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素质、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内容摘要:本文确定了家长的四种素质、十个类型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与子女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得出五点结论:1、 家长文化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明显相关;2、 家长品德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3、 家长心理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特别发现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与子女的相关度;4、 家长身体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近零相关;5、 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家长素质、教育方式、心理健康、近零相关、明显相关、显著相关、高度相关。“家长素质
2、、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我曾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了一年的研究。一、明确概念要研究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关键词, “家长素质” , “教育方式”和“心理健康” ,这三个概念既清晰又模糊的。清晰在于我们好象非常熟悉它,模糊在于我们难于哪一个角度去定义它。(一)家长素质有哪些?家长素质就是一般人的素质。我们认为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教育、环境刺激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促进潜能外化的主体因素,也是指有助于个体主动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的身心机能。家长素质是一个整体,主要由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构成。分别说明:(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
3、又称生理素质,是最能外显的一个素质,它是素质结构中的“硬件” ,是素质发展的物质前提。身体素质由三个要素构成,即身体形态发展状况、生理机能水平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程度。(2)心理素质。要适应社会,必须要有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心理素质可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心理素质显得特别重要。(3)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一个人在文化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
4、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 家长文化素质主要表现为家长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科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家长的语言或文字表达体现出来、特别通过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4)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表现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对劳动、对家庭等等的态度和行为。思想品德素质又分知素质、情素质、意素质、行素质。知素质即道德认识水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情素质即道德情感水平,反映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做是非、
5、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素质即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行素质即道德行为,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人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四大素质构成一个整体,各素质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是家长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二)家长教育方式有哪些?本课题说的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即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目前家长的教育方式主要有十种类型,即:专制型、片面型、养育型、娇惯型、放
6、任型、矛盾型、残缺型、平等型、激励型、科教型。家长的教育方式与家长的素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素质的家长很难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往往是高素质的家长。但不是所有高素质家长都有科学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素质与教育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不是绝对的。(三)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本课题认为心理健康是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于是我们特定了学生心理健康六个标准: (1)正常的智力商数智力商数简称智商,对智商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
7、力,具体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等能力,它包括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和记忆力等五个基本因素。智商有两种,一种是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是运用智力测验,依下列公式求得的:智商 = 智力年龄实足年龄 100 。这里智力年龄指的是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而得出的年龄。如果某儿童智力年龄、实足年龄相等,依公式计算智商测验等于 100,即标示其智力相当于中等儿童的发展水平。智商测验者将智商在 120 以上的称作“聪明” ,在 80 以下称作“愚蠢” 。智力测验表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在 90109 之间,智商很高或很低的人的比例是很小的。另一种是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
