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高粱病害高粱 (Sorghum) 学名 Sorghum bicolor(L.)Moench, 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我国栽培高粱的历史悠久 , 生产的高粱以粒用高粱为主 , 兼有糖用、饲用和工艺用。高粱根系发达、抗旱力强 , 耐涝、耐盐碱、耐瘠薄 , 适应性广。粒用高粱以食用为主 , 其营养成分、所含热量不亚于小麦和大米 , 高粱的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高粱在工业上用途更加 泛 , 如酿制白酒、生产淀粉、造纸、制糖、制饴、纤维板等。从消费市场看 , 高梁的食用市场将变小 , 但饲用和工业用市场会大大扩展 , 看来种植高梁是创造经济效益、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高
2、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我国已报道的高粱病害有 30 多种 , 其中主要病害有黑穗病、 叶斑病、炭疽病、大斑病、病毒病等。高梁立枯病彩版 36281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多发生在 23 叶期 , 病苗根部红褐色 , 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 , 幼苗枯萎死亡 , 引致缺苗。 7 8 月生育中后期个别地块也有发生 , 为害根部 , 引致高粱烂根。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hn 称立枯丝核菌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 , 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 , 后为黄褐色 , 具隔 , 粗 812m, 分枝基部缢缩 , 老熟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 ,
3、0.10.5 mm, 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 , 大小 69 57(m) 。有性态为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 称瓜亡革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 ,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 是土壤传播病害。除为害高粱外 , 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多种作物的幼苗或成株 , 引致立枯病或根腐病。 5 、 6 月份多雨的地区或年份易发病 , 低洼排水不良的回块发病重。防治方法 参见玉米苗期根腐病。高粱苗枯病彩版 36282症状 高粱生长到 45 片叶子时即可发病。始于下部叶片 , 后向上扩展。染病叶片生
4、紫红色条斑 , 渐联合 , 致叶片从顶端逐渐枯死 , 种子根变褐。病原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 称串珠镰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 PDA 培养基上生长 快 , 子座黄色至褐色 , 气生菌丝白色至淡粉红色 , 具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略弯 , 向两端渐尖削 , 顶端略钝 , 另一端较锐 , 具隔膜 34 个 ,3 隔膜者大小 2239 2.53.5 (m) 。小型分生孢子串球状 , 单胞 , 无色 , 长椭圆形或纺锤形 ,大小430 1.55(m) 。无厚垣孢子。有性态为 Gibberella fujikuroi (Saw.)Wr. 称藤仓赤霉
5、,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 25 , 致死温度 54 时 6 分钟 , 对阳光抗力强。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患部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 年产生分生孢子 , 借雨水溅射传播 , 从伤口侵入致病。病部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 , 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植地低洼积水 , 田间郁闭高湿 , 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 , 会加重发病。防治方法 参见高粱黑葱花霉根腐病。高粱大斑病彩版 36283症状 高粱大斑病是高粱产区常见叶部病害。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上病斑长梭形 , 中央浅褐色至褐色 , 边缘紫红色 , 早期可见不规则的轮纹 , 大
