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构建积淀校园文化,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廖远明关键词 校园文化 构建积淀 竞争实力学校以传授人类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已任,故而学校的发展,不能离开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积淀。换言之,一所学校的文化优势就是发展优势。当今,校与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剧烈,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的构建与积淀就是自我坚固、自我坚守、自我完善。今年 4 月,国家教育部发出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 “通知”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一方面。一、深化理念,深入认识校园文化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
2、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师生,以内存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师生。从价值指导体系角度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共同构建的文化,因而便具有导向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及生活样式。学校文化既对学校发展和学校教育具有指引方面的作用,本身也是重要的教育要素。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性情,使师生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境界得到升华。从行为规范体系角度看:校园文化对人的行为规范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是一种传统,要经过许多年的跋涉才能形成一点点的历史,又要经过多少历
3、史的陶冶,都能形成一点点的风格,这个风格其实正是文化的写照。校园文化使得其中的每个人都要清楚“在这里事情应该怎么办” ,从而促使所有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整体的利益。对于触犯核心价值观那怕是“小恶” ,也必须严惩。而“遵守规则是得到奖励和向上流动的基本前提。 ”从语言符号角度看:有了健康、鲜明的校园文化,成员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共同语言基础上开展活动、建设发展就更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凡是具有强势校园文化的学校,其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形式多样,既有高雅的活动,也有普及性的活动;参与者也往往涵盖面广,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这里,校园文化实际上起到了一种粘合剂
4、的作用,它通过为集体成员提供共同的语言和相2似的志趣而把学校成员凝聚起来。从信仰观念角度看:校园文化归根到底代表了一种被普通认同的核心观念。尽管一所学校成员的思想、性格、情趣千差万别,然而一旦形成了强势校园文化,这些千差万别的性格和志趣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认同感和凝聚力就会增强,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方式也会趋于相近和自觉。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思想旗帜。从知识技术体系看:校园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开展健康向上、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增智益智,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以外的未知世界,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形成某种特长爱好
5、,增进其社会实践活动的才干。二、加强构建,努力形成校园文化的优势校园文化包含学校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不同类型。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校园文化应该建立在明确、可行的办学理念基础之上,学校长久围绕此理念运作、发展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校园氛围和文化,任何初次踏入这个校门的人,自然都会感受到它的存在,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特色。福州三中的办学理念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追求办学高素质,积极培训优质师资,培养优秀学生,培育优美校园,积聚优厚资源,积淀优雅文化,构建风正气顺、心齐劲足、人和校兴的和谐校园,努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既有时代感,又具有鲜明特色。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6、是文学巨匠巴金的母校,学校将“育人”作为自已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学校将“传统文化根的教育 ”作为德育的内涵:“一个民族的教育缺乏民族性,便是一种没有灵魂的教育,一种缺乏生命力的教育。 ”事实证明这一定位非常成功,每年招生时都有许多家长慕名而来,看中的便是这种传统文化优势。构建强势校园文化,首先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有规划意识、反思意识和改革意识,要有在学校土壤里自主构建生长起来并逐步清晰的学校教育哲学,努力在学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研究与创新、交流与合作的校园文化特征。其次要克服“粗放性发展”的局限性,关注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建设发展、学校管理和学校生活的要素和细节,切实
7、提升学校的原创性和生成性,走“内涵性发展”的道路。 一所七八十年甚至百年老校,一定有岁月掩藏不住的荣光。但是时代在发展,作为老校不能躺在传统上睡大觉。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协调,最好的办法是在传统中融入新内容,在新内容中又折射出传统的光芒,即在传统的基础上求发3展,一方面不抛弃原有的历史财富,另一方面又给传统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再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相结合,要让校园文化的诸多要素真正进入学生发展历程,并改变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思想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注重物质形式的文化,诸如校园建筑、设施设备、制度机构等,更要看重生命形态的文化,诸如校风、精神等,尤其是学
8、校管理者和教师,他们身上所凸显出来的文化是最需要审视和变革的。所以,建设校园文化要从培养人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素养做起。作为学校要给其每个成员以幸福和希望,这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三、注重积淀,全力打造校园文化的品牌校园文化既需要构建,也需要积淀。校园文化根本上是校园中人的文化,因而校园文化要从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两方面加强积淀,形成品牌。学生文化是学生学习、活动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其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一所学校,若能把学生的学业与学生文化的积淀有机结合起来,便会有力地推动学风、校风和校园
9、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为此要重视让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一要打破墙壁的静止,让墙壁说话,布置名人名言、学生美术书法作品、小制作小发明成果等;二要构建科技文化实践平台,如我校坚持举办科技文化活动周、体育艺术节及开展各类演讲赛、辩论赛、十佳歌手赛、征文赛、青春风采秀等等,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接受熏陶,动脑动手,培养兴趣,增长才干。积淀优秀的教师文化。一是要为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物质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教师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加强专业实践的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让教师在具体化情境中提升追求事业的精神与能力。三是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创造机会,增加机
10、遇。四是倡导教师形成新的专业生活方式,如鼓励教师同伴互助、专业成长,坚持写教学日志和轶事记录,开展教学叙事研究等等,使教师能够在自觉的层面上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创设学校管理文化的新亮点。教育是一代一代人共同努力、薪火相传的事业,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创新的成果沉淀累积,才能形成一所学校的风格,也才能打造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品牌。四、全面推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4(一)突出载体,使校园文化找到落脚点。要建设校园文化,依附什么的载体非常重要。我们宁化一中近些年主要依据下列活动建设校园文化。一是坚持开展“一分钱献爱心助学活动” ,自 1998 年活动开展以来,校“爱心基金
11、会”共收校内外捐款逾 10 万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600 多人次,其中 100 余人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升入各类高校深造。我校这一活动情况先后被三明日报 、 福建共青团等报刊报道,被中央文明办通报推广,并入选福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二是打造企校共建的品牌-金叶(大金湖)奖教奖学金,我校与县烟草局(公司)联合设立的“金叶(大金湖)奖教奖学金”已连续开展了八届,大大鼓舞并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让广大学生在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下拼搏、奋斗、创优、争先,形成了良好的校园竞争文化机制。三是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活动周和体育艺术节,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四是
12、办好校报及学校网站,给师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校报及时报道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及成果,宣传办学特色,介绍杰出校友,刊登师生作品,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二)总结提炼,使校园文化、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就是对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传统、办学成果等进行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我们宁化一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团结、求实、严谨、奋进”的优良校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又提出了“以人为本、文理并重、人文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总结归纳出我们的办学特色,即“深厚淳朴的人文底蕴,爱党爱国的光荣传统,坚韧拼搏的奋斗精神,严谨勤奋的教风学风”
13、 。明年,宁化一中将迎来 80 周年华诞,我们结合筹备 80 周年校庆,要更进一步总结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办学传统,更进一步打造闽赣边界中部名校、强校品牌,以赢得更大的竞争生存空间。(三)开拓创新,使校园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弘扬好的传统,巩固已有的成果,但又决不能囿于传统,固步自封,而要勇于开拓,勇于创新。要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优势,结合新的形势发展和要求,在更高要求和更深层次上建设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总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