8、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即通过计算受试者偏离平均值多少个标准差来衡量。如有两个年龄不同的学生,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说前者的 IQ 比后者高。现在大多数智力测验都采用离差智商。 智力是个体观察、领悟、想象、思维、推理等多种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健康人的也有智商标准,即智商在 80 以上。(2)稳定的情感商数情感智商简称情商,它是用来测量一个人情绪、情感的指标,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情商有五个要素:自身情绪的认识;自己情绪的管理,即调控自己的程度;自我激励;他人情绪的认知;人际关系的管理
9、。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成绩的好坏大约有 40%60% 受情商的影响,特别是智商不太高的学生,可以用情商来弥补,即通过情绪调控,自我激励来提高学习成绩。(3)一定的意志商数意志商数简称意商,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指标。就意志这个词而言, 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心理健康者具有一定的意商。能面对现实,切实有效地处理困难与挫折。(4)良好的人际商数人际商数简称人商,是表示人际关系的指标。心理健康的儿童,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
10、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是同学们的知己。(5)较高的自我商数自我商数简称自商,是表示自我意识的一种心理指标。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自尊、自爱、自重,他们既能客观的评价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和把握自己。对自己有充分了解,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感到满意,并且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善。对自己的优点能发扬光大,对自己的缺点也能充分认识,并能自觉地努力去克服。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6)鲜明的个性商数个性商数简称个商,
11、即反映一个人个性好坏的指标。个性亦称人格,是每个人所独有的心理特性或特有的行为模式,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健康者具有相对稳定的,协调一致的个性商数。个性的心理结构,亦称人格结构,由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理想等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组成,其中气质、性格是人格的重要部分。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动机、兴趣、气质、能力与性格各种指标都不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即有相对稳定的情绪状态,坚韧的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自制力。 二、开展调查为研究“家长素质、教育方式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我曾作了以下调查:(一)较泛性调查。较泛
12、性调查,即在一个较广范围内进行调查。1、家长教育方式较泛调查去年我曾对 180 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作了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教子方式有以下十种类型:(1)专制型:家长具有绝对权威 ,说一不二,对孩子极不尊重,既无民主 也无平等。专制型又有不同的亚型:拳脚棍棒式教育。有的家长直到今天仍信封“棍棒底下出孝子” “不打不成才”等封建教子观念,对孩子的过错不是说服教育,而是打骂惩罚。孩子一旦犯了错误,就采用“专政”的方式,或大动干戈轻,棍棒相加,或罚跪、关禁闭,不给孩子吃饭。轮番轰炸式教育。对孩子的过错,作为家长当然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批评教育,使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正。但有的家长却不是这样,往往父
13、亲批评完后,母亲接着批,然后还有爷爷奶奶再来批。本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好象家里少一个人批评,孩子的错误就改不掉似的。这样把孩子弄得晕头转向,不知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久而久之便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越俎代庖式教育。这类家长把自认为正确的、行之有效的一套理念强加于孩子身上。如果孩子有些不同的意见,家长就严加训斥;若是孩子稍表现有所不同,父母就会采取各种软硬措施使孩子就范。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事事包办,吃饭、穿衣、睡觉,让孩子做什么样的家务劳动,参加什么样的的活动,全由家长说了算。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必会影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强迫学习式教育。这类家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自已想让孩子干
14、什么,就强迫孩子学什么,如一到节假日、双休日,就命令孩子训练钢琴、学画画、练书法,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占得满满的,全不顾及孩子的愿望和要求。这种做法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片面型 :所谓片面型教育方式,是指家长片面追求孩子上大学、考研究生、出国留学等等,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尺度 ,常用金钱、物质等手段来刺激孩子的学习。由于历史的原因,家长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理想和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较高,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学习至上,成绩至上。为了孩子考个好分数,不少家长舍得投资,重金择校、请家教、买参考书。(3)养育型:养育型教育方式,调查发现