6、小 20 60 410(mm), 后期或雨季叶两面生黑色霉层 , 即病原菌子实体。一般从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 , 雨季湿度大扩展迅速 , 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病原 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Leonard 分生孢子生在成团的橙红色黏质基物里 , 线形 , 无色 , 顶端略尖 , 具不明显的隔膜 48 个 , 大小 32112 34(m) 。 该病 7 月发生 , 多雨年份扩展迅速 , 分布普遍。除为害高粱外 , 还可侵染玉米和甘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参见高粱炭瘟病。高粱炭疽病彩版 36285286症状 该病是高粱重要病害 , 高粱各产区都有发
7、生。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染 病为害叶片 , 导致叶枯 , 造成高粱死苗。叶片染病病斑梭形 , 中间红褐色 , 边缘紫红色 , 病斑上现密集小黑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盘。炭疽病多从叶片顶端开始发生 , 大小 24 1 2 (mm), 严重的造成叶片局部或大部枯死。叶鞘染病病斑较大 , 椭圆形 , 后期也密生小黑点。 高粱抽穗后 , 病菌还可侵染幼嫩的穗颈 , 受害处形成较大的病斑 , 其上也生小黑点 , 易造成病穗倒折。此外还可为害穗轴和枝梗或茎秆 , 造成腐败。病原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Cesati) Wilson. 称禾生炭疽菌 , 属半知菌亚门
8、真菌。分生孢子盘黑色 , 散生或聚生在病斑的两面 , 直 径 30200m。刚毛直或略弯混生 , 褐色或黑色 , 顶端较尖 , 具 37 个隔膜 , 大小 64 128 46(m), 分散或成行排列在分生孢子盘中。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 , 圆柱形 , 大小 1014 45(m) 。分生孢子镰刀形或纺锤形 , 略弯 , 单胞 无色 , 大小 1732 35(m)。除为害高粱外 , 还可为害小麦、燕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种子或病残体越冬。翌年田间发病后 , 苗期发病可造成死苗。成株期发病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 借气流传播 , 进行多次再侵染 , 不断蔓延扩展或引起流行。
9、高粱品种间发病差异明显。多雨的年份或低洼高湿田块普遍发生 , 致叶片提早干枯死亡。北方高粱产区炭疽病发生早的 ,78 月份气温偏低、雨量偏多可流行为害 , 导致大片高粱早期枯死。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 , 进行深翻 , 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 , 以减少初侵染源。 (2) 实行大面积轮作 ,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 , 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 , 做到后期不脱肥 , 增强抗病力。 (3) 选用和推广造合当地的抗病品种 , 淘汰感病品种。 (4) 药剂处理种子用种子重量 0.5% 的 50% 福美双粉剂或 50% 拌种双粉剂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
10、剂拌种 , 可防治苗期种子传染的炭疽病及北方炭疽病。 (5) 该病流行年份或个别感病田 , 从孕穗期开始喷洒 50% 氯溴异氰尿酸 ( 消菌灵 ) 可溶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35% 多菌灵磺酸盐 ( 菌核光 ) 悬浮剂 600 倍液或 50% 咪鲜胺锰盐 ( 使保功 ) 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50% 福 异菌 ( 灭霉灵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25% 炭特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高粱北方炭疽病彩版 36287症状 又称高粱眼斑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高粱产区 , 云南也有发生。重点为害叶片、叶鞘和籽粒。叶片和叶鞘染病现紫红色小病斑 , 后期中间略呈灰白色 , 大小仅
11、1.O25 0.5 1.5(mm) 。 发生严重的 , 叶片上布满病斑 , 整个叶片变成火红色 , 迅速干枯。有 些高粱品种上 , 病斑呈椭圆形至梭形 , 大小 35 23(mm) 。种植在贫瘠或缺肥土地上、叶色黄绿的高粱染病后 , 容易被极细交链孢菌 二次寄生 , 在病斑周围现数圈紫红色轮纹 , 最后形成椭圆形大斑 , 大小可达 2040 1020(mm), 尤其是旗叶上的症状最明显。籽粒染病在籽粒上现紫红色细小的斑点。病原 Kabatiella zeae Narita & Hiratsaka 称玉蜀黍球梗孢菌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形态特征参见玉米眼斑病。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传播途径和发病
