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七讲 治安秩序规律一、 治安秩序规律概述 ( 一)治安秩序规律的含义 治安秩序规律是各种社会因素与治安秩序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治安秩序规律的基本特征 1、治安秩序规律的客观性。 2、治安秩序规律的必然性。 3、治安秩序规律的重复有效性。(三)研究治安秩序规律的意义 1、正确分析、判断治安形势。 2、为科学的工作决策提供依据。 3、把握治安管理的主动权。新型现代性的社会: 指那种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赢,人和社会双赢,两者关系协调和谐,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 二、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因素(二)经济因素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二)政治因素不利因素:(三)法
2、制因素有利因素:1、法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2、各级党政领导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识和把握愈来愈提高、成熟;3、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不利因素:1、法制基础差,法制传统薄弱。如人治观念等。22、虽然法律较多,但执法环境不良;3、法律制定的越多,违法犯罪也越多。4、惩治违法犯罪的力度不够。(五)思想文化因素(意识因素)2、文化宣传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文化有着较强的民族性和民族特征。文化传统就是经过世代相传积淀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文化传统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消极的因素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阻碍作用,同样也对社会治安秩序有不利影响。 此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
3、化的冲突,也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治安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文化主要通过演讲、报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录音等手段进行传播,从而影响着人的意识,反映在人们行为、交往的方式和风格上。当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黄色文化和颓废文化,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诱发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秩序。 3、宗教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宗教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前者表现为宗教当中的合理因素,如劝善等,潜移默化地制约人的不良意识和行为。 宗教的消极影响,当前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一些人利用宗教问题制造民族矛盾,挑动事端;一些人搞地下非法宗教活动;一些地方创立邪教
4、,蛊惑人心,散布谣言,甚至从事犯罪活动。 四、道德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道德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评价人们的行为,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 进步的、先进的道德对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有积极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道德则对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有消极破坏作用。3 5、民俗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或民间习俗,有时也称风俗习惯。它是产生在民间并在民间传承、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 民俗对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作用在于,它已成为一种模式、一种心理定势内化在人们心里,并把它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去评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行为,从而对人
5、们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迫会整合、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目的。如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许多传统的“乡规民约”和民俗节日活动。 一些落后于时代的习俗,起着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例如,许多民族有佩刀习俗;采用传统的 “族规” 处理问题(如奸汉淫妇沉塘的做法) ;信仰民俗和迷信活动。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五)人口因素1、人口性别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男性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危害,要比女性大得多。 另一方面,由于性别比失衡和经济落后,我国一些地区妇女被拐卖的现象严重。 2、人口年龄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在我国,犯罪的高峰年龄层为青少年期,据有关调查统计,16 岁至 25 岁的青少年占有最高比例。
6、此外,在不同类别的犯罪中,也反映出一定的年龄特点。 3、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化水平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的多少或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犯罪有着一定的联系。受教育程度高,遵纪守法的意识较强;相反,受教育程度低、没有文化或少有文化,往往法制意识差,自控能力弱,容易犯罪。 另外,有些种类的犯罪如经济诈骗、高科技犯罪则高学历的占多数。4、人口数量和密度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人口数量大,一方面造成就业难,经济效益低,受教育程度低,以及住4房、交通紧张;另一方面资源占有率低,消耗大,导致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就业大军 5、职业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职
