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化地名文化建设工作专栏兴化地名长系列故事郑板桥故居在兴化东门板桥步行街的西侧,坐落着一座坐北朝南,朴实清幽的清代小院,这就是以诗书画三绝于世的郑板桥先生的故居。郑 板桥故居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板 桥先生的祖先原为苏州人氏。明洪武二年,因战争原因,郑氏家族举家搬迁,来到兴化,从此便在兴化北门北汪头一带繁衍生息。郑板桥他的祖先叫郑从一,郑从二,弟兄两个,就从苏州阊门,在苏州古城的西南地区,他们的祖先跟移民大潮一道,从苏州阊门的水路一到迁移到兴化。到兴化到哪呢?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北门城内的这段城墙,这个城墙再向南一点叫做北水关,由北水关继续向南,有一个高出水面的土地
2、。它就在上官河的西侧,北水关桥的南土,这么一个高岸,郑板桥的祖先郑从一,郑从二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居住下来以后,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明朝的中晚期,这个时候郑氏家族的子孙繁衍了,就住在铁匠巷。居住在兴化北汪头的郑氏家族,由于人丁兴旺,族人纷纷外迁,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城北北汪头故地。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带领着全家人来到兴化东城外定居,建成茅舍数间,就是今天郑板桥故居所在的位置。到了乾隆年间,板桥先生中进士,到山东任知县,期间他将故居茅屋改建成三间正屋以及厢房、书斋、厨房构成的瓦屋院落,后人称之为“郑家大堂屋 ”。郑板桥故居,过去我们叫他郑家大堂屋。本来在郑板桥年轻的时候,这里只是两间草屋,郑板桥隔着草屋
3、的窗子看到外面竹子的影子,他就模仿来画画。后来郑板桥做官以后,这边的房子就重砌了。朝南有四间,朝东有两间。门呢也是朝东的,里面有一个门头,有一块匾,叫进士第。每一年的清明郑氏的子孙都要到郑家大堂屋来集中,集中以后坐船,就到乡下去去上坟扫墓。郑板桥故居环境十分古朴优美,门楼前翠竹成排,沿墙而生。门楼上有赵朴初题写的匾额“郑板桥 故居” 。故居粉墙黛瓦,庭院清幽,兰竹萧疏,朴实无华,保持了“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的意境。面 积虽不大,却能聊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进入门堂,首先看到的是刘海粟所题“郑燮故居” 四个大字。经照壁折西,即入环境清幽的天井小院。前面三间陈列
4、着有关字画,后三间为郑板桥起居之处。院子并没怎么经过人为的精心布置,只有一些零星的花草、盆景点缀其中。庭院东侧为小书斋,是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 “无竹不居”,是板桥的一大偏爱。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竹不多,也不密,但很清秀、挺拔,宛如板桥画竹的寥寥数笔。在板桥先生笔下,竹子成为一种品格的象征。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先生崇高精神的写照。遥想当年,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来到三开间的中堂,迎面是板桥先生塑像。板桥手持画稿,两眼望着前方,似乎正顿悟“难得糊涂” 的人生哲理。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