12、条件 病菌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 , 发病程度与品种及当年 78 月气象条件有关。东北三省 78 月份气温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可能大流行 , 引致高粱 “ 翻秸 “ 。防治方法 (1) 选用适于当地的抗病品种。 (2) 收获后及时清理秸秆 , 及时耕翻 , 以减少菌源。 (3) 种子处理方法见炭疽病。 (4) 增施有机肥 ,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 防止生育后期脱肥 , 提高抗病力。 (5) 药剂防治参见高粱炭 疽病。高粱紫斑病彩版 36288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 鞘。叶片染病初生椭圆形至长圆形紫红色病斑 , 边缘不明显 , 有时产生淡紫色晕圈 , 大小 420 25(mm) 。叶上
13、病斑多少不等 ,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色霉层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染病病斑较大 , 椭圆形 , 紫红色 , 边缘不明显 , 有的也生淡紫色晕圈 , 一般不产生霉层。病原 Cercospora sorghi Ellis & Everhart 称高粱尾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 5 12 根 , 榄褐色 , 顶端色稍浅 , 丛生无分枝 , 正直或具膝状节 13 个 , 有隔膜 07 个 , 孢痕明显 , 大小 1696 46 (m) 。分生 孢子倒棒形或圆柱形 , 无色 , 直或稍弯 , 顶端较尖 , 基部截形 , 具隔膜 39 个 , 大小 29112 46(m)
14、。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块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 ,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苗 期即可发病 , 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 , 进行重复侵染 , 使病菌不断扩散 , 严重时高粱叶片从下向上提前枯死。防治方法 该病是气传重复侵染病害 , 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 , 栽培措施为辅 , 进行综合防治。具体方法参见高粱炭疽病。高粱煤纹病彩版 37289症状 又称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梭形或长圆形 , 中央灰色至浅褐色 , 边缘紫红色 , 大小 1050 4 10(mm), 有的病斑周围具黄色晕圈。病斑两面初期生有大量灰色霉层 , 即病原菌分生 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 后期霉层消失 , 出
15、现黑色粒状小菌核。病情严重时 , 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长条斑 , 致高粱叶片早枯。病原 Ramulispora sorghi (Ell.et Ev.)L.S.Olive et Lefebvre 称高粱座枝抱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座生在气孔下 , 渐伸出。分生孢子梗圆柱形 , 无色 , 具隔膜 01 个 , 大小 1044 23(m) 。分生孢子鞭形或线形 , 无色 , 多数具 13 个侧分枝 , 略弯 , 顶端稍尖 , 具隔膜 39 个 , 大小3210024(m) 。菌核黑色表生 , 球形或半球形 , 表面光滑或不光滑 , 大小 58167 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
16、子或菌核在病叶或病叶鞘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 , 借风、雨传播蔓延。下部叶片先发病 , 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 , 进行多次再侵染。一般在 78 月份 , 降雨次数多 , 雨量偏大 , 气温较低条件下或年份 , 该病发生早且为害重。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 进行轮作和深翻 , 把病残体埋入深土层 , 可减少初侵染源。 (2) 施用酵素菌 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做到后期不脱肥 , 提高寄主抗病力。 (3)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或药剂处理用种子重量 0.5% 的 50% 的拌种双粉剂或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 必要时可在发病初期喷
17、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50% 福异菌 ( 灭霉灵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50% 甲硫 霉威 ( 叶霉舒 )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50% 多霉威 ( 菌无常、万霉敌 ) 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 , 视病情防治 1 次或 2 次。高粱紫轮病彩版 37290291症状 又称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叶片染病初生短圆形至椭圆形、中央浅紫色四周紫红色的病斑。多发生在叶脉之间 , 大小 28 13(mm) 。有时在叶背可见灰色霉层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霉层不明显或形成黑色小菌核 , 很易抹掉或脱落。严重时病斑融合成云形 , 布满叶片 , 致叶片早枯
