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马克思主义广义转形理论及模型新探 荣兆梓 李帮喜 陈旸 摘要: 转形理论的目的是证明:具有利润率平均化特征的市场均衡价格(生产价格)以价值规律为基础而形成,受价值规律调节。从这一目的出发,转形理论必须坚持的两个基本命题应当是:商品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转形前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总剩余价值率)不变。本文据此梳理了包括成本价格转形的广义转形理论百年探索的得失,重新定义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在逻辑的两个不变性公式,并且给出了新的转形理论线性方程组。 主题词: 转形理论、广义转形、转形方程组、不变性公式、总剩余 价值率 转形理论中“不变性公式”的选择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焦点。长期以来,人们
2、因对价值转形起始条件的错误理解而认为转形方程组只有一个自由度,只能容纳一个“不变性公式”, 因 此 , 所谓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不能同时成立,进而导出,马克思的转形理论逻辑上存在瑕疵的结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新解释”诸君,以及后来张忠任等人的工作,只能容纳一个“不变性公式”的转形理论 A 体系受到质疑 , 一个否定实物工资向量,进而需要两个“不变性公式”的转形理论 B 体系渐次形成。 但是这一理论进路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张忠任提出的方程组虽然可满足“总量相等二命题”,但其计算结果导致转形前后剥削程度(总剩余价值率,利润总量与工资总量的比率)明显变化,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
3、框架内难以解释。“新解释”诸君的解决方案虽然保持了转形前后工资率不变、总剩余价值率不变,但是却出现转形前后总产出(价值 /生产价格)量的明显差异,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同样是一个难以解释的结果。本文的讨论将直面 B 体系这一似乎不可克服的矛盾,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重新选择“不变性公式”,给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逻辑自洽的解决方案。 张忠任:百年难题的破解,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Foley, D. K., “ The Value of Money, the Value of Labor Power and the Marxian Transformation Problem
4、,”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vol. 14(2), 1982, pp. 37-47. Dumnil, G., “ Beyond the Transformation Riddle: A Labor Theory of Value,” Science and Society, 1983, vol. 47(4), pp. 427-450. 荣兆梓、陈旸:转形理论 B体系:模型与计算,经济研究 2014 年第 9 期,第 149-161页。 2 一、决定转形理论起始条件的 两个方程式 (一)由生产的技术条件(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商品价值方程: =
5、A+L (1) 给定劳动生产力条件下,单个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用资本论中的符号: W C+V+M。其中 不变资本 C又由许多不同种类的生产资料构成,因此可以拆分为 C c1+c2+cn, 这中间的每一种生产资料又都是作为商品被生产出来的,因此自己也有一个C+V+M 的价值构成。把全社会所有商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放到同一个线性方程组中,就是现代经济所考察的投入产出方程。假定商品生产的技术结构给定,全社会的投入产出关系就可以由一个生产过程的物质消耗矩阵 A( nn)和一个活劳动消耗向量 L( 1n)描述。经济学称作列昂剔夫技术( A
6、, L)。商品价值转形问题是在这一给定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转形前后每一种商品生 产中消耗的物质产品和使用的活劳动量都是给定的。商品生产的技术结构(其实质是所有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决定商品价值量,即商品生产的完全劳动消耗,其数学表达式为 AL。这是马克思转形理论展开的初始条件之一。严格说,这个方程还暗含着另外两个给定的向量,即,商品产出向量 x 与净产品向量 y, 它们与物质消耗矩阵有如下数量关系: y=x-Ax (二)由资本与劳动两大阶级的分配关系决定的新增价值分配方程: (1 )wSLL (2) 由生产技术结构决定的商品价值方程还不能完全决定价值转形的起始状态。因为它没有规定资本家与劳动
7、者两大阶级对商品价值量的分配,即它没有规定剩余价值率的大小。 也就是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生产技术结构不包括剩余价值率( MS V)。设工资占劳动新创造价值的 比例为工资率( Vw VM ) ,则有11w S 。没有确定的剩余价值率(或者工资率),我们就不知道有多少剩余价值可以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形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马克思的转形理论在起点上还必须包含一个有关资本与劳动两大阶级如何分配新增价值的方程式(1 )wSLL。这个方式表达的不是技术关系,而完全是劳动与资本的社会关系、 “ 对商品的价值来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由有酬劳动构成还是由无酬劳动构成,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资本论第 3 卷 ,北