7、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人们有无固定的职业,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密切相关。 另外,不同职业的人的犯罪率及所从事的犯罪的种类和方式,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6、人口流动状况与治安秩序的关系 外来流动人员犯罪的犯罪率和所作刑事案件占全部案件的比率越来越高,一般达 5080,有的城市达 90,成为影响城市治安的严重问题。随着人、财、物的大流动,致使犯罪机会、危险空隙、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大大增加,给社会治安管理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六) 地理因素1、不同地域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违法犯罪分子常常利于不同的地域条件进行不同的违法犯罪活动。例如,走私、贩毒、非法越境、敌特
8、活动等多发生在沿海和国境、边境地区;流氓滋扰案件常见于文体场所、闹市区等,扒窃一般发生在商场、公共汽车、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2、建筑布局和居住环境对治安秩序的影响 建筑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对社会治安秩序具有或积极或负面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有利于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和良好社会治安秩序的建立;相反,如果建筑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就会诱发一些不安全因素,从而影响社会治安秩序。例如,拦路抢劫、强奸等犯罪多发生在行人稀少的偏僻地段。 居住环境对治安秩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般地,入室盗窃在楼房的发生率高于平房;居住环境不同,对人们的安全感的影响也不同等等。3、季节和气候对治安秩序的影响5 一年四季
9、,春、夏、秋、冬不断变换,也为不同犯罪提供相应的条件。在不同的季节里,违法犯罪的种类有所差异。例如在夏季,性犯罪和殴斗案件要比在其他季节多;而在冬季,盗窃、抢劫等明显多于其他季节;春秋二季,则是扒窃案件高发季节。天气的变化与违法犯罪也有一定的关系。民谚所谓“偷雨不偷雪,偷风不偷月” 。在气温高的地方,暴力犯罪比寒冷的地方多。甚至不同时段,犯罪特点也不同。据有关调查,入室盗窃一般发生在上午 8:00 至 10:00,下午14:00 至 16:00;强奸犯罪 90发生在 18:00 至午夜前后。至于节、假日、 “敏感期”的治安问题,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三、当前突出治安问题分析第一层面:刑事案件依然
10、处于上升趋势刑事案件的突出特点: 第二层面:治安案件总数趋于平缓,黄、赌、毒现象依然严峻 2003 年治安案件立案数超过 500 万起。 2007 年治安案件立案数超过 700 多万起。第三层面:境内外敌对势力虎视眈眈 第四层面:各种群体性事件有增无减,成为当前突出治安隐患突出特点: 第五层面:治安灾害事故呈出不穷,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严重。 11 月 5 日,山西朔州市平鲁区石崖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16 人全部死亡。 11 月 11 日,河南平顶山新生煤矿瓦斯爆炸,51 人死亡。 11 月 13 日,四川成都市彭州市白鹿镇宏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12 人死亡,7 人下落不明
11、。12 月 9 日,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南娄镇大贤三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33 人遇难。 12 月 13 日,湖南湘潭市湘潭县谭家山镇新立煤矿,井下 480 水平发生火灾事故,造成 18 人死亡。2005 年特大事故: 1 月 12 日,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城关乡一个体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10人死亡,17 人受伤。 6 1 月 16 日,重庆南川县云华煤业有限公司,井下瓦斯突出事故,10 人死亡,2 人下落不明。 1 月 11 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京安村襄浏花炮厂,装配车间发生爆炸,25人死亡,10 人受伤。 2 月 14 日,辽宁省阜矿集团公司海州立井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213人死亡,
12、1 人失踪。 2 月 15 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一个非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7 人死亡,15 人受伤。 3 月 9 日,山西省吕梁交城县香源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16 人遇难,7 人下落不明。 4 月 5 日,重庆天府矿业有限公司三汇一矿,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23 人死亡。 4 月 15 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山镇龙公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 10 人死亡,3 人轻伤。 4 月 19 日,重庆市黔江县沙坝乡境内沙湾特大桥处,一辆大客车,翻下 70余米高的桥下,造成 27 人死亡,4 人重伤。 4 月 21 日,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东溪化工厂(民爆生产企业)乳化车间
13、,遇强雷雨天气发生爆炸,造成 12 人死亡。5 月 12 日,四川省攀枝花市松杰有限责任公司金江畔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2 人死亡,1 人下落不明。 5 月 12 日,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老坝港镇时代公司一艘紫菜养殖船在返航途中,突遇大风浪,船体倾斜,船舱迅速进水。13 人由于事发时未能及时出舱死亡。5 月 13 日,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隆华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5 人死亡。 6 月 10 日下午,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沙兰河上游突降暴雨,瞬间形成洪峰,引发泥石流,沙兰镇中心小学被淹。100 余孩子死亡。7 月 11 日新疆阜康矿难:83 名矿工遇难。 “711”矿难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矿难。74 月 19 日,重庆市黔江县沙坝乡境内沙湾特大桥处,一辆大客车,翻下 70余米高的桥下,造成 27 人死亡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