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6KB ,
资源ID:3112357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123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贤师授业,薪火相传.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贤师授业,薪火相传.doc

1、1贤师授业,薪火相传“忝为人师 27 年之久,由于天性愚笨,对如何当好老师,还是懵懵懂懂。 ”在大师课徒自序中,魏邦良这样表达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困惑。的确, “如何当好老师” ,这可能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常常自问的一个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昌黎先生关于师道的定义已成为中国人的千年训诫。然而这毕竟离我们太过遥远,也太过抽象,从中,我们很难捕获到关于师道的具体形象。今人喜从各种“教学法”中习得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虽也能有所斩获,但顶多只是一“匠人”而已;这如同古希腊的辩术士,他们擅长以修辞和演讲二术授人,但从不对正义、节制这些美德报以敬畏。那么,什么才是“传道授业解惑

2、”的真谛?我们如何才能摆脱“教书匠”的庸名,做一名真正的“师者”?大师课徒一书试图用那些为人熟知的大师教授弟子的故事,来寻找到答案。 在书中,魏邦良选取了民国时期 13 位大师,记述了他们作为教师的人格、学识和课徒经历。这 13 位大师中,既有学贯中西却钟情于本国文化的吴宓,也有因批判传统文学而“暴得大名” ,却被蒋介石誉为“旧道德的楷模、新思想的师表”的胡适;既有长于“旧学”的钱穆,也有将现代语言学“玩儿”到极致的赵元任;既有崇尚“明其道不计其功”的陈寅恪,也有对“科学救国”怀抱坚定信念的叶企孙。他们的学术经历和思想观念或有不同,但是在为学为师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2以崇高的人格力量

3、示以人,以深厚的学问功底授予人,以谦卑严谨的态度感染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昌黎先生所倡导的师道尊严,也为吾辈树立了楷模。 传道:崇高人格的力量 在为师的三项责任中,昌黎先生首重“传道” 。可以说,对于中国人来说, “道”是作为一名教师自我修养的第一要务。李叔同认为, “先识器后文艺”是从事教育的基本前提。 “首重人格修养,再谈文艺学习” ,不仅学生要这样,师长更应如此。为勉励自己,李叔同特意将“身体力行”四字题写在刘宗周所著人谱一书的封面,而“先识器后文艺”的典故正是出自此书。可以说, “身体力行”正是李叔同传道的主要方式。“李叔同皈依佛门后,更多是通过身教而不是言传来教诲弟子,更多是通过自责而

4、不是责人来感染他人。 ” 其实,不单李叔同,民国大师们何尝不是这样理解“传道”的。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是吴宓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吴宓毕生用行动诠释了这些话的含义,为弟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写道:“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篇注定流芳千古的绝世铭文,不仅是陈寅恪对王国维一生治学的高度评价,也在表明自己的心迹。而在他晚年,陈寅恪几乎凭一己之力践行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一高贵的品格。可以说,大师们的“道”或有不同,然“先识器后文艺” ,

5、身体力行,求道传道,在这方面,他们是一致的。 3授业:真学问的魅力 何谓真学问。对于今日之大学老师来说,论文数量、核心期刊成为衡量有无学问的指标,教书育人反倒成为副业。姑且不论论文质量如何,疏于教学,对于一名大学老师来说,显然不能算作合格。然而在民国大师们看来,真学问不仅在于自己去苦心经营,还要薪火相传,遗泽后辈。书中论及的 13 位大师,不仅各个学力雄浑,而且都不只满足于自己学术的涵养,更在教书育人上倾囊相授。如吴宓“上课像划船的艄公那样卖劲” ;刘文典上课以“新、细、活、准、奇、入”给学生留下难忘印象;再如陈寅恪授课,每堂课都突出一个新字。钱钟书先生渊博的学识已为世人了解,然其授业风采或许

