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omment w1: 101ti谢沐风老师关于溶出问题汇总(2008.12 2010.12)1问题一:我的第一个仿制药属于小肠局部给药的降糖类药物,主药易溶于水,中性,且规格小于 1mg/片。参比制剂国家标准中溶出度测定时采用 pH5.8 磷酸缓冲液 100ml 小杯法,转速为 40 转每分钟,30 分钟溶出不得低于 80%。参比制剂经测定在水、pH5.8 磷酸缓冲液和 0.1N 盐酸液中 15 分钟时溶出度为 60%70%,不符合免做溶出曲线的条件(15 分钟溶出度必须大于85%) 。自制品在相同条件下 5 分钟溶出 60%、15 分钟溶出达 90%,比参比制剂溶出速度快很多,按照质量等同
2、的原则,曲线必须与参比制剂一致,但是从药物作用机制来分析,本品通过抑制小肠 -糖苷酶,延缓糖尿病患者餐后葡萄糖吸收,从而预防餐后血糖升高,餐前服药时,应该是药物溶出越快起效越早,越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啊!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必须比较参比制剂与自制品溶出曲线的一致性(f2)?另外本品用 0.1N 盐酸液溶出时采用参比制剂国家标准中溶出度检测方法检测时(荧光衍生-HPLC 法)发现参比制剂和自制品的 HPLC 图谱中峰型很差,且结果波动特别大,请问一定要自己重新摸索检测方法绘制参比制剂和自制品的溶出曲线进行相似性比较吗?我们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峰型方面要求流动相和溶出液的pH 值必须在 5.8 以
3、上,每次配制流动相和溶出液时先按照药典标准方法配制,然后测定实际pH,如果低于 5.8,则继续用磷酸氢二钾将 pH 值调至 5.8 以上,否则检测结果波动很大,无法进行统计,请问这种情况下必须做 0.1N 盐酸也的溶出曲线吗?【建议】 尽可能进行多介质比较。如在某一介质中,参比制剂 RSD 较大,建议测定样品数增至 12 个单位。不建议省略掉某一介质的研究!问题二:我的第二个仿制药主药为碱性药物,在冷水中难溶,热水中微溶,0.1N 盐酸液中易溶,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 90%。该药在美国 FDA 药审中心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中已有收载,其公布的法定溶出方法为桨法,pH6.8 磷酸缓冲液 10
4、00ml,50 转/分钟,溶出曲线取样时间点为 10min、 20mi、30min、45min。经检测其市售参比制剂,发现参比制剂在水、 pH6.8磷酸缓冲液两种溶出介质中 15 分钟即可溶出 100%,而在 0.1N 盐酸液中测定时发现溶出 15分钟时 6 片平均溶出度约 70%左右,且波动范围 60%80%,反复测试三次均是同样情况。从 HPLC 图谱中看,用水和 pH6.8 磷酸缓冲液测定时 HPLC 图谱主峰锐利,且为单峰,当改用 0.1N 盐酸液时主峰峰宽加大,主峰面积变小,且在主峰前面新出现一杂峰。从药片在溶出杯中测溶出时的崩散情况来看,无论是水、pH6.8 磷酸缓冲液还是 0.1
5、N 盐酸液,均能在5min 左右完全崩散,参比制剂和自制品情况相同。请问谢沐风老师,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做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比较吗?是否可以仅测定在水和 pH6.8 磷酸缓冲液中 15 分钟溶出度超过 85%即可?是否需要摸索检测方法做 0.1N 盐酸液中的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如果做水和 pH6.8 磷酸缓冲液中的溶出曲线比较,由于本品溶出速度很快,取样点该怎么设定,必须要1min、2min 、3min 、4min 、5min、8min、10min、15min、30min、45min 取样吗?【建议】我文章已有详尽描述:原研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有时会差异很大,仿制时以介质为基准、依次进行
