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3.12MB ,
资源ID:3084079      下载积分:15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0840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土力学实验指导书.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doc

1、桂林科技大学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唐碧秋编机电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2010.3.实验一 土的密度实验学时:2 学时一、概述土的密度 是土质量密度的简称,指单位体积土样的质量,即土的总质量(m)与其体积(V)之比,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单位为 g/cm3或 t/m3。土的密度反映了土体结构的松紧程度,是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干密度、孔隙比、孔隙度等指标的主要依据,也是挡土墙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性验算、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估算以及路基路面施工填土压实度控制的主要指标之一。当用国际单位制计算土的重力时,由土的质量产生的单位体积的重力称为土的重力密度 ,简称重度,其单位是 kN/m3。重度由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求得

2、,即 。g土的密度一般情况下是指土的湿密度 ,相应的重度称为湿重度 ,除此以外还有土的干密度 、饱和密度 以及有效密度 ,相应的有干重度 、dsat d饱和重度 和有效重度 。sat二、目的要求:测定土在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三、实验方法及原理1环刀法:就是采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样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环刀容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环刀法操作简便且准确,在室内和野外均普遍采用,但环刀法仅适用于测定不含砾石颗粒的粘性土密度。2蜡封法:也称浮称法,其原理是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即物体在水中失去的质量等于排开同体积水的质量,来测出土的体积,为考虑土体浸水后崩解、吸水等问题,在土体外涂一层

3、蜡。特别适用于难以切削的易破裂土和形状不规则的坚硬粘性土。3灌水法:是在现场挖坑后灌水,由水的体积来量测试坑容积从而测定土的密度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砂土与砂砾土的密度,特别是巨粒土的密度,从而为粗粒土和巨粒土提供施工现场检验密实度的手段。4灌砂法:是首先在现场挖一个坑后,然后向试坑中灌入粒径为0.250.50mm 的标准砂,由标准砂的质量和密度来测量试坑的容积,从而测定土的密度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这里只介绍环刀法实验。四、仪器设备环刀法需要下列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为 61.8mm(面积 30cm2)或 79.8mm(面积 50cm2) ,高度为20mm,壁

4、厚 1.5mm;(2)天平:称量 200g,感量 0.1g。(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五、操作步骤1首先取一个环刀并记录环刀上的编号,再把环刀放在在天平上称取它的质量 m1。2根据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所需湿度密度的扰动土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的尺寸的原状土样或制备土样。切取原状土样时,应保持原来结构并使试样保持与天然土层受荷方向一致。3先削平土样两端,然后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油,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下压,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为止。4根据试样的软硬程度,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将两端余土削去修平,并及时在两端盖上圆玻璃片,以免水

5、分蒸发。注意修平土样时,严禁在土面上反复涂抹,以免土面孔隙堵塞。5擦净环刀外壁,将取好土样的环刀放在天平上称量,记下环刀与湿土的总质量 m2,精确至 0.1 克。六、数据记录与计算1、数据记录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湿土质量(g)体积(cm)湿密度(g/cm3)含水率( %)干密度(g/cm3)平均干密度(g/cm 3)试样编号土样类别环刀号 (1) (2) (3)(1)/ (2) (4)(5)(3)/1+0.01(4)(6)2、计算土的密度:按下式分别计算土的湿密度和干密度 Vm12wd0.式中: - 湿密度( g/cm 3) ,精确至 0.01g/cm3-干密度( g/cm 3) ,精确至

6、 0.01g/cm3dm -湿土质量(g) ;m1-环刀质量(g); m2-环刀质量加湿土质量(g) ;V-环刀容积(cm 3) 。计算至 0.01 克/立方厘米。-含水量w3、要求:本实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密度差值不得大于0.03 g/cm3 ,并取其两次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实验二 土的含水率实验学时:2 学时一、概述土的含水量 是指土在 105110的温度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w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含水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土的干、湿状态。含水量的变化将使土物理力学性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它可使土变成半固态、可塑状态或流动状态,可使土变成稍湿

7、状态、很湿状态和饱和状态,也可造成土的压缩性和稳定性上的差异。含水量还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性指数等项指标不可缺少的依据,也是建筑物地基、路堤、土坝等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二、目的要求:土的含水率是土在 1051100C 下烘于恒量时所失去的水的质量和干土质量的百分比值。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为土的天然含水率。试验的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三、实验方法及原理1烘干法:是将试样放在能保持 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量的方法,是室内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一般粘性土都可以采用。2酒精燃烧法:是将试样和酒精拌合,点燃酒精,随着酒精的燃烧使试样水分蒸发的方法。酒精燃烧法是快速简易且较准确测

8、定细粒土含水量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没有烘箱或试样较少的情况。3比重法:是通过测定湿土体积,估计土粒比重,从而间接计算土的含水量的方法。土体内气体能否充分排出,将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精度,故比重法仅适用于砂类土。4碳化钙气压法:是公路上快速简易测定土的含水量的法,其原理是将试样中的水分与碳化钙吸水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乙炔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 2+C2H2从以上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乙炔(C2H2)的数量与土中水分的数量有关,乙炔气体所产生的压力强度与土中水分的质量成正比,通过测定乙炔气体的压力强度,并与烘干法进行对比,从而可得出试样的含水量。由于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

