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幅张冠李戴的新闻图片目前,在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追求所谓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人为制造虚假的“现场画面”,在读者中造成很坏影响。下面以一篇描写凶杀案的长篇报道所配发的两张摄影图片为例,分析新闻配图失实的危害性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南方一家影响很大的周报 2005 年 8 月 25 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发长篇报道一名名医的意外死亡,并配发新闻图片两张。所涉事件在各大媒体均有报道,对其文字报道的真实性无可怀疑,但是所配图片却严重失实。 首先来看第 9 版作为题图的一幅。该图的左半边是正在行走的一个男子从背部到小腿的半身图像,摄影者取的是左
2、后侧位视角;画面右侧是一辆警车的一角,有非常醒目的警车标志。画面的中心是“凶手”的右手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一把沾满鲜血的砍刀,就是案件中的杀人凶器。图片的文字说明是:“杀了医生之后,戴宝淦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在医院门口徘徊” 。 这张新闻照片能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首先它告诉读者,凶手作案后精神非常轻松。因为画面上他行走的姿态很放松,而且是用手指轻轻地“捏着”凶器,而不是紧紧地“攥着”凶器,所配文字也说他在“骂骂咧咧”地“徘徊” 。其次,它告诉读者,一把普普通通的到处都可2以买到的砍刀,随时都有可能成为一件凶器。那刀面上的血迹太刺激眼球了,会在人们脑海中留下挥之不去的恐怖的意象。其三,它告诉
3、人们,警察已经赶到现场。因为公安警车就停在一旁,嫌疑人距警车不到 2 米,他是在警察的注视下从容徘徊的。 当读者读出这些信息的时候不免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凶手作案后既不自首,也不逃跑?如果他在现场等待处理,为什么又要轻轻地捏着凶器来回行走?为什么警察已到现场却眼看这位手持凶器的嫌疑人从容徘徊,而不去夺下他手中的砍刀? 可是当读者看到第 10 版的另一幅图片(犯罪嫌疑人被警方带走)时,就会大吃一惊:原来第一幅图中从容徘徊的“犯罪嫌疑人”戴宝淦,根本就不是他本人!因为在这幅图片中,那个已经被戴上手铐、左臂沾满血迹的戴宝淦的正面形象处于画面中心。他穿着深灰色带竖条纹的 T 恤衫和浅灰色的长裤,而前一幅
4、中的他穿的却是蓝灰色短袖衬衫和黑色长裤。如果再仔细比较就会发现:前一幅图中的“犯罪嫌疑人”原来是警察,不仅服装样式、颜色完全与第二幅图中的警察一样,而且腰间所佩带的警棍袋、传呼机袋等等都完全一样,连后腰右侧一个皮袋上的白色字样都依稀可见。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幅图片是一张虚假的新闻摄影,除了那把刀是真的凶器外,其余信息都是假的。读者不禁要问:第一幅图片说明中“杀了医生之后,戴宝淦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在医院门口徘徊”的信息从何而来?文字报道中根本找不到这方面的信息。犯罪嫌疑人在杀人后真的悠闲轻松吗?为什么明明是警察的形象,到了报纸上就成了犯罪嫌疑3人? 为了核实该摄影图片是不是如以上分析的是一
5、张假图片,笔者于2005 年 9 月 2 日亲赴福州进行了现场勘查,结果发现该图片的虚假程度超出笔者的想象:不仅仅第一幅图片上的“凶手”实际上是警察,而且拍摄现场也不是医院(福建中医学院大门左侧的“国医堂”) 门口,而是在距现场 2.5 公里之外的辖区派出所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华大派出所门前。图片客观反映的是警察小心翼翼地捏着凶器(为了保护刀柄上的指纹)往派出所内行走,而不是嫌犯拿着凶器“在医院门口徘徊” 。第二张也是警车将嫌疑人戴宝淦带到派出所门前下车后的照片,它准确的文字说明也应该是“犯罪嫌疑人戴宝淦被带到派出所” 。 从画面分析,前一张照片本身并不是“导演”出来的。警察用两只手指轻轻地“
6、捏住”凶器的刀柄,完全符合他们的职业习惯:凶器是最重要的证据,刀柄上的指纹不能轻易被破坏,所以只能用手指轻捏。这幅图片假就假在张冠李戴的文字说明:把警察当作疑凶,把派出所门前说成是医院门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显然不能用疏忽大意来解释,因为画面上的人是警察,连普通读者都能看出来,报纸编辑能看不出来,还要煞有介事地配上“骂骂咧咧”地“徘徊”的文字说明?从笔者现场拍摄的画面看,与警察颈部齐平的正是“派出所”三个字。编辑对第一张图片作掐头去脚的剪裁处理,就是为了避开这关键的地方,隐去警察制服的领部也是意在淡化它与真凶的服装的明显差异。从第一幅画面的清晰度远远低于第二张画面来看,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幅摄影
7、图片的原件是有人物头部的,编辑也知道画面人物是警察,场景是派出所门口。但是如实地配上“警察4小心翼翼地捏着凶器走进派出所”的文字,这张照片还会有多大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这幅张冠李戴的新闻照片,正是编辑为了追求画面的刺激性而有意作假。这对广大读者和画面上的那位警察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亵渎。 追求版面的视觉效果并没有错,但绝不能以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这幅照片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血淋淋的刺激效果”,似乎不应该是一张严肃报纸的主要追求,尤其是当画面明显违反事实的时候。近年来许多读者批评该报的品位明显下降,从这组失实摄影图片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看来,上述批评是符合实际的。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