5、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方是板桥先生对人生真谛 的大彻大悟。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题材,他的画,他的书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自成一体。他的画以兰、竹、石为主要题材,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需求和价值需求。郑板桥出生于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由于长期的社会底层生活,与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为官期间,他认为天下劳动人民为第一等人。他的作品中充分反应了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我国近代美学奠基人徐悲鸿大师对郑板桥有过这样的评价,板桥先生为近三百年来最卓著的人物之一。 “板桥先
6、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徐悲 鸿大师的这段评价不但 对板桥的书画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对板桥的民本思想给予了肯定,对社会影响深远。板桥一生为官清正,以至他晚年回到兴化后竟无安身之所。同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于心不忍,自己的私人花园拥绿园借给他居住,园内亭、轩、榭、廊、假山、小桥一应具全,环境清幽,乾隆三十年,板桥先生病逝于此。兴化郑板桥故居久为世人瞩目,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故居已被修葺一新,东侧修建了以板桥命名的步行街, “板桥”已经成 为渐渐成为 一个地方符号,印刻在 兴化人
7、民的心中。兴化地名故事辐辏巷辐辏巷位于兴化“金东门 ”明清古街区内。 “金东门”古名“ 通泰”,清代以后依俗名改称为“东城外大街” 。东城外大街西起东城门口,东 至龙舌津大码头,长约里余,在这条街上向北、向南放射出若干悠长的古巷。自西往东,往北有发财巷、二铺巷、土地庙巷、状元牌坊巷、家舒东巷和磨子桥巷。这 6 条古巷称为“ 六经” ,亦称“六纵”。又被东城外大街、珠蕊巷、东门外后街和米行四条街道交叉横切,形成无数个“ 田” 字形方 块,相互贯通,密如蛛网。初入此境,有如身入迷宫。辐辏街,就在这六经四纬之间,并无具体的街道。清代咸丰兴化县志记载“辐辏街,东门外向南” 。以 汉书、叔孙通传中“四方
8、辐辏”之意,统称这一街区。这一带,无数的古巷在历史上并非寻常巷陌,而是若干手工业作坊和服务性行业集中所在地,它兼有市井住宅和街市的双重功能。五行八作聚合、 “四方辐辏”,因而有了这一名称。即使被正式命名的“ 辐辏巷” ,在 民国续修兴化县志 中也只称为“染坊巷”,有注解为“ 辐辏街中”,它只是辐辏街区中的一条古巷。历史上,由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和水道交通发达,兴化城区的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形成和发展。明代中期形成了商业发达的“金东门” 。“金东门”主要由一条商业街和三大商行及无数行业集中的手工作坊构成。而一切带有服务性质的酒店、茶肆、浴室、甚至医家方脉全部退居到次要街巷,以东城外后街为著。而所有手工业
9、作坊都聚集于东城门口和城外大街以南的古巷中,甚至散落到近水郊岸。因而,明清两朝,东城外的社区名称以城外大街分界,北部称“ 胜湖里 ”,以纪 念南宋梁山泊英雄张 荣德兴化得胜湖大捷。而南部统称之为“东作里 ”。“作”,指作坊和作匠。医家方脉则多集中于弯巷、家舒巷及后街、米行,清代后期形成了“兴 化医派” 。先后如 赵海仙、魏 荫塘、张涤珊、赵廉泉等都名噪一时。家舒巷因赵海仙洋楼而被俗称为洋楼巷。加之各家茶楼、浴室,至建国后公私合营前,这一带虽云小巷,却热闹异常、人气忒旺,因而便形成了辐辏街市,便有了辐辏街的地名和辐辏巷的巷名。兴化地名故事家舒巷清代后期,在我国中医学界出现了两大流派,即江南地区的
10、孟河医派和江淮东部的兴化医派。以“尊 经而不泥古,用药以轻巧灵活见长” 的兴化医派又以魏、 赵二姓及 传人为主,因此兴化医派时人称为“淮扬魏 赵派” 。魏、赵二姓悬壶济世的所在都在兴化东门外的家舒巷中。兴化东门曾因商业发达、铺号林立被称之“金东门” 。繁华的东门外大街上有规律地向南、向北分布着许多小巷。半腰间南去的一条幽深古巷便是家舒巷,因巷左建有一座“洋楼” ,又被人们别称“洋楼巷”。古巷两侧青砖黛瓦,品字形的马头墙成群成片。古巷东侧的“盂园”即为赵姓三代名医 赵术堂、赵春普和 赵履鳌的问诊施药的所在。清代名医赵术堂,号双湖, “工医术,名动远迩”,且医德高尚。据咸丰兴化县志记载“窭人就医必
