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中山狼卷,试题套装内容包括:原装试题、全国卷标准答题卡、参考答案、答案讲解、深度预测、应考技术、精要课件,研制团队:中山市教研室高考命题研究组 2016年5月,2016中山狼卷,全国卷语文精要讲评与应考技术,研制团队: 中山市教研室 张 华 中山纪念中学 郭跃辉 中山市实验中学 刘卫平 中山市桂山中学 曹永明 中山市第二中学 李生宝 中山市龙山中学 梁天钧 中山市龙山中学 彭桂锋 2016 年 5 月,(广东省2016年中山市高三冲刺模拟题),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
2、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道德与法律相互促进与融合,及法治成功的标志。,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循环无穷。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的相对分离,有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
3、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也应当看到,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加快,经济转轨加速,社会矛盾加剧,道德失范、人心浮躁、物欲盛行,社会治理任务艰巨。,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而是相对分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看待;又肯认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
4、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治国方略的层次。此外,法律的“自创生”和“自我复制”特性,使得法律移植比道德移植难度小,因而也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是辅助”及其原因。,需要强调的是,“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换句话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合,也是主次
5、有序的结合。法治是良法之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统一体。可见,道德与法律从历史上的浑然一体,到近现代的相对分立,再到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相辅相成,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在不断扬弃中获得“统一”的升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既互为支撑,又主次有序。,全文结构与思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律与道德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发展为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B.法律不应当被民众畏惧,而应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获得民众的认可,这是法治成功的内在
6、标志。C.将道德与法律视为一体,这是国人很容易出现的认识弊端,其原因在于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D.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社会生活的刺激,法律和道德实现了相对分离,各自凸显出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答案:D,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法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与道德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在治国时应当以“依法治国”为主,但也应该积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B. 道德治理的人文色彩浓郁,自由度大,缺乏清晰的程序过程,这一点与高度建制化的现代法律恰好相反。C.法治与德
7、治主次有序,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当然这只是仅限于治国方略上的需要,更多时候,两者是互相支撑的。D.道德与法律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合有分,而社会主义法治则在不断扬弃中获得了一种“统一”的升华。,答案:D,道德与法律从历史上的浑然一体,到近现代的相对分立,再到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相辅相成,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在不断扬弃中获得“统一”的升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治的基础是道德,我们不应该一味凸显法律的威慑力,而是要力求让法治深入人心,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B.中国古代喜欢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这种模糊两者界限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8、。C.治国重在法律而不是道德,因为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要避免陷入混沌的德治之中,需要向国际社会看齐。D.法律和道德各有价值和意义,“法主德辅”是建立两者相对分立的基础上的,强调法治,离不开道德的辅助和支撑。,答案:D,法律的“自创生”和“自我复制”特性,使得法律移植比道德移植难度小,因而也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应考技术,1.答题限时1015分钟。论述类文本阅读,只有3道选择题,共9分,理论上讲,只能用9分钟;考虑到其阅读的特殊性,恰当的作答时间应为1015分钟。2.把握文章结构。把握结构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路径。以“理解文意”为第一要务。3.全国卷的选项内容设置,已经超越了“区间+比
