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艺的审美功利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这一阐述,非常准确地看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文化发展与民族自立、国家富强、人民需要相联系,启发我们在改革开放 30 年之际深入认识文艺的特性与社会功能,正确地发挥文艺审美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以审美性为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是文艺的两大特性。正确认识这两大特性的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文艺在“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这一思想表明,文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只能由社会的性质来决定,不能由文化的类型分工或其它因素来决定。社会主义文艺若要坚定地保持其社会主义的性质,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始终坚守的基本立场。 文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内容,必然会具有特定的社会功利性。这种社会功利性是否仅仅属于文艺的外部关系,是否会与文艺审美性的非功利原则相违背,是否强调社会功利性就破坏了文艺的自律2性,这是需
3、要弄清楚的理论问题。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理论认为,文艺的审美性及审美价值具有多重结构因素、多种形态。它既有外在的形式表现因素,又有内在的可引发情感反应的因素。这种引发情感反应的内在因素,既可以是对人类具有一般性的生活内容及精神情感的反映,也可以是对具有特定社会价值的生活内容及特定情感倾向的反映。随着社会状态的不同,审美价值的结构形态会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在社会的平和时期,审美价值中的形式表现因素及人类一般性生活内容所占的比重较高;在社会的变革时期,与特定社会价值倾向相联系的内容则较为重要。在中国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文艺社会功利内容在审美价值构成中的地位尤其突出。这一时期,
4、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强烈要求是革命、解放和进步,违反这一潮流具有逆动性质和内容的文艺作品,在人民眼中是不会具有审美价值的。正因为如此,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在满足人民审美需要的同时,还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平和,不具有特定社会功利价值及其倾向的休闲娱乐性需求,在文艺审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国家的发展、人民的事业、社会的状况及国际局势的变迁,这些现实生活内容反映到文艺作品中,就转变为具有特定功利性的艺术内容,构成有特定社会价值倾向的审美价值。对于社会现实功利性问题加以关注并且具有特定立场和明确意识的人们,在对此类文艺作品加以审美
5、接受时,必定会对审美价值中的功利性因素产生反应。此时,作品具有的社会功利价值倾向与审美接受者社会价值观念之间就会结成3具体的审美关系。当二者相一致时,作品的审美价值可以正常实现,接受者可以形成审美愉悦;当二者不相一致时,接受者会形成该作品于己有害的感觉,对作品做出否定性评价,不能产生审美愉悦,该作品对他不具有现实的审美价值。如果接受者没有特定而明确的价值意识,则可能被动地受到作品价值倾向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形成同样的价值观。而且,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越强,其价值倾向的影响力就越大。 可见,进步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是有机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艺的功利性内容,不仅不破坏文艺的审美性,还有
6、助于充分有力地建立起审美性,有助于审美价值的实现。因此,文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承载方式,又可以通过审美过程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 譬如,电视剧亮剑 戈壁母亲蕴涵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奉献精神,就为作品的审美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怀有同样思想意识的观众,可以充分地从中领略到艺术感染力,产生强烈的审美激动。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在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生动力量。同时,这些作品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及价值观的树立,同样可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不过,要看到,
7、在我国当下的文论思想及审美理论中,的确还存有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认识。譬如,为了反对不计审美性而把文艺加以工具化的错误倾向,有种意见就主张把文艺的所有功利内容全都排除掉,4完全否定审美价值中的社会功利因素。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形成了片面的审美学说。在这种片面的审美论中,审美仅只是对艺术形式的观赏,对形式技巧的运用,对普遍人性、人类一般情感的表现,这就陷入了谬误。其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它不符合审美原理。它以为要肯定文艺审美的非功利性,就必须排除文艺作品的功利性内容。但它不知道,审美的非功利性质和审美事物的功利性内容之间是并不矛盾的。审美的非功利性专指审美体验的形成途径与方
8、式,是要表明审美愉悦的形成,是通过对事物外在表现形式的知觉而实现的,不是经由功利性生存需求的满足而实现的。肯定审美时的形式知觉过程,并不否定审美对象本身可以具有功利价值或功利内容,也不等于说审美对象只是形式,不能有社会功利价值内容。因为任何形式都不能抽象地存在,必须与内容合为一体,统一为完整的事物。人在知觉到事物外在表现形式时,会同时意识到事物可能具有的功利内容,从而对审美判断产生决定性影响。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文艺作品整体上都是社会生活的外在表现形式。因之,人对艺术品的知觉与接受,从过程、方式、结果上讲是非功利的,而艺术品本身是可以具有功利性内容的。 第二,它不符合唯物史观。人的品格
9、、秉性、情感等等,既有人人共同之处,更有人与人的不同之处。人作为具体的社会存在,其品性、观念和情感的生成都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和社会的。在民族大义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人民性的感情,在卖国求荣的基础上形成的则是反人民的感情。如果将是非观念相混淆,精神价值无区分,那么文艺势必造成5不良的后果。 例如,在片面审美论影响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创作主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地区分为“好人” “坏人” ;人是复杂的,多重性格的,好的文艺作品就是要表现出人性的多样与复杂;为了表现人性的复杂,需要模糊“好人”和“坏人”的界线,让“好人”有“坏” 、 “坏人”有“好” 。同时,社会价值方面的“好”与“坏”同人格方面
10、的“好”与“坏”是混杂在一起的,而且人格方面的“好”与“坏”似乎更为重要,更具有“人性”意义。于是,我国近些年的一些文艺创作,又形成了新的概念化、公式化模式,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节:社会价值意义上的正面人物,一定在人格方面是有缺陷的,他们粗暴、不近人情;而社会价值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一定在人格方面是美好的,他们温情、孝顺、诚恳。这种创作的结果,就是使得有进步意义的人物变得生硬冷酷,不让人喜爱;而没有进步意义的甚至罪恶的人物,却变得令人同情、惹人喜爱了。 有一部“黑色”系列电视连续剧黑冰 ,作品中的贩毒头目具备相当优秀的人品及人格魅力,其“美好人性”被精心描绘,大肆渲染。这种艺术“匠心”不是没有
11、成果,相当多的观众对这个大毒枭极为欣赏与同情。当剧情演到公安人员出发去逮捕这个毒枭时,竟有观众急得跳起来,对着荧屏中的毒枭大叫:“你快跑啊!快跑!” 。 应该说,在片面审美论影响下的此类文艺创作,是不具有社会主义审美价值的,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的,也是有碍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的。 6文艺具有振奋精神、激动人心、潜移默化的作用。蕴涵着社会主义审美理想的文艺创作,在当今的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艺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我们的文艺理论和审美理论,一定要符合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与动力,这是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