学的交流,可以拓宽视野应用知识也是活学活用的体现。接下来,1、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什么是力?2、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3、 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通过实验加深力的基
29、础知识的认识。我们目前学过的有重力、压力、浮力、摩擦力等力,提问:1、地球上所受的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们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吗?2、你能用实验证明或说明重力的作用效果吗?3、请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或生活经验说明重力的方向。加深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问: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把一重为 1.96 牛的物体轻轻放入一装有适量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是多少?引导提问学生设计实验说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定性分析)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
30、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牛顿第一定律说课设计莘光学校 黄映晓教材分析:惯性定律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即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基础,也是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衡力和惯性内容之后,继续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我认为编者意图有二:一是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注重学会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通过理想化实验的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蕴涵着从已知世界探究未知世界的理念;二是让学生明确惯性定律是研究力和运
31、动之间的一种关系。重点是学会科学探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上科学的推理得到,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难点是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由此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理解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会表达与物理内容有关的科学见解。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包括控制变量法、设计表格、数据分析得结论);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 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再研究过程得到自己发现的喜悦;学会分工和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
32、能力。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感悟认识是不断深入的,感悟实验对物理研究的重要性。学情分析:第 8 页 共 21 页h我所教的班级属于中等偏上的班级,但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好的同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教学中应注重针对性提问,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学生在学习了平衡力和惯性两部分的知识后,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根深蒂固,不断地对新知识的形成产生干扰。学生有基本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估计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表格设计不完整;实验过程中小车的初始高度选择不当,造成小车在两种表面的
33、滑行均滑至木板底部。教学策略:激化矛盾:以生活问题入手,抓住学生的关注力。例如:推车车动,力撤车停,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认识进行讨论,发现矛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适时讨论:进行表格设计时进行适时讨论和交流,使表格内容逐渐显现,明确实验中记录各项内容的目的;实验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或三种表面小车均运行到木板的底部,此时请能力较强的组进行交流,即有助于较弱的学生将实验进行下去,又能体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实验探究:这一阶段教师仅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应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教师引导: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过程,对比以前的实验结
34、论的得出过程,引发学生其思考研究过程的不同之处,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出的。应学会如何从已知的世界去推测未知的世界。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论述,让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曲折和艰辛,感悟认识的逐步深入,感悟实验是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对比:“平衡力下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和“不受外力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寻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产生相同之处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实验引出课题:教师活动:演示如图所示实验:用力弹出硬纸片,观察硬纸片和硬币的运动状况并进行描述;列举纸片弹出前后整个过程中所牵涉的物理知识;猜测:假设纸片弹出后硬纸片和硬币均不
35、受重力的作用,二者将如何运动?问题研究:猜测当物体原处于静止时,不受力将仍保持静止;当物体原处于运动时,不受力将仍以此速度运动下去。设计研究方案:如何利用实验证实你的猜想?需要什么?一个运动的物体,并使它不受力。介绍实验装置并指明:研究小车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水平面上的运动状况并进行 分析。讨论实验条件:为使小车滑至水平面具有相同的速度,应满足同一小车沿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下滑。实验表格:实验次数运动表面 粗糙程度 摩擦力 运动路程 速度变化1 毛巾2 棉布3 木板4 玻璃5绝对光滑第 9 页 共 21 页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结论:教师指导推理的层次要清晰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摩擦力不同 小车
36、运动路程不同 小车的速度减小的快慢不同。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越大 摩擦力越大 小车运动路程越短 小车的速度减小的快慢越快。教师引导学生:若找到的表面越光滑,小车的运动状况会怎样?若使用的表面绝对光滑,则小车的运动状况会如何?实验结论: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教师: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时候将如何呢?举例:放在桌面上的物体或静止在地面的足球,不受外力作用时,它们将永远保持静止。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历史回顾:展示几个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
37、,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它运动时间就越长。若物体所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法国笛卡儿: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学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对一切物体而言:条件 没受到外力;结论:原来静止的仍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的得出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得科学推理得到的。 复习课(一) 说课莘光 徐军一 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是平行班,学生总体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能力比较差,而且杠杆这一节是初二第二学期学习的,相隔时间也比较长,学生对这一节的内容遗忘的所剩无几。杠杆
38、在每年中考试卷上总有 2、3 分的基础分出现。二 教材分析杠杆及杠杆平衡条件是属于 B 级水平,杠杆这一节是前面力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滑轮的准备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的验证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杠杆力臂和杠杆平衡条件,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较难理解,也较容易遗忘。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杠杆及杠杆平衡的条件。知道杠杆的支点,理解力臂,能正确的画出力臂。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能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有关计算。学会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学会在同侧力、异侧力、力的方向不同等情况下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技能,记录、处理数据,最后归纳结论。2
39、: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提问等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复习杠杆的五要素,感受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2)经历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来复习杠杆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提问、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三 教学重点、难点这是一节复习课,且前面力的基本知识已经复习,学生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杠杆的力臂、杠杆的实验,学生难于接受,根据学生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重点:杠杆五要素及杠杆平衡条件难点:力臂及杠杆平衡条件运用四 教学设计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我预先布置学生去整理杠杆的概念,并找出
40、生活中的杠杆;在本节教学中,一开始让同学观察桌上的杠杆,指出杠杆的五要素,接着出示一张图片,一个人用一根木棒撬动一块石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1)木棒撬动过程中有何特点?(2)木棒能否换成其他的?由学生讨论、质疑来回顾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强调杠杆必须是硬棒且能绕固定点转动。第 10 页 共 21 页在回顾杠杆五要素时,强调力臂的规范作图,解决的办法(1)通过实例观察、学生回忆、复习力臂概念,强调注意点;(2)通过学生练习,正确画出力臂;已知力,画力臂,运用“三角尺推移法”,而已知力臂画力,则遵循三步曲;第一步:过端点画垂线(虚线)与杠杆有一交点;第二步:根据已知力的方向,确定所求
41、力的方向;第三步:运用“三角尺推移法”检验所求力的准确性。通过力臂的作图练习,能迁移到生活中杠杆的力臂运用。接着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带刻度的横杆,钩码,弹簧秤等F1(N) F2(N) L1(m) L2(m) F1L1(N.m)F2L2(N.m)123结论: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 L2 或 F1 /F2 =L2 / L1设计此实验的目的是(1)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学生实验操作考试之一;(2)此实验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对部分比较好的学生有一定拓展的空间。解决的方法:(1)通过具体事例如一根横杆倾斜静止和水平静止介绍杠杆平衡的概念,区分杠杆平衡和杠杆
42、水平平衡;(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杠杆平衡条件;(3)通过实验(斜拉弹簧秤水平平衡),指导学生用刻度尺测拉力的力臂,并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加以验证,从而加深对力臂的认识。(4)通过例题,能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具体问题。最后例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阐述三类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如天平,撬棒,筷子等通过“提出问题知识回顾梳理实验验证练习运用”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回顾,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验证,通过练习的巩固,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
43、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作业: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杠杆,画出其力臂,并进行归类。例题有一轻质杠杆 OAB 能绕固定点 O 转动,已知杆长 OB 为 40 厘米,在距 O 点 30 厘米 B 处挂质量 100 克的钩码,问在 B 点竖直向上作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钩码位置不变,力的作用点移在杠杆中点,问这个力应多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莘松中学 王春蕾教材教材分析本章是光学部分的重点章,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