9、对信息”的简单化答题思维,而是转换成一种“区间+文意转换”的复杂化答题思维。4.不能以“设题技巧”来简单推断答案。所谓“设题技巧”,即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这些技巧的使用,要结合文意的理解来推断。,二、古代诗文阅读,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B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C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D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
10、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答案:B,C、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C项“清华”属上句,相应地在“清华”后断开,整体应是“此官实自清华”;D项“稍久”属上句,相应地在“稍久”后面断开,相应的整体为“典选稍久”,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
11、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答案:C,只有帝王或帝后之死才能称为“崩”。,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休之富有才华,明辨时势。他喜爱文藻,文学才华被人传颂;看到流离百姓聚集青州,他预料会发生变乱,劝族叔返京避难。B阳休之坦荡旷达,不在意同僚嘲笑。文宣帝郊祭天帝,阳休之穿两裆甲衣,手拿一白棍子,被魏收嘲笑,但他不以为意。C阳休之表里如一,真诚表达内心感受。文宣帝死后,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他以此表达了对魏收的不屑。D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对政治策略的建议;阳休之了解先朝掌故和氏族情况,能选用合适的人才。,答案:C,两人的不
12、同表现反映了二人在文宣帝在世时的不同礼遇,而由此推断阳休之对魏收的不满则属于无中生有。,7.翻译,(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今处骁游,身被衫甲。允文允武,何必减卿?,【答案】我从前担任侍中,头戴蝉冕;现在我担任骁骑将军,身穿衫甲。我能文能武,怎么就一定比不上你的呢?,(2)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答案】魏少傅当时得到的待遇很高,而鄙人我只是受到一般人的待遇,假装悲哀和哭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应考技术,1.文言传记作答用时宜为2025分钟。一般为15分钟阅读时间+10分钟作答时间,共25分钟。2.消除心理障碍,增强阅读信心。高考考试大纲指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阅
13、读浅易的文言文”, 所以文中不会设置太难的阅读障碍,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对提高作答正确率有重要作用。3.进一步把握文言传记文文脉特点。.进一步理解和熟悉人名简称的叙述特点。5.按行文的先后顺序梳理清楚文章的人物事迹,用“/”分层标识,有利用清楚把握事迹内容和题目的对应关系。,(二)古代诗歌阅读,8.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相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和清新之色;本词上阕在写柳时,则手法多样,表现在:正面描写柳树的动态。“拂水倡条”,正面直接描写出柳枝随风拂水,
14、轻柔多姿的状态。用典。“几赠行人手”,暗用了“古人离别赠柳”的典故,点明离别之事。比喻。“叶”如“眉”,“柳絮”如“白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叶和柳絮的颜色和形态。拟人。把柳树人格化,“偏解皱”写出柳叶通人情。“因谁瘦”写出柳絮飘飞后枝干清瘦的形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离别后的思念和惆怅。离别之时,如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人对酒长歌,悲伤欲绝,深刻道出离别的伤痛;“好去休回首”一句则满含对友人的劝慰;末尾两句写离别之后,浓郁、茂盛的柳树,在词人眼中稀疏如前,悲伤之中隐着深深的思念。,对春
15、景的赞美、喜爱之情(2分)(“赞美”、“喜爱”两词中有一个,即可得2分);对官场生活的厌烦(或对人情世故的疏离感)(2分);内心安稳,坚守自我(或在“独”中坚守自我)(2分)(答到“坚守自我”之意即可得2分)。,应考技术,1.注重整体理解。考生逐句或几句整体理解。从整体着眼,有助于快速、有效把握诗歌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2.抓住问题的答题方向。分析题目,确定答案指向尤为重要。3.明确答题模式。积累并掌握诗歌鉴赏各种问题的答题模式,有助于提高作答效率。4.掌握一些诗词翻译规律。中国古代诗词以“意”取胜,翻译重“意”而不重“工”。5.因为所有答案基本都会涉及到“联系诗句”,这就关系到诗句翻译。,10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应考技术,1.以自编语境默写题库的方式进行积累复习,强化理解。2.编写个性化的“易错字”清单,加强“常错字”默写,可以采用“听写”、“讲解字义”等方式加强记忆。3.对“常考句”分类整理,考前重温。4.抓题目所创设的语境中的“提示词”、“核心意思”等,打通文意与所默写句子之间的通道。5.默写后重读检查,防止笔误。6.对于基础不好记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采取两个应急策略:放弃艰深难背的篇目,如逍遥游;侧重高中篇目的背诵。,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你跑什么跑 安谅1
17、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和从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勇于担当。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是时空不同,但故事意蕴相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