9、量,试验简便、结果稳定,目前中国多以此方法作为室内试验的标准方法。这里也只介绍烘干法。四、仪器设备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需要下列仪器设备:(1) 电热烘箱:温度能保持在 105110。(2) 天平:称量 200g,感量 0.01g;(3) 其它:干燥器、称量盒等。五、试验操作步骤(烘干法)1取一个称量盒并记录盒号,然后用天平称取盒的质量 m0。2从土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粘性土为 1530g,砂性土、有机质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 50g,放入称好质量的称量盒内,立即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的总质量 m1。3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一起放入烘干箱内,在 105110恒温下烘至恒量。试样烘至恒量的时间与土的

10、类别及取土数量有关,粘性土不得少于 8h,砂性土不得少于 6h。含有机质超过 5%的土需在 6570的恒温下进行烘干。4按规定时间烘干后,取出称量盒,立即盖好盒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盒和干土的质量 m2。5本实验称量应准确至 0.01 克。六、成果整理及计算1、本试验记录格式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盒质量(g)盒加湿土质量(g)盒加干土质量(g)水的质量(g)干土质量(g)含水率(%)平 均含水率(%)试样编号土样说明盒号 (1) (2) (3) (4)=(2)-(3) (5)=(3)-(1) (6)=(4)/ (5) (7)2、计算含水量 %10*21mws式中:含水量() ,准确至 0

11、.1%;m1称量盒与湿土质量,克;m2称量盒与干土质量,克;m0称量盒质量,克。3、要求:(1)干土质量计算至 0.1%;(2)本试验需进行 2 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下表规定。含水量(% ) 小于 10 1040 大于 40允许平行差值( %) 0.5 1.0 2.0实验三 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法试验学时:2 学时一、概述粘性土的物理状态随着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当含水量不同时,粘性土可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土从可塑状态转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量称为液限 ;土从可塑状态转到半固体状态的界

12、限含水量称为塑限Lw,土从半固体状态不断蒸发水分,则体积逐渐缩小,小到体积不再缩小时的pw界限含水量称为缩限 。s土的塑性指数 是指液限与塑限的差值,由于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PI反映了影响粘性土特征的各种重要因素,因此,粘性土常按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土的液性指数 是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液L性指数可被用来表示粘性土所处的软硬状态,所以,土的界限含水量是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不可缺少的指标,土的界限含水量还是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一个重要依据。界限含水量试验要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 0.5mm,且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5%,且宜采用天然含水量的试样,但也可采用风干试样,当试

13、样中含有大于 0.5mm的土粒或杂质时,应过 0.5mm 的筛。二、目的要求:细粒土由于含水率不同,分别处于流动状态,可塑状态、半固体状态和固体状态。液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上限含水率,塑限是细粒土呈可塑状态的下限含水率。本试验是测定细粒土的液限和塑限含水率,用作计算土的塑性指标和液性指数,以划分土的工程类别和确定土的状态。三、实验方法及原理1液限实验(1)圆锥仪法:圆锥仪液限试验就是将质量为 76g,锥角为 30且带有平衡装置的的圆锥仪,轻放在调配好的试样的表面,使其在自重的作用下沉入土中,若圆锥体经过 5s 恰好沉入土中 10mm 深度,此时试样的含水量就是液限。(2)碟式仪法:碟式仪液限

14、试验就是将调配好的土膏放入土碟中,用开槽器分成两半,以每秒两次的速率将土碟由 100mm 高度下落,当土碟下落击数为25 次时,两半土膏在碟底的合拢长度恰好达到 13mm,此时试样的含水量即为液限。(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液塑限联合测定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具有线性关系这一特性来进行的。利用圆锥质量为 76g 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量的关系直线图,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0mm(17mm)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为土样的液限,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 2mm 时所对应的含水量即土样的为塑限。2塑限实验(1)滚搓法

15、:滚搓法塑限试验就是用手在毛玻璃板上滚搓土条,当土条直径搓成 3mm 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此时试样的含水量即为塑限。(2)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同上。这里只介绍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四、试验方法:液限测定可以采用塑限联合测定仪法五、仪器设备: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土的液、塑限需要下列仪器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包括带标尺的圆锥仪、电磁铁、显示屏、控制开关和试样杯。图 1 所示为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圆锥质量为 76 克,锥角为30;读数显示为光电式;试样杯内径为 4050mm,高度为 3040mm。(2)天平:称量 200g,分度值 0.01g。(3)烘箱、干燥器。(4)铝盒、调土刀、孔径 0

16、.5mm 的筛、研钵、凡士林等。图 1-1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示意图1- 显示屏 2-电磁铁 3-带标尺的圆锥仪 4-试样杯 5-控制开关 6 升降座六、试验步骤:(一)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步骤: 1本试验宜采用天然含水率试样,当土样不均匀时,采用风干试样,当试样中含有大于 0.5mm 的土粒和杂物时应过 0.5mm 筛。2当采用天然含水量土样时,取代表性土样 250 克;采用风干土样时,取过 0.5mm 筛下的代表性试样 200g,将试样放在橡皮板上用纯水调制成均匀膏状,放入盛土皿中, 然后放入密封的保湿缸中,静置 24 小时。3将制备好的土膏用调土刀充分调拌均匀,分层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装满试杯后刮去余土使土样与杯口齐平,并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4将圆锥仪擦拭干净,并在锥体上抹一薄层凡士林,然后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稳圆锥。5调节屏幕准线,使初始读数为零。然后转动升降座,使试样杯徐徐上升,当圆锥尖刚好接触试样表面时,指示灯亮,圆锥在自重下沉入试样内,经 5 秒后立即测读显示在屏幕上的圆锥下沉深度。图 1-1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仪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