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62011 年影像人工目视解译流程(请认真阅读完文档后再行解译)一、 理论准备1. 检查影像时相。确定影像季节性变化,云南旱地 4-10 月为作物生长期,11-3 月为无作物期。解译时注意影像变化;2. 云南省坡向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水分温度较北坡高,森林密集;3. 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阳坡一般为疏林地,阴坡一般为灌木林;4. 投影类型: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 参数:椭球体为 Krasovsky,中央经线为东经 110,双标准纬线为北纬 25和北纬 47,投影起始纬度 12,中央经线偏差和起始点偏差都为 0。二、 新建图层文件方案一:1. 新建
2、个人地理数据库,命名无规则。2. 新建要素数据集,命名无规则, 导入影像地理坐标系统(从影像坐标系统导入) 默认 默认- 。检查坐标系统(投影类型、参数、椭球体等)是否正确。3. 新建要素类图层,命名为 Id+行政区号(如:Id532101) ,影像坐标系统, 默认, 建立字段如下:字段名:id,数据类型:double。 。4. 开始编辑(至第三项) 。5. 编辑完成后,在 Catalog 里找到当前文件名,右键导出为 COVERAGE 即可。方案二:直接新建 SHAPE 格式文件进行解译,后转换为 COVERAGE 格式即可。三、 解译过程1. 打开图层,叠上县界进行人工目视解译,县界解译时
3、必须超过县边界。2. 参照往年矢量图层与影像解译标志库进行人工目视解译。3. 解译原则,从大范围到小范围,尽量详细。4. 不确定地物类型的尽量参照往年矢量确定,或者通过谷歌影像确定。勾勒时以最小地块为原则,划分尽量为最小块,最小影像像元面状地物为 4*4,线状地物为2*6。河流明显的区域先勾河流,保持同一县域境内连续,支流不明显可以不作勾划,但主干一定保持完整。道路与铁路可见的必须勾出。5. 解译完成后,利用县界剪裁解译图层,保证解译县界与所给县界的边界一致性。操作步骤为:打开 ArcToolBox, 2 / 6分别输入解译图层,输入县界,指定输出位置及名称(注意命名规则) ,容限不填,OK。
4、6. 解译时如发现某些特征不明显或能确定地物类型的但又和一般地物类型在影像上的表现不一致的,请单独建立一个影像解译参考数据库作为成果提交。四、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的动态图层解译 动态变化的编码方法:动态变化的区域以六位编码表示,前三位码表示该区域变化前(2010 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代码,后三位码表示该区域变化后(2011 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代码,土地利用类型代码为两位的,均在前面以“0 ”补足。在本次解译中发生围海造陆地的区域要解译成动态,动态编码前三位是海域编码,047,后三位是新生成陆地用地类型的编码,如围海造田生成陆地作为工业建设用地,则编码应该为 047053。五、 解译分类指标体系
5、解译时参照以下分类系统。系统中水田与旱地为三级分类,使用时云南仅用山区水田与山区旱地。其余分类均使用二级分类。即除 111、121 两类地物使用三级,其余使用:21、 22、 23、31 、32 、41、42、43、44 、46、51、52、53 、62 、64、65 、66。上述没有涉及代码为云南省没有地物类型。字段中不能有空值,不能有空格,不得随意加减位数。3 / 64 / 6六、 拓扑检查5 / 6七、 解译图层精度要求判读提取目标地物的最小单元:一般规定变化的面状地类应大于 44 个象元(120m120m) ,线状地物图斑短边宽度最小为 2 个象元,长边最小为 6 个象元;屏幕解译线划
6、描迹精度为两个像元点,并且保持圆润。 判读精度要求:各图斑要素的判读精度具体如下:一级分类90%,二级分类85% ,三级分类80%。八、 自查 解译图层最终为 Arc Info cov 格式, 多边形全部为闭合曲线; 没有出头的 Dangle 点; 断线尽量少; 利用 Clean/Build 建立拓扑关系,容限值为 10; 多边形没有多标识点或无标识点的现象 没有邻斑同码、一斑多码、异常码(非分类系统编码和动态变化码)等 具有多边形拓扑关系精度控制:九、 提交成果1、以县为单位的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 (1 ) 数据格式:coverage;(2 ) 数据图层:2011 年以县为单元的解译数据(
7、3 ) 图层命名:2011 年以县为单元的解译数据 .命名采用 ld+县代码; (4 ) 每层字段: Id2011 图层有四个字段,分别为 area(4 1 2 F 3 ) 、perimeter(4 12 F 3)、*-#(4 5 b) 、*-id(4 5 b) ;其中,字段 area、perimeter 和*-#为系统自动设置字段,字段*-id 字段表示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编码,字段 ld11 表示 2011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编码。2、以县为单位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数据 (1 )数据格式:coverage;(2 )数据图层:2010 年2011 年间以县为单元的的动态变化数据
8、。(3 )图层命名:动态变化数据的命名采用 dt+县代码。 (县代码:)(4 )每层字段:dt10-11 每层有 6 个字段,分别为 area(4 12 F 3)、perimeter(4 12 F 3)、*-# (4 5 b) 、*-id(4 5 b),ld10(4 5 b)和 ld11(4 5 b )。其中,字段 area、perimeter 和*-#为系统自动设置字段,字段*-id 字段表示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编码, 3、以景和县为单元的遥感影像数据以县为单元的影像命名为:tm+行政代码.img。4、解译地区影像解译参考数据库解译县名称+ 县代码+ 影像解译参考数据库 .doc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