8、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第 180 页。) 此处定义的工资率为工资与活劳动创造价值之比,而不是工资与净产品价值(生产价格)之比。工资率与剩余价值率之间的确定数量关系在价值转形中是有可能变化的。这一点在本文后面的讨论中就可以看到。 3 阶级关系。 显然,这个方程式包含部门间剩余价值率相等的假定。这符合马克 思转形理论的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 卷讨论利润率平均化的篇章中,一开始就明确提出“劳动剥削程度”在“一切生产部门”都相等的假定 ,并且简要提示了这一“剩余价值率平均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推动不等量活劳动的资本会生产出不等量剩余价值这件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劳动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
9、率相等为前提,或以这方面存在的差别会通过某些实际的或想象的(习惯的)补偿理由而拉平为前提。而这又以工人之间的竞争,并以工人不断地由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而达到平衡为前提。这样一个一般的剩余价值率, 象一切经济规律一 样,要当作一种趋势来看, 是我们为了理论上的简便而假定的;但是实际上,它也确实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 根据剩余价值率与工资率的数量关系,部门间剩余价值率相等的假定也可以表述为部门间工资率相等,即同等劳动付出,获得同等工资回报。进而:一切生产部门的工资成本与其活劳动投入量成比例,马克思所谓 “可变资本在这里(在工资已定时总是这样)成了一定量的总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的指
10、数 ” ,可以表述为工资向量等价于活劳动投入向量 。这一工资与活劳动投入的数量关系,对于实际数据的计算有重要意义。 合并( 1)和( 2)两个方 程,有: ()w S w A L L (3) 从这个起始条件出发,马克思主义转形理论的生产价格方程表达如下: (1 )( )prw p p A L (4) 这个方程同时满足所有生产部门资本利润率相等和劳动工资率相等,因此也可以称作均衡价格方程。这里有 n 个方程,却有 n+2 个未知数(生产价格向量 p、利润率 r、价格工资率 wp),因此需要增加两个约束条件才能求解一组确定的解。换一种说法就是:这个方程组可以容纳两个不变性公式。 按照我们的理解,承
11、认转形问题起始条件包括以上内容,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转形问题研究者的共识。区别 在于,多数研究者有意或者无意地在研究中设定了其他附加条件,从而改变了价值转形的起始条件。这些附加条件,往往是转形问题研究分歧的关键。 资本论第 3 卷,第 159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195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162 页。 设工资向量为 ,即有 =wL,( 0w1)。 4 二、 A体系的理论偏误及其根源 形成时间最早,影响最广泛的一个转形问题研究思路是,在初始方程中添加所谓实物工资向量 f。本文将此称为转形理论 A 体系。实物工资向量 f 实质上是全社会统一的工人消费结构,或者说工人消费品购买比例。
12、它不仅决定生产价格体系中的工资率 pwpf ,而且还决定价值方式中的工资率(可变资本在新增价值中的比例) wf 。由于 11w S ,因此它直接决定价值体系中的剩余价值率。严格说,与实物工资向量 f 对应,必然有剩余品实物向量 b,并且有 (b+f)Lx=y。在转形起始条件中,净产品在实物形态上事先被分割为工资品与剩余品两个部分,进而社会总产出 x 在实物形态上被分割为 Ax、 fLx、 bLx 三个部分。 A 体系中,转形理论的起始方程被表达为: ( ) (1 ) A fL fL (5) 其中, A+fL就是大名鼎鼎的 (物质消耗 )增广投入矩阵,设 M=A+fL,则生产价格方程可以写作:
13、1 rp pM (6) 方程 (6)有 n+1 个未知数,因此只需要一个约束条件(一个不变性公式)即可求得一组确定解。这是长期以来“正统的”转形理论认为转形方程组只能容纳一个不变性公式,因此,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不可能同时成立的根源。 A 体系的理论进路经过近百年的正规化发展,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经成为公认的主导理论,得到广泛传播,并且被运用到一系列相关研究,导出一系列错误结论。 鲍特凯维茨的 转形方程区分了完全由工人消费的工资品和完全由资本家消费的奢侈品,实际上包含了工资实物量给定的前提条件,因此可以看作 A体系的一个特例。( Von Bortkiewicz, L., “ On t
14、he Correction of Marxs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in P. M. Sweezy,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New York: Kelley, 1949, pp.64-30.) 详见 Seton, F., “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 24(3), 1957, pp. 149-160. Samuelson, P.