6、比较即可。如主成分在某介质中不稳定、定量降解成某一杂质,建议通过液质联用仪测得降解产物结构式、知晓主成分降解路径后,设法得到该杂质的纯品,然后计算出其峰面积与主成分峰面积间的响应因子。 计算溶出度时,将该杂质峰面积换算成主成分峰面积后再与主成分峰面积加和计算,即可。2问题三:1.滤膜的选择由于是纳米制剂,所以我个人认为,普通的滤膜(0.22、0.45 等)不能满足纳米制剂测定的需要,而应该选择用 0.1 微米或者甚至更小的滤膜。但是现在市售的滤膜有多种材质,如混合纤维膜、聚醚砜膜、尼龙膜等,不同的材质对药物的吸附会有不同的影响,我知道现在溶出基本上都用混合纤维素膜,但是考虑到经济上的问题,我个
7、人想采用聚醚砜膜进行测定,不知可否2.关于流通池流通池法现在为美国药典第四法,现在商品化的流通池也基本上为欧美产,价格不菲,您是否听说我国现在有没有商品化的流通池【建议】问题(1):鉴于滤膜过滤带来诸多问题,建议不过滤,采用离心方式,取上清液测定。药典附录不是强制性规定,根据药品具体情况是完全可以更改的!问题(2):美国药典第四法装置目前没有国产化,亦不建议采用,因为通用性不强。建议采用改装的第二法即可。问题四:1. 在 15min 内容出的药物必须要做容出曲线嘛?我用的是液相测容出,做容出曲线,工作量是相当的大。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对快速容出制剂做容出曲线意义何在?2. 在溶出介质的选择
8、时,我们都习惯选择水、0.1mol/l 盐酸,ph4.5 的醋酸和 ph6.8 的磷酸缓冲液。但如果制剂在 0.1mol/l 盐酸酸性条件下很容易分解,参比制剂在 0.1mol/l 盐酸酸性条件下也分解,那我还需要对酸性介质进行研究嘛?做容出介质的目的主要是选择最佳的溶出介质还是模拟体内,考察样品的溶解情况?3. 溶出度研究,药典规定的是 6 粒,而现在很多文献上都提出 12 粒的做法。那要是做 6 粒会不会不行呢?【建议】很高兴看到您的提问,我亦按照您的顺序逐一作答:(1) 是的。但仅做 5、10、15 和 30 分钟即可,因 15 分钟和 30 分钟已至平台区。(2) HPLC 法测定溶出
9、曲线看似工作量巨大,实际上如您有自动进样,则是事半功倍之举。(3) 测定原料药在各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时,如发现在某一介质中不稳定,可依据不稳定性程度(即降解速率) ,酌情考虑溶出曲线测定办法:立即进样、或是使其全部转变成降解产物后再行测定;或是测定溶出杯中残留颗粒中的主成分含量,进而间接推导出主成分释放量,等等方法。不建议不测定!(4) 测定溶出曲线有很多作用和目的,不仅是为了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更为重要的是采用这样一种手段来“剖析 ”和“肢解”固体制剂内在品质!(5) 众多法规上均要求做 12 粒,是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当生产规模达几十万片、甚至几百万片时的考虑。而就目前国内实际生产情况
10、,无论是在研发阶段和质量评估阶段皆可采用 6 片,其测定数据已基本被认为具有代表性了。问题五:只是我还是有些疑惑。因为是现场核查的老师指出我同事的累积溶出度计算公式是错的,他的观点和您是一样的,但当时这位老师也没说清楚为什么是错的。而我后来也推导了一下两个公3式,我觉得两个公式都有道理呀,只是思考角度不同罢了!您的公式是在当前时间点的溶出基础上加上前几个时间点的溶出量;而我同事的思考方式是:他认为随着取样时间点的增加,而溶质理论量(即标示量 L)是不断减少的。而这两种公式做出来曲线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我迫切的想知道:如果我同事的公式是错的,那究竟不妥在那里?而您的公式的优势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11、【建议】溶出曲线测定时的操作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取 10ml,立即补 10ml,此方式计算较为简便,如我公式所列;另一种是不补介质,此时杯中体积逐渐减小,则计算较为繁琐(我在溶出度系列文章中亦有,您可自行设计实际数字带入计算) 。由此,想必您可推算出自行设计公式的正确性了吧!问题六:经验甚乏的我今日有幸接触一个 1.1 类药物的制剂工作,此化合物在甲酸中易溶,冰醋酸中溶解,在甲醇中略溶,在乙酸酐,无水乙醇,水,0.1mol/L 盐酸以及 0.1%1.0%的 SDS 溶液中均几乎不溶。请问谢老师,对于一类新药的溶出实验方法该如何展开,溶出介质的选择需要基于什么实验依据,体内需要同时进行什么实验呢
