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考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 方案”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机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密融合,使法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与关系,探讨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理路,符合时代的特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4 年 9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
2、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高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公民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其责任与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2一般认为, “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依法治国
3、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 ”1而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都与法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指的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是对以德治国方略为目标进行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之良莠,与国家认同紧密相联,日渐成为
4、判断现代国家体系是否牢固维系、有效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 ”3 二、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先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主要靠影响的人的内心信念和精神意识来发挥作用,法治教育宣扬的法律法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主要靠约束和控制人的行为来发挥效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法治教育同样需要意识形态的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为法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更加理性、客观的形成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教育人先要从人的思想道德入手,从内心赢得人们
5、对法律的认同和尊重,特别是现在改革3开放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会不断出现“漏洞” ,失去了思想道德的引领,法律将无所指向,无法真正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自觉遵守。 (二)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内心信念和精神意识的软影响,具有“自律色彩” 。法律是对人们外在行为的硬要求,具有“他律”色彩。仅对学生进行“自律”教育是不够的,相对完整而具体的法律法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运作提供了硬性保障。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人们即使知道道德的存在,也有可能缺乏自律意志而使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底线降低,产生道德滑坡现
6、象。所以,法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有利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2001 年初,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治国方略的重要讲话指出,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讲话深刻的体现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的关系。高校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都是以育人为本,完善学生独立人格为教育理念;都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7、与法治素质,营造和谐环境氛围,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法律4就是保障最低限度的道德;都涵盖了教育活动的一切过程和旨归,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理路 (一)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培育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是促进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观念意识趋向成熟的大学生并不会完全积极主动的接受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特别是当学科要求与学生
8、个体的切身利益或已有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经由初步教育而产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经常经不住现实的考验和冲击,而向传统或现实的观念妥协。要解决这样的状况,教育者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通过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对学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把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观念内化为个人意识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来实现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指的是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结构要素和一系列运作之中,培养学生规范的法治思维,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处于良好的法治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运用法律常识去解决教育
9、内容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思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认真5履行法定义务和行使法定权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乱纪的行为公正处理,自觉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的行为习惯和法治思维,实现个体的外在约束。 (三)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有机结合 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可以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多维教学资源,如校园网、校期刊、学生活动、校园媒体等等,打破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的藩篱,使主流意识形态与法
10、治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达到知行统一。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宣扬主流价值观,通过表彰高尚的道德榜样以情动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道德引领。另一方面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与交流,明确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执行的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教育观念和课程改革的强大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双群,余仰涛.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7):184-186.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第 50-51 页. 3石雁.法制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J.思想教育研究,2013(2):86-89.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