18、。叶鞘染病产生边缘紫红色 , 中央浅紫色椭圆形病斑 , 大小 518 37(mm), 一般不产生霉层和菌核。病原 Ramulispora sorghicola Harris 称高粱生座枝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无色束生 , 圆柱形或近棒形 , 偶具隔膜 , 大小 828 24(m)。分生孢子无色 , 线形至鞭形 , 少数有 12 个分枝 , 具隔膜 210 个 , 大小 2075 24(m)。菌核黑色 , 半球形至扁球形 , 大小 80144(m), 周围具刚毛。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参见高粱煤纹病。高粱黑束病彩版 37292症状 高粱黑束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 又称导管束
19、黑化病。叶片显症时叶脉上产生褐色 条斑 , 多沿主脉一侧或两侧呈现大的坏死斑 , 致叶片、叶 鞘变为紫色或褐色 , 严重时叶片干枯 , 茎秆稍粗 , 病株上部有分枝现象。横剖病茎 , 可见维管束、尤其是术质部导管变为褐色 , 并被堵塞。纵剖面可见维管束自下而上变成红褐色或黑褐色 , 基部节间的维管束变黑较上部节间明显。严重的病株早枯 , 不抽穗或不结实 , 减产 50% 。我国分布在东北三省。病原 Acremonium stictum W.Gams 称直枝顶孢霉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 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 Corda 。菌落圆形 , 气生菌丝致密 , 卷绵毛
20、状 , 初白色 , 后浅粉红色。分生孢子梗无隔 , 大小 4040 3(m) 。分生孢子单胞 , 近无色 , 椭圆形 , 大小 4 11.5(m) 。除为害高粱外 , 还可为害玉米、大豆、小麦、燕麦、棉花等多种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以种子和土壤带菌。病菌从寄主根部侵入后 , 进入维管束组 织。在自然条件下 , 田间病原菌也可侵染叶片和叶鞘 , 通过维管束扩展引起发病。埃及、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苏丹、洪都拉斯等国先后有发现此病的报道。在我国 TX622A 、 TX623A 发病明显。国外 Sc35-6 、 Sc630-11E 、 GPR-148 表现抗病。防治方法 (
21、1) 选育抗病品种。 (2) 进行检疫 , 防止该病传播蔓延。高粱叶点病彩版 37293296症状 又称斑点病。全株各部位均可发病 , 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形状不规则 , 长形至梭形或半圆形 , 大小不等 , 大的可达 1cm 以上 , 黄褐色至灰褐色 , 有红紫色边缘。病斑常从叶缘或叶端开始 , 也有的发生在叶面上或穗的上部 , 造成旗叶倒折。病斑扩展时常融合为较大斑块 , 后期在干枯叶斑上可见散生或成行黑色小粒点 , 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种子和颖片染病产生类似症状。北京、山西、内蒙古、东北、西南均有发生。为害日趋严重。病原 Phyllosticta sorghina Sacc. 称高粱叶点霉
22、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 , 亚球形 , 散生在叶面上 , 突出表皮 , 大小 64104 m。分生孢子椭圆形 , 单胞 , 无色 , 大小 3.56 2.O3.0(m) 。除侵染高粱外 , 还可侵染 黍、粟、稗、甘蔗、苏丹草等。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北京、吉林等地于 6 月份开始发病 ,78 月份症状明显或流行。据观察 , 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品种 间抗病性有差异 , 同一田块 , 抗 7 号、沈杂 5 号发病较重 , 而抗 4 号则不发病。1994 年北京密云、延庆种植杂交高粱抗 7 号和沈杂 5 号对此病抗性差 , 再加上当年气
23、候特殊 ,6 月份干旱无雨 ,7 月份以后降雨增多、降雨量 575 mm,8 月份达 268 mm, 较历年偏多 , 且日照明显减少 ,78 月空气湿度为 78.7%79%, 温度较往年偏高 0.52.5 , 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 , 造成了叶点病的流行。近年 , 该病为害有上升趋势 , 严重的绝产或绝收。防治方法 (1) 因地制宜 , 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引进新品种时 , 注意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结合起来 , 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 (2) 适期播种 , 不宜过早。 (3) 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洒 36% 多菌灵悬浮剂 600 倍液或 50% 异菌脲( 扑海因 )