12、?本人才疏学浅,提出的无知问题请老师见谅。【建议】药品作为高科技产品的核心,就是制剂,即生物利用度。能引起您的共鸣,本人亦深感欣慰与喜悦。对于您现今研究的新化合物情况,本人感触如下:(1) 众多同仁在研的怎么都是“ 比石头还硬”的新化合物?也许容易开发的都被人研制了?真是苦了你们这些药剂研发人员,呵呵(2) 此类药物,虽具有药理活性,但它的性质决定了依靠目前的制剂手段,尚无法开发出具有满意生物利用度的药物(从体外 1%表面活性剂浓度都几乎无溶出、可窥测出!) ,故建议修饰其结构式,增加亲水基团、改善水溶性,使其能够满足目前制剂水平后再行研发。目前,国际上就有专门此类研究,对具有药理活性的新结构
13、式从亲水性、渗透性等性能参数上予以分析,评判是否具有开发成制剂的可能性。如无、决不盲动!(3) 如“偏向虎山行 ”,体外溶出势必加有机溶剂。申报至 CDE,恐难以解释和通过。(4) 您在研的,该不是国外已淘汰的新化合物吧!以上拙见请斟酌定夺!4问题七:只是我们这个药我上次也给您提过,在 ph4.5 溶解度只有 0.5ug/ml 都不到,更不用说水和6.8。在质量标准研究过程中,转速 120 在 ph4.5 中 90 分也不到 20%。估计 240 分钟也很难达到要求,这个化合物非常依赖 ph。多种溶出介质可否就选用已定的盐酸和增加 sds 溶液?其他 ph 缓冲溶液真得很难达到要求。还有请教谢
14、老师,补文中所谓积累临床研究用各批次样品的溶出数据,那稳定性也要按照这个做么?还是稳定性样品可以仅用单点法测定?【建议】鉴于最终时间点溶出量甚少、无法比较的情况,建议介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浓度摸索依最终时间点溶出量达 85%为止。稳定性考核样品无需采用溶出曲线,仅按质量标准测定皆可。但建议在最后一个时间点(如长期稳定性考核 6 个月)增加与 0 天样品的溶出曲线比对试验(本人在日进修时、了解到日本仿制药申报研究就有此项要求) ,以对药品内在品质的一个深入洞察与评价。问题八:我们申报的一个 1 类新药补充意见下来了,关于溶出度后续请注意积累临床研究用各批次样品的溶出数据(建议多种介质测定每批样品
15、的溶出曲线)请教谢老师,这指的是什么意思,是以后我们临床研究用各批次样品每批都要用溶出曲线来测定? 不能用单点法了么?多个溶出介质,是指的是常规 4 个缓冲液么?我们申报资料上用了 4 种不同的缓冲液介质,但是除了盐酸,其余都 在 60 分钟溶出不到 50%,有必要今后每批样品都作一次溶出曲线么?【建议】你好!很高兴看到你提出的这样一个实战例子。从发补要求来看,CDE 老师们愈发重视溶出度研究,这是好事。想必其出发点为:由于你所研制的为创新药,生产工艺与制剂规模均在不断完善与成熟中,为更好辨明产品内在品质的稳定性与均一性,如仅采用质量标准中的常规检测方法将无法准确表达(如含量均匀度、片重差异、
16、单点溶出度测定等) 。故建议通过体外多条溶出曲线的测定,通过在多种溶出介质中溶出行为的均一性来证实多批次样品的均一性,才更有说服力与科学性。所以,建议你遵照 CDE 的意见进行。至于 60 分钟溶出不到 50%溶出量的介质,可增加至 240 分钟予以观测。5问题九:对于累积溶出量计算公式很感兴趣。【建议】问题十:对于“溶出度介质的选用” 很感兴趣,请问:我现在做的是一个复方制剂,其中一个是酸性药物(酸度 4.5-6.0) ,另一个是药物酸碱度 6.5-8.5,是分别制粒后压制成片剂,请问它们应该做哪些溶出介质呢?【建议】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提问。建议如下:(1) 首先分别进行两物质在不同溶出介
17、质的溶解度测定,观测“(溶出介质)pH 值-溶解度曲线图”在纵坐标 4.58.0 间的情况(是否较为“陡峭” ) 。(2) 如平坦、采用通常的四种介质进行研究皆可;如陡峭,建议增加“在 4.58.0 间,每隔0.5 间隔” 的多溶出介质研究,然后根据实际测定情况,拟定质量标准中的溶出介质。问题十一:1.关于参比制剂的选择:在做溶出曲线比较时能否选用其不同规格的市售品作为参比制剂(没能买到同规格的市售品)?62.关于四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试验:如已知样品在 PH1.0、PH4.5 的溶出介质中不稳定,会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体内活性代谢物) ,是不是可以不用做这两种 PH 条件的溶出曲线,而只做
