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衣前衣后三十年30 年前我是个青年。这样的年岁,对穿衣戴帽的事是很看重的。那时,只要是干净朴素,这个人在立场上、作风上就没有问题了。因此,那个时候,人们在穿衣戴帽上,简单、通俗、朴素,就可以了。好在这种分寸感不难把握。除非浪荡街头的人,那是一族不在此列的自由之人,不说也罢。 30 年前,男人的衣着款式简单。单说男青年,无非是几种:一是青年装。通常是小三开领的,说西装还不是,迎面三个明兜,上面一个,下面左右各一个;一般是米黄色,此外还有褐色的选择。但是,这款服装需到商店去买,或者到成衣店去做,这就有点无奈。说到底,不过是个人的经济能力有点问题。除了新婚大典,穿新衣,通常是在春节之际。这时节,便
2、是平头百姓也一定要穿上新衣服。万象更新,人也要更新。很血性的。说起来,更新的含义比较丰富,其中还含着吉祥的祈祷在里面。劳作一年了,通过新衣服把自己变成一个崭新的人但见,街上的新衣者各个神采奕奕、精神勃发。那种洋洋的喜气自不待说。然而,穿不上新衣服的人也不是一个没有,这样的人在新衣人群里行走,不免有些尴尬,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好在中国人聪明、善于推陈出新巧翻花样。不是买不起布做不起新衣服吗?那好,将褪了色的旧衣服用或青或蓝的颜料染煮一番,变魔术一样穿上这种贴色凝重,偶有紫光闪焉的“新装” ,无人叽笑,照例可以风光无限地欢度新春。 2不过,青年人有了一定经济收入以后,情景就大不一样了。虽然能拿到的
3、助学金、学徒费之类很少,但是,作为青年学徒、学生特别是学生,一定会从助学金里省出些钱来,去商店买来可心的布料所谓可心,也不过是几种颜色,除蓝黑之外,外加米黄色和咖啡色。米黄色和咖啡色(当时称“褐色” )是很浪漫的颜色,穿在年轻人的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意味和活力。那么款式选择呢?除了前面说的青年装,还有一种学生装,那种立领的款式,既有三个明兜的,也有三个暗兜的,穿在身上,特别是脖子,干净利落,显得英姿勃发。但是,这种学生装似乎也不是学生“专有” 。我的老师王倜先生,那时候他已经是中年人了,就穿着这种立领的学生装(也有人称它为中山装,不知准确否) 。王先生将一只手放在下摆的衣兜里,昂着那戴着近视眼镜的
4、头颅,很牛、很风度地向我走来。由于对他的崇拜,爱屋及乌、爱人及衣,我也攒钱做了同样的一件。同寝室的青年人常借我的这件衣服穿到街上去,或者招摇一番,或者去会女朋友。需要注明的是,那些年,这款服装多在青年学生和知识界流行悄悄地流行也是流行啊。而今也有人在穿,料子很好,但不知为什么,看着心里总有点儿不托底。 当年还有一款,称之为解放装。这种服装似乎是从解放军的军装那儿腾挪转换过来的,其款式我不说大家也清楚:前胸四个带兜盖儿的挖兜兜盖儿是一个带有弓箭型的兜盖儿,这是这款衣服上惟一的“艺术”之处。下至工厂的基防干部、上至机关的领导,包括要求进步、有意为工作负点具体责任的同志,都穿这种解放装,俗称干部装。
5、穿这种干部装需要把风纪扣都系好,所谓“一扣不苟” ,连衣领上的领勾儿都要3挂上。这种服装只有两种颜色,一黄一蓝。灰的偶尔也有,不过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容易招来怀疑的眼光。 还有一种干部装,即所谓四个吊兜的干部装。瞧历史照片,开国大典的城楼上,许多国家领导人都是穿这款服装。所谓国服者也。虽然当年穿衣戴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无形中还是有一定“规矩”的。穿这种吊兜衣服的普通人,用的如果是普通布料也就罢了,如果是呢料的,则大都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穿着。但也未必,许多青年人,包括我在内,都曾经穿过这款衣服,四个吊兜,奕奕赫赫,很牛,贫富贤愚,当年的眼睛们是看不出来的。 还有一款,就是民族式的服装。这款衣
6、服在城市里的少数青年人当中曾经风行过一阵儿是悄悄地风行。 “风行者”即那款对襟儿的、带纽盘儿的中式服装,下摆上有两个兜儿。穿这种衣服不宜把所有的衣扣儿都系上,可以敞着怀,一只手插在下衣兜里,里面穿的是背心子也行,但最好是一件白衬衫,那就漂亮多了。当然领导看了心里会略有不悦。 再就是“文革”时的“黄军装”了。那 10 年,泱泱大国,亿万人穿的几乎是黄色衣裤。这种无论老幼男女一律黄色的衣裤,竟然由严肃的立场推衍了 10 年。如此的奇观,说它是空前绝后也不为过,在人类的服装历史上也可谓是一大创造 走在那个年代的城市里,还可看到不少穿工作服的人。大胆地估计一下,当年至少有二三成的人穿工作服上街。工作服
7、是工厂发的劳保用品,但是,工人们把工作服穿得很仔细,这样总可以省出一件新的来,权当做外衣穿,走亲访友也毫不逊色。翻译过莎士比亚全集的梁实4秋曾经说,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仪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只是,这样正当的定论在 30 年前的中国就不一定准确了,因为所有人穿的衣服都差不多,都是这几种,包括所谓的“地富反坏右”也穿这几种衣服,不仅不能暴露他们的身份,反而掩盖了他们的身份 那么,当年有没有出格的“服装秀”呢?有啊。 我在工厂做汽车修理工的时候也是喜欢美的。几个修理工为了表达自己的衣着之美、浪漫之美、潇洒之美,穿上油渍麻花的工作服脏
8、兮兮的工作服到处都是破洞,这就很好,而且腰带是决不能系的,要扎上一根电线。脚上的鞋决不是穿在脚上的,而是趿拉着,头上的帽子不能正戴,而是把它翻过来,里子朝外,那样歪戴着脸上、手上全都是油污,在车库的大门前一站,灿烂的阳光之下很是招摇,很是得意。回顾起来,似乎有一点早期美国嬉皮士的味道,只是当时我们不知道罢了。有趣儿的是,没有人对我们这副流浪汉式的打扮提出异议,认为修理工就是这种德行,可这副德行却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愉快,甚至因此让某位女工爱上了其中的某位,并结为连理 一回头,30 年过去了。当今中国的服装业很发达,各种款式的服装都出来了,其中不乏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有上百种之多,人人都可以从中挑选心满意足的一款。这种时候,我们再用梁实秋曾经引用的莎士比亚那句名言就一定是不错的了。是啊,30 年前的那种穿衣戴帽的风景几乎在一夜之间都不见了当然也不绝对,我在江边散步的时候,偶尔看到过某位老者穿着老式的中山装或四个兜的干部装。我知道他们还5生活在过去的年代里,或者是一个节约的人也未可知。但不管怎么说,从群体到个别,这场换装的人生大戏真是妙不可言。梁实秋说,衣服是文化中很灿烂的一部分。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