11、 赠良药,阖邑称长者。著有医学指归二巷”。其第三代 赵履鳌,字海仙,他在 继承前辈的基础上, “运以新意,声誉大振,就医者不远 千里来” 。扬州名医录赞他“善治奇症 ”。1904 年赵海仙故世后,留下一座盂园。盂园又名“赵海仙洋楼 ”,是一座以中式 为主的清代园林。穿 过昔年的上下阔大的天井,天井正中曾掘有荷池,周以龙、狮假山,其形如“盂” 。正北面南为一座 3 层 28 间的仿欧洋楼,室内嵌有壁炉。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赵海仙洋楼,相传为光绪年间扬州一盐商和江都某木行老板为报救命之恩,特聘宁波匠人设计建筑的。此外,池畔方厅及一溜 7 间客厅犹存。洋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鹤山堂 ”起初为 魏姓古宅
12、名,前后四 进,分东西两院。围以长廊明轩,植以兰花修竹,庭院深邃阔达,占了家舒巷西侧大半个巷道。魏姓名医有声于世。其中第二代魏荫塘与赵海仙为同辈人。起初悬壶于沙沟,声名鹊起,旋返兴化,于家舒巷鹤山堂悬匾“世传魏荫塘方脉”,以 “清灵 ”、“轻巧”著称于大江南北。其子魏羲炎,得父真传,认为“ 医和药,二者不可偏缺”,逐于 1929 年以宅堂之号“鹤山堂”创办了一座前店后坊的 “鹤山堂药店”。而“ 鹤山堂药店”这一老字号店名一直沿用至今。如今的家舒巷保存完好,部分古宅中至今仍然生活着魏、赵二姓后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已经成为了兴化东门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老巷默默地守候着,向过往
13、的人们讲述家舒巷曾经的辉煌。兴化地名故事竹巷竹巷得名,不仅源于它的西南两侧修竹成林,还因为巷内人家多以竹为业,巷中整日飘着竹香,不时发出拖竹、劈竹的裂帛之声。巷里人家,低檐小瓦,木板铺面,临街既是竹业作坊又是竹制成品的铺面。方志实业志曾记载:“本城 东城外” 的竹巷中曾经有过吴荣记、葛源兴、胡荣记等竹业字号,有过丁、景、花、林、李、陆 等氏的作坊,年复一年的编织着蛋篓、鱼罩、米筛以及各种竹制日用品和工艺品,成为竹制业最集中的所在。从巷南折弯东去,有一座竹木业的祖师庙,供奉着同业的共同祖师鲁班和鲁班娘娘。祖师庙又是竹业同行议事之处, “竹 业公所” 的石额至今尚存。相传郑板桥曾无数次地穿过这条竹
14、巷,由此出北进城拜谒他的词学老师陆震,或到东城外大街古时寺中探访诗僧莲峰。间或到一家竹铺讨一杯用竹根煮成的竹叶茶。巷中人家都十分热爱这位自家身边走出的才子。随着旧城逐步改造,古城,城河以及那座古板桥都不见了踪影。如今,古老的竹巷一半为旧景,一半为新观,只有竹巷这个巷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兴化地名故事-四牌楼在兴化城市中心的八字桥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四方凉亭,这就是四牌楼。四牌楼在明朝称“四攒 坊” ,清初称为“四牌坊”,清代后期改称为“ 四牌楼 ”。关于兴化四牌楼的地名由来,最早有记载的是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县志,记为“曰四攒坊,曰国朝省 阁,曰淮海人文,曰极品
15、封君,曰状元宰相”。据张志、咸丰志、李志记载,明朝兴化出过三位大学士,在隆庆二年状元李春芳升任宰相,并被封为少师,于 1568年回老家兴化建成了这座亭阁,当时称“四攒坊” 。四牌楼位于兴化老城正中央,四门通达。它与北去的旧县衙、海子池、拱极台以及南去的县桥、益恭坊、小南门成一轴直线,东去可达八字桥,西去直通西城门。1958年拆城墙填市河,辟出一条东西的主干道,便以四门牌楼命名为“牌楼东路” 和“牌楼西路”。走进四牌楼,亭内层层叠叠悬挂着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匾额,内容多为旌表兴化历代忠臣孝子、名流贤达。四牌楼的匾额最初为4块,明末清初为6块,至今已达47块。这47块匾,自宋至明初,跨越了五个朝代,彰表了75位兴化籍历史人物。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如今四牌楼静静地矗立在繁华喧嚣的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