24、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80% 代森锰锌 (喷克)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高粱锈病彩版 38.29症状 高粱抽穗前后开始发病。初在叶片上形成红色或紫色至浅褐色小斑点 , 后随病原 菌的扩展 , 斑点扩大且在叶片表面形成椭圆形隆起的夏孢子堆 , 破裂后露出米褐色粉末 , 即夏孢子。后期在原处形成冬孢子堆 , 冬孢子堆较黑 , 外形较夏孢子堆大些。病原 Puccinia sorghi Schw. 称玉米柄锈菌和 Puccinia purpurea Cooke 称紫柄锈或高粱柄锈菌 , 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前者参见玉米锈病。 P.purpurea 夏孢子堆生在叶两面的病斑上 , 栗褐色 ,
25、 四周有棍棒形或头状侧丝。侧丝褐色。夏孢子近球形或洋梨形 , 大小 2444 2029(m), 具瘤状细刺 , 壁暗黄褐色 , 具 510 个芽孔。冬孢子堆生在叶两面 , 长 13(mm), 红褐色。冬 孢子长椭圆形 , 大小 3654 2432(m), 顶端圆形 , 分隔处稍缢缩 , 侧壁厚 23m,深褐色。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子孢子在病残体上、土壤中或其他寄主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 , 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幼叶 , 形成性子器 , 后在病斑背面产生锈子器 , 器内锈孢子飞散传播后在叶片上有水珠时萌发 , 也从叶片侵入 , 形成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 夏孢子借气流传播 , 进行多次
26、再侵染。高粱接近收获时 , 在产生夏孢子堆的地方 , 形成冬孢子堆 , 又以冬孢子越 冬。 78 月雨季易发病。防治方法 参见玉米锈病。高粱纹枯病彩版 38298症状 该病在北方及台湾发生普遍 , 杂交高粱较严重 , 华中、西南也有发生。主要为害叶鞘 , 也可为害叶片。发病后在近地面的茎秆上先产生水浸状病变 , 后叶鞘上产生紫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病斑。在生育后期或天气多雨潮湿条件下 , 病部生出褐色菌核。该病也可蔓延至植株顶部 , 对叶片造成为害。发病重的植株提早枯死。茎基部叶鞘染病初生白绿色水浸状小病 斑 , 后扩大成椭圆形、四周褐色、中间较浅的病斑。叶片染病呈灰绿色至灰白色云状斑 , 多数病
27、斑融合成虎斑状 , 致全叶枯死。湿度大时叶鞘内外长出白色菌丝 , 有的产生黑褐色小菌核。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hn AG-1-IA和 AG-5 两个菌丝融合群 , 据华北分离 AG-1-IA 菌丝融合群占 77%,AG-5 菌丝融合群占 19.2%,AG-4 占 3.8% 。有性态为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 称瓜亡革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丝生长温限 740 , 适温 26 32 。菌核在 2632 和相对湿度 95% 以上时 , 经 1012 天即可萌发产生菌丝。菌丝生长适宜 pH5.47.3 。相对湿度高于 85
28、% 时 , 菌丝才能侵入寄主。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 参见玉米纹枯病。高粱链格孢叶斑病彩版 38299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后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相同的长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 色 , 中间浅褐色 , 放大时可见其上生有稀疏的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重的田块 , 植株提前枯死。病原 Alternaria alternate (Fr.)Keissl.称链格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传播 途径和发病条件、防治方法参见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高粱球腔菌叶斑病彩版 38.300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形病斑 , 淡褐色 , 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 ,
29、后期病部生小黑点 , 即病原菌子囊壳。病原 Mycosphaerella holci Tehon 称高粱球腔菌 ,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腔黑色 , 球形 , 孔口乳头状。子囊圆柱形 , 无色。子囊孢子无色透明 , 双细胞 , 近梭形 , 上细胞稍大。此外有报道 M.ceres Sacc. 称蜡球腔菌 , 也可引起该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 , 翌春散出子囊孢子 , 借风雨传播 , 从寄主气孔侵入 , 引起发病。防治方法 一般不必单独防治 , 必要时可结合防治高粱其它叶斑病进行兼治。高粱炭腐病彩版 38.301症状 高粱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感染此病可引致苗枯或根茎炭腐。根部染病