6、鲜为人知。在他的弟子们眼中, “讲台上的钱钟书,学识渊博,口才绝佳,引经据典,挥洒自如” 。许国璋赞叹他“一次讲课,即是一篇好文章,一次美的感受” 。李赋宁则在钱先生的旁征博引中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势,振聋发聩。许李二人以后能在各自领域成就斐然,我看,必与能够亲历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师讲课授业有很大关系。 与钱钟书相比,口才不好,又不喜交际的叶企孙本不适合做教师,但是为了改变祖国贫弱的面貌,他毅然放弃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在短短的 20 年就为中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科技精英。叶企孙对自己的短处也颇有自知之明,一次,他对学生说:“我课上得不好,对不住你们,但我有一点却对得住你们,我请来

7、教你们的老师个个比我强。 ”读到此处,掩卷而思,怎能不对这些大师们认真的态度景仰有加。倾尽所学,春风化雨,这正是民国大师们真学问的魅力所在。 4课徒:大师的谦卑与严谨 在叶圣陶为一年级小学生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内容是学生与先生互道早安。丰子恺为这篇课文配的图画是这样:小朋友恭敬地向先生鞠躬说“先生,早” ;先生也鞠躬回礼说“小朋友,早”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图画时,深为感动也颇为震撼,因为对于今人来说,很难想象,老师对学生能如此谦恭和蔼、以礼相待。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女儿所在的小学,校门口每天有两名“红领巾”值日,他们的任务就是向每一位进来的老师行礼问好,以示尊敬师长,然而

8、每当此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一副目不斜视、目无表情的样子。我不想说今天的老师不懂礼数,或许他们觉得这是学生起码的礼貌,也是自己身为老师应得的回报;但不得不说,当他们享受着孩子们的敬礼时,他们对孩子表现得的确不够尊重。可以说,从丰子恺的绘画中,我看到的是民国先生们的谦卑;而从今日老师的反应中,我们只能读到傲慢。 那么,丰子恺先生为什么能画出这样一幅画?我想,在民国时期,这或许就是一个基本的礼节。除此之外,如果我们相信言传身教的力量的话,他也定然从师长李叔同那里感受到这样的谦卑,因为“在丰子恺眼中,李叔同从不疾言厉色批评学生。有学生在课堂上犯了错,他只在下课后和颜悦色向对方指出,然后向这位学生鞠一

9、躬” 。当然,谦卑不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更表达了大师们对弟子的拳拳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诚挚之情。刘文典担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时逢学潮,蒋介石想处置闹事的学生并查处其中的共产党员,当场遭到刘的拒绝,两人并因此而生起争执,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当即下令逮捕刘文典,准备来个杀一儆百。从这5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刘文典的高贵气节,也看到他为保护学生勇于“犯上”的担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谦卑这一美好的品质在大师们的身上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但是谦卑并不意味着纵容,尤其涉及治学为人,如遇弟子有错,大师们总是毫不客气地加以批评指正。胡适对其弟子罗尔纲生活上关怀备至,然而一旦发现他治学上犯了信口开河的毛病,一向温

10、和宽厚的胡适便会提出严厉批评甚至“大为光火” 。正是这种严谨,让罗尔纲获益匪浅, “倘若没有胡适的严厉批评严格要求,罗尔纲在后来的研究工作中也就不会那么一丝不苟了” 。 谦卑和严谨让大师们有了一种优秀的人格魅力。在评价叶企孙时,魏邦良写道:“有人说,大科学家是由大科学家挑选和培养出来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大师是由大师挑选和培养出来的。 ”在我看来,这个评价适用于书中论及的所有大师。而大师与大师之间的薪火相传,正是因为谦卑和严谨这两个美好品质的激励。这同时让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何众多民国老课本时至今日仍然能够散发魅力?我想,这恐怕也在于那些编写教材的大师,能够放下他们那高贵的身段,以一颗谦卑和严谨之心,倾尽所能,为孩子留下他们宝贵的见识。 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而大师之大,不仅在于有学?,还在于有真学问;不仅在于有真学问,还在于求道;不仅在于求道,还在于传道。正是这求道传道,形塑了一辈辈大师,文化凭以传承,文明得以演进。然时至今日,斯世已去,大师课徒,已是传奇。 魏邦良在本书自序中写道:“写这本书,是朝圣之旅,也是取经之6旅。倘若,日后在教学中,能从大师那里偷得一招半式的武功 ,那就是笔者的福分与造化了。 ”引此文,以为吾辈同道共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