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舞之美感受民族音乐【摘 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其动力就是兴趣爱好,其所产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情感方面。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大形势下,对于音乐教育也提出要求,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弘扬民族音乐,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纳入不同民族优秀传统音乐,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祖国音乐文化加强了解及热爱。 【关键词】舞蹈;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52-01 美,是民族舞的第一特征,民族舞的音乐或跳跃、欢快,或婉转、缠绵,且大多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曲目,民族舞的动作易学好掌握。可以说,民族舞“音乐愉心,舞蹈娱身” 。音乐课中
2、,以舞之美感受民族音乐,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及美感,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通过音乐使心灵得到净化,对学生良好审美情趣的养成起到帮助作用,并且使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一、民族舞蹈与音乐相互融合 民族音?芳懊褡逦璧甘怯晒愦笕嗣袢褐诩?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成的,是人们抒发情感及描述生活最直接、最普通的一种形式。在同样节奏下,可形成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使民族性格及特点得以充分体现。对于不同民族而言,其生活习惯、劳动方式、民族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2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以及地方特色。比如云南花灯舞,其明显特征就是优美、洒脱及轻盈,并且音乐节奏比较活泼、鲜明,在
3、音乐节拍中较多出现四二拍及四四拍。 民族的音乐与舞蹈始终是共存共生的。对于民族音乐风格而言,它能够通过不同形体动作“语言” ,体现不同的民族感受。这种舞蹈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并且能够依据旋律及节奏在思想认识上实现较好统一。民族舞蹈和音乐的风格体现了地方音乐的节奏、旋律。音乐的风格特征决定了舞蹈的样式、动作、速度、节奏等。 二、在参与中体验民族舞蹈之美 (一)将民族舞蹈律动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相结合。当前世界上比较著名且具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有三种,其中一种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指的是原本性音乐教育。所谓原本性音乐,就是人们不是听众,而是作为演奏人员参与到音乐中,其能够使舞蹈、动作
4、及语言三者实现有效结合,属于人们必须要自己参与其中的一种音乐。将民族舞蹈的律动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相结合,让学生都有机会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根据各个民族歌舞的不同风格,主要表现在节奏和乐器的不同运用上,我们把民族舞蹈编创为每个人能够参与的律动感受民族音乐。 (二)在舞蹈中体验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以看、听、动为主要方法,在律动中体验。看,课前引导学生观看大量的民族舞蹈,欣赏舞蹈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听,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聆听民族音乐,寻找音乐与舞蹈3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教师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动作编创到学生律动中,
5、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民族音乐节奏的特点。(三)在舞蹈中体验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舞蹈与音乐是两个最亲密的“伙伴” ,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舞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舞蹈艺术。 民族舞蹈的动作风格体现了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在山东秧歌中便能够体现出十分显著的汉族民歌特点。该舞蹈特点是:曲调欢快风趣、热闹活泼,其有较强的音乐节奏性,在感情上比较丰沛、热烈,这些因素影响着舞蹈动作幅度,在动作形式方面比较夸张,爆发力强,使浓厚的胶东文化得以充分体现。 与山东民歌相比较而言,蒙古音乐所表现出的明显特点就是曲调悠长绵软,体现出较明显的沉思和哀怨,同时与蒙古舞蹈相配合,使蒙族歌舞表现出较深邃
6、的情感。 在一二年级音乐教学中,运用民族舞蹈手部动作的高低,体验民族音乐旋律的起伏;在三四年级音乐教学中,则侧重于脚步动作的变化,体验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在五六年级音乐教学中,更多是让学生完整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根据音乐进行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合作能力。 三、结语 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可使人们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感受艺术的熏陶,能够热爱生活,并且对美感进行欣赏及体验。在舞4蹈动作中能够较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对人们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民族舞蹈提升了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民族音乐渲染了民族舞蹈的气氛,舞蹈与音乐交相辉映、互相融合,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而在音乐课上,以舞之美感受民族音乐,让学生更加喜爱民族音乐,为其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