18、述形式相同,但故事意蕴突变。E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我”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目的在于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D项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抽象理解判断能力,是对全文的整体宏观的概括和总结。小说共分为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虽然时空不同,但是意蕴相同,都是“我”最后跑了,而第三个故事虽然叙述形式同于前两个故事,却讲述了“我”没有跑。小说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凸显文章的内涵和主题:遇事要有担当,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因此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C项考查学生通过把握语境来推断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该项内容出现在文中的第三部分。前两次“我”虽然没有做,但是因为内心胆怯而跑了,而这次
19、我没有跑,并且神情淡定从容,说明我的内心在成长,不再惶恐,不再胆怯,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去担当,所以C项表述正确,但着眼于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局部性的考查,所以给2分。,答案:D C,11. (2)小说在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小说刻画了“我”一开始的胆小怕事、讲义气到后来的淡定从容、勇敢、诚实、做事有担当等性格特征。小说第一部分写“我”并未喊,却跟着别人一起跑,反映了“我”胆小怕事;小说第一部分写“我”不肯说出是谁喊的,说明“我”讲义气,不想做叛徒;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砸碎玻璃没有跑突出了“我”的勇敢和淡定从容;小说第三部分写“我”没有
20、跑并说出是谁砸碎玻璃,表现了“我”的诚实和敢做担当。,11. (3)小说为什么要以“你跑什么跑”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案】结构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三个小故事通过这句话组成了意蕴完整的整体。情节方面:“你跑什么跑”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使第三部分的“我”没有跑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人物形象方面:当小学生时喊体育老师的名字,“我”被追而跑;和大男生到工厂玩,“我”被迫而跑,“你跑什么跑”也揭示了“我”内心的胆怯,没有勇气面对他人的过错。少年时代,路人砸破人家的玻璃,“我”这次不跑了,“你跑什么跑”揭示了“我”内心的勇敢与自信。主
21、旨方面:小说中前两个“你跑什么跑”和第三个故事中的“我没有跑”,二者形成了对比与反转,揭示了主旨,即做事要敢于“担当”。,11.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使情节戏剧化;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被人问跑的原因时的无言以对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敢于说真话相对比,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我”内心的成长;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跑被抓包庇同伴与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讲出真话相对比,突出“我”的勇敢和诚实;小说以
22、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表现做事要有担当的主题;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做事要敢于担当的肯定;小说以前两部分写“我”遇事跑与最后一部分写“我”遇事没有跑相对比,有助于增强作品反映问题的张力,吸引读者阅读。,亲人中深厚的关爱之情,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爱,有父亲对妻子的爱,有儿子对父亲的爱,还有父亲对已经如同亲人般的老牛的爱。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作者对农耕文明里那份亲人之间、邻里之间质朴的人情的怀念和依恋。城市化过程中,传统的农耕文明渐渐衰落,人与自然渐渐疏离,空巢老人的孤独,父辈和
23、后辈的情感差异,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应考技术,1.答题限时2530分钟。2.在读完两遍之后,要力求能梳理出小说的故事脉络,在把握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3.考查以“分析鉴赏”为主。要关注小说的几个关键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小说题目的设置由这些关键要素演变为概括类、作用类和探究类。4.带着一个分析概括类的主观题去阅读文本。考试并不是单纯的阅读,有“的”才能放“矢”,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四、实用类文本阅读,谭其骧自传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谭其骧读大学时由社会系转到
24、外文系并最后转到历史系,就是因为自己的形象思维 能力很薄弱,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B“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我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更强调了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C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图幅全部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凸显其时代价值;而它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体现他们编图工作之细致。D谭其骧对钱大昕顶礼膜拜,但又质疑钱氏的思想,且发现了他的错误之处,这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E传主回忆了自己一生的学术追求及基本的求学态度,晚年仍表示有决心和信心做好学术工作,正如学者评价“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E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