30、初呈水渍状 , 后变黑 , 内部组织崩溃 , 皮层腐烂并延及侧根。茎秆染病植株提早成熟 , 穗小粒税 , 遇风易折倒。茎秆内部组织崩解后 , 残存维管束 , 其中有大量黑色菌核。我国高粱各产区均有发生。病原 Macrophomina phaseoli (Maubl.)Ashby 称菜豆壳球孢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暗褐色 , 球形 , 初埋生 , 分散 , 直径 89275 m 产孢细胞葫芦形 , 无色 , 大小 513 46 (m);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 圆柱形或纺锤形,大小1632 510(m) 。菌核黑色 , 坚硬 , 直径 5100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
31、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产生分 生孢子 , 借雨水溅射传播 , 孢子萌发进行初侵染 , 引起幼苗或成株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田间高温多湿、地势低洼及土壤湿度大利于该病发生。防治方法 (1)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 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 (2) 有条件的可与稻、麦轮作。 (3) 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 注意增施 钾肥 , 以增强寄主抗病力。 (4) 木素木霉对此菌抑制作用强 , 可将其与钾肥混合制成抗生菌肥料施用。 (5) 必要时喷洒 30% 琥胶肥酸铜 ( 扫细 ) 悬浮剂 500 倍液或 80% 代森锰锌( 新万生 )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
32、 隔 10 天 1 次 , 连续防 治 23 次。高粱黑葱花霉根腐病彩版 38.302症状 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出现似缺水状的萎蔫 , 病苗皮层、维管束呈褐色水渍状 , 细根软化并腐烂。成株染病叶片下垂稍卷曲 , 老叶片黄化 , 从叶尖端和叶缘开始干枯。根部染病根、根冠部变褐腐烂。病原 Periconia circinata (Mangin)Sacc. 称高粱黑葱花霉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 ,23 根束生或单生 , 褐色至深褐色 , 壁厚 , 大小 150300 68(m), 近顶端旋转状 , 顶端细胞膨大 , 上面生 3 个产孢细胞 , 顶端细胞能分裂 , 每分裂
33、1 次 , 形成 1 个产孢细胞 , 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 孢子密集成头状 , 黑色 , 球状 , 表面光滑或有刺 , 直径 1227 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是腐生菌 , 能诱发植株地上部或根部发病。防治方法 (1) 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2) 加强管理 , 密度适当 , 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 , 不要在低洼地种植高粱。 (3)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 雨后排水要及时 , 严禁大水漫灌。高粱丝黑穗病彩版 38303304症状 病株矮于健株。发病初期病穗穗苞很紧 , 下部膨大 , 旗叶直挺 , 剥开可见内生白色棒状物 , 即乌米。苞叶里的乌米初期小 , 指状 , 逐
34、渐长大 , 后中部膨大为圆柱状 , 较坚硬。乌米在发育进程中 , 内部组织由白变黑 , 后开裂 , 乌米从苞叶内外伸 , 表面被覆的自膜也破裂开来 , 露出黑色丝状物及黑粉 , 即残存的花序维管束组织和病原菌冬孢子。叶片染病在叶片上形成红紫色条状斑 , 扩展后呈长梭形条斑 , 后期条斑中部破裂 , 病斑上产生黑色孢子堆 , 孢子量不大。该病在辽宁、吉林、山西发生普遍且严重。病原 Sphacelotheca reiliana (Khn.)Clint. 异名 Sorosporium reilianum (Khn.)Mc.Alp. 称高粱丝轴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圆形 , 暗褐
35、色 , 壁表具小刺 , 大小 1015 913(m) 。初期冬孢子常 30 多个聚在一起 , 后形成球形至不规则形的孢子团 , 大小 50 70m, 但紧密 , 成熟后即散开。孢子堆外初具由菌丝组成的薄膜 , 后破裂冬孢子散出。冬孢子需经生理后熟才能萌发 , 在 3235 , 湿润条件下处理 30 天 , 萌发率明显提高。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以种子带菌为主。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 1 年 , 冬孢子深埋土内可存活 3 年。散落于土壤或粪肥内的冬孢子是主要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以双核菌丝侵入高粱幼芽 , 从种子萌发至芽长 1.5cm 时 , 是最适侵染期。侵入的菌丝