15、祖辈家长采用比较多。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由于祖辈家长文化水平局限,他们只管孩子衣食,不问孩子的学习。在养育型教育方式下,孩子与家长形成一种简单、直接、表面的交往,但与老师沟通极少。家长对子女监督、教育缺乏,导致孩子在学习方向表现平平,得过且过,行为自由散漫。(4)娇惯型:这类教育方式,也是祖辈家长采用比较多。 家长把子女看成“掌上明珠”“小皇帝” ,无原则满足孩 子的要求,一味地溺爱依从,全家围着“宝贝”转。(5)放任型:放任型是家长认同自身的价值观,而采取的教养方法。一些家长信封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的观点,对孩子过度信任,认为孩子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所以要特
16、别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好生活、学习等事情。此外家长或者没有文化,或者没时间、精力,于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其实这些家长错误理解孩子成长要“顺其自然”的观点,这里说“顺其自然” ,是指孩子生理成长及认识发展要遵循年龄特征和成长规律,顺乎自然,而不是说对孩子的成长,家长可以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玉不琢,不成器” ,孩子是未成年人,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又生活在复杂社会里,身心发展可塑性非常大,对孩子成长和发展,家长必须给以正确引导和指点。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很难说孩子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从认识发展说,对孩子放任自流,使孩子与家长之间没有直接的情感沟通,当孩子做对事
17、时,没有得到及时的鼓励,长期以往孩子便缺乏探索精神和自觉完成任务行为,因此放任是对孩子成长十分有害,放任型教育是不可取的。(6)矛盾型:由于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态度,往往一方唱“黑脸” ,一方唱“白脸” ;一方严管,一方偏袒。特别是父母之间的互相“拆台” ,一方在管教孩子时,另一方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确,总是在贬低对方的管教方式,用错误的方式来对待对方的错误方式,如用溺爱来反对严厉管教,用严厉管教来反对溺爱,这样孩子无法分清是非,使孩子只会关注父母的态度,甚至养成“投机”行为:向态度强硬者隐瞒、欺骗;向态度软弱者威胁、提出过分要求。(7)残缺型:主要是单亲家庭的教育模式。 单亲家庭对
18、孩子的爱有残缺,或缺少父爱,或缺少母爱。据我调查七成单亲儿童有心理问题 ,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心理容易向畸形发展。(8)平等型: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家长和孩子建立了平等的关系,家长尊重孩子,孩子孝敬家长。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同家长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孩子自己的问题,大人的意见仅供参考,最终决定权在于孩子。这类家庭孩子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与老 师和学生交往比较融洽,具有合作、独 、温顺的个性特征。(9)激励型:激励型又称赏识型,这类家长懂得一个道理:不管孩子的天赋如何,都必须用心爱护他,激励他,让他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到本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因而
19、家长能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孩子无时不沐浴在赞美、鼓励和督促的智慧催化之中。 这类家庭的孩子常受到家长称赞,有成绩不骄傲,信心十足,再接再厉;如遇失败,孩子能得到大人理解、支持,渡过难关,不灰心丧气,再去努力。(10)科教型: 这是一种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先进,方法科学,形成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一般具有较好的素质修养和较高的文化水平。科教型的家庭教育有以下四个特征: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民主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采用科教型教育方式的家长,与孩子形成了民主和谐关系,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立足点。这种民主的亲子关系突出表现在:当孩子出现问题和矛盾时,家长不当“法官” ,学做“律师
20、” ,呵护孩子自尊,维护其权利;当孩子参与人生竞争时,家长不当“裁判” ,学做“拉拉队” ,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当孩子不知如何评价自己时,家长不当“驯兽师” ,学做“镜子”,让孩子通过家长的反馈来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教育的着力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主宰人的一生。采用科教型教育方式的家长把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着力点。他们知道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他们从生活细节入手,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
21、馈,勤矫正。教育的测重点科学引导孩子的学习。采用科教型教育方式的家长,能科学引导孩子的学习。他们着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如曾有一个家长将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作为指导孩子学习的六大原则。教育的巧合点讲究方法,多教并用。科教型的家长对孩子有一套行之有 效的教学方法,既有“言教” ,又有“身教” ,更注重“心教” 。 “言教”就是通过口头传授来教育学生;“身教”就是行动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心教”是在“身教”的基础上以情动人,以情换情,与学生交心,用自己的真情去教育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矫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从
