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75.50KB ,
资源ID:3114773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147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稻稻瘟病.doc)为本站会员(hw****26)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稻稻瘟病.doc

1、水稻稻瘟病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在我国它同纹枯病、白叶枯病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其为害普遍,常造成惨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按其为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稻颈瘟和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秧苗三叶期前,主要由种子带菌引起,病苗基部呈灰黑色,终至枯死。叶瘟 发生于三叶期后的秧苗或成株叶片上,一般从分蘖至拔节期盛发,叶上病斑常因天气和品种抗病力的差异,在形状、大小、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其中以前两种危害最重要。慢性型病斑(图 1,左)呈菱形或纺锤形,

2、一般长 11.5厘米,宽 0.30.5 厘米,红褐色至灰白色,两端有坏死线。急性型病斑(图 1,右)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层。急性病斑的出现可视为田间病害大流行的先兆。节瘟(图 2) 发生于茎节上,黑色,病节干缩凹陷,易折断。潮湿时生灰色霉状物。叶枕瘟(图 3) 发生于叶片与叶鞘交接处,不定形,灰绿色,其出现预示穗颈瘟易发生。穗颈瘟(图 3) 发生在穗颈、穗轴及枝梗上,病部成段变褐坏死,穗颈、穗轴易折断成白穗。群众称之为“吊颈瘟”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罹病稻草和种子上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与再侵染的接种体,借气流传播,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致病。病害发生流行同气

3、候、品种、肥水管理、病原菌生理小种变异等关系密切。适温(2428) 、高湿、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晚稻抽穗期遇持续 35 天低温( 20)易诱发穗颈瘟;一般粳、糯稻比籼稻感病;同一品种苗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始期最易感病;当地病菌小种变异与更替最易引起品种抗性退化或丧失,连年大面积品种单一化最易引起病菌群体组成的变化;偏施氮肥,土壤干旱或长期深灌,山区稻田日照少、冷底、毒质多、酸性大,皆易诱发稻瘟。1)因地制宜选育和合理利用抗病良种 注意品种合理配搭与适期更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性变化动态监测。2)减少菌源,实行种子消毒。 用 20%三环唑 1000 倍液晚稻浸种 24小时、早稻浸种 48

4、小时,并妥善处理病秆,尽量减少初侵染源。3)抓好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期适当控氮制苗,后期看苗补肥。用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4)加强测报,及时喷药控病。 防治稻瘟病宜在破肚至抽穗始期和齐穗期分别喷施 45%硫环唑可湿性粉 300 倍液,20%三环唑悬浮剂400600 倍液, 13%三环唑春雷霉素 350400 倍液,或 40%克瘟散乳油 600 倍液一次,注意喷匀、喷足。一、苗瘟:叶期前发生时,一般不形成明显病斑,多变黄褐色枯死,多数在叶期后发生。在叶片上病斑短纺锤形至棱形,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

5、霉层,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可每亩用异稻瘟乳油毫升或稻瘟净乳油毫升,对水升喷雾收效较好, 二、叶瘟: 初期为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一般在分蘖盛期盛发,严重时远望田块如火烧过似的,可每亩用克瘟散乳油毫升对水升喷雾,或用克瘟散乳油倍浸种小时后播种防治很好。 三、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一、二节、节上初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成环状发展,最后使整个节部变黑,造成茎秆节部弯曲或折断,可在移栽稻苗时,洗净泥土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倍液中浸蘸分钟,然后插秧。 四、穗颈瘟: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褪绿,以后病部向上,下发展,长的可达厘米,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本地去年曾

6、大面积发生,每亩用富士一号乳油毫升,对水升喷雾,收效较好。 五、谷粒瘟: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型,中部灰白色,以后整个谷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可每亩用.加收热必可湿性粉剂克,对水升喷雾。(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 8-37,最适温度 26-28。孢子形成温限 10-35,以 25-28最适,相对湿度 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 小时。适宜温度才能

7、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 4 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4)种子处理。用 56温汤浸种 5 分钟。用 10%401

8、 抗菌剂1000 倍液或 80%402 抗菌剂 2000 倍液、70% 甲基托布津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种 2天。也可用 1%石灰水浸种, 10-15浸 6 天,20-25 浸 1-2 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 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 3-4 次。用 2%福尔马林浸种 20-30 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 3 小时。(5)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叶温要连防 2-3 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 )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水稻纹枯病症状 叶鞘、叶片的病斑椭圆形或连合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时病斑呈墨绿色、湿润状;干燥时病斑边

9、缘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终致叶鞘及叶片枯死(图 1) 。前期患部表面可见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后期可见由菌丝体纠结而成似萝卜籽粒状的菌核(图 2) ,有时还可见一薄层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菌有性阶段产生的担子和担孢子(图 3)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病害主要浸染源。其次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秆、杂草和其它寄主作物上越冬,成为次要的初浸染源。再次浸染源主要是田间病株,病菌借菌丝攀缠接触传染或借菌核水流传播。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受菌核数量、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植株生育状态以及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稻田遗落菌核多,高温多湿,插植过密,偏施氮肥,长期深灌或疏于露晒的稻田皆有利

10、本病发生。此外,株型密集、矮秆阔叶、分蘖株多的水稻品种较感病;杂交稻比常规稻易感病。抛秧栽植虽然前期发病轻,但中后期病情激增。4、防治方法:(1)科学管水。按照水稻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不同要求,严格水位管理,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避免长期深灌或晒田过度,做到“浅水分蘖,够苗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浅水养胎,湿润保穗,不过早断水,防止早衰”。(2)配方施肥,巧施追肥,贯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灵活追肥”的原则。使禾苗前期攻得起,中期控得住,禾根深扎,叶直骨硬,叶色退淡不过黄;后期不贪青,收获时青枝蜡杆。 (3)合理密植,改善群体通透性。 (4)及时喷药控病。药剂防治应采取“前

11、压、中控、后保重点”的策略。即分蘖-拔节期控制病害水平扩展,孕穗-抽穗期控制病害垂直扩展,保护功能叶不受侵害。药剂防治可用 2 万单位井岗霉素 300 倍液,喷透植株,连续 2-3 次。 症状 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

12、,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

13、的主要原因。每 667m2有 6 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 18-34都可发生,以 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 70%-96%,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 10-38,菌核在 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 28-32。相对湿度 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6-10 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形成。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气温 20以让,相对湿度大于 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 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 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 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