36、初在生长锥下部组织中 ,40 天后进入内部 ,60 天后进入分化的花芽中。该病是幼苗系统侵染病害。病菌有高梁、玉米两个寄主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主要侵染高梁 , 虽能侵染玉米 , 但发病率不高。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 , 不能侵染高粱。中国已发现 3 个生理小种。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土温28 、土壤含水量 15% 发病率高。春播时 , 土壤温度偏低或覆土过厚 , 幼苗出土缓慢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抗丝黑穗病的杂交种有 : 辽杂 12 号、晋杂 18 、 龙杂 6 号、黑杂 46 、齐杂 1 号、晋杂 5 号、忻杂 5 号、忻杂 7 号、冀杂 1
37、号、辽杂 4 号、辽饲杂 2 号 等。抗病亲本有黑龙 14A 、 7152A 、吉农 105A 等。 (2) 大面积轮作 与其它作物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 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发生 , 是经济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3) 秋季深翻灭菌 可减少菌源 , 减轻下一年发病。 (4) 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用 4555 温水浸种 5 分钟后接着闷种 , 待种子萌发后马上播种 , 既可保苗又可降低发病率。药剂拌种。用 2% 戊唑醇 ( 立克秀 ) 湿拌种剂 3060 g 拌 1Okg 种子或 6% 立克秀悬浮种衣剂 133.3200 ml 拌 100 kg 种子、 5% 烯唑醇 ( 速保利 ) 拌种剂 15
38、2Og( 有效成分 ) 拌 100 kg 种子。 也可用 50% 萎锈灵粉剂 35g 拌 5kg 种子 , 拌种后播种。 (5) 适时播种 , 不宜过早。提高播种质量 , 使幼苗尽快出土 , 减少病菌从幼芽侵入机会。(6) 拔除病穗 , 要求在出现灰包并尚未破裂之前进行 , 集中深埋或烧毁。高粱散黑穗病彩版 39305症状 病株稍有矮化 , 茎较细 , 叶片略窄 , 分蘖稍增加 , 抽穗较健穗略早。病株花器多被破坏 , 子房内充满黑粉 , 即病原菌的冬孢子。病粒破裂以前有一层白色至灰白色薄膜包裹着 , 孢子成熟以后膜破裂 , 黑粉散出 , 黑色的中柱露出来 , 系寄主维管束的残余组织。病原 S
39、phacelotheca cruenta (Khn)Potter 称高粱轴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堆上具由菌丝体组成的灰白色被膜。冬孢子暗褐色 , 球形至卵球形,大小510m, 表面具隐约可见的花纹。该菌冬孢子在水中、营养液中均可萌发。在麦芽汁营养液中 , 能产生大量担孢子。在高温下及蒸馏水中不能形成担孢子 , 能产生分枝菌丝。该菌有生理分化或异宗结合现象。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是芽期侵入系统性侵染的病害。种子和土壤均可传病 , 以种 子传病为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冬孢子在室内条件下能存活 34 年 , 散落在土壤中的冬孢子也能存活 1 年 , 存活率约 20%, 据试验在含有该菌
40、厚垣孢子的土壤里种上高梁 , 发病率很低。厚垣孢子在 1236 条件下均能萌发 , 侵染适温 2025 。一般适合高粱种子发芽的条件 , 也适合该菌侵染。生产上播种过早 , 土温偏低 , 高粱从发芽到出苗持续时间长 , 病菌侵染时间拉长 , 侵染机会增多 , 发病重。防治方法 参见高粱丝黑穗病。高粱坚黑粉病彩版 39306307症状 又称坚粒黑穗病。穗期显症 , 病株不矮化 , 为害穗部 , 只侵染子房 , 形成一个坚实的冬孢子堆。一般全穗的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 , 外膜较坚硬 , 不破裂或仅顶端稍裂开 , 内部充满黑粉。病粒受压后散出黑色粉状物 , 中间留有一短且直的中轴。我国高粱各产区均有
41、发生。病原 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Clinton 称高粱坚轴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孢子堆生在子房里 , 圆筒形或圆锥形 , 长 37 mm, 先包有坚实褐色或薄而灰色的一层被膜 , 后破裂暴露。 孢子块深红褐色 , 中心具短中轴。 孢子球形至卵形 , 浅褐色至红褐色 , 大小 4.79.0 m, 有点状纹饰或细刺。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 , 我国已发现 8 个生理小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冬 孢子在干燥条件下经 13 年仍有生活力。主要靠 黏附在种 子表面的冬孢子传播。病菌萌发后从幼芽侵入 , 成为系统性侵染病害。寄主主要是高粱属植物 , 土壤也可传病