15、 A., “ Understanding the Marxian notion of exploitation: a summary of the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problem between Marxian values and competitive pric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9(2), 1971, pp. 399-431. Steedman, I., Marx after Sraffa,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78, p.217. 例如,萨缪尔森认为劳动价值
16、论是毫无必要的“迂回”。( Samuelson, P. A., “ Understanding the Marxian notion of exploitation: a summary of the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problem between Marxian values and competitive prices,” p. 407.)斯蒂德曼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分析毫无必要,应当回到物质体系中去研究价格。( Steedman, I., Marx after Sraffa, pp. 403-406)。罗默认为,剥削率是工资品的价值和全部活劳动之比决定的,而
17、不是阶级力量的对比决定的,因此即使没有阶级,也可能存在剥削。(约 翰 罗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汪立鑫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 56-60 页。)置盐信雄认为,由于技术变化未必会使得给定工资品的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平均利润率未必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虽然置盐本人并没有严格否定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但他的理论推论已经造成广泛影响。( Okishio, N., “ On Marxs Production Prices,” Keizaigaku Kenkyu, vol. 19, pp. 38-63.) 5 我们在上一篇论文中 已经从实物工资向量与剩余价值率相等的矛盾入手,分析了
18、这一理论逻 辑对资本论讨论价值转形所设定前提条件 的根本背离。这里还可以补充两点: 首先,增广投入矩阵把劳动力商品的再生产过程(消费过程)等同于商品生产过程,将 两 个过程“融为一体”,完全否定劳动力商品在生产中的特殊作用。 工人的消费选择,进而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是在生产过程之外的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它不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不决定商品生产的 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因此不应该包含在商品价值方程中。 增广投入矩阵将工人的劳动付出等同于生产资料的消耗,实际上是庸俗经济学 “劳动基金”理论 的数理表达,将社会阶级关系决定的工人消费界限视同 于劳动生产力决定的技术界限,“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界限改写成劳
19、动基金的社会的自然界限” ,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关系的本质,而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没有丝毫共同之处。 其次,消费品实物构成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价值转形层次上分析两大阶级权利与利益关系的适当表达。商品价值转形需要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充分发展,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成熟。在此阶段上,工人与资本家经济关系已经上升为阶级与阶级的关系,表现为两个阶级对全社会年价值产品的比例分割,而无关乎工人或者资本家的消费选择。 用一个给定的消费品实物结构来描述这种 阶级关系不仅是多余的,而且已滞后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以实物工资向量约束 转形理论的数理关系式,是用非历史的观点理解资本论逻辑的又一表现。 三、狭义
20、转形与广义转形不变关系的差异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 卷中关于转形理论的讨论,只涉及剩余价值在部门间的平均分配,而没有延伸到成本价值转形对生产价格的影响,一般称作狭义转形。考虑成本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形的更加完整的转形理论被称作广义转形。显然,后者的数量关系要比前者复杂得多,已经不能够用简单的算术方法来解决。 让我们先来看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的数值例: 表 1: 五部门经济的商品价值表 : 荣兆梓、陈旸:转形理论 B体系:模型与计算,经济研究 2014 年第 9 期,第 149-161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159 页。 资本论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第 670 671
