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体交通连接世界,提速经济惠及民生巴渝天堑变通途本报记者 刘志强 人民日报 ( 2012 年 08 月 29 日 06 版)山城重庆,8.24 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地与丘陵占 94%以上,东有大巴山脉阻隔,南有武陵山脉横卧,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纵横其间。行路难,修路更难!交通不畅一直是制约重庆发展的“瓶颈” 。直辖特别是近 10 年以来,着眼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长远发展,重庆一直高度重视交通,优先建设交通,推动交通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如今,“4 小时重庆、8 小时周边”已成现实,巴渝天堑变大道通途!突破“瓶颈” ,推动优先发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
2、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到直辖初,仅有一条 114 公里的高速公路,从主城到边远县需 2 天。提速!再提速!直辖后,重庆交通建设先后四次提速。2010 年国庆前夕,渝湘高速黔江至洪安段、渝宜高速云阳至巫山段正式建成通车,重庆 2000 公里“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比原计划提前 10 年建成,山城高速公路密度达到 2.46 公里/百平方公里,居西部第一。至此,重庆省际出口通道达到 10 个,到周边省市时间缩短到 8 小时左右。全市 38 个区县中36 个能在 4 小时内到达主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同步加快建设,一起构建起山城连通世界的立体交通网络:穿越大地,建成“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铁
3、路运营里程增至 1342 公里,是2002 年的 2.1 倍;二级及以上公路总里程达 1 万公里,是 2002 年的 2.8 倍;遥看大江,重庆港已成为长江干线南京以上最大内河港,去年水上货运量、港口吞吐量双双突破亿吨大关;仰望天空,江北国际机场已形成年运输旅客 3000 万人次、货邮吞吐 45 万吨、飞机起降 26 万架次保障能力;万州机场、黔江机场已建成通航。创新攻坚,坚定科学发展站在重庆高速公路路网图前,已建成的“二环八射”和将在“十二五”建成的“ 三环十射”构架一目了然。市交通委员会主任滕宏伟说,与许多省区市“几纵几横”交通布局不同,“环+射”的高速公路路网,契合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
4、 的地域特色和发展需要。全长 187 公里的外环高速公路,贯穿 8 区 11 个经济组团,承担起聚集新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功能。条条“射” 线,将主城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区域连成一体,由此产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沿着发展的脉络,我们更能触碰到科学发展的深层脉动。有统筹城乡的理念在主城,3 条轨道交通建成通车,总里程达 75 公里,“十二五”末将达 260 公里。在农村,2003 年至 2011 年新改建农村公路 7 万公里,总里程增加到 10万公里,全市 850 多个乡镇 100%通了水泥路或柏油路,8700 多个行政村 100%通了公路。有民生为本的情怀率先对 7570 公里二级公路全
5、部取消收费,在全国首创农村客车保险全由政府财政买单,为 1.1 万公里农村公路装上防撞护栏。有创新攻坚的勇气以 2000 公里高速路为例,其中桥梁达 1420 座,隧道达 187 座,修路难度罕见。重庆交通建设者攻坚克难:大宁河特大桥成功合龙,创下误差仅 3 毫米的世界纪录;方斗山隧道施工率先应用巷道式通风技术,克服了特长隧道施工的世界难题。惠及民生,提速经济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百姓出行便利,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这些理念贯穿于重庆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渝西,外环高速给紧靠这里的江津区白沙镇“送”来一个职教培训基地,1 年时间便吸引 20 多家机构入驻;在渝东北,奉节县天坑地
6、缝景区游客量因渝宜高速的开通增加四成;在渝东南,渝湘高速通车后,秀山土鸡只花 4 小时就能“飞”上主城餐桌,通车当年销量翻一番山重水复的山城,如今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显著改善了居住与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承接与区域崛起步伐。江北机场第三跑道也已开工建设,“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开行。2011 年,外地货物经由重庆转口货运量占比达 30%左右,国际航空货运量翻了两番多。站在新的起点上,重庆确定新目标:到 2017 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十二五”,全市将新建 1000 公里高速公路,新增铁路运营里程 980 公里,升级改造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 860 公里,改造 3 万公里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五洲四海,一路畅通。山城人民正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变为现实中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