25、的一种理解。传记最后一段概述他晚年的规划,这的确能印证相关衔接内容中葛剑雄对他的评价,该选项能准确、细致地覆盖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E项者得3分。,答案:E C,C项原文相关表述为“所有的图幅都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分色套印,古今对照,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该句子揭示这部地图集的特点,分析的内容合情合理,推断符合逻辑关系,不过分析的只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C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2分。,12. (2)本文的传主谭其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 有自知之明,确定合适的努力方向,锲而不舍,终身以之。 注
26、重集体研究与协作,善于与人分享学术研究成果。 不迷信权威,在研究领域有所成就。 肯下功夫,弥补弱势。 为学术而献身。他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将才华无私地奉献给学术。,12. (3)传记主要特点是真实,文中叙述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本文叙述了传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学术贡献,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和著作成就,叙述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本文为自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自述在历史地理方面的成果,叙述的角度更显真切。引用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对传主谭其骧的评价,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述的方式更显真实。语言表达比较客观,平实自然,没有任何修辞渲染,没有过多
27、艺术的加工。,12. (4)谭其骧谈到自己学术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在于“不迷信”,但是开展学术研究,常常建立在相信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学术研究如何处理“迷信”与“相信”的关系?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答案】 谭其骧所说的“不迷信”,是不迷信学术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例如他不迷信杨守敬的学术成果,编纂了中国历史地图集;他佩服钱大昕和王国维,但又勇于质疑他们的研究结论;对于治理黄河的学者,他也敢于质疑,得出更为客观的研究结论。(2分) 在学术研究时,我们确实不能盲目迷信前人的观点和结论。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和前人的错误之处,时代不同,学术背景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掌
28、握的资料不同,都要求我们对前人的观点不能亦步亦趋,而是要勇于求真,探究真理,实事求是,得出客观的结论。(3分)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全盘否定,现在的研究是建立在过去成果基础之上的。对于前人正确的研究结论,我们要相信,并积极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进学术进步。例如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吸收了杨守敬部分研究成果。(3分),应考技术,1.快速选择,是做好现代文阅读的第一要务。学生在快速扫视文本和问题后,初步判断和对比其难易度,再做出选择。2.坚定自己的选择,不走回头路,是做题的第一品质。若是已经选定做传记,就不要半途而废。其实,对于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传记,细究一下,其问题的答案与专业
29、性无多大关系。请考生以坦然的情怀接纳自己的选择,不要增加心理负担。3.阅读文本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路径。要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激活考生的思考空间,让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梳理清楚传记文本的思路,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品格特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当阅读到可能是问题答案之时,请适当做好圈点勾画等标记,减少做答的盲目性。,五、语言文字运用,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个国家,需要的是有远大理想、有创造激情、有头脑且精神高扬的国民,而不是拾人牙慧、思想浅薄、斤斤于物质生活和低级趣味的民众。B.故宫的戏曲文献文物数量之大、用料之优、工艺之精,
30、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博物馆的收藏中首屈一指,且囊括了宫廷戏曲的方方面面。C.在很多学校,虽没有公开的“重点班”与“普通班”、“快班”与“慢班”,但实际上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十分清楚,只是心照不宣而已。D.改革的红利大家都期待,但改革不会一挥而就,保持耐心也是对改革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献计出力。,D.“一挥而就”指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就完成,不合语境,应改为“一蹴而就”。“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答案:D,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我国首台具有体验交互功能的美女机器人“佳佳”, 不仅有和常人一般逼真
31、的面庞,还能像真人一般和普通人交流。B.中国男足奇迹般地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资格,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C. “互联网创业创新”,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D. 漫游费被人形象地称为“化石费用”,就在于其是20年前2G时代的产物,可如今早已是4G时代,收取漫游费,道理上是很难说得通的。,A偷换主语,将“发布了”改为“发布的”,或者在“不仅”前加上“佳佳”。,B语序不当,“这是他们时隔14年,继2002年之后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应调整为“这是