18、PH6.8 和水的了?【建议】问题 1:如所研制规格确实有市售,建议还是竭尽全力将其购买来,一者可做研发之用,二者用于今后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因为对于不同规格的原研制剂,既有体外多条曲线基本一致的品种,亦有相差较大的品种(如难溶性药物) 【在日本橙皮书中,就有多个品种如此】 。我国仿制药研发时,往往会以东方人与西方人体质上差异为由、减小规格(1/21/3)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研发的技术门槛。由于进行 BE 试验时,往往会采用 23 个单位仿制品与 1 个单位仿制品进行比较(或均采用 1 个单位样品进行数学转换) ,故建议研发阶段进行体外溶出曲线比较时,既进行单个样品间的比较、亦进行多片仿制
19、品与单片原研品比较(在研发时是完全可以这样做的!)问题 2:不建议取消这两个溶出介质的研究!如主成分在某溶出介质中不稳定,迅速、固定地转变成“某一物质 ”,建议溶液取出后,一者通过某手段,使主成分全部转变成该“ 物质”后测定含量,再推导出主成分溶出量(预求知两者的转换系数) ;二者,通过 HPLC 法将两者分离分别测定后,也将“转变物” 换算成主成分,最后仍以主成分计算出溶出量。问题十二:我一直在从事软胶囊研发。最近在进行一个 ANDA 项目。仿制的是一个软胶囊。在我的溶出实验中,FDA 和 USP 规定溶出介质是水,USP 的方法是浆法,50 转/分钟,在进行溶出研究是,我先采用了国产的溶出
20、仪,3Q 验证合格。RLD 在 5 分钟时基本没有溶出,在 10 分钟时溶出15%左右,在 15 分钟时溶出 65%左右,在 20 后达到 90 以上,在 10 分钟时溶出差异大,但是差值不大。后来买了一台进口的溶出仪,自动取样,3Q 通过。在用进口溶出仪测定 RLD时,同一时间点溶出差异极大,而且溶出速度比国产的快(我再用了国内的校正方法后仍然如此) ,总有个别溶出杯中的胶囊溶出很慢,多次校正溶出仪,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采用 USP 泊尼松片试验,溶出仪没有问题。请问谢老师,能否就次问题给些建议?【建议】建议仍采用进口溶出仪,但不进行自动取样,改为手动取样,如恢复正常,说明自动取样出现问题,如
21、管路吸附、滤膜吸附等。如仍与国产溶出仪差异较大,建议改为篮法/50 转。国外药典可以参照、但并非一定要照搬照抄,还是应取原研样品进行深入研究后予以确定,即完全可制订一个与 USP 不同的溶出度试验条件,只要经过科学、严谨、合理的验证!问题十三:以 HPLC 测定溶出样品,进样前应进行什么样的处理呢?我看了您的文章说是只要静置即可,但我过的 0.22 的膜,做了几天的溶出样品液相都堵了好几次了,怀疑是不是样品中的可溶性辅料在流动相中析出了。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考虑呢?【建议】即便溶出介质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在进样量为 20l 时,一般亦不会因流动相中高比例的有机相而析出。猜测可能为您试验后洗脱柱子的
22、方法不当所致。建议一者将进样量降低至 5l;二者在试验后采用纯水、流速 1.0ml/min,冲洗半小时,再采用 20%甲醇-水、流速1.0ml/min,冲洗半小时即可。关键是试验用哪一个泵,冲洗时必须将该泵头置于冲洗液中,7从而使整个管路与色谱柱皆被清洗。至于“样品取出后不过滤、静置一段时间后直接进样测定”,主要是针对小规格/ 主成分难溶制剂而言。因为 HPLC 法测定样品量需要很少,每一时间点的取样量 1-2ml 即可。在取样点位置处,吸取这么小体积携带出辅料的可能性极小,即便有少量存在,静置后使其沉淀,就不会影响到测定,更不会堵塞色谱柱。这样,还可省略去溶出量累积计算的繁琐以及过滤时滤膜吸
