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4平衡条件的应用教案一. 教学内容:平衡条件的应用二、教学目标:掌握求解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教学过程1. 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现实生活中,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随处可见,站着的人在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平衡状态,这叫静态平衡;跳伞运动员在降落过程中,当其匀速降落时,他所受的重力与降落伞的拉力及空气阻力平衡,这是动态平衡。有时,物体就整体而言并不处于平衡状态,但它可以在某一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在海面上加速行驶的快艇,在水平方向做变速运动,可是它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浮力这一对平衡力作用,因此它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2. 依平衡条件列方程可对
2、任一方向也可在某一方向(1)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因此物体在任一方向上的合力都为零。(2)如果物体只是在某一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则该方向上合力为零,因此可以在该方向上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3. 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方法(1)解三角形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是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或分解的方法,把三个平衡力转化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然后通过解这个三角形求解平衡问题,解三角形多数情况是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力的三角形并不是直角三角形,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尽量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如利用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的特点就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确实不能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3、时,可利用力的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的相似等规律求解。(2)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在处理四力或四力以上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方便,将物体所受各个力均在两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解,然后分别在这两个方向上列方程。此时平衡条件可表示为 0Fyx合合说明:应用正交分解法解题的优点:将矢量运算转变为代数运算,使难度降低;将求合力的复杂的解三角形问题,转化为正交分解后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使运算简便易行;当所求问题有两个未知条件时,这种表达形式可列出两个方程,通过对方程组求解,使得求解更方便。4. 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选取研究对象。(2)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3)对研究对象所受的力
4、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对各力按坐标轴进行正交分解。(4)建立平衡方程。若各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直接用0F合的代数式列出方程;若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可用 0Fx合 与y合联立列出方程组。(5)对方程求解,必要时需对解进行讨论。注意: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一般尽量使更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以减少分解力的个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5. 整体法与隔离法整体法的含义:所谓整体法就是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整体法的思维特点: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学中的运用。整体法的优点: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
5、情况和全过程的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隔离法的含义:为了弄清系统(连结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用隔离法。隔离法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将某个研究对象或某段运动过程、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分离出来;(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说明: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解答一个问题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应用。6. 动态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存
6、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就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的平衡问题。即任一时刻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1)解析法:对研究对象的任一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应变参量与自变参量的一般函数式,然后根据自变参量的变化确定应变参量的变化。(2)图解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力的矢量图(画在同一图中) ,然后根据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典型例题】题型 1 平衡问题的基本解法(正交分解法)例 1、如图(1)所示,重 40N 的物体与竖直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若受到与水平线成 45角的
7、斜向上的推力 F 作用而沿竖直墙匀速上滑,则 F 多大?解析: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取沿墙面方向为 y 轴,垂直于墙面为 x 轴,由平衡条件可知0cosNx合,FGinFfy合,另外考虑到滑动摩擦力 fF与弹力 N之间有 NfF由式可解得 71)cos/(sinG,即当推力 F 大小为 71N 时,物体沿墙面匀速上滑。点评:用正交分解法求解时,坐标轴的建立应尽量减少力的分解。题型 2 感受整体与隔离法的精妙例 2. 有一直角支架 AOB,杆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杆 BO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 P, BO 上套有小环 Q,两环质量均为 m,两环间由一根质
8、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线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现将 P 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 P 环的支持力 FN 和细绳上的拉力 FT 的变化情况是A. FN 不变, FT 变大 B. FN 不变,F T 变小C. FN 变大,F T 变大 D. FN 变大,F T 变小解析:解法一:本题可以分步计算,首先利用整体法计算杆OA 对 P 环的支持力 FN,因 P 和 Q 所组成的系统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及杆 OA 对 P 球的支持力 FN,系统又处于平衡状态,因而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则支持力 FN 的大小一直应与 P 和 Q 两
9、环的重力相等,即 FN 的大小不变,第二步由环 Q 的受力如图(乙)可知,受的重力不变而 P 向左移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减小,由FT=mg/cos 知,绳上的拉力 FT 变小,故答案为 B。乙解法二:把 P、Q 分开用隔离法,则 P、Q 的受力如图(乙)所示。由 Q 的受力可得 cos/mgFT, 减小,拉力 FT 变小,则 Q 对 P的拉力 cos/gFT ,由 P 的受力知 mg2cosN。解题技巧妙法总结:本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一题多解,以及思维上的创新整体法的灵活运用,并且把力的合成与物体平衡结合起来,特别是整体的平衡,又可分成各个方向上的平衡,再由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和水平方向合力为零计算