21、 页。 弗里曾正确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不是为了获得一组商品作为对其劳动力的支付而进行集体工资谈判的,而是为了获得一个货币总额,货币工资,然后把它们自由地花费在他们所希望购买的东西上而进行集体工资谈判”。( Foley, D. K., 2000,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vol. 32(1), pp. 1-39. 转引自弗里:劳动价值论的最新发展,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年第 4 期,第 186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1
22、74 页。 6 资本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产品价值 利润率 .80c+20v 100% 20 120 20% .70c+30v 100% 30 130 30% .60c+40v 100% 40 140 40% .85c+15v 100% 15 115 15% .95c+5v 100% 5 105 5% 表 1 中不同生产部门在剩余价值率相等情况下,“按资本的不同有机构成,会有很不相同的利润率。” 由此开始的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使商品价值转化为部门间具有相同利润率的生产价格。平均利 润率剩余价值总量 /资本总量,即110r 2 2 %500MCV 。由于生产中耗费的资本量相等,这里五个部门的产品生
23、产价格都等于 122。价值转形前后,剩余价值总量等于利润总量( 110),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商品生产价格总量( 610)。 表 2:狭义转形的五部门经济生产价格表: 部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80 20 22 122 70 30 22 122 60 40 22 122 85 15 22 122 95 5 22 122 合计 390 110 110 610 马克思将转形定义为剩余价值在不同部门资本间重新分配,这个分配过程不会增加或者减少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总量不变,进而,通过剩余价值再分配完成的商品价值到生产价格转形中,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价格的偏离,由于剩余价值的均
24、衡分配”,“而互相抵销。” “这样, I-V 的商品的总价格是同它们的总价值相等的,也就是说,是同 I-V 的成本价格的总和加上 I-V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的总和相等的;因而,事实上也就是 I-V 的商品所包含的过去劳动和新追加劳动的总量的货币表现。同样,如果把社会当作一切 生产部门的总体来看,社会本身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它们的价值的总和。” 这就是所谓马克思“总量相等二命题”的由来。 如果转形过程到此为止,那么,不仅有前述两个总量不变,事实上还存在两个 同上。 资本论第 3 卷,第 176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179 页。 7 比例不变:即转形前后社会范围的总剩余价值
25、率 100%MV 不变,全社会平均的利润率 22%MCV 不变。这可以从马克思给出的数例中明显看出来。不难发现,在狭义转形中,这两个比例不变是由以下三个总量不变作保障的:一是不变资本总量C 不变,二是可变 资本总量 V 不变,三是剩余价值总量 M 不变。这三个总量不变又必然引致净产品价值总量 V+M 不变,成本价值总量 C+V 不变,和商品价值总量C+V+M 不变。这样总共就有六个总量相等。 但马克思并没有做如此绝对化的表述,他说:“既然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的水平, 这是一般的规律,也就是支配各种变动的规律, 那末,价值规律就调节生产价格。” 注
26、意,这里被后来的研究者抓住不放的“不变”命题,或者“相等”命题转换为“调节”命题。马克思在这里所关注的并不是几个总量相等,或者比例相 等问题。他关注的焦点是:决定利润率平均化的市场过程背后的因素,商品生产价格形成背后的一般规律。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 3 卷序言中所说:马克思在本卷中将回答“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形成”的问题。这才是转形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应该已注意到,转形过程不会停留在生产资料价格不变的最初阶段,随着过程的逐步展开,以上看到的若干总量不变或者比例不变,是有可能变化的。但只要基本的调节关系存在,“支配各种变动的规律”就清晰
27、可辨;证明这种调节关系,马克思建立劳动价值论科 学体系的历史使命也就基本完成了。 但转形理论的讨论毕竟包含了数量关系方面。从坐实价值规律对生产价格支配作用的目的出发,广义转形,即考虑成本价值价格转形的转形理论,应当坚守的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的逻辑,笔者认为关键有二:一是商品价值总量等于生产价格总量,进而“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因为价值只有被生产出来,才有可能被分配,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可能改变商品总价值量,相反,可分配的剩余价值必须受商品总价值调节;二是总资本对总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进而“平均利润率取决于总资本对总劳动的剥削程度。” 。因 为社会范围的总剩余价值率(剥削程度)是