23、附的担忧,起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之效!问题十四:空白溶剂在溶出仪中转 30 分钟后,紫外吸收约在 0.012 左右,但不经过溶出仪浆杆转测定,紫外测定吸收度几乎无影响,浆杆的影响该去除吗?怎么去除?【建议】这位同学做得真的好细致,我也长期在实验室,很能理解。不过我觉得 0.012 的吸光度很有可能是实验过程产生的误差,如溶出杯,浆杆本身有没有污染,紫外测定过程有没有漂移。如果6 个杯子中的溶出介质搅拌 30 分钟以后,的确都存在吸光度上升的情况。不妨选带 8 个杯子的溶出仪,6 个放药片, 1 个放溶出介质,测定的时候以经过搅拌的溶出介质作为空白对照,扣除影响。我想您说的“溶剂 ”是指“溶
24、出介质”吧!紫外吸收度有 0.012、是指使用水作空白溶剂时的测定结果吧!溶出度测定时,由于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的介质皆为溶出介质,测定时的空白溶剂亦应采用溶出介质、而非水,所以该干扰完全可排除、不会影响测定的。问题十五:我们做 1 类新药时候有一点问题我一直想向您请教,决定选择不同溶出介质不同转速时,尽量选择溶出有趋势的,请问现在溶出试验指导原则上有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规定,比如说 10 分钟和 30 分钟溶出率要相差 10%以上等等,不然很难掌握到底什么才算有趋势,谢谢!【建议】您所指的“10 分钟和 30 分钟溶出率要相差 10%以上”,是对溶出曲线上升趋势和溶出量显著变化的一种具体描述吧
25、。实际操作中没有这种规定, 溶出度试验指导原则中亦无此阐述。对于创新药、应以尽可能多地在各 pH 值溶出介质中均具有较高溶出量或尽可能多地在各 pH 值溶出介质中均具有缓/ 控释释放特性为出发点,进行处方研究与筛选。同时试制数个处方,以上述评价方法筛选出生产工艺和处方辅料中关键性因素,并继续采用上述溶出度试验方法将这些关键性因素不断优化,以至于寻找到能够区分出这些因素优劣的溶出度试验条件来,并相应地试制出“好、中、差 ”三种处方样品。然后逐步通过动物(主要以 Beagle 犬为主) 、个别人体试验来确证这三种处方在人体内的差异性,并不断完善这三种制剂在体外溶出度试验的差异性和在动物(个别人体)
26、体内差异性的关联,从而建立起“体内外相关性”;最后规模化生产出最为优良的制剂用于新药临床试验,并最终科学、合理、系统化地拟定出该新产品质量标准溶出度试验参数。上述循序渐进的科研过程,是溶出度试验体内外相关性在新药研发中一种重要体现!问题十六:想向您请教个问题,如果释放用紫外测定,A=A1-A2;A1 为药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值,A2 为背景(可能是辅料,尤其是包衣) ,该药物的最大释放时吸收值为 0.2,但测量时 A2 出现负值,例如:-0.012,虽然数值不大,但由于最大吸收较小,按照规定是否仍然减掉负值,8还是应该将负值忽略,或者是需要重新测量呢?注:不论是标曲还是平行测定数据,均是减
27、掉A2 的吸光值的线性和平行性更好!例如:A1 A20.140 0.0020.180 0.0400.135 -0.005上面的数据为 3 个溶出杯相同批次的数据,按照规定,应该如何计算呢?【建议】您好!很高兴看到您的提问。请允许我逐一阐述:(1) 双波长相减法的目的是去除辅料干扰,此时干扰一般为“平行线”、且每一样品的干扰可能不一(实例中 0.002 与 0.04 就相差 20 倍) ,故 A2 值相差较大属正常。至于负值,只要在-0.002 以内亦属正常。(2) 如超出-0.002,可能因基线空白扫描时不规范所致。应取空白溶剂(一般为溶出介质) 、装入两小池内,在 200400nm 波长进行
28、基线消除操作后再分别测定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问题十七:有个问题请教,看到你写的溶出曲线的测定与比较中关于计算时间点的确定,说调释制剂溶出率 80%以上的时间点应不多于一个,调释制剂选择溶出率相近的 4-6 个时间点计算。也就是说调释制剂的相关系数 f2 只有这 4-6 个时间点就可以,没有必要取 10 个或 8 个时间点,我这样理解对吗?【建议】计算 f2 因子时,由于 n 值贡献大,会出现如 n 值偏大,计算结果错误地偏高情况,故日本溶出度试验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 n 值不得大于 6。建议尝试一下,观测结果如何问题十八:我们在做一个六类药,剂型为分散片,标准中规定 15 分钟溶出 85%以
