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15.56KB ,
资源ID:3133100      下载积分:20 文钱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省得不是一点点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e99.com/d-3133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那些文化名人干过的嘴仗.doc)为本站会员(11****ws)主动上传,文客久久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客久久(发送邮件至hr@wenke99.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那些文化名人干过的嘴仗.doc

1、 文人总是相轻,这事无分中外。便是豆瓣这处方寸之地,有时候你来我往也好不热闹。我总觉得,写点幽默的普及哲学小文章,于大众方便,于学者也无扰,本来也不干他人的事情;而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要比赛写文章来跟人争个短长,也无聊得紧。但也大可不必因言断人,以为心胸如此,学问也必定不高。因为中国近当代很多大学者、大名人,也都因为一些事情爆发过论战。回顾一下这些论战,也许对我们今天的很多态度和想法,都会有些启迪和改变。一、李幼蒸与李泽厚的恩怨李泽厚先生的作品是我早的时候就开始拜读了,对他的了解主要限于中国思想史和美学方面的著作。而李幼蒸先生的作品则是我近期才开始接触,他主要的贡献在于对于结构主义和符号

2、学方面的翻译介绍工作,我所读的布洛克曼的结构主义和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都是他所翻译的。对于这两位李姓学者,我一直都很尊敬佩服,后来有人却告知我,他俩原来还有一段公案,导致二人一直有很深的矛盾。我找来了李幼蒸那本忆往叙实来读,才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搞清楚了。李泽厚先于李幼蒸成名(事实上现在李泽厚的名气也远远大于李幼蒸) ,70 年代末文革刚刚结束,李幼蒸初出茅庐,但对于结构主义就已经很有兴趣,而且已经翻译完成了布洛克曼的结构主义一书。哲学所的杜任之对李幼蒸很欣赏,一直帮助将李幼蒸的著作译作推销出去。大约 78 年底或 79 年初的时候, 哲学译丛杂志向李幼蒸约稿,让他翻译一些结构主义方面的文章

3、发表。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李幼蒸认真选择了一篇当时结构主义代表性的文章,罗兰 巴尔特的历史的话语 。不过搞笑的是,当时编辑室副主任刘宾雁说文章的内容看不懂,没法审阅,只能找一位哲学所的专家鉴定一下,才能决定是否刊用。于是就选了李泽厚。因为李泽厚当时已经是哲学所中年学者里很有名望的人了。李幼蒸拿着稿子找李泽厚审阅,李泽厚读完了说自己没什么意见。这句模糊的话让李幼蒸以为李泽厚觉得文章没什么问题,没想到刘宾雁最后却告知他稿子不能用。原因是李泽厚事后对刘宾雁说,他觉得英文稿比李幼蒸的翻译易懂得多,李幼蒸翻译得不好。但李幼蒸却在文章中说,李泽厚当时的英文能力未必能轻松地阅读英文稿,更何况是结构主义的作品

4、?另一件事,则是李泽厚本人向李幼蒸约稿,让他从现象学的角度写一篇当代西方美学的文章。李幼蒸写完交给李泽厚,李泽厚却又不愿发表。李幼蒸这次动了怒,亲自找了美学室的主任齐一,又通过齐一疏通,最后才让文章发表了。多年过去,李幼蒸在 2008 年写了本书忆往叙实 ,结果将这些事情一股脑全写了出来,文章中不乏对李泽厚的抱怨。李泽厚很快著文回应李幼蒸做出反击,在文章中言辞激烈,说李幼蒸忘恩负义,对自己当年的帮助不仅没有感恩,反而对这两件小事斤斤计较。又引用了几个其他学者的证词(比如刘再复) ,说李幼蒸在美国的时候就到处讲他坏话。为此李幼蒸又写了文章回应李泽厚 ,谈自己为何对这两件小事斤斤计较。在他看来,这些小事并不小,而是很能反映 80 年代中国那一批学者(自然包括他自己)的一些思想顽疾。李幼蒸说,中国在 70 年代后期文革结束后,学术界闭关自守的环境一下子被打开。然而很多学者做的不是努力学习、补课,以追上空白期与西方拉开的距离,反而利用自己先一步掌握的学术资源,获取学术地位和声名。在他看来,很多连英文书都看不好的人纷纷成为西方理论启蒙者和带头人。他甚至说,不管你以什么方式造成了知名度,在当时的学术气氛中,这种知名度投资就会自动增息,你周围渐渐会聚集起一批人,大家彼此扶持、彼此吹捧,然后按部就班成为大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