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8KB ,
资源ID:3114445      下载积分:1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14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缘何中小学音乐教师“半流失”?.doc)为本站会员(gs****r)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缘何中小学音乐教师“半流失”?.doc

1、1缘何中小学音乐教师“半流失”?1997 年,现在湖南师大音乐学院任教的博士生导师郭声健教授主持,对我国部分省市艺术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表明:福建、北京、浙江、贵州、天津等九省市城市小学平均每校只有音乐教师 1.14 人,农村小学平均每校只有音乐教师 0.086 人;城市初中平均每校只有音乐教师 2.51 人,农村初中平均每校只有音乐教师 0.63 人;高中学校音乐教师配备情况城市与农村差不多,每校平均只有音乐教师 0.37 人。由此可见,当时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是何等匮乏! 时隔 10 年,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音乐教师配备率和合格率如何?从现实来看,音乐师资紧缺、

2、教学水平不高的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仅以中部省份湖南为例,自 1999 年中等师范教育“一刀切”停办后,音乐师范毕业生没有了,音乐师范学院毕业生又有许多没有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导致普通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新增音乐教师寥寥无几。而原有师资又有一些下海外调、改行离岗,加上老教师退休,现在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小城镇)学校音乐教师奇缺,有的地方甚至一个乡镇一名音乐教师都没有。由引可见,我国基础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师资不足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半流失”情况各异 2在这种情况下,盘活现有师资、发挥现有师资的最大功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并不令人乐观!如果我们把应该在岗而又已经离岗的现象称之

3、为教师流失,那还有一种现象,比教师流失的面更广,对学校音乐教育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我们姑且称之为“半流失”现象。请看以下几例: 现象一:音乐教师加入社会办学队伍 刚从师大毕业的童老师工作不到半年就加入了社会办学队伍。他从起初在家带三五个学生,到现在在校外租教室开办吉他培训班,仅仅只隔了一年半时间。他现在每天中午、下午和晚上都带零星的学生,星期六、星期天就开集体课,上班时间还要忙于宣传、联络,学校安排的音乐课只是应付了事。 像童老师这样以学校音乐教师的身份招收学员的现象相当普遍,所招学员也大多是本校在校学生。更多的教师则是在家带学生或在社会力量开办的艺术培训中心兼课。讲金钱不讲效果,搞机械的技能

4、训练,不管学生的素质发展,是社会声乐器乐培训的通病。其教学效能不可与学校教学同日而语。 “荒了责任田,肥了自留地”是对这些教师的真实写照。现象二:音乐教师成为娱乐场所歌手 小 T 老师本是 5 年前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但由于缺少音乐教师,3她被分配在一所城郊小学教音乐。每周上 12 节课,她白天挺悠闲的,到了晚上可就忙碌了。晚饭后得花近一个小时梳妆打扮,然后赶到城区的一家演艺中心,大约每隔半小时换一身演出服,登台演唱一首歌,直到将近 11 点上半场结束。有时还得跑两个场子,但她乐此不疲,因为收入不菲,是她工资收入的近五倍。 在城区学校像小 T 这样的音乐教师不在少数,他们有的在歌厅当司仪、唱

5、歌,有的在舞厅弹键盘或吉他,还有的在酒吧弹钢琴、拉小提琴、吹萨克斯。就这样,白天的音乐教师,晚上摇身一变,成了娱乐场所的歌(乐)手。 现象三:音乐教师兼做私营老板 陶老师是一所城区中学的音乐教师,两年前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乐器销售店,边教书边做生意,只要没有课,他就泡在店里。由于他曾在大学业余乐团拉过小提琴,了解一些乐器的特点和性能,向顾客推销显得非常专业,加之他能说会道,所以在同城的几家乐器店中,数他的生意最好。他曾说,要他不做生意,他宁肯辞职。 类似陶老师的音乐教师也还不少,他们凭借自己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有的开 KTV 歌厅,有的经营演出服装,也有的做化妆品或服饰专卖。大多以经营生意为第二

6、职业,但也有一些以经商为主业,教书倒成了第二职业。 之所以称上述现象为“半流失”现象,一则因为这些教师随时有流失的可能,只要时机或条件成熟,他们就会辞职或下岗;二是因为就算4没有辞职或下岗,他们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校教学工作以外的事情上。 见怪不怪的“半流失”现象看似对学校音乐教育并无危害,参与其中者也振振有辞:我们“坚守”工作岗位,按时上课下课,并不影响教学工作。其实不然!试想:热心于营业演出的教师会有饱满的热情和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吗?校外收入是工资收入几倍的教师会对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吗?一门心思钻营生意的教师会尽职尽责地履行教师义务吗?显然不能! 音乐教师“半流失

7、”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他们因此而得不到充足的、规范的音乐教育;其次,长久的“半流失”使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变得惟利是图,离教师应有的行为准则越来越远;第三,“半流失”现象对于学校的教师管理和教师的社会形象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第四, “半流失”状态的音乐教师一旦流失,对本来就缺乏的师资队伍来说是雪上加霜。事实上,一些已经离岗的教师就是从“半流失”走向流失的。 “半流失”是怎样形成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疏于管理。素质教育喊了近 10 年了,新课改也进行 5 年了,但现在仍有不少学校只顾升学率,不重视音乐教学,对音乐

8、教学质量缺乏评价和监管措施,自然也就缺乏对5音乐教师的有效管理,其地位和待遇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音乐教师缺少发展空间和机会,只得另谋出路。 (二) “向钱看”思想导致部分音乐教师价值观发生改变。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有些教师经不住诱惑,将职业道德、工作职责抛置脑后,千方百计“向钱看” 。对他们来说,教师岗位只是一块容易使人信服的赚钱招牌,学生是他们不断的财源。更有甚者,个别教师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课余要学生交费“补课” ,还美其名曰:老师学生“双丰收” 。 (三)音乐教师大多有一技之长,并且符合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是拥有一技之长的音乐教师“走穴”的社会基础。在一些中小城市,演艺人才“供不

9、应求” ,音乐教师纷纷“下海” ,其中不乏骨干教师。(当然,偶尔参加不影响本职工作、无碍教师形象的演出活动无可非议)。不少家长盲目追随“学琴热” 、 “艺考热” ,不惜花费重金送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培训,也促成了音乐家教和音乐培训班的畸形发展。 (四)音乐教师相对思想活跃,并且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音乐教师生性活泼,不安于现状,一般外表形象和人缘关系较好,社会接触面相对较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加之他们教学压力不大,课后工作不多,课余时间宽松。这都为他们从事第二职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何应对“半流失” 很多地方都曾出台禁止或限制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的相关规定,但因种种原因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彻底。社会上声讨“

10、有偿家教”的浪潮似6乎也并未波及到音乐教师。因此,要改变部分教师“半流失”的现状,还是得从学校和教师本身入手。 “人管人人难管,制度管人人服管”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当充满人文关怀,能够保障各课教师的利益,激发每位教师的工作热情。尤其是能够保证不被重视的音乐等学科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高这些科目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学校业已成为一个学习化组织,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同等重要。加强对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各课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一。 “态度决定一切” ,学校应当注重对音乐教师尤其是“半流失”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给他们派任务、 “压担子” 、 “分果子” ,激励教师献身音乐教育事业。 学校只是外因,关键在于自身。已经处于“半流失”状态的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学校教学工作为重,为自身的前途和发展着想,重拾工作激情,塑造良好形象。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