29、上即为合格,我们确定溶出曲线在 3、 6、9、12、15、20min 分别取样,溶出介质为 0.0648mol 盐酸溶液(原研厂质量标准) ,试验中发现,市售片 3 分钟即溶出 93%以上,自制片 3 分钟溶出 60%左右,6 分钟可完全溶出,现请教老师:1、对于本片剂是否还需要改进处方,使溶出曲线相匹配,3 分钟溶出 90%以上?2、如需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该怎样设置取样点?3、是否还需进行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比较?【建议】当原研制剂在桨板法/ 转篮法、50 转条件下,某溶出介质中 15 分钟达 85%以上溶出量时,仿制制剂 15 分钟也达 85%以上溶出量即可,此时则无需再进行溶出
30、曲线比较、其中的各时间点溶出量亦可忽略。因为此种情况说明药物的溶出已不受胃排空时间的影响。口服固体制剂皆需进行多种溶出介质的比较研究。问题十九:9我现在有一个缓控释的微乳制剂,想做其体外释放,制定其质量标准。请问还是按照药典的方法来做吗?是用桨法还是转篮法?是不应该先把微乳装在透析袋中再进行释放?【建议】您所研制的剂型为“静脉注射用” ,故本人拙见:不必进行溶出度研究,因不是从胃肠道吸收,还望斟酌。问题二十:您好!请问不溶于水的固体制剂有没有必要做水中与上市样品的溶出曲线比较?如果需要做,那水中溶出度回收率怎么做?【建议】你好! 关于“不溶于水的固体制剂是否有必要做水中与上市样品溶出曲线比较”
31、 问题,请参阅皮蛋兄已张贴出的、本人撰写的溶出度系列文章,阅后你自可知晓!古语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类药物一般采用 HPLC 法测定,该法回收率没有不好的,所以回收率试验无非是走个形式、差不多即可!呵呵 望斟酌!问题二十一:关于溶出度曲线在四种介质中的比较,在建立方法时是不是需要每个溶剂均做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试验?如果需要做这些研究的话对于某些难溶性药物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1、线性试验 在所选定的溶液中对照品溶解度非常差,即使以有机溶剂溶解后再以选定的溶液稀释仍会析出,这时候线性试验该如何做?2、精密度、稳定性试验 问题与 1 相似,如果以一个单位(粒、片、胶囊)的粉末加相
32、应的溶剂超声后仍未全部溶解,那么过滤后检测肯定要比实际的响应值要小,这时候该如何做呢?3、回收率试验 问题与 2 相似,在主药不溶的情况下如何做回收率试验呢,对照品溶液无法配制,样品在相应的溶剂中根本无法全部溶解出来。【建议】你好!感谢对本人的信任、一股脑儿问了这么多问题,呵呵关于方法学验证的各项指标,请允许我逐一剖析:线性:没有不呈线性的!尤其做 HPLC 法,除非浓度极低点。至于原理不在此赘述。精密度:已讲述过、采用 10%溶出量的浓度溶液验证即可。稳定性:关键项目!采用刚配制完毕的对照品溶液验证即可知晓。回收率:关键项目!对于 HPLC 法、没有不好的,故走个形式即可。对于紫外法、应着重
33、关注,尤其是辅料来源不同时尤其要慎重、特别是国产辅料(这也是溶出量经常出现 110150%的根源所在;且此现象有愈演愈烈之态势!) 。对于“以有机溶剂溶解后再以选定溶出介质稀释后仍会析出”的情况,建议加大有机相比例直至主成分不析出为止。精密度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皆采用对照品溶液验证。至于回收率试验作法:对照品用有机相溶解、辅料用溶出介质溶解(肯定会有部分不溶、不要紧) ,两者按比例勾兑一下,权可当作回收率试验了。关键是空白辅料试验,只要无干扰,即可放心!以上对方法学各项指标的深入阐述,其根本出发点是“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切勿墨守成规”!问题二十二:按照 USP 的要求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缓释片进行溶出度测试仪的校验。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