10、。例 3. 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 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 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今将小球从图中所示的初位置缓慢地拉至 B 点,在小球到达 B 点前的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 FN 及细线的拉力 F1 的大小变化是A. FN 变大, F1 变小 B. FN 变小,F 1 变大C. FN 不变,F 1 变小 D. FN 变大,F 1 变大解析:由于三力 F1、F N 与 G 首尾相接构成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 AOO相似,如图( 2)所示所以有 OAmgF1,RN。所以 gF1OmN,由题意知当小球缓慢上移时, OA减小, 不变,R 不变,故F1 减
11、小、F N 不变。答案:C点评:此题画动态中的矢量三角形无法比较大小,利用相似关系列出力的解析关系,从而分析解题。例 4. 如图(1)所示,人重为 G1=500N,平台重为 G2=300N,人用绳子通过滑轮装置拉住平台,滑轮的重量及摩擦均不计,人与平台均处于静止状态,求人对绳子的拉力及人对平台的压力。解析:求人对绳子的拉力及人对平台的压力,可以把人隔离出来,但仅仅以人为研究对象不可能求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同时平台也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须同时结合人和平台的平衡条件才能求出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以人和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人受到重力 G1 和平台的支持力 FN 及绳子的拉
12、力 T1F作用,而平台受到重力 G2,人对它的压力 ,左边的绳子拉力 ,右边的绳子拉力 2TF。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知, T1, N。由平衡条件可知: 2G,1 。题型 4 动态平衡问题的图解法例 5. 如图甲所示,重为 G 的物体系在 OA、OB 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 A 端和 B 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上,若固定 A 端的位置,将 OB 绳的 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缓慢移动到竖直位置 C 的过程中A. OB 绳子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 OB 绳子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 OA 绳子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D. OA 绳子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由结点 O 的受力情况可知,这是一个三力平
13、衡问题,又因为题中出现了“缓慢移动”的字眼,故为动态平衡一类的问题,求解此类问题一般要运用动态图解法。取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物的拉力为 F,其大小等于G,把此拉力 F 沿 OA、OB 的方向分解成 FOA 和 FOB 两个力,如图乙所示,则此三力 F、 FOA、F OB 必然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其中 FOA即为 OA 绳子上的拉力, FOB 即为 OB 绳子上拉力。因 OA 绳子固定不动,故 FOA 的方向不变,在缓慢向上移动 B 点的过程中,任意选取三个点 B1、B 2、B 3,可以看到 OA 绳上拉力 FOA 不断减小,而OB 绳上的拉力 FOB 却是先减小后增大,当力 FOA
14、垂直于力 FOB 时,绳 OB 上的拉力到达最小值,即绳子 OB 上的拉力是先减小后增大,故 A 选项正确。答案:A例 6. (2007 年广东)如图(1)所示,在倾斜角为 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受外力 F1 和 F2 的作用,F 1 方向水平向右,F2 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mgF,singcoFsin221 B. iC. ,ii 221D. ssic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物体可能受重力G、支持力 FN 和两个外力 F1、F 2 这四个力作用,分别沿斜面方向和垂直于斜面方向正交分解。因物体静止,合外力为零,所以 mgF2,若
15、 mg2,则物体不可能静止,沿斜面方向有 sinsicoF21 ,所以选项 B 正确。答案:B【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0 分钟)1. 如图所示, A 和 B 两物体相互接触并静止在水平面上,现有两个水平推力 1F、 2分别作用在 A、B 上,A 、B 两物体仍保持静止,则 A、B 之间的作用力大小是A. 一定等于零B. 不等于零,但一定小于 1FC. 一定等于 1FD. 可能等于 22.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无摩擦力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支持力为 gmM支持力小于A. B.
16、 C. D. 3. 跳伞运动员打开伞后经过一段时间,将在空中保持匀速降落,已知运动员和他身上装备的总重量为 1G,圆顶形降落伞伞面的重量为 2G,有 8 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飞行员相连(拉线重量不计) ,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 ,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 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A. 12G3B. 12G3C. 8G21D. 414. 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叠放着质量分别为 m与 2m 的 A、B 两物体,刚好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之比为 1: 2B. 因为 A、B 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们受到的摩擦力之
17、比为1:1C. 如果斜面的倾角 改变,使正压力改变,则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值也随之改变D. 因为 A、B 间、B 与斜面间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的关系不知道,所以比值不能确定5. 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横杆 MN 上,现用水平力 F 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在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 F 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的虚线位置,圆环仍静止在原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 F、环与横杆的摩擦力 fF和环对横杆的压力 N的变化情况是A. F 逐渐增大, fF保持不变, NF逐渐增大B. F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保持不变C. F 逐渐减小, f
18、逐渐增大, 逐渐减小D. F 逐渐减小, 逐渐减小, N保持不变6.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用力F 拉乙,使物体甲和乙一起匀速运动,此时,设甲和乙之间的摩擦力为 1,乙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2F,则 1=_, 2F=_。7. 如图所示,A、 B 是两块质量均为 m 的木块,它们之间及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 F,使A 向右匀速运动,滑轮摩擦不计,则 F 的大小为_。8. 两条长度相等的轻绳下端悬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上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M、N 两点,M、N 两点间的距离为 s,如图所示,已知两根绳所受的最大拉力均为 TF,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_。9. 如图所示,用三根细绳将质量为 m 的物体挂起,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OB 沿水平方向,绳 AO、BO 对 O 点的拉力分别多大?10. 在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kg2m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力 N20F推物体时,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若 30,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 取 2s/10)【试题答案】1. D 2. C 3. A 4. A 5. D6. 0 F7. mg48. 2Ts9. cosgtg10. 7.0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