22、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此外,这类家长能与学校老师、社会机构有效配合,注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作用,保持“三教”一致性。根据对 180 个家庭的调查,发现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的占有极大的比例,其中专制型的占 20%,片面型的占 18%,养育型的占 6%,娇惯型的占 13%,放任型的占 14%,矛盾型的占 6%,残缺型的占 3%,这七种类型教育方式总和占调查人数的 80%。家长教育方式较好的占有很小的比例,其中平等型占 8%,激励型占 10%,科教型占 2%,三者合计只有 20%。看来,目前必须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学校授课,推广较好的教育方式,特别是要让家长掌握平等型、激励型
23、、科教型教子方法,显得格外迫切和需要。2、学生心理健康较泛调查我们对三(2) 、四(1) 、五(1) 、六(1)和六(2)五个班共 190 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用的测量工具是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 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原来评分标准是:凡在答案选择“是”的给 1 分,答案选择“不是”的给 0 分。我们改成了:凡在答案选择“是”的给 0 分,答案选择“不是”的给 1 分。这样总分 100,分数越高,表明心理越健康,反之分数越低,表明心理越不健康,并将每个分量表的得分记录下来,各个分量表的合计分越低,说明在该分量表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越大,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我们对 190 名学生按分
24、数高低,进行了排列,分成低分组、中间组和高分组,其中低分组60 人,高分组 70 人。(二)深入性调查。依据心理健康六个标准,我们对低分组 60 人,高分组 70 人作进一步调查,即进行智力商数、情感商数、意志商数、性格商数、自我商数、人际商数等“六大调查” 。用的测量工具是智力商数测量 (主要测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 、 情感商数测量、 意志商数测量 、 性格商数测量 、 自我商数测量 、 人际商数测量 。(三)个案性调查。1、对心理健康组调查。我们对高分组 70 人,通过“六大调查”后,由高到低再次排列,选前 30 名作为心理健康的个案,称为心理健康组。(1)调查心理健康
25、组学生心理表现。30 名学生突出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适应较强、行为习惯良好。(2)调查心理健康组的家长素质。调查 30 名学生的家长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3)调查心理健康组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调查 30 名家长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了解到这组家长有多少是专制型的,片面型的,养育型的,娇惯型的,放任型的,矛盾型的,残缺型的,平等型的、激励型的、科教型的。2、对心理不健康组调查。我们对低分组 60 人,通过“六大调查”后,由高到低再次排列,选后 30 名作为心理不健康的个案,称为心理不健康组。(1)
26、 调查心理不健康组学生心理表现。 30 名学生突出表现为:猜疑、嫉妒、暴躁、怯懦、烦恼、孤独、自卑、狭隘、抑郁、冷漠,(2)调查心理不健康组的家长素质(3)调查心理不健康组的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 (四)对比性调查。我们再从三(1) 、四(2) 、五(2) 、六(1)和六(2)五个班中,每班任意抽取 6 名学生,共 30 名学生,作为心理健康的一般学生,再调查他们的家长素质与教育方式方法,以便让个案组对照。三、相关分析我们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家长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二是分析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研究好这两大关系,我们运用了比较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是研究相关关
27、系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完全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量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的数量变化所确定时,二者之间即为完全相关;不相关:又称零相关,当变量之间彼此互不影响,其数量变化各自独立时,则变量之间为不相关;不完全相关:如果两个变量的关系介于完全相关和不相关之间,称为不完全相关。由于完全相关和不相关的数量关系是确定的或相互独立的,因此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完全相关。 在家长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我们把家长素质、学生心理健康看成是两个变量,前者是自变量,后者是因变量,它们显然有相关关系,属不完全相关。同样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
28、系,也属不完全相关。为了进一步刻划它们相关关系,我们利用直线相关系数公式:r 是相关系数,取值范围在-1 和+1 之间。r0 为正相关, r0 为负相关。r 的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依据 r 绝对值的大小,我们将不完全相关分为:0.01r0.25,为近零相关;0.25r0.50,为明显相关(低度相关) ;0.50r0.75,为显著相关(中度相关) ;0.75r1.00,为高度相关。通过分析,我们已取得了如下结论:(一)家长文化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呈明显相关。家长文化素质与学生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为此课题组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我们先制定“学生心理健康分” ,它由“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得分与“六大
29、调查”得分所组成,前者占40%,后者六项之和占 60%。于是我们得到心理健康组和心理不健康组共 60 名学生的“学生心理健康分” (如下表) 。我们再制定“家长文化分” ,由于学历是家长文化的主要标志,可以把“学历分”作为“家长文化分”一部分,并对不同学历定不同分,其中小学 10 分,初中 20 分,高中或中专 30 分,大专 40 分,本科以上 50 分。然后对两组学生的家长进行“科学文化知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打成分数,满分 50,与“学历分”相加,就得到“家长文化分” ,见下表:心理不健康组心理健康组序号 家长文化分 学生心理健康分序号 家长文化分 学生心理健康分1665726547364524665356356665457675886742947331065471155591262531358571488551564521673581765561864561978582066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