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未能止住草场的扩张草场实在不行了,牛羊太多,吃得太厉害,让草根本没时间长出来,那时起,队里决定要赶着牛羊上山了。 随着谈话的逐渐深入,我们发现,这个“联户制度”既不只是合用草场联合放牧那么简单,也不是“只针对水源紧张才采取的行动”那么单纯,这种通过集体的力量来调节应对的,居然是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自然与社会的各种问题。从调节草畜矛盾到合理分配水源,从保障家里有困难的家庭到教育年轻一代,这种内生的自发的调节,将弱势的个体联合起来,试图做到公平分享,降低风险。 但联户制度毕竟不是神仙药,不是能解决一切的法宝。也许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确实能起到改善现状的效果,却很难解决一些根源上的问题,比如人口基数过
2、大,消费需求增加带来牲畜数量持续攀升等挥之不去的压力。 在曲合尔一队,尕考他们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实际上,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他们已经渐渐感觉草场不够用了。 “我们这个一队基本上是一个部落 ,是 1979 年从别的地方迁过来的。当时划给我们的草场里有河滩、坝子,也有山地,就在阿尼玛卿山里面,那儿是划给我们的夏草场,面积上比冬场,秋场加起来还要大得多,当时完全是无人区。因为山路太难走,离得太远,我们一直也没用那儿,直到 1986 年,草场实在不行了,牛羊太多,吃得太厉害,让草2根本没时间长出来,那时起,队里决定要赶着牛羊上山了。 ”尕考回忆道。阿尼玛卿山是藏传佛教里的神山,属于东昆仑山的支脉
3、,山体平均海拔在 5000-6000 米,整体起伏不大,曲合尔一队的夏场就在山里,赶着牛走场过去,至少要走三天,那儿的海拔也在 4000 米以上。因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虽然不得已开始上山放牧,牧民们却只把山上作为夏场,并尽可能地缩短在夏场的时间。 说起初到夏场,曲合尔一队几乎人人都能给你讲出很多故事。 “刚开始进山也不知道是不是海拔太高的原因,人要是不堵住牛群的后路在后面赶着,牛群就自己掉头往回跑。我们大家在山里急得不行,女人们也都着急得很,说这地方不能住,是动物住的地方。很容易就能看到野生动物的,岩羊、野牛、狼,还有雪豹!” 与首曲湿地上的草不同,山里大部分地方生长的都是低矮的灌丛,刚搬进
4、山里时,大概因为牛羊不熟悉那儿的草质和地形,一天到晚都很紧张焦躁,也不怎么吃草,膘情变得相当差。就连人也一样,平地草原上开阔惯了的牧民,进到山里,两边峡谷夹着一小片天,总觉得胸闷压抑,尤其是女人们,天天盼着回冬营地。 后来人畜才慢慢习惯了。牛习惯了山里的搬场生活,变得和人似的,去夏场的季节快到时,它们会自动往山上爬,同样地天冷了要搬回冬场时,它们也会自动往山下走。山上岩石滑坡的石头间的缝隙里长着草,牛开始不习惯,不知道怎么才能吃到,很陡的地方也不敢上去,现在已经能很熟练地吃到石缝里的草了。 3山里的气温比外面还要冷,加上海拔高,羊最多一年能在里面待上两个月就必须要返回冬场,再加上山坡很陡,羊走
5、不了太远,不能来回奔波,所以最终队里做了特殊的规定:夏场只住 7 月、8 月两个多月就搬回冬场。但是在冬场待两个月之后,10 月又要把牛(只是牛)赶回夏场,直到农历腊月把牛搬回冬场,春节一过,又要把牛赶回夏场。女人跟着牛走,也要跟上去挤奶,很是辛苦。可不这样的话,草场又不够用,在这样的矛盾中,曲合尔一队才有了这种特殊的转场方式。 “要不是我们队草场不够,我们才不会去那种深山里,有些地方就是单行道,牛羊排成一列进去,人只能跟在后面慢慢走,再没路了。万一有人得急病就更难了,从山沟走到山口,再下山走到马路边再到医院,路太远了。 ”尕考说,现在队里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政府能给修一条到夏季草场去的路,原本那是个无人区,现在有人了,是不是能把路修好? “山沟里的路只要修好,就等于救了人的命了。去年有个人在山里去世以后,四天了还没运出来,尸体就烂在了山里,更别说天葬了”这是曲合尔一队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只靠联户制度无法解决的。在联户的同时,草场的扩张也在成为一种缓解压力的选择,新的生态问题不免也会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