28、资本与劳动两大阶级分配关系的总指标,它决定可以在资本家阶级内部进行分配的剩余价值量,因而是利润率平均化过程的前提。商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形是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剩余价值的重新分配,而不是两大阶级之间剥削程度的重新调整。因此,其理论讨论以总剩余价值率不变为假定前提符合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抽象原则。社会范围的劳动剥削程度不应该在资本家们的市场竞争中被改变,至 资本论第 3 卷,第 201 页。 资本论第 3 卷,第 220 页。 8 少我们在纯粹理论分析时应假定这一数量关系是不变的 。 不难发现,这里关注的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数量指标(商品价值总量与总剩余价 值率),在作为价值转形起点的方程式中已经给定。
29、 四、体系的进展与困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个否定实物工资向量,进而能容纳两个“不变性公式”的转形理论 B 体系渐次形成。弗里等人提出的转形问题“新解释”认为,在剔除实物工资向量的前提条件下,假定转形前后的工资率保持不变,进而剩余价值率不变,并且假定社会净产品价值总量不变,就可以对生产价格方程求解。 其转形方程如下: (1 )( )pprwww p pA Lpy y(7) 用资本论的五部门商品价值表数值例计算 ,可以得到如下表的新的生产价格体系(表 3)。这个体系显然不同于马克思在狭义转形研究中给出的数据,它可以保证转形前后总剩余价值率不变,但是导致转形前后商品价值总量与生产价格总量的明显差
30、异(由 610 转变为 693.756)。这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剩余价值的分配不可能导致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因为价 值分配过程并不创造(或者消灭)价值。 表 3:“新解释”转形方程的五部门经济生产价格表 部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96.514 20 21.921 138.435 莱布曼 ( Laibman, 1982) 放弃了固定真实工资率的假设,取而代之的是固定剥削率的假设,并且随着引入 新技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真实工资会同比例的增加,从而利润率下降 。(王智强:按照马克思的思想研究置盐定理,当代经济研究, 2011.9) Foley,
31、D. K., “ The Value of Money the Value of Labor Power and the Marxian Transformation Problem,” pp. 37-47. 关于“新解释”转形方程的这一表达式,可参见: 法拉斯切尔( Flaschel, 1983)和藤森( 1983)。 马克思的数例没有物质生产资料消耗 矩阵 A。按惯例,我们设定了一个符合马克思数例值要求的五部门商品生产物质消耗系数矩阵如下。这当然只是许多种可能选择中的一种,但不会影响公式内在逻辑和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111116 1 2 1 2 4 61 2 1001 3 1 3 1 31
32、11=001 4 7 74 4 4 4 72 3 2 3 2 3 2 3 2 34 2 1 202 1 2 1 3 7A,相应的净产品系数向量149139140221y9 75.498 30 19.917 125.415 70.454 40 20.788 131.242 110.405 15 23.625 149.030 120.829 5 23.804 149.634 合计 473.701 110 110.055 693.756 张忠任在否定社会统一的实物工资向 量前提下,将转形前后剩余价值总量等于利润总量,商品价值总量等于生产价格总量作为两个不变性公式,提出以下方程,认为它不仅有一组经济上
33、有意义的确定解,而且满足了之前为多数研究者认为的马克思“总量相等二命题”: (1 ) ( )() pprwr w S w p pA LpA L x L xpx x(8) 用资本 论的五部门商品价值表数值例计算,同样可以得到一个既不同于狭义转形,也不同于“新解释”转形方程的新的生产价格体系(表 4)。这个方程满足商品总价值等于总生产价格( 610)、商品总剩余价值等于总利润( 110)的“总量相等二命题”,并且保持了平均利润率不变( 22%)但却导致转形前后工资率的变化(由 50%变为 36.5%),并且使得转形前后总剩余价值率(利润总量与工资总量的比率)形成显著差异(由 100%转变为 140
34、%)。这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同样是难以接受的结果。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 卷的阐释,转形过程 是市场竞争中剩余价值在不同产业部门的重新分配过程,它既不会改变剩余价值总量,也不会影响到总资本对总劳动的剥削程度,即不会改变社会范围的总剩余价值率。 表 4:张忠任转形方程的五部门经济生产价格表 部门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 85.808 14.251 21.949 122.008 65.693 21.376 19.159 106.229 62.367 28.502 19.935 110.804 99.414 10.688 24.181 134.284 108.425 3.