42、 , 但不是主要的。防治方法 同高粱丝黑穗病。高粱长粒黑穗病彩版 39308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 , 仅侵染穗部的 56 个或多个小穗。小穗染病小穗的子房形成一 长圆形稍弯曲角状孢子堆 , 初灰白色 , 颖片正常。冬孢子成熟以后 , 孢子堆外膜从顶端破裂 , 散出黑色粉状物。黑粉散落后 , 无中柱 , 仅剩下 810 根黑色丝状物 , 即残留的维管束组织。病原 Tolyposporium ehrenbergii (Khn)Pat. 高粱褶孢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异名 : Sorosporium ehrenbergii Khn 、S.filiferum Zundel.。冬孢子堆生在染病小穗
43、子房里 , 多由数十个冬孢子集结成孢子球。孢子堆圆筒状略弯 , 长的达 23 cm, 突露在小穗的护颖外边似角状。发病初期孢子堆外具黄白色由菌丝组成的白色坚固薄膜 , 存在时间较长。后期薄膜从角状孢子堆的顶端裂开 , 露出暗褐色孢子球。球里的冬孢子聚在一起 , 不分散。孢子球亚球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状 , 不透明 , 大小 38123 3493(m) 。孢子堆里没有中柱 , 孢子飞散后可残留黑色丝状物 810 根。冬孢子多角形 , 直径 912m , 壁表有微刺。冬孢子无休眠期 , 萌发适温 2833 , 最低 10 , 最高 39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冬孢子黏附在种子 表面或在土壤中越
44、冬。冬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 5 年 , 侵染途径尚不十分明确。有人认为长粒黑穗病为一种局部花器侵染 , 侵染后当年发病。此外还有人用小孢子悬浮液接种在高粱幼芽上 ,90% 发病 , 因此认为它是幼芽侵染。在新疆 , 播种过早 , 土壤温度低或埔情不好 , 播后覆土过厚发病重。防治方法 目前对该病研究欠深入 , 缺乏有效防治方法。生产上主要应通过选育抗病品 种解决。高粱花黑粉病彩版 39.309症状 仅侵染穗的中下部少数小穗。病穗的子房全部变成冬孢子堆 , 为黑粉粒 , 有的混生在健粒中间。发病初期孢子堆外有浅褐色膜状物 , 孢子成熟后颜色变成褐色至深褐色。后期孢子堆外膜破裂 , 露出黑粉 , 黑
45、粉不分散。病、健粒差异不大 , 病粒僵硬 , 内部无中轴。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甘肃等省。病原 Ustilago kenjiana Ito 称见城黑粉菌或高粱花黑粉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 堆在花器子房内 , 外生灰褐色被膜 , 无中柱。冬孢子圆形至椭圆形 , 大小 47.6 m, 壁褐色 , 冬孢子成熟后其壁表具细刺。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侵染途径尚不十分明确。有人在高粱近开花时接种 , 可引起发病。 侵染是在花的柱头及花药还没露到护颖外面时发生的 , 护颖张开 23 天后可见灰白色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变褐后不经休眠即可萌发。在室外可存活 1.5 年 , 在土壤中越冬后
46、即失去活力 , 室内能存活 3 年。冬孢子萌发后生四胞的先菌丝 , 顶生或侧生小孢子。冬孢子萌发适温 24 , 萌发最高温度 35 , 最低温度 10 。相对湿度低于 90% 不利其萌发。冬孢子在 24 条件下 , 经 3 小时即可萌发。该病为花器局部侵染 , 侵染后当年发病 , 属局部侵染性病害。防治方法 参见高粱长粒黑穗病。高梁柱黑穗病彩版 39310症状 高粱柱黑穗病是我国姚建业等新发现的病害。病株多数粗缩矮化 , 株高仅 4Ocm 左右。幼苗叶片上常出现隆起的条斑 , 初为乳白色 , 后变为棕褐色 , 条斑的条数不等 , 长度可与叶片等长。抽穗后病穗有两种症状一是柱状 , 二是分枝状
47、, 田间表现柱状黑穗居多。茎秆染病主要发生在穗柄上或叶鞘的苞叶上 , 生成瘤节状 孢子堆 , 孢子堆内无丝 , 外具膜易破裂 , 散出黑粉。部分黑穗只能半截抽出、半截留在苞叶内。病原 Sporisorium sorghicolum Liang et Yao 。称高粱柱黑穗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为系统侵染、幼芽侵染 , 以种子带菌为主。山西 6 月下旬始见发病。防治方法 待研究。高粱青霉颖枯病彩版 39311症状 主要为害穗部。灌浆初期开始发病 , 初期颖壳由绿色变为褐色或灰色 , 胚轴变灰变暗。颖壳与枝梗连接处的组织逐渐变为红色至暗红色 , 后坏死或干枯 , 致籽粒
48、秕瘦变小 , 颖壳张开度减小 , 似睁不开眼状。籽粒表面皱缩 , 色泽暗 , 光滑度低。枝梗上有时出现不规则红色斑。轻的上半穗发病 , 严重的整穗发病。病原 Penicillium oxalicum Currie et Thom 称草酸青霉菌和 Alternaria alternate (Fr.)Keissl. 称链格孢 , 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草酸青霉菌为主 , 链格孢是后续寄生引起高粱穗部病害。P.oxalicum 菌落平坦 , 绒状 , 暗绿色 , 结成外壳 , 背面无色、浅黄色至粉红色 , 小梗一般 610 个 , 大小 915 33.5(m) 。分生孢子椭圆形 , 光滑 , 大小 4.56.5 34(m) 。除为害高粱外 , 还可侵染玉米幼苗。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系常见的土壤菌 , 于高粱花期和灌浆期进行侵染。当侵入枝梗或种脐部位时 , 则阻碍茎、叶中碳水化合物向籽粒输送 , 致籽粒秕瘦腐败或变小变轻。也可通过病、健穗碰撞接触传染。防治方法 (1) 因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