32、他们继2002年之后,时隔14年再度进入世预赛亚洲区最后阶段的比赛”。,答案:D,C搭配不当(或:成分,15.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以言达意,好像用连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A. B. C. D.,本段文字的议论话题是“以言达意”。句是观点句,应放在段首,说明“言”是用来达“意”的,但“言”无法尽“意”,因此排除A、C两项。句“因为”紧承句引出下文对原因的陈述;句与句形成对比,句与句形成对比,承观点句意脉,以由“言”到“意”的
33、顺序表述;句以一个比喻句照应“以言达意”的话题作结。依此排除D项。所以答案选B。,答案:B,【答案】不是只作局部的了解 而且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而忽视了那些精微的内在之处,16.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5分) 创新的行为要在脚踏实地中稳中求进。创新的想象可以海阔天空,一旦付诸实践,就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较大损失,在战场上严重失利。创新要坚持稳中求进,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全面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稳”是前提,“进”是目的。保持稳妥是为了更好地进取。只求稳不求进,
34、就成了“空想家”。甚至 因为 因此 而 若,甚至(在战场上) 因为(稍有不慎)因此(创新要坚持稳中求进) 而(一旦)若(只求),【答案】(1)调查对象对“礼”的认同度最高,对“谦”“俭”和“勤”,“孝”的认同度都较低,最不认同的是“面子观”。(2)教学中要理解并尊重外国学生的文化感受,这样才能赢得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认同度较低的价值观,如“面子观”“孝”文化等,在教学中教师不宜过于强调。,六、写 作,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企业举办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小云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创意主题和设计方案,并邀请小宏、小腾两位同学参与相关事务。最终,
35、小云领衔设计的参赛作品荣获了特等奖,获得3万元高额奖金。某报记者就奖金分配问题采访了他们。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而小腾则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 对于三人的不同想法,如果你是老师、企业家或家长,你倾向于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6年全国卷:作文会怎么考?,中山狼卷大预测!,预测理由一: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预测理由二:紧扣“创新”
36、与“互联网+”的重大主题,预测理由三:符合高考作文命制策略,预测理由四: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预测理由五:强化任务驱动,跟紧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狼卷作文指导:审题与立意,小云认为荣誉是三人集体合作的结果,表示要一起协商,合理分配奖金。考生如果认同小云的方案,即“合理分配奖金”。这句话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所谓的“合理分配”是在三人内部合理分配;二是“合理分配”的基础是“集体成果”;三是“合理分配”并非平均分配,而是根据贡献大小进行公平分配,这也是“公正”的内在要求。考生选择了这个点,应该在“集体协作”“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小云的想法,小云的想法,小宏已决定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
37、小腾,帮助小腾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这是一种人性温暖的折射。值得注意的是,小宏仅仅是把“自己的那部分奖金”让给小腾,从原则上讲,他并没有支配他人奖金的权利。如果考生选择了这个点,那就应该在“友善”“帮助”“爱心”这个原因上进行阐发。,小宏的想法,小云的想法,小腾建议大家把奖金都拿出来,设立创新驱动基金,以便鼓励更多同学参与创新活动。应该说,从社会意义上讲,小腾的方案更有价值。如果考生选择了这个点,那就应该在“鼓励创新”这个原因上进行阐发。,小腾的想法,小云的想法,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把握写作核心对象。本材料的核心对象是“三人的不同想法”,所谓的“不同想法”,是“奖金分配问题”方面的不同想法。也
38、就是说,核心话题是“奖金分配方案”,而集体协作、团队精神、友善、创新是“奖金分配方案”的原因层面的东西。如果考生不能就事(“分配”)来论述,只谈创新或协作,那就算是偏离题意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小云的想法,不同的身份,代表着不同的视角,也代表着不同论证角度,狼卷提供了三个身份选择,就是驱动学生转换角色,懂得换一种眼光看问题,这就大大削弱了“泛泛而谈”“宿构套作”的可能性,考生必须结合具体身份来思辨和论述。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老师、企业家或家长),只是泛泛而谈,也属于偏离题意。,身份驱动,小云的想法,应考技术,1.答题限时50-60分钟,雷打不动,绝不挤兑。2.以“把握提示语”为第一要务。“读懂提示语,就是要把握写作的具体任务,把握写作的文体。3.选择合适的“论证点”作为写作内容。有的“论证点”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要特别引起注意。4.熟练运用“原因分析”进行说理。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的成败,取决于考生说理能力的高低。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大都要求就事论事,那就需要考生熟练运用“原因分析”的论证技术进行分析。例如因果分析、结果分析、价值分析、历史分析等等。,2017年1月中山鸟卷,敬请期待,研制团队:中山市教研室领衔研制,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