35、563 24.688 136.676 合计 421.707 78.380 109.913 610.000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剔除社会统一的实物工资向量无疑是符合马克思理论逻辑的,但是循着这一理论进路延续三十年的探索却仍然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是否证明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的确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张忠任:百年难题的破解,第 144-147 页。 另 参见 罗兰杰( 2004) 10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 B 体系的两个解决方案除了否定实物工资向量 f 这一共性特征,进而能容纳两个不变性公式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即认定转形前后的剩余价值总量(利润总量)不变,或者说,将剩余价值总量等 于利
36、润总量视为转形方程可容纳的两个不变性公式之一。但是,这一不变性公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在马克思主义转形理论中是否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却是大可商榷的。 五、成本价格偏离及剩余价值总量的变化 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即利润率平均化过程,显见的规律是,剩余价值会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部门向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部门转移;转形之后,有机构成更高部门的生产价格会高于价值,而有机构成更低部门的生产价格会低于价值 。由此可以推论,只要全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不等于社会平均的有机构成,则生产资料的生产价格总量就会偏离其价 值总量。与此相对应的是,只要净产品生产部门的有机构成不等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则净产品(工资
37、品与剩余品之和)的生产价格总量也会偏离其价值总量。只要转形前后的商品价值总量与生产价格总量相等,那么,这两个偏离就总是互为前提的。 这样,考虑广义转形过程(即考虑成本价格的转形过程),当剩余价值总量仍然不变时,则只可能有两种情况:或者可变资本总量(或称工资总量)发生变化,社会范围的总剩余价值率就不可能保持不变;或者总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总量同时保持不变,工资品价值总量也保持不变,净产品生产价格总量等于其价值总量。后一种 情况只有在净产品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进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平均有机构成也等于社会平均有机构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现实世界中发生此等情形的概率几乎为零
38、。 综上,我们认为转形理论 B 体系假定剩余价值总量(利润总量)不变的前提条件是有问题的。或者说,这个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总量不变二命题”之一的命题,在马克思主义的 广义转形理论中 是逻辑不自洽的。现在的问题是,一个由资本家之间的剩余价值分配过程导致的价值转形,怎么可能导致剩余价值总量的变化?剩余价值总量不变,这难道不是由转形过程的剩余价 值分配的性质所决定的吗!这个分配过程何以导致被分配对象总量的变化? 沿着马克思转形理论的路径,从狭义转形逐步向广义转形延伸,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马克思知道在资本主义现实中,成本按生产价格计量,他也赞成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推进转形问题的研究,尽管他本人并未完成这部分工作。在马克思看来,商品价格的变化迫使资本家以新的价格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这并不会改变转形问题的本质:价值规律调节转形过程,价值规律决定生产价格的形成。他 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第 184 页。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